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设计说明书(建筑10-22)_第1页
初步设计说明书(建筑10-22)_第2页
初步设计说明书(建筑10-22)_第3页
初步设计说明书(建筑10-22)_第4页
初步设计说明书(建筑10-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参加专业主要负责人名单 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徐徐 敏敏 如如 建建 筑 筑 艾艾 彤彤 结结 构 构 许许 清清 华华 给给 排排 水 水 向向 双双 凯凯 电电 气 气 许许 卫卫 国国 暖暖 通 通 曹曹 仁仁 轲轲 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设计总说设计总说明明 第二章第二章 总总平面平面设计说设计说明明 第三章第三章 建筑建筑设计说设计说明明 第四章第四章 结结构构设计说设计说明明 第五章第五章 给给水排水水排水设计说设计说明明 第六章第六章 电电气气设计说设计说明明 第七章第七章 暖通暖通设计说设计说明明 第八章第八章 消防篇消防篇 第九章第九章 环环境保境保护护 第十章第十章 卫卫生篇生篇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节节能篇能篇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人防篇人防篇 2 第一章 设计总说明 一 概述 一 成都市太平洋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佳丽花园三期 工程 位于成 都市高新区肖家河兴蓉街 10 号 是以一幢 15 层高层住宅小区 地下两层 建 筑高度为 48 60 米 根据建设单位对方案设计的意见 建议以及规划部门对方 案设计的意见 现提出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 请有关部门审批 二 工程所在地区的气象 地理及工程地质条件 1 气象条件 工程所在成都地区 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年平均温度 16 1 极端最 高温度 37 3 极端最低温度 4 6 夏季最热月平均温度 25 5 冬季最 冷月平均温度 5 4 相对湿度冬季 74 夏季 86 大气压 964MPa 全年平 均日照 1228 3 小时 基本风压 30kg m2 年主导风向频率 NNE33 夏季 1 1m s 冬季 0 9m s 2 地理条件 工程所在地区无明显地势起伏关系 小区用地大面积地势较为平坦 3 地质条件 详地勘报告 二 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1 立项批文 2 成都市武侯区规划局方案总平批复 3 建设单位进行初步设计的有关意见 3 4 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界址点成果表 5 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勘报告 6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 2008 069 7 国家现行技术规范 规程 标准及各项规定 7 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 2005 7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 2005 年版 7 3 汽车库 修车库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 97 7 4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 98 7 5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50 2001 7 6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 2001 7 7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 2004 7 8 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GB50108 2001 7 9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 96 7 10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 95 7 11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 88 7 12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 1999 2003 年版 7 12 住宅建筑规范 GB50368 2005 7 13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 2002 三 设计概述 本项目是一幢 15 层高层住宅 两层地下停车库组成的住宅小区 地下二 层部分为平战结合人防地下室 根据国家现行设计规范 该工程为二类高层建 筑 耐火等级为二级 地下车库耐火等级为一级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 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筏板基础 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 人防 等级为平战结合的 6 级人防 4 四 设计范围 根据同建设单位合同 我司此次承担该工程的总平面 建筑 结构 给排 水 电气 暖通 工程概算工程概算 该项目需要进行二次装修的部位 不在此设计范 围 人防设计由甲方另行委托人防设计单位设计 1 地下车库机械通风及机械防排烟设计 2 公共卫生间无窗卫生间 电梯机房 设备用房等及机械排风设计 1 本工程佳利三期住宅楼的负一 二层为汽车库建筑面积为 8437 00m2 地上建筑面积为 27442 m2 2 本工程三期为地上 15 层二类高层住宅 建筑高度 48 60 米 汽车库 负一层高 3 9 米 负二层层高 3 6 米 共计地下二层 3 本次设计范围佳利三期住宅楼地下防烟楼梯与电梯前室送风 地上无 窗卫生间排风 排风竖井由建筑采用 