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大礼包】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_第1页
【开学大礼包】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_第2页
【开学大礼包】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_第3页
【开学大礼包】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_第4页
【开学大礼包】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古代诗歌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13220132 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 1 1 古代诗歌鉴赏古代诗歌鉴赏 考点讲析 考点讲析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能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 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 体味作品的艺术 魅力 这是中学语文教学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 张伟明语 自 1994 年起 考查诗歌鉴赏 起初只考一首古代诗歌鉴赏 3 分 后来又增加现代诗歌鉴赏 题量也从一题增至三题 9 分 2002 年 2003 年 只考古诗鉴赏 题型也由选择题改为简答题 6 分 主观性命题是 考虑到鉴赏问题可以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即使是同一首作品 由于阅历不同 感受能力 差异等因素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完全一致的理解 张伟明语 命题形式不断变化 高考 对诗歌鉴赏的要求逐步提高 试题难度逐步加大 古代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依据试题鉴赏作品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评价其思想内容 从 近两年来看 重点考查了作品的语言 尤其是作者炼字炼句的着力点 要读懂并且会鉴赏古 代诗歌 首先要抓标题 了解写作重点 春夜洛城闻笛 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事情 其次 要抓形象 以理解作品的内容自然形象还是人物形象 自然形象常常是为了表现人物形象 谁在吹笛 谁在闻笛 何人 看似设问 其实是融入了诗人自己 再次 还要寻求中心词 句 以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闻玉笛之声 闻 折柳之音 起故园之情 另外 还要积累一些古代诗歌的知识 适当注意答题的方法 关于古代诗歌方面的知识 1 思想内容 诗歌中的形象和意象 是作者精选出来的素材 具有典型性和暗示性 易引起读者的联 想 它们是诗人情意的载体 是其情感的物化 意境是沟通作者思想情感与鉴赏者思想情感的桥梁 作品形象鲜明 情景交融 就易使 鉴赏者如身临其境 产生共鸣 领会诗歌的意境 要以语言为媒介 发挥想象和联想 进入 作者创设的境界中去 把握意象 深入意境 有助于深刻体会诗歌的主旨 对诗歌主旨把握的正误浅深 不仅在于是否读懂 还在于能否在广义语境中充分挖掘 应充分利用诗题中的关键字眼或小序的提示 联系诗人的际遇 补充的注释及有关的时代背 景等等 综合驾驭 忌讳割裂时代 架空分析 人为拔高 2 艺术风格 古代诗歌风格纷呈 雄浑 细腻 淡雅 宁静 朴素 平实 华妙 庄严等 李白诗清 新飘逸 杜甫诗沉郁顿挫 元轻白俗 郊寒岛瘦 苏辛豪放 柳李婉约 诗作个性鲜明 鉴 赏时要反复诵读 仔细玩味 3 创作手法 情景交融是古人写景咏物诗的最大特点 或寓情于景 或寓情于物 或借古咏怀 赋 比 兴 对比烘托 象征寄托 直抒胸臆 侧面渲染要注意区分 不能混同 4 诗歌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清新 绚丽 明快 含蓄 平易 简洁 丰富多彩 古人写诗 重 炼字 欣赏古诗要善于发现并领会那些经过精 炼 而传神 富有深意的词语 另外了解诗歌中的一些典故 佳话 用语 风尚 也有助于解读诗意 具体答题时 要读清要求 不要答非所问 隔靴搔痒 要结合相关的诗句作简要分析 不能架空分析 如有 是否 或 能否 的问法 先作判断 再回答理由 虽说可以见仁 见智 但更多的时候是有相对唯一的答案的 想标新立异 反不能自圆其说 高考题例 高考题例 用心 爱心 专心 2 1 2003 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 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 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禅制毒龙 注 注 安禅 佛家语 指闭目静坐 不生杂念 毒龙 指世俗杂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 诗眼 的说法 所谓 诗眼 往往是指一句诗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 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 诗眼 分别是哪一个字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诗眼 分别是 咽 冷 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拦 发出低吟 仿佛呜咽之声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 由于山林幽暗 似乎显得阴冷 咽 冷 两字绘声绘色 精练传神 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 解析 古人很重 炼 字 尤其是动词 咽 冷 是第三联中的两个动词 营造了一 种意境 与全诗是相一致的 2 2002 年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 折柳 的寓意是什么 你 是否同意 关键 之说 为什么 折柳 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本诗抒发了思乡之情 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 到 折柳 曲的笛声引起的 可见 折柳 是全诗的关键 解析 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 公元 735 年 李白客居洛阳是夜深人静之时 被笛声引 起的思乡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 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 折柳 属汉乐府古曲 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古人别离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 杨柳依依 正好表达 恋恋不舍之情 全诗紧扣 闻 字 因笛声而 闻 折柳 因 闻折柳 而起思乡之情 3 2001 年全国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 1 2 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 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 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 浦树远舍滋 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数丝注 注 古人有 密雨如散丝 的诗句 1 