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八年级数学上册八年级数学上册 11 111 1 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 一 学习目标 1 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会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 对应角和对应顶点 2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 归纳 综合 发现数学知识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自信 互相尊重的健全人格 二 自主预习 1 能够 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两个三角形重合时 互相 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记 两个三角形全等时 通常把 顶点的字母写在 的位置上 2 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 等 若 ABC DEF DEF MNP 则 ABC MNP A 0 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一个直角三角形与一个锐角三角形一定不会全等 B 两个等边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C 斜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D 若两个钝角三角形全等 则钝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 4 下列图形中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能用两个全等的直 角三角形拼成的图形是 A B C D 三 课堂训练 1 若 ABC EFG 且 B 600 FGE E 560 则 A 度 2 已知 ABC DEF 且 A 90 AB 6 AC 8 BC 10 DEF 中最大边长是 最大角是 度 3 如图 1 ABC ADE 若 D B C AED 则 DAE DAB 4 如图 2 ABD CDB 若 AB 4 AD 5 BD 6 则 BC CD D CB E A D C B A 图 1 图 2 5 如图 3 所示 已知 AOB COD COE AOF 则图中所有全等三角形中 对应角共有 对 共有 组对应线段相等 DEC O AFB 图 3 用心 爱心 专心2 6 如图 4 在 ABC 中 D E 分别是边 AC BC 上的点 若 ADB EDB EDC 则 C A 15 B 20 C 25 D 30 图 4 图 5 图 6 7 图 5 已知 ABC CDA 下列结论 1 AB CD BC DA 2 BAC DCA ACB CAD 3 AB CD BC DA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 A 0 B 1 C 2 D 3 8 如图 6 ABC BAD AC 与 BD 是对应边 AC 8cm AD 10cm DE CE 2cm 那么 AE 的长是 A 8cm B 10cm C 2cm D 不能确定 四 课后作业 1 如图 7 是某房间木地板的一个图案 其中 AB BC CD DA BE DE DF FB 图案由有花纹的全等三角形木 块 阴影部分 和无花纹的全等三角形木块 中间部分 拼成 这 个图案的面积是 0 05cm2 若房间的面积是 23m2 问最少需要有 花纹的三角形木块和无花纹的木块各多少块 2 如图 8 ABC FED AC 与 DF 是对应边 C 与 D 是对应角 则 AC FD 成立吗 请说明理 由 五 拓展提升 1 任意画一个等边三角形 你能把它分成 2 个全等三角形吗 若分成 3 个 4 个 9 个全等三角形呢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 1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 边边边 的判定方法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 一些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推理能力 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A B C D EF 图 7 图 8 用心 爱心 专心3 二 自主预习 1 在 ABC 和 A1B1C1中 已知 AB A1B1 BC B1C1 则补充条件 可 得到 ABC A1B1C1 2 如图 1 AB CD BF DE E F 是 AC 上两点 且 AE CF 欲证 B D 可先运用等式的性质证明 AF 再用 SSS 证明 得到结论 三 课堂训练 1 如图 已知 AB AD 要使 ABC ADC 可增加条件 理由是 定理 2 如图 4 点D E是BC上两点 且 要使 根据 SSS 的判定方 AB AC AD AEABEACD 法还需要给出的条件是 或 3 如图 在 ABC 和 DEF 中 B E C F 在同一直线上 AB DE AC DF ABC DEF BE CF 求 证 ABC DEF 4 如图所示 已知 AB DC AE DF CE BF 试说明 AF DE 5 如图 已知 AB CD AD CB 求证 B D A DE C 图 4 B FE D C B A 第 1第 D C B A D C B A 用心 爱心 专心4 四 课后作业 1 如图 在四边形 ABCD 中 AB CD AD BC 求证 AB CD AD BC D CB A 2 如图 AC 与 BD 交于点 O AD CB E F 是 BD 上两点 且 AE CF DE BF 请推导下列结论 1 D B 2 AE CF O F E D CB A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 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 2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三角形全等的 边角边 的条件 2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 体会利用操作 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用心 爱心 专心5 3 能运用 S S 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问题 二 自主预习 1 如图 已知 AB A B BC B C 那只要再知道 就可以根据 SAS 得到 ABC A B C 已知 AB A B BAC B A C 那只要再知道 就可以根据 SAS 得到 ABC A B C 已知 C C 那只要再知道 就可以根据 SAS 得到 ABC A