JRC 排风井形式 本地下车库的只设计通 风 换气次数 排风按 4 次 排烟换气 6 次计算 无窗卫生间排风换气次数 15 次计算 4 配电房的排风换气次数按 12 次计算 按事故排风 现在人防工程 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成都市人防建筑设计院设计 五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1 在整体设计上 充分利用现有用地 并满足规划要求 地上地下通盘考 虑 合理组织人流 车流 内外交通简捷 畅通 互不干扰 建筑与周围环境 有机结合 提高环境质量 为城市建设增彩添色 2 住宅户型合理 日照间距均满足要求 3 注意环境保护 对影响环境的废水 废气 噪声进行有效处理 4 重视消防安全设计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防火设计规范 5 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尽量满足城市建设和建设单位要求 5 六 总指标 1 三期建筑面积 35579 00m2 2 供水指标 最大日总用水量 528 2 m3 d 最大时总用水量 55 7m3 h 3 供电指标 总用电量 2070 2 KW 七 需提请在设计审批时解决和确定的问题 1 城市给排水 供电等条件需进一步落实 2 在施工图开展前主要设备 电梯等 应进一步确定类型和标准 第二章总平面设计说明 工程基地位于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兴蓉街 10 号 用地范围内地势平坦 基地红线范围内现状为四边形 用地规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城市配套设 施齐全 在总平面设计中 西面退离佳丽花园一期 13 米 东面退离规划道路 红线高层 10 米 南面退离用地红线 10 米 北面退离用地红线 20 40 米 建筑 四周设环形消防车道 用地北面布置一个地下车库入口 用地西面布置一个地 下车库出口 总平面设计中充分考虑人流车流合理分流 在临兴蓉街设置主出 入口 整个总平面布置严谨 交通顺畅 人车分流明确 用地得到合理利用 总平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平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11559 00m2 总建筑面积 55281 00m2 其中三期总建筑面积 35579 00 m2 三期地上建筑面积 27442 00m2 三期地下室建筑面积 8437 00m2 两层 6 三期住宅建筑面积 25181 75m2 三期商业建筑面积 1842 03m2 三期建筑层数及高度 住宅 15 层 48 60 米 三期容积率 4 88 建筑密度 合计 31 70 绿地率 合计 25 三期总户数 266 户 三期机动车位 293 辆 非机动车位 合计 500 辆 第三章 建筑设计说明 一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详见 总设计说明相关内容 二 建筑设计 1 在工程基地范围内 创造与城市空间相匹配 内外空间相联系的城市 景观 尽可能满足人流与车流分离 住宅的功能合理每户均设有生活阳台 所 有房间均可自然采光通风 户型从 40 200 平米 能满足多数客户的需求 尽 量留出集中绿化 临街设置绿化丰富城市景观和环境 给人们创造一种优美 祥和的居住环境 该项目为带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楼 建筑面积 35579 00 M2 建筑高度为 48 60M 建筑类别为二类高层建筑 耐火等级为二级 抗震 设防烈度为 7 度 屋面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 地下工程耐火等级为一级 2 本工程地下室包括机动车库和设备用房 建筑层数为二层 地下室建筑 面积 8437 00M2 地下室一层高为 3 900M 局部 4 800M 地下二层为 3 600M 共两个防火分区 3 本工程所有公共活动场所和入户人行出入口均考虑了残疾人坡道 三 交通组织及主要公共设施 7 1 住宅每单元设置两台 1000 公斤电梯 作为住户主要垂直交通 速度 1 5m s 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 2 该高层住宅 1 2 单元设一部直通屋顶的防烟楼梯 作为疏散楼梯 三 单元设一部剪刀楼梯 作为疏散楼梯 2 除上述交通设施外 在住宅和商业入口均设置残疾人坡道 4 地下室设备用房设置了通风机房 高低压配电房 柴油发电机房 水 泵房等 四 剖面设计 地下室负一层层高 3 9 米 局部层高 4 8 米 负二层层高 3 6 米 地下室 顶板覆土 0 6 米 五 立面设计 建筑采用单元式布置 建筑虚实对比强列 为使建筑达到新颖 活泼 雅 致 立面采用黄色 白色 蓝色 凸窗采用白色线条 形成强烈的对比 体现 现代建筑的艺术性格 使建筑更具艺术魅力 六 绿化庭园 同城市绿化结合 丰富城市景观 使人们从城市街道进入小区都非常方便 惬意 七 建筑主要装修标准 1 屋面 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 二道防水设防 采用 3 厚 SBS 改性沥青卷 材防水 保温隔热缸砖屋面 2 墙体 地下室隔墙 采用 200 厚页岩实心砖 地面以上内外墙采用 200 100 厚 页岩空心砖作为填充墙 3 外墙面 8 采用高档外墙漆涂料面 保温材料采用挤塑板外保温 4 内墙面 除住宅走道门厅等为环保乳胶漆 地下车库 设备用房为一般涂料外 其它部位均为混合砂浆抹面外刮腻子墙面 卫生间厨房墙面为瓷砖面 5 楼地面 卫生间为防滑地砖地面 设备用房车库地面为水泥豆石地面 消防控制 室 弱电用房为防静电活动地板 其它公共部位均采用高档防滑地砖 住宅 商铺为水泥砂浆拉毛初装地面 6 顶棚 公共走道门厅设矿棉石膏板吊顶 车库 设备用房为一般涂料 其它部 位为环保乳胶漆 卫生间铝合金扣板吊顶 7 门窗 住宅部分除厨房 卫生间采用普通塑钢窗外 其它均采用塑钢中空玻璃 窗 一层商铺采用钢化中空玻璃门 地下室设备用房为甲级防火门 楼 梯间采用乙级防火门 住宅入户门采用保温节能外门 其余为木质夹板 门 8 地下室防水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 结构采用防水混凝土 整体外包 4 厚 SBS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层 9 楼梯栏杆选用铁栏杆加木扶手 10 油漆 木质表面均油调合漆 金属面 