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 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 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 暮雨 又 照应了诗题中的 送 字 B 二 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 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 天朦朦胧胧 看不清通海处 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 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 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 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 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 微雨 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 鸟羽 天际 大树的描绘来 烘托蒙蒙细雨 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却重在写景 全诗紧扣 暮雨 和 送 字着墨 A B D 三 项都是恰当的 C 项 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 分析不恰当 尾联 相送情无限 沾襟比散丝 直抒胸臆 离别之情喷涌而出 用心 爱心 专心 3 2 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 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 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 下面几首写 送别的唐诗中 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B A 此地别燕丹 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 今日水犹寒 B 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圆 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C 闻道衡阳外 由来雁不飞 送君从此去 书信定应稀 D 满酌劝随仆 好随郎马蹄 春风慎行李 莫上白铜鞮 解析 A 项直写悲壮的送别之情 C 项中的 闻道 书信定应稀 都是直接抒情 D 项 全诗几乎是劝戒 僮仆 之语 未见寓情于景中之笔 只有 B 项是写景传情 写离别之地 渲染一种凄凉的氛围 离别之情含蕴其中 4 2000 年全国高考题 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C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A 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 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 第三句点题 以 夜半 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 但约客未至 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 蛙声 C 第四句描写了 闲敲棋子 这一细节 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 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 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 含蓄而有韵味 解析 黄梅 雨 池塘 蛙声 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 诗人在这样 的雨夜约了友人来下棋 但友人尚未出现 他只得静静等候 第三句用 有约 点出了诗人 曾 约客 来访 过夜半 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扣门声 但听到的 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 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 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 境及 闲敲棋子 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 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 也写出了约客未 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 故 A B D 三项赏析正确 C 项中 闲敲棋子 确是一个细节的描写 约客久候不到 灯芯很长 诗人百无聊赖之际 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 而 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 这种貌似闲逸 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可见 C 项分 析不当 5 1999 年全国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完成 1 2 题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 1 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 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 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与 江清月近人 这句诗异曲同 工 B 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 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 意境安谧 和平 C 二 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 大鱼跃出水面的 动 与一 三两句的 静 对比 鲜明 D 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 透露出诗人对平静 安宁生活的向往 解析 诗人写 江月 即水中的月影 因人在舟中 所以江中的月影似乎离人只有数尺 又因江面十分平静 才能十分真切地看到 江月 第三句中的 联拳 是 屈曲 的意思 全句是描绘了这样一幅景象 月光照耀着沙滩 沙滩上一群白鹭屈曲着身子在夜宿 境界十 分恬适 静谧 通过全诗 我们就可感到 饱惊丧乱的诗人在舟中望着江中的月 桅杆上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4 风灯沙滩上的白鹭时心中油然而起的一种对和平 宁静生活的向往 当一条大鱼突然跃出水 面发出拨剌声时 更突出了一个 静 故 A B D 项分析恰当 诗的第二句中的 风灯 是一种有罩子能防风的灯 不是江风吹打桅灯 这一句其实还是写出一种 静态 说它与 第一句的静 对比鲜明 是不恰当的 C 分析不当 2 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 灯 鹭 鱼四景 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 下面四 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C A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B 