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螺旋自锁紧液压缸设计_第1页
新型螺旋自锁紧液压缸设计_第2页
新型螺旋自锁紧液压缸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0 1 4年 9月 第 4 3卷 第 9期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Ma c h i n e D e s i g n a n d Ma n u f a e t u r i n g En g i n e e rin g S e p 2 0 1 4 V o 1 4 3 No 9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2 0 9 5 5 0 9 X 2 0 1 4 0 9 0 1 8 新型螺旋 自锁 紧液压缸设计 赵红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机 电工程系 山东 淄博2 5 5 3 0 0 摘要 从液压缸定位的机械式锁紧发展趋势 出发 基 于液压缸锁 紧技 术的现状 将螺纹 自锁 的功 能巧妙地设计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 在原有液压缸上设计一对可以 自锁的螺纹副 利用螺纹的 自 锁功能 实现液压缸带负荷的精确可靠定位 该设计在拥有现有的机械 式锁紧优势的同时 结构 更加简洁 几乎不改变原有液压缸的结构和体积 加工 制造 装配容易 成本低 效率更高 适合 泛雉 产 关键词 机械式液压缸 螺纹 自锁 紧 精确定位 中图分类号 T B 4 7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 0 9 5 5 0 9 X 2 0 1 4 0 9 0 0 7 6一 O 3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液压缸作为一种液压执行器 需要它在运动及 停止工作时都能承受大载荷 而且要求它具有精确 的定位功能 即无 软腿 现象发生 a 实现液压缸锁紧定位功能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运用方向控制阀组成液压锁紧回路 实现锁紧 定位功能 常用的方 向控制阀有三位换 向阀 0型或 M 型中位 单 向阀 包括液控单 向 阀 及液控单向阀组合成的双向液压锁等 第二种是采用机械锁紧方式完成定位与锁紧 常用 的有套简装置 刹片装置 钢球摩擦装置 卡环 装置 楔块 一卡环装置和锥面 一碟簧装置 滚子摩 擦装置 内涨装置等机械结构 b 两种液压缸锁紧定位功能的适用场合 锁 紧定位要求不高的场合可选用液压锁定 回 路 由于液压缸本身的结构特点 液压缸内部 的油 泄漏问题一直无法避免 导致液压缸活塞 因此而产 生滑移 定位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对于锁紧定位要求较高 的场合 机械式锁紧液 压缸的活塞杆就可 以实现长期带负荷情况下的精 确定位 虽然液压缸内部泄漏问题仍然存在 但因 为机械机构锁定了液压缸的活塞杆 所 以不会出现 活塞滑移问题 c 螺旋 自锁紧液压缸的优势及意义 新型螺旋 自锁紧液压缸装置 具有机械式锁紧 的优点 即 元需设计锁定 解锁回路 解锁力 随着 外加载荷的消失而消失 锁紧力在承受大载荷 的同 时 可以可靠夹紧并能在任意位置精确定位 液压 缸筒 内壁或活塞杆外圆不存在额外的摩擦损耗 液 压缸结构简单而且紧凑 加工制造容易 成本低 可 以在多种环境甚至恶劣环境下可靠工作 使用寿命 长 该机械锁紧设计 结构更加简洁 几乎不改变 原有液压缸的结构和体积 构件 的加工 制造 装配 容易 成本更低 效率更高 是一项值得广泛推广的 设计创新作品 2 设计方 案 2 1总体设 计构 想 该设计创新从液压缸机械锁紧技术的发展趋 势 出发 运用机械螺纹 的自锁功能 根据液压缸内 部实际结构 把以往实心式的活塞杆改造成三角形 内螺纹的空心结构 通过增加的三角形螺纹副本身 的 自锁功能与液压传动相结合 实现 了液压缸的精 确可靠定位 是对现有机械式锁紧方式的改 良和创 新 2 2 其他常用机械锁紧液压缸 的原理及特点分析 目前 有以下几种 常见 的机械锁式液 压缸 筒 式锁紧液压缸 刹片式锁 紧液压缸 钢球摩擦式锁 紧液压缸 滚子式锁紧液压缸 内涨式锁紧液压缸 楔块式液压缸 锥面式液压缸 卡环式液压缸 综 观以上常见机械锁 紧装置 有 以下的共同 收稿 日期 2 0 1 4 0 7 2 1 作者简介 赵红 1 9 7 0 一 女 山东淄博人 山东轻工职业学 院讲师 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制 造与 自动化 7 6 2 0 1 4年第 9期 赵红 新型螺旋 自锁 紧液压 缸设 计 点 1 都是应用外加机构设置 靠摩擦力抱紧或者 放松活塞杆的原理来实现锁紧 解锁功能 摩擦力有 限 能实现的锁紧力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2 起摩擦 作用的零件都是易损件 寿命有限 更换频率高 维 护成本上升 3 外加机构设置大部分还是较 为复 杂 增加了液压缸的径向或者轴向的尺寸 3 螺旋 自锁 紧液压缸结构 图 1和图 2展示 了带外螺纹的螺纹杆和带 内 螺纹的活塞杆的结构 图 1 螺纹杆 的结构 图 图 2 縻乎r F 活塞杆的 结构 图 螺旋 自锁紧液压缸的三维仿真图如图 3所示 图中 A C 为液压马达进油 口 出油 口 B D为液 压 缸进 油 口 出油 口 1 一液压马达 2 一摩擦离合 器 3 一螺杆 4 一液压缸 5 一 活塞杆 图 3 三维仿 真图 4 螺旋 自锁 紧 液压 缸工 作原 理 创新 点 及 设计计算 4 1 螺 旋 自锁 紧液压 缸 工作原理 本设计改进了液压缸 4的活塞杆 5 将活塞杆 5设计成空心结构 并在活塞杆内表面上加工 内螺 纹 使带 内螺纹的活塞杆 与带 外螺纹的螺杆 3配 合 当活塞杆 5在液压油 的推动下移动时 马达带 动螺杆 3回转运动 使得活塞杆 5的螺旋移动与液 压移动保持同步 活塞杆 5运动到预定位置后 停 止供油 同时螺杆 3停止转动 由于螺杆 3的螺旋 升角小于 自锁角 此时螺纹副实现 自锁功能 即理 