防锈漆外罩调合漆 9 第四篇第四篇 结结 构构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兴蓉街 10 号 总建筑面积 35579m2 其中 地下建筑面积 8437m2 地上建筑面积 27442m2 地下部分共二层 负一层层高 3 9 负二层层高 3 6m 包括停车库和设备用房等 地下二层部分为 6 级平战 结合人防地下室 地上部分为 15 层 结构高度 47 1m 均为住宅楼 主体结 构型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说明不含人防部分 人防部分由甲方另行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设计 二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 表 2 1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和使用年限 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 设计使用年限50 年地下室砼抗渗等级S6 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人防地下室抗力等 级 六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乙级 三 自然条件 3 1 风雪荷载 基本风压 0 30Kn M2 地面粗糙度 B 类 基本雪压 0 10Kn M2 3 2 抗震设防有关参数 抗震设防烈度 7 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 1g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三组 建筑场地类别 类 10 设计特征周期 Tg 0 45s 3 3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四川西勘金地建设有限公司 2008 年 9 月提供的 佳利花园三期岩土 工程勘察报告 进行结构初步设计 本工程地质条件如下 3 3 1 场地 地形 本工程场地地势平缓 不存在近期 全新世 活动的断裂构造 无暗浜 河道 墓穴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场地整体稳定 适宜建筑 3 3 2 地下水情况 本工程设计地下室抗浮水位标高为 498 50m 抗浮水头约 8 0m 地下水 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 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场地土对砼结构 砼结构中的钢筋不具腐蚀性 3 3 3 地层土质概述 本工程场地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 其下由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 粉质粘土 粉土 细砂 卵石 构成 四 设计依据及设计要求 4 1 本工程设计采用的现行国家标准 规范 规定及规程 表 4 1 设计采用规范 规程 序号名 称代 号 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 2001 2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 2008 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2006 年版 GB50009 2001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 2002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008 年版 GB50011 2001 6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 2002 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02 8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 JGJ95 2003 9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 2001 11 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11 建筑结构制图统一标准 GB T50105 2001 12其余详国家现行规范 规程及标准 4 2 活荷载取值 表 4 2 活荷载标准值 序号荷载类别 标准值 Kn M2 序号荷载类别 标准值 Kn M2 1住宅2 08不上人屋面0 5 2楼梯间3 59地下室车库4 0 3生活阳台2 510地下室顶板3 0 4无浴缸卫生间2 011消防通道20 0 5设浴缸卫生间4 0 6电梯机房7 0 12 7上人屋面2 0 其它未列项目详现行规范 规程及标准 注 人防地下室等效静荷载标准值详见人防部分设计说明 五 结构选型 5 1 地基基础 5 1 1 基础选型及基础埋深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显示 本工程主体范围拟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 其余车库部分采用独立基础加抗水板形式 5 2 1 抗侧力体系 本工程地下二层 地上分为 15 层 三个单体 采用变形缝将各单元建筑 从地下室顶板以上分开为独立结构单元 地下室底板 负二层 作为上部结 构嵌固部位 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楼 电梯间设置剪力墙 其余部位设置一般剪力墙及部分短肢剪力墙 少量框架柱 根据 建筑抗震 设计规范 2008 年版 GB50011 2001 6 1 2 条及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技术规程 JGJ3 2002 4 8 2 条确定结构抗震等级及构件控制轴压比 详表 5 2 1 地下室抗震等级及构件控制轴压比与上部结构相同 12 表 5 2 1 抗侧力体系计算结果 结构抗震等级 构件控制轴压比 结构抗震等 级 构件控制轴 压比 模 型 编 号 建 筑 层 数 地上 总高 框架柱承担 地震倾覆力 矩百分比 框架柱承 担地震剪 力百分比 框 架 剪力 墙 柱墙 