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物理第一轮知识训练九年级物理第一轮知识训练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人教实验版压强和浮力人教实验版 本讲教育信息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第一轮知识训练 第十四章 压强和浮力 考点五 浮力 例 7 如图 11 所示 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缓浸入水中 水足够深 在 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 图 12 中能正确反应弹簧测力计示数 F 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的距 离 h 的关系的图象是 图 11 图 12 解析 解析 将圆柱体金属块缓缓浸入水中的过程中 圆柱体金属块受到弹簧测力计对它的 拉力 F 水对它的浮力和重力 G 的作用 且 在圆柱体金属块下表面接触 浮 F 浮 FGF 水面到圆柱体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前 随着 h 的逐渐增大 圆柱体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逐 渐增大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它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 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将逐 渐变小 当圆柱体金属块完全浸入水中后 随着 h 的增大 浮力不变 这时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 F 不再变化 因此在整个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变小后不变 故正确答案应为 A 答案 答案 A 点拨 点拨 用图象表示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变化的情况 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 同 学们不但要学会分析物理图象 更重要的是学会用图象表示物理现象的变化规律 12 李明和王聪做了如下实验 他们分别把一木块和一铁块同时浸没在水中 松手后发 现木块上浮 铁块下沉 对上述现象他俩展开讨论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的浮力比铁块受到的浮力大 B 铁块受到的浮力比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C 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木块的重力 铁块受到的浮力小于铁块的重力 D 密度大的物体下沉 密度小的物体上浮 13 一木球放在水中 其中有 3 4 部分浸在水中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所受浮力为 3 4N B 所受浮力为 1 4N C 木球的密度为 33 1075 0 mkg D 木球的密度为 33 1025 0 mkg 14 张华为了探究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他将重 9N 的铝块挂在弹簧测力 计下 缓慢浸入水中 当铝块分别处于图 13 中的四个位置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依次为 8N 7N 6N 和 6N 图 13 1 对比分析 A B C 三次实验 可知物体受到的液体的浮力与 有关 2 对比分析 填字母 两次实验 可知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与浸没在液体 中的深度无关 3 如果再提供一杯盐水 还能探究物体所受浮力与液体的 有关 解题方法建议 1 本章知识中公式 规律较多 在解题过程中 要比较各公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正确 选择公式 并注意归纳解题方法 进而通过解题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 在应用固体压强公式解题时 要注意压力和重力的区别 表面积和接触面积的区别 要会推导液体压强公式且注意其中的 h 是该点离液面的垂直高度 3 浮力题目的解答方法一般较多 注意能根据不同情况 不同条件找到最合适的求解过 程 特别要注意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有时是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 4 重要公式 1 压强 固体 液体和柱状固体 SFp ghp 2 浮力 漂浮或悬浮 排液排浮 gVGF 排浮 GF 5 重要规律 1 三种特殊容器中液体重力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的关系 口大压小 口小压大 口底相同 压重相同 2 物体密度与沉浮条件的关系 时 物 液物 体下沉 时 物体漂浮或上浮 时 物体悬浮 液物 液物 例 8 将某木块放在酒精中 它有 1 4 的体积露出液面 当在木块上放一个 0 5kg 的铁块时 木块刚好全部没入酒精中 则木块的体积为 酒精的密度为 33 108 0mkg 图 14 解析 解析 木块漂浮时的受力情况如图 14 甲所示 木块和铁块这一整体漂浮时的受力情况 如图乙所示 