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专题专题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关于防范环境风险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发 2005 152 号文 的精神 对整个项目营运期生产 运输 贮存过程中可 能造成的事故风险进行分析评价 并提出消除和减缓事故风险影响的措施及应 急预案 1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及确定评价等级及确定评价等级 1 1 物质风险性识别物质风险性识别 本项目生产 加工 运输 使用及贮存过程的原辅材料 三废 中涉及的危 险化学品及其储量 理化 毒理性质见报告表及附页 本项目所用工业气体在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附录 A 1 中未 列明其危险性 因此 对照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 2005 本项目所用 工业气体属于第 2 类气体第 2 2 项 非易燃无毒气体 本项目所用工业气体危 险 有害因素如下 助燃气体氧气 具有助燃能力 是易燃物 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 1 之一 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虽然氧气本身不燃烧 但受热后贮罐或瓶内压 力增大 有爆炸危险 同时 氧气与乙炔 氢 甲烷等易燃气体亦能形成爆炸 性混合物 氧气还能使活性金属粉末 油脂剧烈氧化引起燃烧 常压下 吸入 40 以上氧时 可能发生氧中毒 长期吸入可发生眼损害甚至失明 此外 液 态氧常压下可迅速汽化 大量吸热 能造成低温 可致皮肤冻伤 不燃气体氮气 氩气 二氧化碳 性质稳定 不燃烧 但受热后贮罐或 2 瓶内压力增大 有爆炸危险 高浓度时抑制或麻痹呼吸中枢 严重者可发生窒 息导致休克或死亡 液态氮 液态氩以及液态二氧化碳常压下可迅速汽化 大 量吸热 能造成低温 可致皮肤冻伤 综上分析 确定本项目风险类型为助燃气体氧气和不燃气体氮气 氩气 二氧化碳的泄露 火灾和爆炸 1 2 生产 公用 贮运工程潜在危险性识别生产 公用 贮运工程潜在危险性识别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 T2 1 93 第 7 4 4 节 在建设项目 实施过程中 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所酿成的爆炸 火灾 中毒等后果十分严重 的 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属风险事故 本项目风险因素归纳如下 1 建设区域存在的自然风险因素 地震 雷电 汛期 台风 夏季高温 等 2 生产 公用 储运过程主要风险因素 本项目所有危化品采用危化品专用运输车辆陆运 原料由原料供应商负 1 责运至厂内 若运输人员未严格遵守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 中有关危化品运 输管理规定 发生车祸等意外事故导致罐内液体泄漏 喷出 会造成附近人员 窒息 高氧中毒或冻伤事故 同时可能引发火灾 爆炸事故 危化物的输送管道 阀门等因材料缺陷 机械损伤 各种腐蚀 焊缝裂 2 纹或缺陷 外力破坏 施工缺陷和特殊因素等导致氧气等物质局部泄漏 会对 设备周围部分地区造成速冻低温 缺氧或高氧的环境 并可能引发火灾 爆炸 事故 危化品贮罐 低温液体泵以及汽化器等生产设备在维护与使用不当或因 3 本身的质量缺陷 超期使用 会引起液氧 液氮 液氩以及液态二氧化碳的泄 漏 从而引发火灾 爆炸事故 危化品贮罐计量仪表失灵 至使液态气体充装过程中灌满溢出或贮罐内 4 压力过大 引发物料泄露 火灾 爆炸事故 危化品钢瓶可能因质量缺陷 或装卸 搬运时未按有关规定进行 做到 5 轻装 轻卸 严禁摔 碰 撞击 拖拉 倾动和滚动 而导致的钢瓶破损 物 料泄漏 引发火灾 爆炸事故 液体贮罐及储存在危化品仓库内的危化品钢瓶遇高温 明火 可燃材料 6 等将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本项目生产厂房和仓库均为乙类火灾危险建筑 1 3 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 对照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 T169 2004 及 危险化学品重 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 2009 进行辨识得知 本项目所用气体中 