11547 1M X 23 95 Y 20 25 X 0 50 Y 0 63 三 级 二级0 90 6 21547 1M X 45 41 Y 29 12 X 13 83 Y 8 99 三 级 二级0 90 6 31547 1M X 47 20 Y 31 18 X 16 41 Y 11 34 三 级 二级0 90 6 5 2 2 底部加强区 底部加强区取至地上二层 7 750 标高 首层剪力墙墙厚 250mm 局部墙 肢 300mm 二层以上剪力墙厚 200mm 均通过墙体稳定性验算 5 3 楼盖体系 本工程采用主次梁楼盖体系 楼板采用现浇 5 4 沉降缝 防震缝 伸缩缝 本工程纯地下室部分与高层部分之间建筑荷载差别较大 存在一定的沉 降差异 但基础持力土层的压缩模量和变形模量较大 两部分的沉降差较小 且设置沉降后浇带 能够满足规范要求 故本工程不设沉降缝 本工程上部结构在 0 00 标高采用变形缝分为多个结构单元 变形缝宽 度 250mm 满足 抗震规范 对防震缝的要求 本工程地下室长度大于 100m 属于超长结构 为满足建筑设计要求 采取以下措施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间距 30 40m 错错 误 未找到引用源 误 未找到引用源 混凝土中加入抗裂纤维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对地下 室沿长度方向中间几跨加强梁 板及墙身配筋并通长配置 5 5 结构分析 本工程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PKPM CAD 工程部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 SATWE 软件 2008 年 01 月版 进行结构分析 采用两种模型 13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带地下室的多塔整体模型 该模型用于对地下室整体 进行分析并对地下室部分各构件及基础进行设计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带整个地下室的单体模型 该模型用于对地上各结构 单元进行分析和构件设计 5 5 1 整体模型分析 本工程地下室共两层 不包含人防部分 整体模型主要计算结果如下 有效质量系数 X 方向 93 07 Y 方向 91 31 均大于 90 5 5 2 上部单体分析 本工程上部结构共 3 个单体模型 分别为 模型 1 3 楼左边单元 15 层 模型 2 3 楼中间单元 15 层 模型 3 3 楼右边单元 15 层 单体模型分析时 假定楼板平面内刚度无穷大 地震作用和风荷载按两 个主轴方向作用 考虑扭转耦联 并考虑 5 的偶然偏心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 响 各结构单元模型主要计算结果如下 表 5 5 2 1 模型 1 自振周期 选取前 6 个振型 位移等主要参数 主要参 数 振型号周期 S 转角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1 1 8709 T1 92 440 970 03 21 65314 790 950 05 3 1 5019 Tt 144 840 090 91 40 516786 850 960 04 50 4841179 710 940 06 60 4218139 600 100 90 周期 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1 之比 Tt T1 0 801 60 Y 方向2 35 1 60 有效质量系数X 方向98 65 90 0 Y 方向98 99 90 0 表 5 5 2 2 模型 2 自振周期 选取前 6 个振型 位移等主要参数 主要参 数 振型号周期 S 转角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1 1 6135 T1 84 801 000 00 21 4437174 220 940 06 3 1 2566 Tt 4 870 060 94 40 435610 300 990 01 50 4075100 231 000 00 60 30983 450 020 98 周期 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1 之比 Tt T1 0 771 60 Y 方向2 68 1 60 有效质量系数X 方向98 45 90 0 Y 方向97 92 90 0 表 5 5 2 3 模型 3 自振周期 选取前 6 个振型 位移等主要参数 主要参 数 振型号周期 S 转角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1 1 6198 T1 18 540 990 01 21 5441107 770 980 02 3 1 1869 Tt 140 430 040 96 周期 40 48949 030 990 01 15 50 418199 770 980 02 60 318861 300 040 96 以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1 之比 Tt T1 0 731 60 Y 方向2 64 1 60 有效质量系数X 方向98 70 90 0 Y 方向97 47 90 0 以上各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同时各模型刚重比均大于 2 7 可以 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5 6 基础计算 本工程基础设计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PKPM CAD 工程部编制的结构 分析程序 JCCAD 软件 2008 年 01 月版 主体范围内 筏板厚 1000mm 框架柱下局部加厚 500mm 筏板平均反力 317Kn m2 冲切及沉降验算满足规范要求 主体范围外 柱下独立基础 40mm 厚抗水板 地下室抗浮采用抗浮锚杆 六 主要材料选用 6 1 混凝土 6 1 1 混凝土强度等级 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见下表 其中地下室底板 地梁 外围柱及挡土墙 消防水池侧壁柱 墙等混凝土抗渗等级 S6 表 6 1 1 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 结构单元构件及范围 混凝土强度 等级 基础 底板C35 地下室 顶板 梁C35 16 剪力墙C35 主体内C50 柱 