B C 2 如图 AC 与 BD 相交于点 O 已知 OA OC OB OD 1 说明 AOB COD 的理由 2 说明 AB DC 三 课堂训练 1 在 ABC和中 要使 则需增加的条件为A B C ABA B A A ABCA B C 写一个即可 2 如图 在 AEC 和 ADB 中 已知 AE AD AC AB 请说明 AEC ADB 的理由 3 如图 点 E F 在 BC 上 BE CF AB DC B C 求证 A D A BCC B A O O A AB B D DC C E D C B A 用心 爱心 专心6 4 已知 如图 AB AD AC AE BAD CAE 求证 BC DE 5 如图 在 ABC 中 D 是 AB 上一点 DF 交 AC 于点 E DE FE AE CE AB 与 CF 有什么位置关系 证明你的结论 A D B C F E 四 课后作业 1 已知 如图 C 为 BE 上一点 点 A D 分别在 BE 两侧 AB ED AB CE BC ED 求证 AC CD 2 如图 已知 AE CF AD BC AD CB A A B B D D C C E E A C E D B 用心 爱心 专心7 求证 ADF CBE 3 如图 已知 DE AC BF AC 垂足分别是 E F DE BF AE CF 求证 AB CD 4 如图 已知 EB AD 于 B FC AD 于 C 且 EB FC AB CD 求证 AF DE 五 拓展提升 AD BC EF A BC E D F A B C D EF 用心 爱心 专心8 1 如图所示 已知 AB DC AC DB 图中有哪些三角形全等 为什么 2 如图 AB CB AD CD E 是 BD 上任意一点 求证 AE CE 3 如图所示 已知 AB AC D 是 BC 的中点 E 是 AD 上的任意一点 连接 EB EC 求证 EB EC 4 如图所示 已知 CA AB DB AB AC BE AE BD 试猜想线段 CE 与 DE 的大小与位置关系 并说 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 2 全等三角形 第 3 课时 A BC D O A BD C E 用心 爱心 专心9 一 学习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全等形 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 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 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 对应边 二 自主预习 1 在 ABC 和 A B C 中 AB A B B B 补充条件后仍不一定能保证 ABC A B C 则补充的这个条件是 A BC B C B A A C AC A C D C C 2 根据下列已知条件 能惟一画出三角形 ABC 的是 A AB 3 BC 4 AC 8 B AB 4 BC 3 A 30 C A 60 B 45 AB 4 D C 90 AB 6 3 如图 1 点 D 在 AB 上 点 E 在 AC 上 CD 与 BE 相交于点 O 且 AD AE AB AC 若 B20 则 C 4 如图 2 已知 AB AC AD AE BAD 25 则 CAE 三 课堂训练 1 根据下列条件 能判定 ABC A B C 的是 A AB A B BC B C A A B A A B C AC B C C A A B B C C AB A B BC B C ABC 的周长等于 A B C 的周长 2 如图 3 OA OC OB OD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 A 2 对 B 3 对 C 4 对 D 5 对 3 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对应相等 正确的说法是 A 两个三角形全等 B 如果一对等角的角平分线相等 两三角形就全等 C 两个三角形一定不全等 D 如果还有一个角相等 两三角形就全等 4 ABC 中 A B C A 的平分线交 BC 于点 D 若 CD 8cm 则点 D 到 图 1 图 2 A BC ED 图 3 A B CD O 图 4 BA F E CD 用心 爱心 专心10 AB 的距离为 cm 5 AD 是 ABC 的边 BC 上的中线 AB 12 AC 8 则边 BC 的取值范围是 中线 AD 的取值范 围是 6 如图 4 已知 AB DC AD BC E F 是 DB 上两点且 BF DE 若 AEB 120 ADB 30 则 BCF 四 课后作业 阅读下题及证明过程 已知 如图 5 D 是 ABC 中 BC 边上一点 E 是 AD 上一点 EB EC ABE ACE 求证 BAE CAE 证明 在 AEB 和 AEC 中 EB EC ABE ACE AE AE AEB AEC 第一步 BAE CAE 第二步 问上面证明过程是否正确 若正确 请写出每一步推理的依 据 若不正确 请指出错在哪一步 并写出你认为正确的证 明过程 五 拓展提升 如图 AB CD AD BC O 为 AC 中点 过 O 点的直线分别与 AD BC 相交于点 M N 那么 1 与 2 有什 么关系 请说明理由 若过 O 点的直线旋转至图 的情况 其余条件不变 那么图 中的 1 与 2 的关系成立吗 请说 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 2 全等三角形 第 4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已知斜边和直角边会作直角三角形 C A B D E 图 5 用心 爱心 专心11 2 熟练掌握 斜边 直角边公理 以及熟练地利用这个公理和判定一般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判定两个 直角三角形全等 二 自主预习 1 如下图 Rt ABC和 Rt DEF C F 90 1 若 A D BC EF 则 Rt ABC Rt DEF的依据是 2 若 A D AC DF 则 Rt ABC Rt DEF的依据是 3 若 A D AB DE 则 Rt ABC Rt DEF的依据是 4 若AC DF AB DE 则 Rt ABC Rt DEF的依据是 5 若AC DF CB FE 则 Rt ABC Rt DEF的依据是 2 如下图 在 Rt ABC和 Rt DCB中 AB DC A D 90 AC与BD交于点O 则有 其判定依据是 还有 其判定 依据是 3 已知 如图 AE BC DF BC 垂足分别为E F AE DF AB DC 则 HL 2 题图 3 题图 三 课堂训练 一 选择题 1 如图 O是 BAC内一点 且点O到AB AC的距离OE OF 则 AEO AFO的依据是 A HL B AASC SSSD ASA 2 在 Rt ABC和 Rt A B C 中 C C 90 如下图 那么下列各条件中 不能使 Rt ABC Rt A B C 的是 A AB A B 5 BC B C 3B AB B C 5 A B 40 C AC A C 5 BC B C 3D AC A C 5 A A 40 3 AC BC BD ADAC BD 交于点 O 如果 AC BD 那么下列结论中 AD BC