陕西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1页
陕西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2页
陕西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3页
陕西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4页
陕西省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陕西省陕西省 20202020 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1 2 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不亦说乎 yu 人不知而不愠 y n B 论语 l n 传不习乎 chu n C 学而不思则罔 w ng 吾日三省吾身 sh ng D 博学而笃志 d 思而不学则殆 d i 2 2 分 下列文言语句加下划线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 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托 属引凄异 接连 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能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领会 C 不以物喜 因为 徒以有先生也 因为 D 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对 3 2 分 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不正确一项是 A 那雪白的海潮啊 夜夜奔来 一次次漫湿了我的心灵 漫湿 指心灵得到理想的滋润 不再干枯 B 我曾屡次发现 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 我便能 应付一切 前途茫茫 指前面的道路上景色不好 一片昏暗 C 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 像一条瀑布 从空中垂下 不见其端 也不见其终极 辉煌 指盛开的紫藤 萝花气势非凡 一片灿烂 D 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 更仔细 更加一丝不苟呢 一丝不苟 的意思是形容办事认真 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 4 2 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第 2 页 共 12 页 A 通过收看专题片 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 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 生活有多么广阔 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 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D 近段时期以来 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5 2 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 有误的一项是 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选自散文诗集 朝花夕拾 作者是鲁迅 B 最后一课 的作者是都德 他是法国著名作家 C 邓稼先 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 曾获得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D 木兰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 乐府诗集 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6 2 分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 正确的选项是 你的话语应该是一缕包含早春气息的柔风 你的表白应该是田野爆裂的豆荚 你的辩答 应该是凭借原则的盾牌 你的呐喊应该是仰仗正义的力量 迎承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 构思并阐述金色的成熟 弥合朋友之间人为的小隙 澎湃青春的热忱和血液 A B C D 二 二 字词书写字词书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4 4 分分 7 4 分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悄悄揉过丰润 的青草 我看流云慢慢地红晕 第 3 页 共 12 页 永在寂静的谐 奏里勃发 叫天风挽 你坦荡地漫游 三 三 句子默写句子默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8 12 分 古诗文默写 盖竹柏影也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李杜诗篇万古传 至今已觉不新鲜 赵翼 论诗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王湾 次北固山下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 雁门太守行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 饮酒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表达自己渴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四 四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9 5 分 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 从 鲜花 矿石 蜡烛 航船 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 为陈述对 象 写两组句子 也可自选其他事物来写 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 例句 种子 如果害怕埋没 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10 5 分 诗词是华夏文明的象征 是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为弘扬传统文化 班级要召开一次古诗词朗 诵竞赛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不少于 40 字 五 五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7 7 分分 11 7 分 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 完成填空与简答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 石矶 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 这是借用东晋 的 桃花源记 意境而写的一首诗 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 第 4 页 共 12 页 2 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六 六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2 20 分 阅读下文 回答相关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佩环 心乐之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全石 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嵁 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乙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 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1 解释下列加线字词 怡然不动 以其境过清 予尝求古仁人 之心 是进亦忧 退亦忧 2 翻译下列句子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微斯人 吾谁与归 3 从表达方式和内容上看 甲 文以描写为主 突出了小石潭 的特点 而 乙 则以 为主 表达了作者 用文中原话回 答 的博大胸襟 4 甲 乙 两文都写到了作者的乐与忧 但作者在这乐与忧的表述中 呈现的形式不同 流露的情感也 有所不同 请说出其不同之处 第 5 页 共 12 页 七 七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6868 分分 13 18 分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小题 拉亮了灯等你 佚名 冬天的夜 来得早 电话铃响了 一个稚嫩的童音 是田老师家吗 是 我就是 我急忙应道 打电话的是我班上最调皮 的男孩 昨天一早 侯婕要转学回老家 大家商量明早六点在学校为她送行 您能参加吗 当然 我一定准 时到达 我不假思索 真的 谢谢老师 再见 一瞬间 我好像看到了电话那头甜美的喜悦 整整一夜 我的心潮起伏 难以释怀 一个月前 那是怎样一个班 纪律涣散 习惯恶劣 成绩落后 直到 新学年开始 都无人愿接 而今天这一举动又怎么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早晨六点 