由图甲有 由图乙有 上面两式相减有 木浮 GF 铁木浮 GGF 铁浮浮 GFF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gmVggV 铁木酒木酒 4 3 所以 木 V 33 33 105 2 108 0 5 04 4 m mkg kg m 酒 铁 答案 答案 33 105 2m 点拨 点拨 本题综合性较强 解题的基本思路是先画木块的两个状态图和浮力图 然后列 出力的平衡方程 解方程时不要急于代入数据 应先消去不需要的未知量之后 再去求解 例 9 黑龙江 生活报 2003 年 5 月 2 日在头版报道了这样一条科技新闻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五位科研人员 研制出一间微型 非典隔离监护室 这种隔离监护室最突出的设计特点就是室内用了负压原理设计 室内的 气压比室外的气压低一些 室壁设有进气孔和抽气孔 这样保证为室内提供新鲜空气 还 可利用真空泵将病人呼出的携带病毒的气体抽出去 看过报道后 请你结合 SARS 病毒通过空气扩散而造成交互传染的特点 运用所学的 物理知识回答 1 微型非典隔离室形成相对低压的作用是什么 2 针对非典隔离室 为保护医护人员和医院周边群众的安全 为方便医护人员对非 典病人的观察和护理 从物理学的角度还应采取哪些合理措施 提出一条即可 答案 答案 1 作用 开病房门后 由于室内气压小于室外大气压 室外空气会向室内流 动 室内空气不会向室外流动 这样可防止室内空气中的 SARS 病毒扩散到室外 避免监 护室内非典病人与医护人员的交互传染 2 措施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 在 隔离室设置抗压强透明观察窗 利用电能转化为内能 把被真空泵抽出去的含 SARS 病 毒的空气通入密闭的电热丝容器进行高温消毒 杀死 SARS 病毒 点拨 点拨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只要提出 怎样杀死病毒 和 怎样防止病毒扩散 中的 一条均算正确 本题以有关科技 社会中的重大事件为题设情境 充分体现了 从生活走 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新课标理念 对应练习 15 一个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 内装密度为的液体 将挂在弹簧测力计 下的金属块 A 浸没在该液体中 A 与容器底未接触 金属块 A 静止时 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为 F 将木块 B 放入该液体中 静止后木块 B 露出液面的体积与其总体积之比为 7 12 把金属块 A 放在木块 B 上面 木块 B 刚好没入液体中 图 15 若已知金属块 A 的体积与 木块 B 的体积之比为 13 24 则金属块 A 的体积为 图 15 16 图 16 是同一艘潜水艇在水中上浮和下潜的情景 其中 图的潜水艇正在水中 上浮 这两种情景中 潜水艇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则 填 甲 F 乙 F 甲 F 乙 F 或 图 16 17 实心正方体木块 不吸水 漂浮在水面上 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总体积的 如 5 4 图 17 甲所示 如在木块上轻轻放上一个重 16N 的铁块 静止后 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 相平 如图 17 乙所示 g 取 10N kg 求 1 木块的密度 2 木块的体积 3 木块上放置铁块后与未放置铁块相比 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多少 图 17 18 图 18 是非洲草原犬鼠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 洞穴有两个出口 一个是平的 而另一 个则是隆起的圆形土堆 生物学家不是很清楚其中的原因 他们猜想 草原犬鼠把其中的 一个洞口堆成土包状 是为了建一处视野开阔的瞭望台 但是如果这一假设成立的话 它 又为什么不在两个洞口都堆上土包呢 那样不就有了两个瞭望台了吗 实际上 两个洞口 的形状不同 决定了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 吹过平坦表面的风速度小 压强大 吹过隆 起表面的风速大 压强小 因此地面上的风吹进了犬鼠的洞穴 给犬鼠带来了习习凉风 图 1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图中标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 2 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物理知识 说明乘客为什么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候车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1 一 选择题 1 关于压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 B 压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量 C 压力的方向有时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 有时不垂直于物体间接触表面 2 分别用铜和铝制成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圆柱体 把它们竖放在地面上 对地面的压 力和压强是 A 压力和压强都相等 B 铜柱的压力大 压强小 C 