ABC BAD DAC CBD OC OD 其中正确的有 A B C D 二 填空题 O D C B A 用心 爱心 专心12 1 如图 5 已知 AB CD ABC CDA 则由 AAS 直接判定 2 如图 6 点 C F 在 BE 上 1 2 BC EF 请补充条件 写一个即可 使 ABC DEF 图5 O A D BC 图6 21 BE A D FC 图 7 3 图 7 R A BC 中 BE 平分 ABC ED AB 于 D 若 AC 3 则 AE DE 三 解答题 1 如图 AB BC AD DC 1 2 求证 AB AD 四 课后作业 已知 BAC ABD 90 AE BF DE CF 求证 1 OEF OFE 2 OE OF 五 拓展提升 ABD ACD 90 BD CD AD 与 BC 相交于点 E 求证 BE CE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 3 角平分线的性质 第 1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应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 解释角平分线的原理 2 会用尺规作一个已知角的平分线 CB E D A E C D B A A O F E D C B 用心 爱心 专心13 二 自主预习 1 1 准备四根木条 a b c d 其中 a b C d 2 制作如图 ll 3 1 的仪器 3 画射线 AC 相等吗 为什么 2 1 任意画 3 在射线 OC 上任取点 P 并过点 P 作 垂足分别为 D E 4 测量垂线段肋 船的长度 它们是否相等 5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三 自我尝试 1 结合图 ll 3 2 完成填空 的平分线上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 如图 11 3 3 在 交 BC 于 D 若 BC 10cm BD 6cm 求点 D 到 AB 的距离 四 课后作业 1 如图 11 3 4 在 AC BC AD 平分 交 BC 于点 D 是 2 已知 如图 ll 3 5 所示 BD 是的平分线 AB BC P 在 BD 上 求证 PM PN 用心 爱心 专心14 五 拓展提升 1 如图 11 3 6 已知 AB AC BD CD 求证 DE DF 2 如图 ll 3 7 BN 是的平分线 P 在 BN 上 D E 分别在 AB BC 上 都不是直角 求证 PD PE 八年级数学上册 11 3 角平分线的性质 第 2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并会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 理解性质和判定的互逆关系 并能正确运用它们解决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15 二 自主预习 1 如图 11 3 8 在的内部有一点 P PD PE 猜想有何关系 试着 证明你的猜想 2 1 任意剪一个三角形纸片 通过折叠找出每个角的平分线 观察这三条角 平分线 你发现了什么 与同伴交流 说说自己的发现 2 画一个三角形 利用尺规法作出这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平分线 你是否也发现了与 1 中相同的结 果 三 课堂训练 1 如图 ll 3 9 且 DE CE 下列结论错误的 是 2 如图 11 3 10 已知 0 为的平分线的交 点 0E AC 于 E 若 0E 2 求 0 到 AB 与 0 到 CD 的距离之和 3 如图 11 3 一 ll 已知于 F BE CF 相交于点 D 若 BD CD 求证 用心 爱心 专心16 四 课后作业 1 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都相等的点是这个三角形的 A 三条中线的交点 B 三条高的交点 C 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D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2 如图 ll 3 一 l2 P 为的平分线的交点 试证明 P 3 如图 11 3 13 在中 D 为 BC 的中点 五 拓展提升 如图 ll 3 一 l4 已知的平分线交 AB 于 E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 1 轴对称 第 1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对称和轴对称的概念 能区分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2 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二 自主预习 1 对称是 轴对称是 用心 爱心 专心17 A B C D 2 轴对称图形是 3 轴对称图形中任意一组对应点的连线段的 是该图形的对称轴 4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 5 角是轴对称图形 其对称轴是 所在的直线 6 如图 1 图 2 都是轴对称图形 图 1 有 条对称轴 图 2 有 条对称轴 图 1 图 2 三 课堂训练 一 选择题 1 下列平面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 将写有字 B 的字条正对镜面 则镜中出现的会是 A B B C D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 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线段长相等 2 角是轴对称图形 3 线段不是轴对称图形 4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 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A B C D 二 填空题 4 ABC 和 A B C 关于直线 L 对称 若 ABC 的周长为 12cm A B C 的面积为 6cm2 则 A B C 的周长为 ABC 的面积为 5 小强从镜子中看到的电子表的读数是 15 01 则电子表的实际读数是 6 在 线段 锐角 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这四个图形中 是轴对称的有 个 其中对称轴 最多的图形是 三 解答题 如图 12 1 10 A B 是河 2 同旁的两个科技试验园 现要在河边修建一泵站 向两个科技园供水 要求泵站到两个科技园的距离相等 试在图中确定泵站的位置 四 课后作业 用心 爱心 专心18 1 观察图 12 1 14 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 如图 12 1 15 这些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 