天哪 那是黎明前最黑的时候 这座落在山脚下犹如荒岛的小学校 天一黑 老师们都要结伴而行 我的心乱极了 再想要阻止已没有可能 我细数着钟表的嘀嗒 总算熬过了这一夜 匆匆洗漱完 抓起背包便冲出家门 冰冷的黑土 呼啸的寒风吞并着深沉的夜色扑面而来 踩过煤渣垫起的 小路 穿过仍在沉睡中的矮房 我一口气爬上了陡坡 几声清脆的童声离我越来越近 老师 您在等我们 一个女孩惊喜的发现了我 几个同学如欢奔的羔羊般 朝我跑来 我张开双臂想要将他们全部拥在怀里 告诉她们我有多么担心 校园里一片漆黑 只有传达室透出一点光亮 我和孩子们急步跑向校门 叫醒了值班的师傅 我来不及过多 地解释 只有点点头表示歉意 没有约定 我和孩子们一同在黑暗中开始寻找所有的照明开关 当一个个并不明 亮的灯泡被点亮时 我们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我问他们 是害怕吗 一个男孩告诉我 不是 早开灯 所有在坡下和山上的同学就看到了教室的亮光 他们就不会害怕了 望着这些天真无邪的面孔 我眼中的泪水涌 动 好了 孩子们 呆在教室 我去接其他同学 站在土坡上 冷风撩拨着我的头发 冷极了 我心里一遍遍在呼喊 孩子们 快让我看到你们 远处 山坡上传来一群孩子的说话声 我激动得快要跳起来了 快看 教室灯亮了 快点儿 咱们迟到了 几个 孩子挥舞着双臂向学校飞奔而来 大大的书包在他们身后一颠一颠 黑暗中闪烁着点点微弱的白亮 那是孩子们 精心赶制了一夜的贺卡 老师 已经到了 55 人 还有 5 个同学没来 不知何时 我身后已站着一大群孩子 那好 我们一起来等 第 6 页 共 12 页 幽深的小土坡下疾跑来一个黑影 跳跃的两条麻花辫在夜里格外醒目 是侯婕 几乎是不约而同的欢呼 侯 婕飞奔着扑进我怀里 老师 我妈妈病了 我必须回老家读书 我紧紧地抱着她 什么也说不出 天空吞没了最后一颗星星 晨曦里 校门口站齐了我的 60 个孩子 我们注视着彼此冻红的鼻尖和脸蛋儿 在 喷吐出的每一口雾气中会意地笑了 那笑容比初升的太阳还要美丽 忽然 我想起泰戈尔的一句名言 不是锤的打击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是的 虽然在冬季 我却收获了 1 依据地点的转换 本故事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约定送行 2 文中画线句 整整一夜 我的心潮起伏 难以释怀 我 难以释怀 的原因是什么 3 作者引用泰戈尔 不是锤的打击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形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这句话 揭示了什么内涵 4 本文结尾说 虽然在冬季 我却收获了 我 收获了什么 假如你是即将告别老师和同学的侯婕 你 想对老师说点什么 对同学又想说点什么 14 5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分别回答问题 西塘古镇 西塘 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 人们依水而居 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 明清时期 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 在占地仅 1 平方千米的古镇内 就有 9 条河道在此交汇 将古镇分为 8 个区 块 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 因此 古称 九龙捧珠 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 廊棚 街弄为主体 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西塘水巷交织 河桥密布 走来走去都是桥 古桥种类繁多 造型也很精美 长长的廊桥 矮矮的石桥 高高的拱桥 使古镇形成了 人家在水中 水中架小桥 桥上行人走 桥下小舟过 桥头商铺立 水中倒影游 的水乡美景 最有名的环秀桥 建于明万历年间 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 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 桥东西横跨小桐 北 翠两吁 两侧均有桥联 东侧联日 船从碧玉环中过 人步彩虹带上行 西侧联日 往来人度水中天 上下影摇 第 7 页 共 12 页 波底月 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 但西塘的规模最大 占河的街道都有廊棚 所谓廊棚 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 廊棚沿河而建 造型古朴 一色的青瓦盖顶 连为一体 既可遮阳避雨 又可驻足观景 这里有多条街道 其中西街最具特点 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 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 即 一根扁担的长度 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槽延伸 两两相对 形成严 一线天 的空间布局 构成了别致的古镇 风貌 巷 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 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 这里水道密集 居民惜土如金 无论是商 号还是民舍 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 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 其才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 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 始建于明末清初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 石皮 弄最窄 宽处仅 1 米 弄口最窄处仅 0 8 米 全长 68 米 上面用 166 块青石板铺成 下面是下水道 能使全弄雨 天不积水 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今天 西塘的水道 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 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 街道上方兴建的廊 棚 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 明确了使用功能 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 对空间进行细分和利用 这三种空间形式 相辅相成 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 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 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 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1 根据文章内容 用 将 段分成四个部分 2 根据文章内容 用 将 段分成四个部分 3 西塘的古桥 廊棚都很有特点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 完成下面的表格 对象特 点 古桥 廊棚 4 西塘的古桥 廊棚都很有特点 请你根据文章内容 完成下面的表格 对象特 点 第 8 页 共 12 页 古桥 廊棚 5 第 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6 第 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7 下面句子中 两个 仅 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 石皮弄最窄 宽处仅 1 米 弄口最窄处仅 0 8 米 8 下面句子中 两个 仅 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 石皮弄最窄 宽处仅 1 米 弄口最窄处仅 0 8 米 9 第 段说 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 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 从全文来看 这 里的 势 与 事 分别指什么 10 第 段说 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 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 从全文来看 这 里的 势 与 事 分别指什么 八 八 命题作文命题作文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15 5 分 给自己一个笑脸 让自己拥有一份坦然 给自己一条退路 让自己拥有一份希望 给自己一个祝 福 让自己拥有一份快乐 亲爱的同学们 你愿意给自己一个什么呢 请以 给自己一 为题 写一篇文章 要求 将题目补充完整 然后作文 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 不少于 600 字 第 9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二 二 字词书写字词书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4 4 分分 7 1 三 三 句子默写句子默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8 1 四 四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第 10 页 共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