铜柱的压力小 压强大 D 铜柱的压力和压强都大 3 图 1 所示为装满液体的容器 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1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 F2 如果不计容器本身重量 则 A F1 F2 B F1 F2 C F1 F2 图 1 4 从图钉的构造来看 钉帽的面积做得很大是为了使用时对手指 A 增大压强 B 减小压强 C 增大压力 D 减小压力 5 对于液体压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只对容器的底和侧壁有压强 B 液体重量 体积越大 液体压强越大 C 液体的密度越大 液体的压强越大 D 同一种液体的压强只跟深度成正比 6 甲乙两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 已知甲 乙两个物体的重力之比为 甲 乙两个2 1 物体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为 则两个物体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 3 2 A B C D 3 44 31 33 1 7 下列事例中 属于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的是 A 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 而是铺在枕木上 B 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 C 把菜刀口磨得很薄 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 D 在烂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 便于人行走 8 有一个盛水的烧杯 未满 如果往杯内放入一个木板 此时杯底受到的压强将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无法确定 9 如图 2 所示 一只装满水的容器 容器内 m n 两点的压强分别为 A Pm 196 帕斯卡 Pn 980 帕斯卡 B Pm 784 帕斯卡 Pn 196 帕斯 C Pm 980 帕斯卡 Pn 166 帕斯卡 D Pm 196 帕斯卡 Pn 784 帕斯卡 图 2 10 在水平桌面上 有三个竖直放置的同种物质制成的实心圆柱体 已知它们的高度相 等 但质量不同 那么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A 质量大的一定大 B 底面积大的一定大 C 底面积小的一定大 D 三个一样大 11 关于压强的概念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压强只和压力有关 B 压强只和受力面积有关 C 压强和压力及受力面积都有关 D 压强和压力及受力面积都无关 12 如图 3 所示的装置中 水箱是密封的 并装满水 如果将玻璃管提高 则水箱各部 分压强的变化应是 图 3 A 箱顶上的压强增大B 箱底上的压强减小 C 左侧箱壁压强增大D 右侧箱壁压强减小 13 如图 4 三个容器所盛液体的重量相等 A 和 B 中盛水 C 中盛酒精 B 和 C 中液面 相平 那么 三个容器中液体对瓶底的压强 PA PB PC相比较 图 4 A PA PB PC B PA PB PC C PA PB PC D 都相等 14 在重相同 底面积相等 外形不一样的甲 乙 丙三个容器中 装入同样高 h 的同 一种液体 如图 5 所示 则 图 5 A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都相等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都相等 15 实验装置如图 6 所示 A 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 B 为塑料片 质量不计 向管内缓 缓注入硫酸铜溶液 1 2 103千克 米 3 当塑料片恰要脱落时 管内液体的最大深度 是 图 6 A 12 厘米 B 2 厘米 C 10 厘米 D 8 厘米 16 如图 7 所示的甲 乙两个容器 由一细管相通 细管中间有一开关 K 先把开关关 上 在两容器中装有不同量的水 甲中水面比乙中水面高 然后将甲容器的上口密封 打 开开关 K 后 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图 7 A 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 直到乙的水面比甲中的水面高出一些为止 B 甲中的水不能往乙中流 水面高度都不变 C 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 直到两容器中的水面相平为止 D 甲中的水能往乙中流一些 但甲的水面一定比乙的高 17 在研究大气压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 如果使玻璃管倾斜 那么管内的水银柱 A 长度减小 B 高度不变 C 高度增大 D 高度减小 18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稳定后 在管顶穿一 小孔 那么管内的水银将 A 往上喷出B 稍微降下一些 C 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D 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 19 关于大气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大气压的值总是恒定不变的 