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3 如图 l2 1 16 如果直线 m 是多边形 ABCDE 的对称轴 其中 五 拓展提升 如图 ABC 和 CBA 关于直线 m 对称 结合图形指出对称点 连接 A A 直线 m 与线段A A 有什么关系 延长线段 AC 与CA 它们的交点与直线 m 有怎样的关系 其它对应线段 或其延长线 的交点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请叙述出来与同伴交流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 1 轴对称 第 2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理解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逆定理 2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二 自主预习 1 线段垂直平分线是 2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是 3 设 A B 两点关于直线 MN 轴对称 则直线 MN 与线段 AB 的关系是 用心 爱心 专心19 E D CB A E D C B A 4 若直角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则其三个内角的度数为 5 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 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 这时的实际时间应该是 6 给出以下两个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应用上述定理进行如下推理 如图 直线 是线段 MN 的垂直平分线 l 点 A 在直线 上 AM AN l BM BN 点 B 在直线 上 l CM CN 点 C 不在直线 上 l 如果点 C 在直线 上 那么 CM CN l 这与条件 CM CN 矛盾 以上推理中各括号内应注明的理由依次是 A B B C D 三 课堂训练 1 如图 1 在 ABC 中 BC 8cm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B 于点 D 交边 AC 于点 E BCE 的周长等于 18cm 则 AC 的长等于 A 6cm B 8cm C 10cm D 12cm 图 1 图 2 2 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3 如图 2 ABC 中 DE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 AE 3cm ABD 的周长为 13cm 则 ABC 的周长为 4 在 ABC中 AB AC AB的中垂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 50 求底角B的大小 5 如图 AB AD BC CD AC BD 相交于 E 由这些条件可以得出若干结论 请你写出其中三个正确结 论 不要添加字母和辅助线 不要求证明 A B D C E 用心 爱心 专心20 四 课后作业 如图 已知 ABC中 BC AC AB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D 交AC于E AC 9 cm BCE 的周长为 15 cm 求BC的长 五 拓展提升 如图 AD BC BD DC 点 C 在 AE 的垂直平分线上 AB BD 与 DE 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并加以证明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 1 轴对称 第 3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依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 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即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 二 自主预习 1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 所连 的 线 2 思考 教材 P34 思考归纳 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是 找到一对 作出连接它们的 的 线 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 3 设 A B 关于直线 MN 对称 则 垂直平分 A B C ED 第 4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21 4 如图 已知 DE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 AB 10cm BC 11cm 则 ABD 的周长为 三 课堂训练 1 如图 点 A 和点 B 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 2 已知线段 AB 作出它的垂直平分线 CD 并指出线段 AB 的中点 C 3 已知 如图 在 ABC 中 AB AC BC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 DE 交 BC 于点 D 交 AC 于点 E AC 8 ABE 的周长为 14 求 AB 的长 四 课后作业 1 如图 已知 ABC 的边 BC 的垂直平分线 DE 与 BAC 的平分线交于 E EF AB 于 F EG AC 于 G 求证 BF CG 2 如图 某地由于居民增多 要在公路边增加一个公共汽车站 A B 是路边两个新建小区 这个 公共汽车站建在什么位置 能使两个小区到车站的路程一样长 3 如图 点 P 在 AOB 内 点 M N 分别是点 P 关于 AO BO 的对称点 MN 交 AO BO 于 E F 若 PEF 的周长等于 20cm 求 MN 的长 B A 用心 爱心 专心22 五 拓展提升 1 电信部门要修建一座电视信号发射塔 如下图 按照设计要求 发射塔到两个城镇 A B 的距离必须 相等 到两条公路 m 和 n 的距离也必须相等 发射塔应修建在什么位置 在图上标出它的位置 2 如图 A B C 是新建的三个居民小区 我们已经在到三个小区距离相等的地方修建了一所学校 现规划修建居民小区 D 其要求是 1 到学校的距离与其它小区到学校的距离一样 2 控制人口密度 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 试确定居民小区 D 的位置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 