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曹刿论战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曹刿论战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曹刿论战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曹刿论战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曹刿论战练习题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曹刿论战曹刿论战 练习题练习题 试题设计一 一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 1 齐师伐我 2 肉食者鄙 3 小信未孚 4 又何间焉 5 神弗福也 6 衣食所安 7 小惠未徧 8 牺牲玉帛 9 弗敢加也 二 为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参见 曹刿论战 课后练习第三题 三 翻译下列句子 1 何以战 2 必以分人 3 忠之属也 4 可以一战 5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四 阅读 文段 一 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 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 忠 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1 用原文回答 文中表现曹刿积极 参与 精神的词语是 文中 忠之属也 具体指的是 2 十年春 齐师伐我 这句话除了交代战争发生的时间外 还指出了 和 3 第一段文字表现出曹刿的两个主要思想观点是什么 答 文段 二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 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 之 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1 对下列句子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齐师败绩 齐军大败 B 公将驰之 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C 夫战 勇气也 作战 是靠勇气的 D 夫大国 难测也 大国兵多将广 难以测量 用心 爱心 专心2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克 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 勇气也 3 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文段 三 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 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 忠 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 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 之 夫大国难测也 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故逐之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又何间焉 立有间 B 公问其故 并驱如故 C 肉食者鄙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D 何以战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翻译 2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翻译 3 曹刿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4 读了这则短文 鲁国获胜给你启示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 法 不超过 30 字 试题设计二 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牺牲玉帛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 望其旗靡 二 在括号中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齐师伐我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牺牲玉制 小信未孚 大小之狱 可以一战 齐师败绩 用心 爱心 专心3 三 用变双音词的办法解释下面的词 伐 将 请 谋 惠 必 四 对下面各题进行最佳选择 1 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 小惠未彳扁 的 彳扁 同 遍 B 神弗福也 的 福 是动词 C 公与之乘 的 之 指代曹刿 D 齐人三鼓 的 三鼓 指击鼓进军 2 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此句应读出 反对 的语气 B 小惠未彳扁 民弗从也 此句应读出 肯定 的语气 C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此句应读出 抒情 的语气 D 夫大国 难测也 惧伏焉 此句应读出 感叹 的语气 五 比较阅读 甲 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 分人 对曰 小惠未彳扁 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对曰 忠 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乙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为之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 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 噫 微斯人 吾谁与归 1 甲文在写法上主要运用了 描写 乙文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2 这两段文字所表现的思想相同的一项是 A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B 吃苦在前 享受在后 C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D 实行仁政 取信于民 3 下面句子在语序上跟现代汉语习惯一致的一项是 A 何以战 B 虽不能察 必以情 C 可以一战 D 微斯人 吾谁与归 4 甲文中最能表现曹刿 取信于民 战略思想的一句是 乙文中最能体现作者志向和全文 中心的句子是 5 乙文中文末划曲线句子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 A 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无限惆怅的情绪 B 对人心不古 世风日下的感慨 C 学习 古仁人 崇高思想的决心和抱负 D 勉励人们以 古仁人 为榜样 6 乙文中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一句承前省略的主语是 甲文中 可以一战 的 以 后省略的内容是 7 甲文中鲁庄公第一次回答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这里的 人 指的是 乙文中 或异二者之为 的 二者 指的是 8 翻译句子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试题设计三 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肉食者鄙 鄙 神弗福也 福 小大之狱 狱 用心 爱心 专心4 望其旗靡 靡 小惠未徧 徧 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又何间焉 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立有间 扁鹊出 间 弗敢加也 加 而山不加增 加 万钟于我人何加焉 加 即克 公问其故 故 彼竭我盈 故克之 故 民弗从也 从 战则请从 从 其乡人曰 其 公问其故 其 望其旗靡 其 公与之乘 之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之 怅恨久之 之 何陋之有 之 马之千里者 之 西蜀之去南海 之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之 肉食者谋之 之 登轼而望之 之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彼竭我盈 故克之 孟子论述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要素是天时 地利 人和 决定长勺之战的胜负的要素是 人和 根据上文内容推测 齐军之败 在哪一方面证明了孟子 人和 最重要的观点 A 城非不高也 B 池非不深也 C 兵革非不坚利也 D 米粟非不多也 阅读文章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曹刿认为 可以一战 的条件是什么 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 齐人三鼓 以后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曹刿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 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下列加点的 者 字与 肉食者谋之 中的 者 字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募有能捕之者 