B 离地面越高 大气压越大 C 离地面每升高 12 米 大气压就一定下降 1 毫米水银柱 D 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空气有重量 20 在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 图 8 中为 76 厘米的是 图 8 A df B ec C bd D bc 21 首先测出大气压强值的著名实验是 A 马德堡半球实验 B 托里拆利实验 C 帕斯卡实验 D 奥斯特实验 22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 下面哪种情况对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影响 A 玻璃管的粗细 B 玻璃管倾斜 C 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 D 外界大气压变化 23 在高山上煮饭 饭不容易熟 原因是 A 高山上气压低 水的沸点低 B 高山上气压低 热量散失多 C 高山上气温低 热量散失多 D 高山上空气稀薄 水不能沸腾 24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时 可以确认管内进入了少量空气的现象是 A 管内水银面的高度略小于 760 毫米 B 使管倾斜时 管内水银柱长度增加 C 无论怎样使管倾斜 水银都不能充满全管 D 将管在水银槽内轻轻上提 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二 填空题 25 将一重 100 牛顿 边长为 20 厘米的均匀正方体 放置在水平的小桌面正中 如小桌 面的边长为 10 厘米 则正方体对桌面压强是 如小桌面边长为 30 厘米 则正方 体对桌面的压强是 26 图 9 A 为边长 10 厘米的正方体 重 5 牛顿 B 为粗糙水平面 F 为竖直作用在 A 上的力 大小为 6 牛顿 则图甲中 B 受到的压强是 帕斯卡 图乙中 B 受到的压 力为 牛顿 图 9 27 设长方体砖块的三条棱长之比为 1 2 4 如果将两块砖 A B 按图 10 方式置于水 平地面上 则砖块 A 对砖块 B 的压强与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 PA PB 砖块 A 对砖块 B 的压力与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 FA FB 图 10 28 一个重量为 68 千克的人 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 170 厘米 2 这个人站立时对 地面的压强是 帕斯卡 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帕斯卡 29 一医用注射器活塞面积是 3 厘米 2 如果加在活塞上的推力为 1 5 牛顿 则针头所注 射的液体的压强是 帕 30 在水面下 1 米深处 水的压强为 帕斯卡 31 一个边长为 L 米的正方体没入水中 其上表面离水面 h 米 那么水对这个正方体上 下表面的压强差等于 帕斯卡 32 把甲 乙两个大小 形状一样的容器 按照图 11 所示的方法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若 两个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 都未装满 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 P甲 P乙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是 F甲 F乙 填 或 图 11 33 如图 12 所示 水平放置的容器内盛着密度为 的液体 图中 A B C 三点所受到 的液体压强分别是 PA PB PC 图 12 34 如图 13 所示 瓶口到瓶底深度为 10 厘米 装满水时 水对瓶底的压强是 帕斯卡 图 13 35 如图 14 所示 桌面上的容器里盛满了水 若容器的底面积是 0 1 米 2 则容器底面 上受到的压力是 牛顿 桌面上受到水的压力比容器底面受到水的压力 图 14 36 17 世纪 40 年代意大利科学家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的值 1 标准大气压 相当于 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7 图 15 所示的管里装有一定质量的水 管倾斜放置时 水对管底的压强为 P1 竖直放 置时 水对管底的压强为 P2 比较 P1 P2的大小 应是 P1 P2 图 15 三 计算题 38 图 16 是 A 端开口 B 端封闭的 L 形容器 内盛有水 已知 B 端顶面离容器底 6 厘米 A 端内液面离容器底 26 厘米 图 16 求 1 B 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 2 如果 B 端顶面的面积为 2 10 3米 2 那么 顶面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大 39 油罐里装着 4 8 米深的煤油 在罐壁上有 2 厘米 2的小孔 用塞于塞着 塞子中心距 罐底 0 3 米 煤油的密度是 0 8 103千克 米 3 如图 17 所示 图 17 求 1 煤油对塞子中心的压强 2 煤油对塞子的压力 40 底面积为 40 厘米 2的圆筒形容器 内装某种液体 测得距液面 30 厘米处的器壁上的 A 点处所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 2352 帕斯卡 如图 18 所示 图 19 1 求该液体的密度 2 若将质量为 1 56 千克的铁块浸没于筒内液体中 且无液体溢出 则 A 点受到的 液体的压强是多少 