仅氧气在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 2009 中有明确类别 其他气体不在 任何类别之中 而本项目液氧贮罐容量 30m3 工作压力最大为 0 78MPa 充装 量 80 计算得贮罐内液氧量为 23 35 t 氧气充装后的实瓶基本上直接运输出 厂 但有时亦有少量贮存 贮存量为 100 瓶左右 常用氧气瓶容积为 40L 瓶 内氧气压力为 15MPa 足额贮存 6m3的氧气 氧气重量约 8 5kg 理论计算值 由此计算氧气临时贮存量为 850 kg 比较贮罐与钢瓶内的压力和氧气储存量可 知 贮罐内的压力虽然比钢瓶内的小 但是氧气储存量远远大于钢瓶的氧气储 存量 因而液氧贮罐泄漏或爆炸的风险后果危害较大 因此本次风险评价重点 分析贮罐区的重大危险源 本项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情况见表 1 表表 1 危险化学品工作场所临界量表危险化学品工作场所临界量表 GB18218 2009 临界量 t 序号危化品名称 实际存在量 t 类别临界量 1氧气23 35表 2 氧化性气体200 由上表可见 本项目氧气属于氧化性气体 但其实际贮存量远小于 GB18218 2009 规定的临界量 根据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 2000 中第 4 3 2 节 判断该项目单元 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辨识指标规定 当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 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 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 则 定为重大危险源 因此 本项目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1 4 环境敏感性识别环境敏感性识别 本项目选址位于吴江市汾湖镇金家坝社区金莘路 所在地块为工业用地 东面为鱼塘 鱼塘以东为空地 南面为河道 河道以南为中央储备油库和金扬 油厂 西面为空地 北侧为道路 道路以北为新中达钢构 对照 建设项目环 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项目所在地不属于环境敏感区 1 5 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环境风险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本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为助燃气体和不燃气体 但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且选址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 根据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 T169 2004 4 2 3 1 节中表 1 判断 本次环境风险评价等级为二级 风险 评价范围为项目周围 3km 范围的区域 二级评价主要工作内容为风险识别 源 项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提出防范 减缓和应急措施 2 源项分析源项分析 2 1 最大可信事故发生概率最大可信事故发生概率 本项目液态气体贮罐与汽化 分装过等生产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泄露或遇 高温 引起火灾 爆炸事故 本项目所用气体氮气 氩气 二氧化碳为不燃气 体 氧气为助燃气体 均不能燃烧 但是在有可燃材料的情况下氧气泄露易会 引起火灾危害 且火灾危害程度视周围可燃物存在情况而定 无法具体估量 因此本次评价将液氧的泄漏或爆炸作为风险评价因子 而液氧贮罐与汽化 分 装过程相比较 工作压力较大 贮存液氧的量较大 因而液氧贮罐泄漏或爆炸 的风险后果危害最大 因此本次风险评价选取液氧贮罐泄漏 爆炸为最大可信 事故 根据 化工装备事故分析与预防 中统计 1949 年 1988 年的全国化工行 业事故发生情况的相关资料 化学品容器发生较大泄漏的概率 1 2 10 6 泄漏 后引发火灾爆炸的比例占 30 8 故液态气体贮罐泄露 爆炸事故概率取 3 7 10 7 2 2 风险物质泄漏量风险物质泄漏量 1 泄漏量计算 假定气体的特性是理想气体 气体泄漏速度按式 1 计算 式中 QG为气体泄漏速度 kg s P 为容器压力 Pa Cd为气体泄漏系数 当裂口形状为圆形时取 1 00 A 为裂口面积 m2 M 为分子量 R 为气体常数 J mol k TG为气体温度 K Y 为流出系数 对于临界流 Y 1 