主体外C35 地下室顶 7 750m 3 层 C35 墙 梁 板 7 750m 以上C30 地下室顶 10 750m 3 层 C50 10 750m 19 750mC45 19 750m 28 750mC40 28 750m 37 750mC35 上部结构 柱 37 750m 以上C30 6 1 2 混凝土环境类别 基础 地梁 地下室底板 地下室顶板 顶梁及地下室外围柱及墙 消防水池侧壁柱及墙等混凝土环境类别为二 a 类 其余部分构件混凝土环境 类别为一类 6 2 钢材 6 2 1 钢筋 墙身分布筋 梁柱箍筋 HPB235 HRB335 柱 墙主筋 HRB335 HRB400 人防地下室顶板 详人防 非人防地下室顶板 HRB400 CRB550 级冷轧带肋 梁主筋 HRB400 地下室底板 各层楼板 HRB400 CRB550 级冷轧带肋 6 2 2 焊条 HPB235 级之间 HPB235 级与 HRB335 级之间采用 E43xx 其余采用 E50 xx CRB550 级冷轧带肋钢筋严禁采用焊接连接 6 3 砌体和砂浆 地下室室内墙体采用 MU7 5 页岩实心砖 M5 混合砂浆 17 地下室顶板 底层室内地面以下墙体采用 MU7 5 页岩实心砖 M5 水泥砂浆 地上部分卫生间隔墙 女儿墙采用 MU7 5 页岩实心砖 M5 水泥砂浆 其余部分墙体采用页岩空心砖 控制容重 9KN M3 M5 混合砂浆 七 结构布置 结构布置及截面尺寸详结构初步设计图纸 第五章第五章给排水给排水 一 一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一 建筑等相关专业提供的建筑平面图 二 建委消防等相关部门的审查批复 三 国家相关的规程规范 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 2003 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 2005 年版 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 2005 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 2001 2005 年版 5 汽车库 修车库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 97 6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 2006 7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 2006 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9 建筑专业提供的初步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二 二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室内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 雨水系统 消火栓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建 18 筑灭火器系统 住宅区空调排水系统 室外给水系统 污水系统 雨水系统 和室外消火栓系统 三 三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该工程共一栋 总建筑面积 35579 0 m2 地上 1 层为商铺 2 15 层为住宅 地下两层为车库 建筑高度为 48 30 米 地下室为 II 类汽车库 该工程采 用合用消防设备 为此该工程采用消防标准为底层带商铺的二类高层普通住 宅楼 四 四 室外给水设计室外给水设计 一 水源 本工程室外给水干管从市政道路城市干管接水 市政管接管管径 DN200 本 工程接管管径 DN150 接管处压力 0 30MPa 二 用水量 生活用水量 名 称 用水 定额 用水 单位 数量 最高 日用 水量m3 用水 时间h 时变 化 系数 最高日最 大时用水 量m3 h 备注 居住区 250L 人 d 994 0 人 248 5 24 2 526 商铺用水 6L m 2 d 1924 0m2 11 5 12 1 41 3 绿化及道路 浇洒 3 0L m2 d 2111 0m2 6 3 2次 d 3 3 每日2次每 次1h 冲洗汽车 30L 辆 日 296辆 8 98 9 按循环冲洗 用水计 小计 275 239 5 19 不可预计10 284 0 生活总用水 303 243 5 消防用水量 名 称 用水定额 火灾延 续时间h 消防水池贮水 量m3 室内消火栓系 统 10L s 2 72 室内自喷系统 30L s 1 108 室外消火栓系 统 20L s 2 144 消防水池有有 郊容积 324 消防水池补水 时间按48h设计 三 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 1 5 层为低区 由室外管 网市政压力直接供水 6 11 层为中区由泵房 AAB 高效成套供水设备减压后 供水 12 15 层为高区由泵房 AAB 高效成套供水设备供水 小区高区采用 AAB 高效成套供水设备供水 高中低区设计秒流量采用 4L S 6L S 4L S 增压机组型号为 AAB35 0 72 2 11 流量 35m3 h 扬程 72m 水泵功率 11Kw 1 用 1 备 20 四 消防系统 该工程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10L S 车库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20L S 火灾延 续时间 2h 车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防用水量 30L S 火灾延续时间为 1h 地下汽车库 商铺 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车库采用标准中危险 II 级 该系统喷水强度 8L min m2 作用面积 160m2 商铺采用标准中危险 I 级 该系统喷水强度 6L min m2 作用面积 160m2 消防水池设于地下室 有效容 积 324m3 有效容积大于 18m3 的消防水箱置于 2 单元最高部位且距最不利 消火栓几何高差大于 7m 消防泵房 消防水池 消防屋顶水箱介绍如下 室内消火栓泵 XBD8 4 10 80L Q 10L S H 84m N 15Kw 两台 一用一备 自动喷淋泵 XBD4 6 30 125L Q 30L S H 46m N 22Kw 两台 一用一备 地下室排水泵分别为 80JYWQ40 