2 作轴对称图形 第 1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经过一次或两次轴对称后的图形 2 能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 3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 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和集体意识 二 自主预习 1 阅读教材 P39 的四辐图 2 操作 自己动手在纸上画一个图案 将这张纸折叠 描图 再打开纸 看看你得到了什么 改变折 痕的位置再试一次 你又得到了什么 3 归纳 1 由一个平面图形可以得到它关于一条直线 l 成轴对称的图形 这个图形与原图形 的 完全相同 n m B A 用心 爱心 专心23 2 新图形上一个点 都是原图形上的某一点关于直线 l 的 点 3 连接任意一对对应点的线段被对称轴 4 作轴对称图形 1 如图 已知 ABC和直线l 你能作出 ABC关于 直线l对称的图形吗 三 课堂训练 1 如图 已知点 P 和直线 l 作出点 P 关于直线 l 的对 称点 2 如图 已知线段 AB 和直线 l 作出与线段 AB 关于直线 l 对称的图形 3 如图 已知 ABC 和直线 l 作出与 ABC 关于直线 l 对称的图形 4 如图 把下面图形补成关于直线 l 对称的图形 四 课后作业 1 把下列图形补成关于 L 对称的图形 l A B C 1 P P 2 C A B l A B l l l 用心 爱心 专心24 2 要在燃气管道 L 上修建一个泵站 分别向 A B 两镇供气 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 可使所用的 输气管线最短 五 拓展提升 如图 A 为马厩 B 为帐篷 牧马人某一天要从马厩牵出马 先到草地边某一处牧马 再到河边饮 水 然后回到帐篷 请你帮他确定这一天的最短路线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 2 作轴对称图 形 第 2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能够经过探索利用坐标来表示轴对称 2 认识平面内直角坐标系中关于 X 轴和 Y 轴对称点的坐标规律 3 能够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二 自主预习 1 点 p x Y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点 P x y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点 P x y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2 点 P 1 2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点 P 2 l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注意 关于 x 轴对称的两点 其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 y 轴对称的两点 其纵坐标相同 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用心 爱心 专心25 关于原点对称的两点 横坐标 纵坐标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三 课堂训练 1 点 3 2 和点 3 2 的对称轴是 点 2 5 与点 2 5 的对称轴是 2 已知点 P 2 3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 Q a b 则 a b 的值为 3 点 5 3 关于直线 x 2 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关于直线 Y 一 1 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4 正方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1 1 3 1 3 3 则它的第四个顶点关于 y 轴的对称点坐标 为 5 已知 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2 3 和 2 3 则下面四个结论 A B 关于 X 轴对称 A B 关 于 y 轴对称 A B 关于原点对称 A B 之间的距离为 4 其中正确的有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 个 6 已知 M 0 2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 N 则线段 MN 的中点坐标是 A 0 2 B 0 O C 2 O D 0 4 7 平面内点 A 一 1 2 和点 B 一 1 6 的对称轴是垂直于 Y 轴的一条直线 对称轴与 y 轴的交点坐标为 A 0 l B 4 O C 0 4 D 1 O 四 课后训练 1 若 P x y 关于直线 x 1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P x y 则 x1与 x2的关系是 111222 则 y1与 y2的关系是 2 若 P x y 关于直线 y 1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P x y 则 x1与 x2的关系是 111222 则 y1与 y2的关系是 3 已知 x 2 y 2 0 则点 P x y 关于直线 y 1 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4 已知 A a 2 b 1 与 B b 3 a 2 关于 x 轴对称 求 P 的坐标 P a b 5 设 P 2m 3 3 m 关于 Y 轴的对称点在第二象限 试确定整数 m 的值 6 如图 1 2 2 1 2 以长方形 ABCD 的两条对称轴为 x 轴和 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若 A 点的坐标为 A 4 3 1 写出长方形的另外三个顶点 B C D 的坐标 2 求该长方形的面积 五 拓展提升 用心 爱心 专心26 1 如图 l 2 2 1 3 若点 A 1 2 与点 关于 Y 轴对称点 B 与点 C 关于 x 轴对称 请 画出坐标轴 写出 b C 两点的坐标 并求出 ABC 的面积 2 阅读 课本 P134 探究部分 完成作图并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 归纳 作一个多边形关于直线 x m 或直线 y n 对称的图形 实质上是作出多边形各个顶点关于直线 x m 或直线 y n 的对称点 练习 作出下图关于直线 x 1 y 1 的对称图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 