铁的密度为 7 8 103千克 米 3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2 一 选择题 1 关于浮力的几种说法 正确说法是 A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一定等于物体的重量 B 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一般是不同的 C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方向 不一定和重力的方向相反 2 两个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实心球 A 和 B 放在水中 静止时各露出水面的的体积分别是 其体积的 那么 A B 球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1 2 1 3 A 2 比 3 B 3 比 2 C 比 D 条件不够 不能确定 1 2 2 3 3 有一个体积为 1 0 105厘米 3的物体浮在水面上 有 1 5 的体积露出水面 则物体的 重量是 A 784 牛顿 B 196 牛顿 C 980 牛顿 D 不能确定 4 将一木块分别浮在甲 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 木块均有一部分露出液面 如果甲液体 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则 A 木块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B 木块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 C 木块在甲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 D 木块在乙液体中露出液面的体积较大 5 如图所示 有一长方体木块分别如图甲 乙两种不同方式浮在水面上 比较两种方式 中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是 A 甲小于乙 B 甲等于乙 C 甲大于乙 6 下图中 体积相等的金属块甲 乙 丙 浸在同一种液体里 丙块底部紧贴容器底 A 甲 乙 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B 乙受到的浮力最大 C 丙受到的浮力最大 D 甲 乙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丙不受浮力 7 在一段细木棍的一端缠绕几圈铁丝 使它能直立浮在水中 并有一段露出水面 如果 用剪刀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剪去 则剩下的部分将 A 下沉到水底 B 上浮 C 下沉 但悬浮在水中D 不下沉也不上浮 断面仍与水面相齐 8 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 冰的密度是 0 9 103千克 米 3 浓盐水密度是 1 1 103千克 米 3 如果冰块全部熔解后 液面将 A 不变 B 上升 C 下降 D 无法判断 9 蜡块整体悬浮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之中 要使蜡块上浮 则应 A 往容器中加酒精 B 往容器中加水 C 使容器倾斜一定角度 D 把蜡块分成两块 10 把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置于水中 木块浮在水面 铁块沉入水底 这时它们受到 的浮力 A F水 F铁 B F水 F铁 C F水 F铁 11 有一种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 叫比重计 下图中画的比重计正确的是图中的哪一个 12 如图所示 在水平桌面上的盛水容器中漂浮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木块 若将 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并取走 那么 A 木块余下部分下沉 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增大 B 木材余下部分上浮 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强减小 C 木块余下部分上浮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D 木块余下部分不上浮也不下沉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13 有大小不同 形状相似的两个金属桶 如下图 小桶可以宽松地套进大桶里去 并 留有很小的空隙 大桶中盛有 5 千克水 小桶中放有 10 千克的铁块 若把小桶 小桶重量 很小 放进大桶的水面上轻轻地松开 则 A 小桶桶底不会直接压在大桶桶底上 小桶会像装货的小船一样漂浮在大桶的水上 B 小桶的桶底会像固体压固体那样紧紧压在大桶桶底上 C 大桶中总共只有 5 千克水 即使小桶能把水都排开 开只能产生相当于 5 千克水重 的浮力 因此 把小桶看做小船也要沉下并压在大桶桶底上 D 只要小桶的容积能盛下 10 千克水 小桶和大桶间又能形成很小的间隙 即便有部 分水被挤出桶外 小桶仍能浮在大桶水中而不沉下 E 这个例子说明 在适当的条件下 只用 5 千克甚至 4 千克 3 千克水就能浮起 10 千克的重物 14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受到浮力的作用 那么施力物体是 A 地球 B 液体 C 盛液体的容器 D 物体本身 15 如图所示 悬挂着的金属球 A 