门径俯清溪 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 时有水禽啼 C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D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解析 这题涉及绝句体中 一句一绝 的格调 A 项是唐代王之涣的 登鹳雀楼 诗 前两句写出了诗人登楼远眺所及之美景 但三四两句却不着眼于写景 而是用具有哲理的的 语言展示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襟怀 B 项是唐代裴度的 溪居 诗 第三句 红尘飘不到 不 是写景 而是写他居处的幽 D 项是唐代柳宗元的 江雪 诗 全诗有山有水 有舟船 有 飞雪 还有独钓的老渔翁 是一幅绝妙的图画 诗的一 二句分别写景 但三 四句却要连 起来才成为一幅景 A B D 项均不合题意 C 项是杜甫的 绝句 诗 诗中 迟日 即 春日 首句写的是一幅春日江山丽的全景 第二句写了春风吹拂着花草 香气袭人的景 色 三 四两句分别写了燕子衔泥飞上画梁 鸳鸯在暖暖的沙滩上栖息的画面 简单说来 日 风 燕 鸳鸯 四句诗一句一景 合起来又成了一幅春景图 故选 C 三 课堂检测三 课堂检测 1 2003 年北京春招 阅读下面唐诗 完成 1 2 题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 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 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 一雁过南楼 1 填空 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这两首诗都是抒发 五言绝句 思乡之情 2 简答 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雁是候鸟 春秋迁徙 秋天 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 乡之情 因此 诗人常常借雁抒情 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 2 2003 年上海春招 阅读下面的两首诗 完成 1 2 题 甲 过华清宫 唐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乙 题华清宫 宋 杜常 用心 爱心 专心 5 行尽江南数十程 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 上西风急 都向长杨 作雨声 注 朝元阁 唐朝宫殿 长杨 指长杨宫 汉代宫殿 1 从这两首七绝的内容看 它们都属于 诗 咏史 2 这两首诗所咏对象相同 但写法不同 甲诗是通过描述 讽刺了 乙诗是通过描绘华清宫凄清的景色 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 朝 的感慨 送荔枝一事 唐玄宗 杨贵妃的淫逸误国 兴衰或兴废或更替 3 2002 年全国春招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完成 1 2 题 村行 王禹偁偁 马穿山径句初黄 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 数峰无语立斜阳 偁 棠梨叶落胭脂色 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 村桥原树似吾乡 1 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 首联照应题目 点明地点和时令 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 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 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 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 C 第三联以 胭脂 和 白雪 为喻 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 最后两句设为问答 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析 A C D 三项是对诗歌的正确赏析 B 中 有时喧响有时静穆 的分析和 对比 之说不当 数峰无语 是写人因眼前景色可爱而对山忘言 以上句 有声 衬托 无语 之静 2 对这首诗的分析 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 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 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 全诗情景交融 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 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 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 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 解析 A 项是分析主旨 但以偏概全 B 项也是以偏概全 C 项 渗透 之说不当 诗中 先说 信马悠悠野兴长 后说 吟余忽惆怅 可见 D 分析恰当 4 2002 年上海春招 阅读下文 完成 1 4 题 小重山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 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 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林老 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注 蛩 qi ng 蟋蟀 1 下列名句中为岳飞所写的一句是 C A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B 自许封侯在万里 有谁知 鬓虽残 心未死 C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D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2 词中所说的 心事 指 希望抗金报国 用心 爱心 专心 6 3 这首词的主旨句是 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4 有人评岳飞词说 一种壮怀能蕴藉 含蓄而不显露 诸君细读 小重山 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 谈谈你的理解 答 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 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 实质上与作者通常表现的豪迈雄健 慷 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 5 2001 年上海春招 阅读下文 完成 1 3 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人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1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被称为 诗史 他被后人奉为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 诗 诗圣 律诗 2 从诗中 和 等句子 可以看出本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 戍鼓断人行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任意写出其中两 句即可 3 作者为什么要说 月是故乡明 