15 1600 4 和 50JYWQ25 15 1200 2 2 消防水池 有效容积 324m3 设置在地下室并配备相应消防车取水口 消防水箱有效容积 V 18m3 箱底标高 52 2m 五 五 室外排水设计室外排水设计 一 排水体制 室外排水采取雨 污分流制 二 室外污水及拉圾站冲洗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分别排入市政污水系统 污水管管径均为 DN300 排水坡度不小于 0 4 三 污水排放量采用生活水用水量 90 污水量 Q 234m3 d 四 小区雨水经雨水系统收集后排入城市雨水系统 五 雨水系统设计 降雨历时 10 分钟 重现期 2 年 径流系数 0 7 暴雨 强度公式 q 1 67A 1 clgP t b 小区净用地总汇水面积 5460 0 m2 总 雨水排放量 137 6L S 21 六 雨水采用二组干管 干管管径 DN400 雨水管坡度 0 4 七 室外雨 污水系统采用 UPVC 双壁波纹塑料管 橡胶圈密封承插接口 车道下环刚度不小于 8KN m2 其它不小于 4KN m2 六 室内给排水设计六 室内给排水设计 一 给水 1 小区用水为市政管网供水 市政接管处水压 0 30MPa 用水量见前表 4 2 2 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系统采用分区供水 1 5 层为低区 由室外管网市政压力直接 供水 6 11 层为中区由泵房 AAB 高效成套供水设备减压后供水 12 15 层 为高区由泵房 AAB 高效成套供水设备供水 室内给水管材分别采用 支管为 PP R 管 干管为内筋嵌入式钢塑复合管 干管明装 支管暗装 卡环及承 插热容连接 室外给水管采用 PE 聚乙烯管 承插热熔连接 管顶埋深不小 于 0 7 米 小区生活给水设总进水水表 住宅每户水表置于管道井内 3 消防系统 消防设备及消防系统说明见前 1 室内消火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流量10L S 火灾延续时间2h 2 15层每层均设置室内消火 栓 电梯前室设消防电梯专用栓 室内消火栓管网系统与设置在地下室的消 火栓增压泵 屋顶消防水箱相连 形成大环网 其环网水平干管管径为DN150 立管管径DN100 6层以下消火栓为减压稳压消火栓 消火栓系统管材为热镀锌钢管 2 自动喷淋系统 地下室及商铺设自动喷淋系统 自喷泵及湿式报警阀设于负一层地下室 内 屋顶消防水箱接至湿试报警阀前 各楼层或防火分区设水流指示器 信 号阀 每套湿试报警阀最不利点设末端试水装置 共设两套湿试报警阀 一 套供负一层 负二层使用 另一套供一层商铺使用 在室外设置喷淋水泵结 22 合器两套 3 气体消防 柴油发电机房 贮油间及配电房设置气体灭火系统 采用 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设备 4 建筑灭火器配置 地下室及商铺按中危险级 住宅走道按轻危险级设置 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5 地下室及消防电梯井旁分别设集水坑 用潜污泵抽出室外 6 地下室均采用耐火等级不低于3h的防火卷帘 二 热水系统 住宅区每户设独立的燃气热水器 所有热水管均敷设到位 三 排水 1 室内排水 室内排水管采用UPVC隔音降燥排水管 粘接 并按要求设置阻火圈 室内污水 直接排出室外 经化粪池处理后直接入市政污水系统 2 雨水 屋顶雨水系统设计 降雨历时5分钟 重现期2年 径流系数0 9 则实际暴 雨强度3 48L S 100m2 建筑物屋面雨水经屋面雨水斗汇集进入室外雨水暗沟 雨水口或雨水检查井 后进入室外雨水管网 屋顶雨水管明敷 采用厚壁UPVC管材 粘接 七 节水 节能措施 1 设置在地下室的AAB高效成套供水设备采用高效低噪设备 充分利用市政压 力 节约能源 并配套防震支吊架和减震基础 为此避免造成声源污染 2 所选用卫生洁具和配水器材按建设部颁发CJ164 2002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 具 标准要求采用节水洁具 八 人防由人防设计院设计 九 主要设备材料表 23 序 号 名称材料规格 型号单 位 数量备注 1 蹲便器陶瓷套 281 2 座便器陶瓷套 84 3 洗衣机龙头 个 281 4 淋浴器 组 281 5 浴盆 套 84 6 面盆陶瓷套 365 7 洗涤盆陶瓷套 281 8 AAB高效成 套供水设备 AAB35 0 72 2 11 套 1 10 灭火器 MF ABC4 套 124 11 屋顶实验消 火栓 SN65 个 1 12 室外消火栓地上式DN100套 4 12 室内消火栓 SG21 A65 套 180 14 末端试水 器 DN25 套 2 15 水流指示器 DN150DN150 套 5 16 安全信号阀 DN150 台 7 17 湿式报警阀 DN150 套 2 18 泄压阀 DN80 套 1 24 19 排水泵 50JYWQ25 15 1200 2 250JYWQ25 15 1200 2 2 台 16 20 排水泵 80JYWQ40 15 1600 480JYWQ40 15 1600 4 台 6 21 自动喷水增 压泵 XBD4 6 30 125LXBD4 6 30 125L 台 2 22 消火栓增压 泵 XBD8 4 10 80LXBD8 4 10 80L 台 2 23 闭式喷头 ZST15 68 C 只 1006 24 消防水箱不锈钢 4 0 x3 5x1 5m 套 1 第六篇 电气设计说明 强强 电电 部部 分分 一 设计依据一 设计依据 1 建筑概况 该工程地上1层为商铺 2 15层为住宅 地下两层为车库 建筑高度为 48 60米 地下室为II类汽车库 该工程采用合用消防设备 为此该工程采用 消防标准为二类高层建筑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 11559 00m2 总建筑面积 55281 00m2 其中三期总建筑面积 35579 00 m2 三期地上建筑面积 27442 00m2 三期地下室建筑面积 8437 00m2 两层 三期住宅建筑面积 25181 75m2 25 三期商业建筑面积 1842 03m2 三期建筑层数及高度 住宅 15 层 48 60 米 三期容积率 4 88 建筑密度 合计 31 70 绿地率 合计 25 三期总户数 266 户 三期机动车位 293 辆 非机动车位 合计 500 辆 2 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3 建设单位提供的 设计任务书 及 设计要求 4 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 