论上无论外加载荷多 大 活塞杆都 不可能出现位 移 从而实现活塞杆 5在任意位置可靠定位 液 压马达 1 驱动螺杆 3回转 制动则由两片摩擦离合 器 2的分离或者液压马达 1 停止供油来实现 4 2 螺 旋 自锁 紧液压缸 创新 点 1 对液压缸的原有结构 没有做复杂更改 体 积几乎不变 2 三角形螺纹加工制造简单易行 成 本低 3 同步动作 没有延时 4 理论上 只要螺 纹强度足够 依靠螺纹 自锁 承载力无限增大 4 3 理论设计计算 a 理论计算的 目的 在液压缸的活塞杆 内部设计 自锁螺纹副 液压 缸通过螺纹副实现精确和可靠定位 由于螺旋传动 的运动速度要保持与活塞的同步 所 以需要计算 出 流入液压马达液压油的流量与流人液压缸液压油的 流量之间的比值关系 以保证两者运动的同步 b 计算方法 步骤 1 设定螺纹 自锁 紧液压缸 的参数如下 活塞 直径为 D 活塞杆直径 为 d 螺杆为右旋 单线 三 7 7 2 0 1 4年第 4 3卷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角形螺纹 螺距为P 液压马达转速为 n 排量为 2 设定液压马达 A口流量为 g 液压马达 C 口流量为 g 液压缸 B口流量为 q 液压缸 D口流 量为 q D 3 计算 2种情况下的流量比值 当活塞杆往 右移动时 液压马达 A口 液压缸 B口流入液压油 的流量比值q q 活塞杆往左移动时 液压马达 C E l 液压缸 D口流入液压油的流量 比值 q c q 4 分析计算 第一种情况下 液压缸左腔 B 进油 右腔 D 出油 活塞杆往右移动 液压马达 中液压油 A 进 C出 则液压马达顺时针旋转 活塞杆随着螺杆 旋转往右移动 活塞的运动速度为 活 塞 q A nV D D z I J n p q B 百 I 2J 活 塞 而 旦 4 6 0 1 0 n 4 6 0 1 0 2 4V 1 04 t r D n p 一 t r D P 第二种情况下 液压缸左腔 B 出油 右腔 D 进油 活塞杆往左移动 液压马达中液压 油 C 进 A出 则液压马达逆时针旋转 活塞杆随着螺杆 旋转往左移动 q c n V 一 旦二 一 4 6 0 1 0 竹 塞 6 0 x l 0 s 订 D d 2 p c 计算结果分析 对比 的计算结果 说明保持液压缸和液 压马达同步的液压油的流量输入比例关系是一个 定值 这个定值只与活塞直径 D 活塞杆直径 d 螺 距P 液压马达排量 有关 即只要液压缸和液压马 达确定下来 并保 持两者的液压油 的流量输入 为 g g 和 g q 就可 以使活塞杆和活塞保持左右 移动 的同步运动 d 实现同步运动的技术措施 根据对计算结果的对 比 在实际的液压回路中 只要采用电液 比例流量控制阀 就能控制液压缸和 液压马达输入的液压油流量的比值 同时采用方向 换向阀控制油液的流向 就可以实现液压马达带动 的活塞杆和液压缸的活塞同步的直线运动 5 结束语 因条件所 限 文章中所涉及的结构设计 再制 造及评价技术并没有试验或设备支撑 因而文章更 偏重于理论方 面的研究 螺旋锁 紧液压缸只是对 已有机械式锁紧液压缸的结构进行 了改进 对液压 缸的设计改进有一定指导的作用 但同时也有一定 的局限性 特别是三角形螺纹的强度是否能满足实 际需要 还需要强度试验的支撑 因而后续将尽可 能和相关企业联合进行试验验证 以进一步完善再 制造的相关理论 参考文献 1 陈立德 机械设计基础 M 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 2 0 0 7 2 倪江生 新型 机械锁 紧式液压 缸 的设 计 J 机 械科学 与技 术 2 0 0 8 1 4 2 4 3 3 张忠远 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 01 0 De s i g n o f a Sp i r a l S e l f l o c ki ng Hy d r a u l i c Cy l i n de r ZHAO Ho n g S h a n d o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L i g h t I n d u s t r y S h a n d o n g Z i b o 2 5 5 3 0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t r e n d s t a t u s o f a me c h a n i c a l c y l i n d e r l o c k t e c h n o l o g y i t d e s i g n s t h s me c h a n i c a l s e l f l o c k i n g t h r e a de d f e a t u r e s c l e v e r l y f o r a p i s t o n r o d o f t h e h y d r a ul i c c y l i n d e r Ai mi n g a t t h e o r i g i n a l d e s i g n o f a p a i r o f h y d r a u l i c c y l i n d e r s i t a p p l i e s t h e s e l f l o c k i n g s c r e w v i c e a n d s e l f l o c k i n g t h r e a d e d r e a l i z e s a c c u r a t e a n d r e l i a b l e p o s i t i o n i n g c y l i n d e r s w i t h l o a d T h i s d e s i g n o f t h e e x i s t i n g me c h a n i c a l l o c k s h o ws s o me a d v a n t a g e s s u c h a s mo r e c o n c i s e s t r u c t u r e e a s i l y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l o w c o s t h i g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