答 诗人思念故乡 感情上觉得故乡的月比其他地方的月更明 突出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 情 四 课后练习四 课后练习 1 阅读上面诗歌 完成 1 2 题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 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 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 梁园 园圃名 汉梁孝王建 为游赏与延宾之所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以后 1 对这首诗的赏析 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借暮鸦乱飞的描写 衬托今日梁园的颓败 B 第二句中 三两家 是虚写 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梁园的萧条 C 第三句用拟人手法 写园中树木与主人的亲密关系 D 尾句诗人直抒胸臆 表现恢复梁园昔日繁盛的愿望 E 这首吊古诗作 主旨是抒发诗人对世事盛衰无常的慨叹 答 C D C 第三句应是写园中树木不管人事 D 尾句应是写树木春来依旧开花 含蓄 表达诗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2 说说这首诗在抒情方面的表达技巧 答 用心 爱心 专心 7 诗人将吊古之情巧妙地融于景物描写之中 前两句 暮 乱 和 萧条 等词语透露 着诗人的伤感 后两句诗人运用反衬手法 借无知花树偏在一片萧条之中依然开出当年的繁 花之景象 极为含蓄地表达了沉痛之情 2 阅读下面一首诗 然后完成题目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此诗的意境特征 诗歌通过 幽草 黄鹂 涧边 深树 春潮 野渡 春雨 小舟 等自然形成 了一幅意趣盎然的暮春图画 流露出诗人身在其中独有的一种喜悦之情 3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 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曾写道 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 闹 字而境界全出 你同意王国维的观点吗 为什么 答 同意 红杏的枝头 开满了绚烂的花朵 作者用一 闹 字描写花满枝头吐花喷焰的 景象 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 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 春意盎然的景象跃然纸 上 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出塞二首 其一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 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 而妙就妙在 秦时明月 汉时关 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答 明月 和 关 平凡普通 但增加了 秦 汉 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 自然形成 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 使读者抚今思昔 与下文联系起来 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 和平的共同愿望 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 1 2 题 南 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 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 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 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 未见有知音 1 这首诗的首联描绘了一幅 的景象 而全诗抒发了 的情感 这是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开阔 盎然 美丽 迷人 羁旅中愁苦悲哀 无以自遣 反衬 用心 爱心 专心 8 2 三 四两联是杜甫晚年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试解说 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 可是仕途坎坷 壮志未酬 有绝代才华 一生苦吟 又能有几 人理解 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 1 2 题 绝句 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 便教莺语太丁宁 1 诗中 二字是全诗之纲 概括地说明了诗人 的心情 客愁 饱受乱离客居他乡的郁愁心绪 2 此诗在情与景表现方面与 春望 中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句有异曲同工之 妙 作简要分析 答 都是用了 乐景写哀 的反衬手法 见花开则深感其造次 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 在情与景的对立中 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烦恼忧愁 7 读下面一首元曲 回答 1 3 题 中吕 卖花声 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 战火曾烧赤壁山 将军空老玉门关 伤心秦汉 生民涂炭 读书 人一声长叹 1 首句 美人自刎乌江岸 是以 的典故反映 的历 史 2 诗人选取三则历史材料 有无辜者之死的个人悲剧 有战火熊熊的众生劫难 也有 虽然角度不同 却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主旨 3 整个作品在 的基础上直抒胸臆 情调沉郁悲哀 长 叹 中包含着 的复杂感情 11 虞姬自刎 楚汉相争 12 戍边无归的军人悲哀 连绵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只是灾 难 13 叙述史实 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 8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回答 1 2 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 路 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 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 春流绕蜀城 升 沉应已定 不必问君平 注 蚕丛 传说中的开国君主 此代指蜀国 君平 西汉严遵 字君平 隐居不仕 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1 本诗开篇与诗人的另一首诗 蜀道难 有什么不同 蜀道难开篇感情豪放 富有气势 而本诗开篇只是平静地叙述 而且还是 见说 显 得很委婉 浑然无觉 2 尾联借用君平典故有什么作用 用典委婉地启发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 可谓循循善诱 凝聚着深厚情谊 其 中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 9 阅读下面的唐诗 对其表达技巧或思想内容进行赏析 任选其一 用心 爱心 专心 9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 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 秋词 是作者贬为朗州 今湖南省常德县 