B 后遂无问津者 C 陈胜者 阳城人也 D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举中外历史上著名爱国将领一位 说说事迹 谈谈带给你的启示 将领 用心 爱心 专心5 事迹 启示 试题设计四 1 请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 焉 小惠未徧 牺牲玉帛 辙 乱旗靡 肉食者鄙 2 填空 1 曹刿论战 选自 传说是 时期 所作 是根据鲁史写的 体史书 2 曹刿论战 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具体来说指的 是 文中叙述了开始反攻的时机是 开始追击的时机是 3 下列加点的 以 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 何以战 B 必以情 C 必以分人 D 可以一战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1 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2 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3 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4 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5 翻译下列句子 1 小信未孚 2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 回答问题 十年春 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 弗 敢加也 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 虽不能 察 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6 十年春 齐师伐我 除了交待战争发生的时间外 还指出了 和 其中的 我 是指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 小惠未徧 民弗从也 2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3 曹刿请见 4 战则请从 8 用原文回答 1 忠之属也 所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2 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9 用 把第一段文字分为两层 并写出层意 一层 二层 10 从这一段中 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试题设计五 1 填空 1 曹刿论战 选自 体史书 相传是 时期的 作者 根据 编写的 用心 爱心 专心6 2 曹刿论战 记叙的是 国和 国的 之战 这次战争是我国历史上 的著名战例 书中对鲁国以 我 来称代是因为 2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 又何间焉 2 肉食者鄙 3 牺牲玉帛 4 下视其辙 5 登轼而望 6 望其旗靡 7 小信未孚 8 曹刿请见 3 在括号中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 齐师伐我 2 又何间焉 3 肉食者鄙 4 牺牲玉帛 5 小信未孚 6 小大之狱 7 可以一战 8 齐师败绩 9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4 用变双音词的办法解释下面的词 1 伐 2 将 3 请 4 谋 5 惠 6 必 7 衰 8 伏 5 下面加点字均有几个义项 请将其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写出来 1 故 A 既克 公问其故 B 彼竭我盈 故克之 C 桓侯故使人问之 D 温故而知新 2 夫 A 夫战 勇气也 B 其夫呓语 C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 予观夫巴陵胜状 3 于 A 告之于帝 B 战于长勺 C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 生于忧患 4 之 A 公将鼓之 B 登轼而望之 C 小大之狱 D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6 在括号里给加点的词填上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词 1 以 A 必以分人 B 必以信 2 谋 A 肉食者谋之 B 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 3 焉 A 又何间焉 B 惧有伏焉 4 从 A 民弗从也 B 战则请从 5 鄙 A 肉食者鄙 B 蜀之鄙有二僧 6 故 A 故逐之 B 公问其故 7 间 A 又何间焉 B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 立有间 8 属 A 忠之属也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司命之所属 9 信 A 小信未孚 B 今以蒋氏观之 犹信 C 宁信度 无自信也 10 其 A 望其旗靡 B 公问其故 C 其乡人曰 用心 爱心 专心7 7 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 何以战 2 忠之属也 3 战则请从 4 虽不能察 必以情 5 夫战 勇气也 6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7 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 二 用原文回答 1 本文最后一节中 曹刿分析取胜的原因有两条 一条是选择有利于进攻的时机 即 一条是把握有利于追击的时机 即 2 体现战前准备 取信于民 的句子是 3 体现曹刿作战思想的句子是 4 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故克之 夫大国 故逐之 三 写出由下列词义而联想到的成语 例 故克之 克敌制胜 难测也 三而竭 观其辙 惧有伏焉 彼竭我盈 登轼而望 四 理解课文填空 1 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与 相呼应 2 文字中的 将鼓 将驰 表现了鲁庄公 未可 可矣 表现了曹刿 3 曹刿在 齐人三鼓 之后才令进攻的原因是 4 第二段文字通过论述 的原因 把他以小敌大必须抓准 的战术思想表现出 来了 5 第一段 A 详写 B 略写 第二段 A 详写 B 略写 这样详略安排材料 主要根据 的需要 这样剪裁 使文章的中心 6 鲁庄公想凭什么应战 曹刿想应战的根本条件是什么 答 3 结合全文考虑 曹刿的远谋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答 4 结尾一个自然段 告诉我们三个成语 它们分别是 答 6 曹刿认为 可以一战 的理由是什么 说明什么 曹刿说可以逐齐师的理由是什么 说 明什么 答 7 曹刿请见的原因是什么 答 8 曹刿请求进见庄公时 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用原文回答 五 拓展 1 毛泽东同志曾对本文的内容作了高度概括 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 取信于民 取信于民 指的是文中哪一件事 答 2 第一段通过曹刿的言行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 用心 爱心 专心8 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 1 攻打 2 目光短浅 3 为人所信服 4 参与 5 赐福 保佑 6 养 7 通 遍 遍及 普遍 8 指祭视用的猪 牛 羊等 9 以少报多 二 1 凭借什么作战 2 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3 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4 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 5 大大小小的案件 即使不能一一明察 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 三 阅读 文段 一 1 请见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2 作战的双方 战争的性质 3 曹刿认为居高位 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 不能深谋远虑 曹刿认为作战必须取信于民 文段 二 1 D 2 已经战胜 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道 作战 是靠勇气的 3 作战中善于把握战机 注重观察敌情 做到知己知彼 文段 三 1 D 2 1 大大小小的案件 即使不能一一细察 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 这是 尽了本职的一类 事情 可凭借 这个条件 打一仗 如果 作战 就请允许我跟着 去 3 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 4 鲁国获胜的主要启示有 获胜的根本是取信于民 获得人民的支持 战争中要善于分析 敌情 把握战机 统治者应善于听取并采纳群众的意见 试题二参考答案 一 1 2 3 4 5 sh 6 二 军队 参与 鄙陋 文中指目光短浅 指猪 牛羊等 为人所信服 案件 可以凭借 大败 三 征伐 将要 请求 谋划 恩惠 必定 四 1 D 2 A 五 1 语言 议论 2 A 3 B 4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 而乐 5 B 6 古仁人 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7 官吏和贵族 上文中一悲一喜的人 8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或喜或悲 试题设计三参考答案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