依次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 则 A 球两次所受浮力相 比较是 A 两次的浮力一样大 B 浸没在盐水里受的浮力较大 C 浸没在清水里受的浮力较大 D 条件不足 无法判断 16 把一根比重计先后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 静止时如图所示 那么比重计在三种液 体中受到的浮力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甲 乙 丙一样大 17 一个实心塑料球 恰能悬浮在 10 的某种液体中 当温度升高时 液体膨胀较大 而塑料球膨胀很小 那么塑料球将 A 有部分露出液面 B 仍悬浮在液体中 C 下沉到容器底 D 浮沉情况无法判断 18 下图中所示为一根表面涂蜡一端绕有适量铁丝的木棍竖直浮于水面的情况 若将其 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 则剩下的部分一定会 A 下沉 B 上浮 C 悬浮在水中不动 D 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19 有一支比重计 浮在水中时 所受的浮力为 F1 浸入水中体积为 V1 将它放在煤油 中 所受的浮力为 F2 浸入煤油中的体积为 V2 那么 F1与 F2 V1与 V2相比较 A F1 F2 V1 V2 B F1 F2 V1 V2 C F1 F2 V2 V2 D F2 F2 V1 V2 20 如下图鸡蛋放入水中 今将水中加盐后鸡蛋浮出水面 由以上现象 下列判断何者 不对 A 鸡蛋的重量小于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 B 浮在盐水中的鸡蛋所受的浮力 比沉在纯水中所受浮力大 C 鸡蛋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 D 鸡蛋的重量大于在纯水中所受的浮力 21 甲 乙两个实心金属球 它们的质量相同 其密度分别是 5 103千克 米 3和 10 103千克 米 3 甲球挂在甲弹簧秤下 乙球挂在乙弹簧秤下 并且让金属球全部没入水 中 这时 A 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 2 1 B 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 1 2 C 甲乙两弹簧秤示数之比是 8 9 D 甲乙两弹簧秤示数之比是 11 12 22 甲 乙两物体体积之比为 2 1 它们都浮在水面上 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之比为 1 2 那么它们的密度之比及质量之比分别为 A 甲 乙 2 1 m甲 m乙 1 1 B 甲 乙 1 2 m甲 m乙 1 2 C 甲 乙 4 1 m甲 m乙 2 1 D 甲 p乙 1 4 m甲 m乙 1 2 23 一物体所受重力为 G 放入水中后 会沉入水底 那么这个物体所受的浮力 A 等于 G B 小于 G C 大于 G D 不能确定 24 质量相同的甲 乙两个实心球 密度分别是 甲 6 103千克 米 3 乙 12 103千 克 米 3 现把两球分别挂在两个相同的弹簧秤的挂钩上 然后将两球浸没在水中 这时它 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F甲和 F乙 两个弹簧秤的示数分别为 T甲和 T乙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 是 A F甲 F乙 2 1 B F甲 F乙 1 2 C T甲 T乙 10 11 D T甲 T乙 13 14 25 有一空心球 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整个球体积的一半 将此球放入水里 稳定后 恰有的体积浸入水中 如下图所示 如果此球是实心的 与空心球是同种物质 放入水 3 4 中将会 A 下沉到水底 B 漂浮于水面 C 悬浮在水中 D 无法判断浮沉情况 26 同一木球漂浮在不同液体面上 那么 A 浸没的体积较大时受浮力较大 B 露在液面上的体积较大时所受浮力较大 C 不论浸没的体积多大 所受的浮力一样大 D 不知木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 因而无法判断浮力的大小 27 有一个空心铝球 重 4 5 牛顿 体积为 0 5 分米 3 如果把这个铝球用细线系着拴在 装满水的容器底部 并让水浸没 如下图 则 A 细蝇是松驰的 图甲 客器底对铝球的支持力为零 B 细绳是松驰的 图甲 容器底对铝球的支持力为 4 9N C 细绳是张紧的 图乙 绳对铝球拉力是 4 9N D 细绳是张紧的 图乙 绳对铝球拉力是 0 4N 28 潜水艇在海水里匀速竖直上浮过程中 未露出海面 下面说法确的是 A 浮力变大 重力小于浮力 B 浮力不变 重力小于浮力 C 浮力不变 重力等于浮力 D 浮力和重力同时变小 但浮力和重力始终相等 二 填空题 29 有一个物体重 50 牛顿 体积为 5 10 3米 3 把它放进盐水中 静止后它受到的浮 力等于 盐水 1 1 103千克 米 3 30 如下图所示 边长为 10 厘米的正方体浸没在水中 它上表面所受水对它的压强为 帕斯卡 它所受到的浮力为 牛顿 31 三个直径相同的木球 铜球 铁球放入水中 静止后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受到浮力 最小的是 球 可以肯定 球是空心的 32 将一个封闭的盛满水的薄膜袋挂在弹簧秤上 弹簧秤示数为 G 牛顿 薄膜袋重量可 以忽略 当把这个挂在弹簧秤上的薄膜水袋完全浸没在水中时 如图所示 弹簧秤的示数 是 说明此薄膜袋所受的浮力 33 把质量是 1 千克的某物体挂在弹簧秤上 将它浸没在密度为 0 85 103千克 米 3的某 种液体中时 弹簧秤的读数为零 则此物体的密度为 千克 米 3 34 把三个体积相同的铁球 