规程及相关行业标准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 95 2005年版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 95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3 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 9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94 2000年版 汽车库 修车库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 97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 1999 2003年版 住宅建筑规范 GB50386 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2004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 1993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 T 16 2008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 JGJ50 2001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198 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0 9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 T50311 2000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100 98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48 88 26 二 设计范围二 设计范围 1 本设计包括建设红线内的以下内容 10 0 4kV变 配电系统 电力系统 照明系统 防雷保护 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三 三 10 0 4KV变配电系统变配电系统 1 负荷等级 1 消防用电设备 消防控制室 消防水泵 排烟风机等 应急照明及疏 散指示等为二级负荷 双电源末端切换 2 客梯 生活泵 潜水泵等为二级负荷 保障性负荷 3 住宅及一般照明等为三级负荷 2 负荷计算及变压器选择 1 负荷统计 对水泵 风机 电梯等用电设备按其设备安装容量进行统计 对地下车库照明等设备的用电负荷按单位容量法进行统计 2 用电负荷统计表见附表一 3 负荷计算 设备总容量 Pe 2070 2KW 二级负荷 404 2kW 三级负荷 1666kW 其中 住宅用电 1624KW 根据建筑面积大小户型按4KW 户 5KW 户 6KW 户 7KW 户 10KW 户 动力 356 2kW 其它用电 66 2KW 补偿后 cos 0 95 补偿容量 270KVAR 分为两级 变压器低压端为180KVAR 地下低压 配电室为90KVAR 大部分为动力设备 选用1台800kVA预装式箱式变电站 预留室外环境用电20KW 4 柴油发电机组选型 按消防设备负荷确定发电机容量选用一台 300KW 具有30秒内自启动 功能的柴油发电机组作第二电源 3 供电电源及电压等级 27 本工程采用一路10kV电源供电 引入箱变作为正常工作电源 柴油发电机组 作应急 备用 电源 4 配电室 在地下室设置低压配电室及柴油发电机房 低压配电屏选用GGD1型低压 配电柜 变压器集中设置无功自动补偿 5 高压供电系统 10kV断路器采用真空断路器 在10kV出线开关柜内装设氧化锌避雷器作 为真空断路器的操作过电压保护 10kV进线设反时限电流速断及过电流保护 变压器设过电流及温度保护 低压出线均设置过负荷及短路速断保护 6 继电保护及信号装置 继电保护方式及信号装置的设置 进线采用过流 速断 零序 联络采 用过流 速断 出线采用过流 速断 零序 变压器设高温报警 超温跳闸 保护 7 计量 采用高压集中计量 在10kV电源进线处设置专用计量装置 低压侧按住 宅 非居 动力分别设置计量 每单元每层集中设置电表箱 8 功率因数补偿 采用低压集中自动补偿方式 在变配电所低压侧设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 置 要求补偿后的变压器侧功率因数在0 95以上 荧光灯就地加电子镇流器补 偿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 9 四 低压配电系统 四 低压配电系统 1 对于单台容量较大的负荷或重要负荷采用放射式配电 对一般设备采用放 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混合方式配电 2 对生活水泵 排水泵等二级负荷采用ZRYJV 1kV电缆由配电室沿电缆桥架 敷设 以单路供电回路至配电点 3 对消火栓泵 喷洒泵 防排烟风机 消防电梯 消防控制室 防火卷帘门 消防电梯集水坑排水泵等二级消防负荷采用专用两路电源供电 用ZRYJV 1kV电缆由配电室沿不同路径电缆桥架 刷防火漆 穿钢管暗敷设时保护层大于 或等于30MM 敷设至配电点 并在末端互投 4 消火栓泵 喷洒泵 生活水泵 等设备的控制柜为落地安装 其它控制箱 除注明外 底边距地1 5米安装 5 消火栓泵 喷洒泵等设备的控制柜应具有自动巡检功能 6 本工程消防设备的控制箱 柜 作 消防 标志 并符合消防规范要求 7 潜水泵的启停由液位计控制 28 五 照明系统五 照明系统 1 光源 一般场所为高效节能型光源 有装修要求的场所视装修要求商定 走道 吸顶灯 筒灯 疏散指示灯 9 13W节能型光源 变配电所 高效荧光灯配电子起动器 消控室 弱电机房 高效荧光灯配电子起动器 汽车库 高效节能荧光灯具配电子起动器 住宅户内 9 13W节能型光源 2 照度标准 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 2004执行 标准如下 走道照明 50LX 地下停车场照明 75LX 照明功率密度值为5W M2 变配电所 柴油发电机房照明 200LX 消控室照明 300Lx 商铺照明 300Lx 要求照明功率密度值为12W M2 3 应急照明 配电室 消防控制室 消防 水泵房 楼梯间 合用 前室 地下停 车场等场所设置应急照明 采用220V电源供电 应急时能迅速点亮的光源 采用现场控制开关 另集中备有可集中供电的EPS电源做应急照明时使用 4 疏散指示 走廊 安全出口 楼梯间及其前室 电梯间及其前室 主要出入口 