司马期间写的 春朝 春天的早晨 排云 凌云 排 冲破 碧霄 碧蓝的天空 表达技巧 开头两句 正反对照鲜明 三四两句 诗人抓住秋天晴空的特点 并用一鹤冲天加以 渲染 突出一幅天高气爽的开阔图景 而诗人油然而生的诗情 也随同排云而上的白鹤直到 碧霄 思想内容 悲秋几乎是古代诗文的传统题材 本篇首句对古人逢秋多寂寥的这种普遍现象进行了 概括 次句反其意 说自己认为秋天胜过春天 全诗见不到对秋的一丝伤感 而是充满了奋 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表现出诗人失意时仍然不愿随波逐流的操守 1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 1 2 题 台 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 韦庄 836 910 晚唐京兆杜陵 今陕西西安 人 1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 诗人为什么说 台城柳 无情 答 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 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 不管人世沧桑 人间兴亡 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以它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 以它的终古如斯 和六朝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 因此诗人说它 无情 2 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同意 因为诗人身处晚唐 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 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 如 梦一场 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诗人凭吊台城古迹 回顾六朝旧事 今之视昔如 来者视今 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 怀古伤今 1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 1 2 题 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1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 诗人不说 照 而说 铺 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 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 用 铺 准确 形象 运用 铺 字 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 给人以安闲 舒适之感 2 诗人为什么觉得 九月初三夜 是可怜的 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可怜 意为可爱 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 深蓝的天幕 上悬挂着一张精巧银弓般的新月 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1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后池绝句 杜牧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菱透浮萍绿锦池 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 鸳鸯相对浴红衣 对这首唐诗的第三句 尽日无人看微雨 有人认为是一句 闲笔 有人却认为是 极为关键的一句 你的看法如何 请结合全诗予以赏析 答 我认为 此句是 极为关键的一句 结合全诗看 这句虽淡淡写来 却极为重要 是 全诗的关键 它不仅为整幅画染上一层幽寂 迷朦的色彩 而且托出尽日看雨之人 其无聊 情状可想见 诗中说 看微雨 其实 丝雨纷纷 无可寓目 可寓目的应是菱叶 浮萍 鸣莺 蔷薇 尤其是相对戏水的鸳鸯 此句有空灵含蓄之妙 13 阅读下列一首诗 回答 1 2 题 闺 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曾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1 本诗标题为 闺怨 一开头却写 闺中少妇不曾愁 是否违反了题意 没有违反题意 前面写 不曾愁 正是为后面的 悔 作铺垫 采取欲抑先扬的手法 2 诗中如何描写少妇的心理变化 为什么 陌头杨柳色 会勾起少妇幽怨的情怀 先写少妇兴致勃勃 梳妆打扮后上楼观景 转而写她看见路边的杨柳 勾起了对丈夫 的离愁 心情由高兴变为懊悔 因为杨柳是古人临别时的赠物 少妇看见杨柳 自然就想起 与丈夫分别的情景 后悔之情也就油然而生 14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 回答 1 2 题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知为棋局 稚子敲针做钓钩 多病所需唯药物 微躯此外更何求 1 这首诗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于同一时期 但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同 作者 笔下的 江村 环境特点是 这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 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 的景物 有撷取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 从中表现了诗人的 心境 这首诗对仗工 整 音调和谐 语言的突出特点是 幽静 经过漂泊后 自然质朴清新 2 多病所需唯药物 一句 有的版本也作 但有故人供禄米 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请简述理由 不必强求一致 能陈述理由即可 15 阅读下面一首词 然后回答 1 2 题 清 平 乐 黄庭坚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 换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1 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抒发了诗人寻觅春天的迫切心情 2 说说本词在构思上有哪两点新奇之处 拟人手法 想象新奇 16 阅读下列两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鹿 柴 韦庄 王维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台城 中 鸟空啼 的 空 字历来为人所称道 你能品出其中的滋味吗 它与 鹿柴 中的 空 字所表现的意境是否相同 请加以赏析 这两个 空 字表现的意境不同 鸟空啼 的 空 是 白白地 徒劳地 的意思 既衬托出梦一般的景色 又陷入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台城历经变迁 已经面目全非 但不解情的大自然 却一年一度景色依旧 连鸟儿也无谓地在啼鸣 这与杜甫的 隔叶黄鹂 空好音 有异曲同工之妙 于乐景中注入哀情 反衬自然无情人有情 传达出诗人心灵深处 的忧伤 鹿柴 中的 空 是 空旷 之意 展现的是大山幽静 不闻人语的情境 表现 宁静幽深的境界 17 阅读下面唐诗 完成 1 2 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 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 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