3 等腰三角形 第 1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 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二 自主预习 1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其中相等的两边叫做 另一条边叫做 两腰所夹的角叫做 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 2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 简写成 3 等腰三角形的 相互重合 三 课堂训练 1 1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 8 另一边为 10 则它的周长为 2 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 4 和 9 则第三边的长为 2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 BC 8cm 且 AC BC 2cm 那么腰 AC 的长为 A 8cm 或 6cm B 10cm C 6cm D 10cm 或 6cm 3 一等腰三角形顶角是 82 则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角的度数是 A 42 B 41 C 43 D 60 4 如图 在 ABC 中 AB AC A 50 D 为 ABC 内一点 C B A D 用心 爱心 专心27 且 DBC DCA 则 BDC 等于 A 95 B 105 C 115 D 130 5 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 9cm 和 12cm 两部分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三角形的 腰长为 cm 底边长为 cm 四 课后作业 1 已知等腰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差为 60 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 2 如图 在 ABC 中 AB AC BAD 20 且 AE AD 求 CDE 的度数 3 如图 在 ABC 中 AB AC 点 D E 在边 BC 上 AD AE 那么 BD CE 吗 说明你的理由 D E A B C DE A BC 用心 爱心 专心28 五 拓展提升 如图 在 ABC 中 AB AC PD AB PE AC CF AB 求证 PD PE CF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 3 等腰三角形 第 2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 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 发展空间观念 二 自主预习 1 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 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 简称 2 在 ABC 中 若 A 50 B 65 则 ABC 是等腰三角形吗 请说明理由 三 课堂训练 1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它的对称轴是 2 如图 1 在 ABC 中 点 D 是边 BC 上一点 BAD 80 AB AD DC 则 C 3 如图 2 BD 为 ABC 的角平分线 ED BC 交 AB 于 E DE 8 则 BE D F E P C B A A BCD 图 1图 2 ED C B A A E D C B F 图 3 用心 爱心 专心29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等腰三角形的高 中线 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B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不可能是另一边长的 2 倍 D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5 如图 3 在 ABC 中 ABC 和 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F 过点 F 作 DE BC 分别交 AB AC 于点 D E 若 BD CE 8 则线段 DE 的长为 A 9 B 8 C 7 D 6 四 课后作业 1 如图 4 在 ABC 中 AB AC A 36 BD CE 分别 为 ABC 和 ACB 的角平分线 BD CE 相交于点 F 则图中 的等腰三角形有 A 6 个 B 7 个 C 8 个 D 9 个 2 如图 5 在 ABC 中 AB AC ABC 36 D E 分别是 BC 上的两点 且 BAD DAE EAC 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分别是 3 如图 6 ABC 与 ACB 的平分线交于 F 过 F 作 DE BC 交 AC 于 E 若 ABC AB AC 的长分别为 12cm 和 10cm 求 ADE 的周长 4 如图 7 已知 AB AD ABC ADC 求证 CB CD E D C B A F 图 4 图 5 12 3 9 A B C DE DC BA 图 7 A E D C B F 图 6 用心 爱心 专心30 五 拓展提升 如图 8 ABC 的边长 AB 的延长线上有一点 D 过 D 作 DF AC 于 F 交 BC 于 E 且 BD BE 求证 ABC 为等腰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 3 等腰三角形 第 3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并能够运用性质和判定解决相关问题 理解等边三角形的轴对 称性 二 自主预习 1 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2 等边三角形有何特征 三 课堂训练 1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它有 条对称轴 2 如图 1 BD 为等边 ABC 的边 AC 上的中线 E 为 BC 延长线上一点 且 DB DE 若 AB 6cm 则 CE 3 等边 ABC 的两条角平分线 BD 和 CE 交于点 F 则 BFC 等于 A 60 B 90 C 120 D 150 4 如图 2 D E F 分别是等边 ABC 各边上的点 且 AD BE CF 则 DEF 的形状是 A 等边三角形 B 腰和底边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等边三角形 5 如图 3 ABD 