地 下停车场等场所设置疏散指示 采用EPS集中式供电应急照明系统 其连续供 电时间不小于30分钟 采用220V电源供电 光源为寿命长的高效节能灯管 6 照明 插座分别由不同的支路供电 除注明外照明支路导线为BV 2X2 5mm2穿SC15管敷设 插座支路导线为BV 3X2 5mm2穿SC20管敷设 所 有插座支路 挂式空调插座除外 均设剩余电流保护器 应急照明支路导线 为NHBV 2X2 5mm2穿SC20管敷设 7 凡安装高度低于2 4m的灯具 依验收规范增设PE线 六 防雷保护 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六 防雷保护 安全措施及接地系统 1 防雷保护 1 本工程预计年雷击次数Ng 0 1080次 a 按第二类防雷措施设防 2 在建筑屋顶设避雷带和避雷针由其混合作防直击雷的接闪器 屋面用 25X4镀锌扁钢设小于或等于10X10 12X8 避雷网格 利用建筑物结构柱子内的 主筋作引下线 利用结构基础内钢筋网作接地体 3 为防雷电波侵入 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 钢管等与电 气设备接地相连 为防侧击雷 在总高度30m及以上外墙的栏杆 门窗等均应 与避雷装置整个工程作总等电位联结 设有洗浴设备的卫生间 各设备机房 均作等电位联结 发电机组及变压器中性点及外壳单独接地 配电室及消防 29 控制室设专用接地连接板并引出专用接地线接入室外水平接地体 2 在一 二级配电箱及屋顶配电箱设浪涌保护器以防高电位侵入 3 安全措施 1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采用TN S系统 2 其中性线和保护地线 PE 在接地点后要严格分开 凡正常不带电而当 绝缘破坏有可能呈现电压的一切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均应可靠接地 3 防雷接地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及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等共用统一的接地装 置 4 在配电室 电梯机房 风机房 消防控制室 水泵房 卫生间等处设局 部等电位联结 5 本工程采用总等电位联结 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 设备进线总管 建筑物 金属构件进行联结 6 计算机电源系统 有线电视引入端 电信引入端设过电压保护装置 4 接地系统 1 强弱电共用联合接地装置 要求接地电阻应小于或等于1 0欧姆 2 电梯机房 消防控制室 计算机网络机房 消防控制室 建筑设备监控 室等弱电设备用房的接地利用建筑统一接地装置 独立设引下线 采用BV 1x25PC32 弱弱 电电 部部 分分 一一 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本设计包括红线内的以下内容 1 电话系统 2 有线电视 3 电视监控系统 4 综合布线系统 5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BAS 二 电话系统二 电话系统 1 本工程需内部电话 1000 门 其中 住宅266户x2为532线 管理用房 及其它用房按 20 m2一部电话考虑 共设置内线电话 100 门 2 电话机房设局部等电位箱 接地装置与大楼防雷接地装置共用 接地 30 电阻不大于 1 3 电话及综合布线机房设于一层消防控制室内 4 电话分线盒设于各单元 5 电话总入户采用1根HYA 1000X 2 0 5 型电缆由电信局引至弱电机房 6 电话干线均采用HYA型电缆 桥架敷设或埋地引至各单元 电话支线均 采用HBV型导线穿管引至各户 三三 有线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系统 1 有线电视机房设于一层消防控制室内 电视机房内设有线电视系统前端 箱 内设前端设备一套 电视系统信号源来市有线电视网 系统采用 860 MHz邻频传输 由前端设备 干线 放大器 分支分配器 支线及用户终端 等组成 用户分配网络采用 分配 分支 分支 的分配型式 分支器按2 3层为 一组设在分支器箱内 分支器箱在管井内明设 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1 80m 每户设2个电视插座 安装高度0 30M 2 干线电缆选用 SYWV 75 9 支线电缆选用 SYWV 75 5 沿托盘或 穿管敷设 四四 电视监控系统电视监控系统 1 电视监控室设在 一层消防控制室内 负责整个区域的安全防范控制 保安控制室对视频摄像机进行监控 2 在本工程各出入口 电梯厅 电梯轿箱内等场所设监视摄像机 3 摄像机的 220V电源 由就近的弱电间提供 摄像机本身配置有变电 整流及应急电池 4 安全系统配置数字记录器 能连续地记录摄像机的数据 每天24小时 一个月 以便记录所有监视区的活动情况 并使画面随时再现成为可能 配 置录像磁盘将被重复使用 当摄像机的探测装置探测到异常情况时 录像磁 盘上所录下的在异常情况发生以前15S的那一段将会被保持 以便保安人员追 31 踪事件的全过程 5 中心主机系统采用全矩阵系统 所有摄像点可同时录像 采用硬盘录 像机录像 保安控制室主机根据需要实现全屏 四画面 九画面 监视器显 示的画面包含摄像机号 地址 时间等信息根据需要部分摄像机在保安控制 室可控 如云台控制 聚焦调节等 6 系统可做时序切换 切换时间1 30秒可调 同时可手动选择某一摄像 机进行跟踪 录像 7 CCTV摄像机具有固定 摇头 俯仰移动 变焦和适用于照度低环境等 特性 并装在能获取最好画面的位置 视频电缆选用 SYV 75 5 控制电缆 选用 RVVP 2X0 5 电源选用 BV 2X2 5 缆线敷设方式采用 穿管暗敷或托盘 敷设 五五 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 1 本工程需综合布线数据点 466点 其中 住宅266户点 管理用房及 其它用房按 50m2一个数据点考虑 共设置数据点 200点 2 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 水平布线子系统 主干子系统 设备间 进 线间及建筑群子系统组成 1 设备间设置在一层消防控制室内 用来连接所有的楼层配线间的主干 缆线 设备间设有300mm高架空防静电活动地板 整个楼宇的所有信息的发送 与交换都在设备间进行 这些通信设施可以支持电话 数据 图像业务应用 主要设备可为电话交换机 楼宇内主干缆线使用的语音和数据业务主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