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6_第1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6_第2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6_第3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6_第4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游褒禅山记游褒禅山记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6 6 设计思路 一 三维目标 1 继续积累文言语汇 特别掌握词类活用的现 象 2 学习即事明理 叙议结合 前后紧密相扣的 写作方法 3 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 表 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 整体思路 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手段加 以运用 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领会作者的 写作意图 治学 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 深思慎取 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三 教学流程 导入 新课 教师提问 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 游记 西湖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 醉翁亭 记 满井游记 第 2 页 共 7 页 这类文章有何特点 明确 叙事写景 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 感为辅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 游褒禅山记 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别 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断句读 2 学生自渎课文 尽量熟练 并借助注解 利 用工具书 扫清语言障碍 提示 学生的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可作好记载 教师巡回解答 指导学生像上一课一样作好文言语言的积累 板 书随机 3 掌握大意 讨论 明确 本文先写未尽兴的游山经历 然 后由此引发议论 第五段是游记的结尾 品读课文 1 研读第一段 学生齐读第一段 然后教师范背第一段 学生如 果还有读不准的字音要记好笔记 同时思考 介绍 褒禅山 的语句有哪些 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 仆碑上的文字 明确 第一问比较简单 只是提示学生背诵的层 第 3 页 共 7 页 次 第二问要提示学生寻找文中相照应的地方 原因 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伏笔 引领学生按层次背诵此段 2 研读第二段 先点名诵读第而 2 段 然后齐读 再后教师领背 思考 此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 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 一部分 为什么 讨论 明确 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的特点以及游后 洞的所见所感 因为本段着重写游洞而不着重写景 况且只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 由此可看出 文章不重 在记游 而只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记游只是为后 文的议论作准备的 那么 游洞后 作者有什么感受 呢 后悔 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 火足以明也 却随之出 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 不坚定 学生小声再诵读课文 争取当堂背诵 3 研读第三 四段 齐读第三段 强调 而无物以相之 中的 相 读作 xi ng 思考 本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 主要写游山的心得 具体内容分五层意思 用一 叹 字紧承上文 领起全段 以古人作为 第 4 页 共 7 页 立论的标准 从 求思 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 分析 了古人 往往有得 的原因 拿世人的避难就易 同古人的 求思 精神对比 阐述宏伟目标 险远 的道路和 志 力 物 三者的内在联系 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 即使不能达到目的 也可以 无讥 无梅 心得是什么 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明确 这一段承接第二段游山未尽兴的事件引发 的议论 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就能成功吗 在文段中继续寻找答案 归纳起来 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 力 物 强调了 力 与 物 这两个客观 条件的作用 又强调了 志 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 用 强调只要尽己之志 虽然不能达到目的 亦可 无悔 无讥 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 之所得 又是治学处事之理 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 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 学习谈一下 教师背诵第四段 由于句子较长 强调句读 便 于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 思考 第 5 页 共 7 页 古书之不存 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后世之 谬其传 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 样的情况多吗 由此讨论 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 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 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 报 章杂志上出现的 提问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 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 指出对待传闻应该 采取 深思慎取 的态度 3 4 两段都是由生活中具体的小事阐明了悟出 人生哲理 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4 教师背 学生读最后一段 尽量慢一些 强 调 父 字读作 f 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 再如 醉翁亭记 的结尾也是这样 5 学生再读课文 同方交换检查背诵 并检查 默写 6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 自己编写结构提纲 相关资料 作者介绍 王安石 北宋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字介甫 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人 仁宗庆历进士 嘉祐三年上 第 6 页 共 7 页 万言书 提出变法主张 要求改变 积贫积弱 的局 面 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 强化 统治力量 以防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巩固地主阶级的 统治 神宗熙宁二年任参知政事 次年任宰相 依靠 神宗 实行变法 因保守派反对 新法迭遭阻碍 熙 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 九年再辞 退居江宁 封荆 国公 世称王荆公 卒谥文 他强调 权时之变 反 对因循保守 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其诗文颇有 揭露时弊 反映社会矛盾之作 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 和抱负 散文雄健峭拔 被推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诗歌遒劲清新 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 他的作品今存 王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 等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 1051 1054 年 王安石任舒州通判 1054 年 4 月 辞职回家探亲 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 起伏 有泉有洞 风景秀美的褒禅山 同年 7 月以追 记形式写下此文 板书 游褒禅山记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强调词类活用 1 2 段游山的经过 3 4 段游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