分别放入煤油 水和水银中 受浮力最大的是在 中的铁球 受浮力最小的是在 中的铁球 35 一个物体的体积是 0 5 分米 3 完全浸没在水中 它受到的浮力是 牛顿 如 果这个物体重 4 牛顿 它在水中将 选填 上浮 下沉 或 悬浮 36 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实心物体 可通过比较物体的密度 物和液体的密度 液来判 断物体的浮沉情况 当 时 物体上浮 当 时 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当 时 物体下沉 37 水面上浮着一物体 露出水面和浸在水里的体积之比是 2 3 则此物体与水的密度 之比是 当物体浮在另一种液面上时 露出液面和浸在液内的体积之比是 1 3 那 么这种液体和水的密度之比是 三 实验题 38 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定律 给你 1 一个铁架台 2 一个有指针的弹簧 3 一 个金属圆筒 上有提环 下有挂钩 4 一个小铁块 5 一个溢水杯 6 一个盛有水 的烧杯 7 一只小玻璃杯 8 一根线 如图所示 1 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 在弹簧下挂小金属圆筒 筒下吊小铁块 放在空气中 记下 第二步 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应使水面 第三步 将铁块浸入溢水杯中 弹簧将 铁块排开的水从溢水管流到小玻璃杯 中 第四步 将流到小玻璃杯中的水 全部倒入金属圆筒中 这时弹簧 结论 2 托盘天平是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仪器 托盘天平依据的原理是 使用前要进行调整 首先使游码 然后调整 则横梁平衡 使用时应将被称质量的物体放在 盘 砝码放在 盘 为了不损伤天平的刀口 或转轴 加在天平上的物体质量应 39 图甲中 小药瓶装满水 沉入水中 图乙中 小药瓶装有适量的水 停留在瓶里任 何深度处 悬浮 图丙中 小药瓶装有少量的水 放入杯底后 它上浮至水面 1 图甲中 因为 所以小瓶下沉 2 图乙中 因为 所以小瓶悬浮 3 图丙中 因为 所以小瓶上浮 直至水面 40 在研究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的实验中 将沙子送入试管的方法是 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时 筒内水面高度如图所示 甲 乙 丙三位同学的读数分别是 甲 72 4 毫升 乙 73 4 毫升 丙 71 4 毫升 其中读数正确的是 通过实验得 到正确结论 即物体浮在液面的条件是 四 计算题 41 水下 5 米深处有一条体积为 200 厘米 3的鱼 它受的浮力是多大 当这条鱼游到 6 米 深处时 它受到的浮力是否变化 42 如图所示 用细绳竖直系住体积为 3 分米 3的 M 物体 使它全部浸入水中而静止 此时绳对 M 的拉力为 14 7 牛顿 求 1 物体受到多大浮力 2 M 物体的密度多大 43 把体积为 8 分米 3 质量是 6 千克的物体投放在水中 试求出物体静止时所受到的浮 力大小 44 如图所示 在盛满水的池子底部有一段斜面 AB 长 3 4 米 B 点比 A 点高 0 5 米 将密度为 7 9 103千克 米 3 的实心铁球匀速地从 A 拉到 B 沿斜面所用的拉力 F 为 10 牛 顿 不计水及斜面对球的阻力 求铁球在空气中的重量是多少 45 一正方形木块 当它浮在水面时有的体积浸在水里 当它浮在另一种液面上时 3 5 则有体积浸在液体里 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2 3 46 有一个空心铝球 重 4 5 牛顿 体积为 0 5 分米 3 如果把这个铝球浸没在水中 结合计算 说明它为什么上浮 漂浮的空心铝球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 47 一个体积为 5 10 2米 3的木块浮在水面上 要使它全部浸没入水中且保持静止 需 要给它施加一个大小为它的重力的 1 4 竖直向下的力 求这个木块的质量 m 和密度 各 是多少 48 一物块停在水中时 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6 10 6米 3 它的总体积为 8 10 6米3 求 1 物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2 物块的密度为多少 49 如图所示 一个边长为 0 1 米的正立方体 M 静止浮在水面 物体 M 的底面与水面平 行 浸入水中部分为总体积的 求 1 M 物体的密度 2 水对 M 物体底面产生的 3 5 向上压强的大小 50 体积是 100 厘米 3的铁块 重 7 6 牛顿 它的密度是多少 当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 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这时候如果把铁块挂在弹簧秤上 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模拟试题 1 1 A 2 D 3 C 4 B 5 D 6 B 7 C 8 B 9 D 10 D 11 C 12 AC 13 B 14 C 15 C 16 D 17 B 18 C 19 D 20 B 21 B 22 D 23 A 24 C 25 104牛顿 米 2 2500 牛顿 米 2 26 1100 1 27 2 1 1 2 28 19 6 103 39 2 103 29 5 103 30 9 8 103 31 9800L 提示 提示 对这个正方体上下表面的压强差与上表面离水面距离 h 是无关的 但与正方体 边长 L 有关 32 33 gh1 gh1 g h1 h2 34 980 35 196 