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 F E D C A 图 8 B 图 1 E D C A B F 图 2 用心 爱心 专心31 求证 ADC ABE 6 如图 4 已知点 D 在 BC 上 点 E 在 AD 上 BE AE CE 且 1 2 60 试判断 ABC 的形状 四 课后作业 1 如图 5 已知 ABC 是等边三角形 D 为边 AC 的中点 AE EC BD EC 1 说明 BCD 与 CAE 全等的理由 2 请判断 ADE 的形状 并说明理由 2 如图 6 已知 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 D E 分别在 AB 和 AC 上 且 AD CE BE 和 CD 相交于点 P 1 说明 ADC CEB 2 求 BPC 的度数 3 如图 7 已知 AO 10 P 是射线 ON 上一动点 P 点在射线 ON 上运动 AON 60 1 OP 为多少时 AOP 为等边三角形 2 OP 满足什么条件时 AOP 为锐角三角形 3 OP 满足什么条件时 AOP 为钝角三角形 图 3 图 4 图 5 E D C B A 图 6 P O A N 图 7 用心 爱心 专心32 五 拓展提升 如图 8 所示 若 ABC 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 请试比较 线段 BD 与线段 CE 的大小 写出你的 猜想 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数学上册 12 3 等腰三角形 第 4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掌握有一个角为 30 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简单应用 二 自主预习 1 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的关系是怎样的 2 在直角三角形中 30 的锐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 课堂训练 1 等腰三角形一底角为 30 底边上的高为 9cm 则其腰长为 顶角是 2 在 Rt ABC 中 C 90 A 30 若 AB 5cm 则 BC 3 在 ABC 中 ACB 90 CD AB 于 D A 30 则 CD AC BC AB BD BC BD AB 4 如图 1 在 ABC 中 AB AC BAC 120 EF 为 AB 的 垂直平分线 EF 交 BC 于 F 交 AB 于 E 求证 FC 2BF 5 如图 2 ABC 为等边三角形 AD BC CD AD 若 ABC 的周长为 36cm 求 AD 的长 D A C B E 图 8 图 1 图 2 用心 爱心 专心33 四 课后作业 1 如图 3 在 Rt ABC 中 C 90 ABC 75 从顶点 B 引射线 BD 与 CA 交于点 D 使 CDB 30 求证 AD 2BC 2 如图 4 AOB 30 OC 平分 AOB P 为 OC 上一点 PD OA 交 OB 于 D PE OA 于 E 若 OD 4cm 求 PE 的长 3 如图 5 在 ABC 中 C 90 BAC 60 AB 的垂直 平分线交 AB 于 D 交 BC 于 E 若 CE 3cm 求 BE 的长 4 如图 6 在 ABC 中 ACB 90 CD CE 等分 ACB CD AB 求证 1 AB 2BC 2 CE AE EB 图 3 图 5 图 6 图 4 用心 爱心 专心34 五 拓展提升 某市在 旧城改造 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 12 3 28 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某种 草皮以美化环境 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的售价为 a 元 求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多少元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 1 平方根 第 l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 会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二 自主预习 1 如果一个正数 x 的平方等于 a 即 a 那么 叫做 的算术平方根 0 x 2 的算术平方根是 2 非负数 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 3 当 a 0 时 0 当 a 0 时 当 a 0 时 aaa 4 判断 1 4 是的算术平方根 4 2 的算术平方根是 的算术平方根是 25 任何数的算术平方根都是正数 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 这个数是 填写下表 a 81 16 4 1 2 a 的算术平方 根 三 课堂训练 1 9 的算术平方根是 用式子表示为 2 3 2 用心 爱心 专心35 3 算术平方根为 的数是 4 若 则 x x 5 如果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则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6 若 a 没有算术平方根 则 a 的取值范围为 7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 81 2 256 3 0 49 4 5 81 49 81 四 课后作业 1 下列各式无意义的是 A B C D 77 7 2 7 2 当 x 6 时 的值是 x 2 3 比较大小 7 填 50 4 计算 1 2 3 49 0 96 1 121 16 25 5 4 1 2 五 拓展提升 1 的算术平方根是 16 2 估算的值是在 239 A 5 和 6 之间 B 6 和 7 之间 C 7 和 8 之间 D 8 和 9 之间 3 已知 是整数 则满足条件的最小正整数 n 为 n20 A 2 B 3 C 4 D 5 用心 爱心 专心36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 1 平方根 第 2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会用计算器求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2 理解利用 夹逼 的方法讨论的大小 二 自主预习 1 对于来说 当 a 的小数点向左 向右 移动 2 位 他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也相应的向左aa 向右 移动 1 位 二合一 即 a 每扩大或缩小 100 倍 相应扩大或缩小 10 倍a 2 已知 求 1 2 的值 358 2 a 100 a a100 三 课堂练习 1 