小 36 托里拆利 760 37 小于 38 1 1 96 103帕斯卡 2 3 92 牛顿 提示 提示 B 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是指 L 形容器内由于 A B 端液面的高度差 由已知条 件可知这个高度差为 20 厘米 在 B 端形成的压强 由于在液体内距液面同一深度 液体 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因此 只要求出距 A 端液面 20 厘米深处水产生的压强 P gh 即 可 39 1 3 528 104帕斯卡 2 7 056 牛顿 提示 提示 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所以煤油对塞子中心的压强即深度 为 4 5 米的煤油液柱在塞子中心处所产生的压强 40 1 0 8 103千克 米 3 2 2744 帕斯卡 提示 提示 1 液体内部压强 P gh 式中的 h 表示液面至研究点 该点为 A 的深度 并不 是该点至容器底部的高度 同时应该知道 器壁上 A 点处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等于液体内 与该点处于同一深度的液体压强 2 无液体溢出则表明铁块全部浸入液体中后 液面升高并未越出容器 这样一来 如知道铁块的体积和容器的底面积 便可以求出铁块浸入后使液面升高的高度 再由液体 内部压强公式便可求出此时 A 点受到的液体的压强 铁块体积 投入筒内液面升高 米 102 34 1 1 米 m V05 0 S V h A 点所受压强 P1 g h h 2744 米 帕 模拟试题 2 1 B 2 D 3 A 4 C 5 B 6 D 7 B 8 B 9 B 10 C 11 B 12 B 13 ADE 14 B 15 B 16 D 17 C 18 B 19 B 20 A 21 AC 22 D 23 B 24 AC 25 A 26 C 27 D 28 C 29 50 牛顿 30 980 9 8 31 木 铜 32 0 G 牛顿 33 0 85 103千克 米 3 34 水银 煤油 35 4 9 上浮 36 物 液 物 液 物 液 37 3 5 4 5 38 1 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 弹簧伸长后指针到达的位置 第二步 与溢水管口相平 第三步 缩短 第四步 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结论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量 2 等臂杠杆的平衡条件 对准横梁标尺的零刻度线 横梁两端螺母 使指针正对标尺中央 左 右 不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 39 1 小药瓶所受重力大于它所受的浮力 2 小药瓶所受重力等于它所受的浮力 3 小药瓶所受的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40 试管倾斜 用匙将沙子沿试管斜面送入 甲 物体的重力等于它所受的浮力 41 1 l 96 牛顿 2 不变化 因为液体内部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所处液体深度 无关 42 1 29 4 牛顿 2 1 5 103千克 米 3 提示 提示 1 物体所受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量 根据它排开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即可求所 受浮力的大小 2 因物体 M 全部浸入水中而静止 所以物体的重量等于浮力与拉力之 和 有了物体的重量就可知其质量 再根据计算密度的公式即可求出密度 G F浮 F 44 1 牛顿 千克 千克 米 3 5 4 g G m 3 105 1 V m 43 58 8 牛顿 提示 提示 首先要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塑料厂办公设备管理规范制度
- 化肥厂采购设备更新规章
- 2025年小学租房合同范本
- 粤教版高 一 信息技术 必修一教学设计:1.1 信息及其特征
- 3.3《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 本册综合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六年级下册青岛版(六三制)
- Unit 4 Perseverance and Success Exploring and Using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重大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2025江苏苏州常熟市基层公共服务岗位招聘低收入家庭、困难家庭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25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矿山企业工伤赔偿项目和赔偿标准合同
- 建筑施工模板及脚手架安装拆除一体化承包合同
- 医保飞检培训
- 物流供应链融资方案计划书范文
- 2025年教学设计与评估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亚朵酒店培训
- 医院医疗服务培训
- 农田植物养护方案(3篇)
- 破产清算审计管理制度
- YY/T 1947-2025重组胶原蛋白敷料
- 洗涤厂设备管理制度
- GB/T 16603-2025锦纶牵伸丝
- 水生入侵物种防控-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