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近似值精确到 0 001 2 1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0 000001 0 0001 0 01 1 100 10000 1000000 用心 爱心 专心37 2 利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的值 四 课后作业 1 用计算器求算术平方根 比较与 3 的大小 平方法 比较与 4 的大小 平方法 1222 比较与 0 5 的大小 作差法 与最接近的两个整数是 2 12 10 与最接近的一个整数是 的整数部分是 小数部分是 1010 的小数部分是 的整数部分是 210 2102 五 拓展提升 2 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数 大于小于的所有整数 5 11 绝对值小于的所有整数18 3 问题 1 利用计算器计算 并将结果填在表中 a0 252 525250250025000250000 a 2 观察上表发现规律 被开方数的小数点 每向左 或右 移动两位 其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相应 地向 或向 移动 位 3 如果已知 1 732 5 477 那么 3303 003 0 300 3000 用心 爱心 专心38 4 已知 4 858 48 58 0 4858 则 x y 6 23xy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 1 平方根 第 3 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平方根的概念 2 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 理解开平方运算和乘方运算之间的互逆关系 二 自主预习 1 如果 x 的平方等于 a 那么 x 就是 a 的 a 叫 x 的 2 正数 a 有 个平方根 记为 其中 叫正数 a 的算术平方根 0 的平方根 是 负数 平方根 3 求一个数 a 的平方根的运算 叫做 平方与 互为逆运算 4 0 04 的平方是 0 04 的算术平方根是 平方根是 5 的平方是 的平方根是 4 1 4 1 6 已知一个数的一个平方根是 0 703 则这个数的另一个平方根是 7 下列各数没有平方根的是 A 0 B C 16 D 3 2 4 2 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任何数的平方都是正数 B 是 5 的一个平方根5 C 零没有算术平方根 D 1 的算术平方根是 1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任何数的平方根都有两个 B 一个正数的平方根的平方就是这个数 C 一个数的平方的平方根就是这个数 D 只有正数才有平方根 10 的平方根是 的数学表达式是 9 4 3 2 A B C D 9 4 3 2 9 4 3 2 9 4 3 2 9 4 3 2 三 课堂训练 1 64 的平方根是 A 8 B 4 C 2 D 2 2 4 的平方的倒数的算术平方根是 A 4 B C D 1 8 1 4 1 4 3 若 3x 4 的平方根是 0 则 x 用心 爱心 专心39 4 的平方根是 9 的平方根是 16 81 5 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 100 2 0 3 4 1 9 25 5 1 6 0 09 15 49 四 课后作业 1 的平方根是 81 16 A B C D 9 4 9 4 3 2 3 2 2 填空 121 1 69 49 100 2 0 3 5 若 则 的平方根是7x x x 五 拓展提升 1 已知实数 x y 满足 x 5 0 求代数式 x y 2006的值4 y 八年级数学上册 13 2 立方根 用心 爱心 专心40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立方根的概念 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 能用立方运算某些数的立方根 体会立方与开立方是互逆运算 能用计算器求立方根 二 自主学习 1 正方体的体积是 27m 则它的棱长是 cm 3 2 8 所以 8 的立方根是 记作 3 8 所以 8 的立方根是 记作 3 0 所以 0 的立方根是 记作 3 3 若 x a 则 x 像这样已知 a 的值求 x 的运算叫做 运算 3 注意 1 负数没有平方根 但有立方根 2 任何一个实数都有一个立方根 正数的立方根是 正数 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0 的立方根是 0 3 3 a 3 a 三 课堂训练 1 的立方根是 0 008 的立方根是 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 8 27 2 3 1 125 3 1 125 3 1 125 3 的平方根是 64 的平方根的立方根是 3 64 4 33 2 3 3 3 3 3 3 4 33 a 5 在横线上填写 或 号 0 001 1 0 8 27 3 0 001 3 1 3 0 3 8 3 27 6 用计算器计算 由此你发现了 3 0 000216 3 0 216 3 216 3 216000 什么规律 四 课后训练 1 若 8 则 x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杭州市中医院护理实习指导考核
- 吉安市中医院感染科继续教育管理考核
- 舟山市人民医院皮肤外科基本技能考核
- 湖州市人民医院腹部B超随访评估考核
- 泰州市中医院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考核
- 龙岩市人民医院护理教学风险管理考核
- 大兴安岭中医院失禁护理质量管理考核
- 南京市中医院康复量表使用一致性考核
- 景德镇市人民医院经皮肾镜操作与并发症处理考核
- 宜春市中医院设备性能监测考核
- 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施工方案
- 未来工程师的展望-展示专业能力共创未来趋势
- 事业机关食堂承包合同6篇
- 整式(第一课时)课件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 《四川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标准》
- 厂房办公室装饰施工方案
- 浙江省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 医养结合政策课件
- 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答辩
- 环卫机械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财务报表数据核对与审计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