0 为气体的 绝热指数 氧气贮罐工作压力最大为 0 78MPa 二氧化碳贮罐压力 2 16 MPa 裂口直径 10 mm 气体温度 14 4 查阅氧气 氮气 氩气 二氧化碳分子量 气体的绝热指数 用风险评价软件 Risk System 计算得泄漏速度 QG分别为 0 153 kg s 0 144 kg s 0 182kg s 0 519 kg s 3 环境风险后果环境风险后果计算计算与影响分析与影响分析 3 1 后果计算后果计算 氧气 氮气 氩气 二氧化碳等是空气组分 因其不是污染性气体 所以 它们的泄漏会引起周围急速低温 缺氧或高氧环境 对厂界外大气环境无影响 这里主要计算液氧贮罐的爆炸影响 液氧贮罐破裂时 低温液体迅速沸腾剧烈 蒸发 暴沸和爆炸在瞬间完成 低温液体贮罐爆炸能量用式 2 计算 式中 W 为贮罐内液体质量 H S 为液体焓 kJ kg 熵 W kg K Tb为标 准沸点 K 液氧贮罐容量 30m3 充装量 80 贮罐内液氧量为 23 35 t 经计算 EL 190 340 kJ 相当于 TNT 当量为 WTNT 42 1 kg 根据 TNT 冲击波超压原 理 预测贮罐破裂爆炸的伤害范围 WTNT与 l 000 kgTNT 爆炸时冲击波超压的 模拟比见式 3 计算得 0 343 预测液氧贮罐爆炸时取死亡超压 90kPa 查表并用内插法 求得 R0 23 8m 则死亡半径 R R0 0 348 23 8 8 3m 同理 取重伤超压 44 kPa 轻伤超压 17 kPa 建筑物损坏 墙体裂缝 超压 30 kPa 不同爆炸冲击波超压所造成的伤害和破坏见表 2 表2 冲击超压伤害准则 对象超压 P kPa损害程度损伤等级 0 5 2 0玻璃部分破碎 2 0 12玻璃全部破碎 12 30门窗坏 砖墙小裂缝 0 5mm 30 50砖墙裂缝 0 5 5mm 钢混屋面起裂 50 76墙裂缝 50mm 钢混屋面严重开裂 76 100砖墙倒塌 钢混屋面塌下 100 200防震钢混结构破坏 建 筑 物 200 300钢架桥破坏 20 30中耳 肺挫伤轻微 30 50中度耳伤 肺伤中等 50 100心肌撕裂 脱臼严重 人 体 100体腔 肝脾破裂死亡 本项目液氧贮罐爆炸的伤害范围见表 3 表 3 液氧贮罐爆炸的伤害范围 项目死亡半径重伤半径 建筑物 损坏半径 轻伤半径 影响半径 m8 312 513 921 2 3 2 后果分析后果分析 1 火灾 爆炸风险 本项目几种气体中 氧气为助燃气体 氮气 二氧化 碳和氩气为不燃气体 液氧应高压低温贮存 遇可燃材料或高温有爆炸危险 二氧化碳罐 氮气罐和氩气罐若遇高热 容器内压增大 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据表 3 预测液氧贮罐 30 rn3 爆炸时 影响范围在源点 25 m 以内 一旦发生 爆炸 源点 12 5 m 将有严重的伤害 同样 若其他液体贮罐和分析的液氧贮 罐一起爆泄 则爆炸产生的危害距离将大大高于表 3 的计算数据 因此企业应 加强车间的生产管理 尽量规范操作 对液体贮罐进行定期维护和修理 生产 区和贮存区应尽量远离保护目标 降低火灾爆炸的事故影响 与保护目标保留 足够的安全防护距离 3 泄漏风险 液氧 液氮 液氩 液态二氧化碳一旦发生泄漏 会对设备 周围部分地区造成速冻低温 缺氧或高氧的环境 检修人员应注意个人安全和 高氧易引发爆炸的危险 并注意排险 而泄漏气体均为空气所含组分 一旦扩 散到大气中 对周围水环境 大气环境并无影响 3 3 风险值计算与可接受水平评价风险值计算与可接受水平评价 由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环境风险可由风险值定量表征 风 险值是事故的发生概率和事故的危害程度的函数 定义为 每次事故 后果 危害程度 单位时间 事故数 概率 时间 后果 风险值CPR 液氧贮罐爆炸风险值 死亡 年 死亡区人数 出现不利爆炸条件概率 根据风险后果分析可知 液氧贮罐泄漏引发火灾事故的影响范围不会超出 厂区 故事故影响范围内的人口密度按厂区人口密度取值 进行风险值计算 本项目劳动定员 20 人 项目厂区内人口密度 平均在厂人数 20 人 厂区面积 13258 7m2 计算厂区人口密度为 0 2 人 100m2 表4 事件发生死亡人数计算 名称伤亡半径伤亡人数事故概率风险值 液氧贮罐爆炸R 8 3 m13 7 10 73 7 10 7 在工业和其它活动中 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列于表 5 表5 各种风险水平及其可接受程度 序号风险水平 a 1 危险性可接受程度 110 3数量级 操作危险性特别高 相当于人 自然死亡率 不可接受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改进 210 4数量级操作危险性中等应采取改进措施 310 5数量级 与游泳事故和煤气中毒事故属 同一量级 人们对此关心 愿意采取措施预防 410 6数量级相当于地震和天灾的风险人们并不当心这类事故发生 510 7 10 8数量级相当于陨石坠落伤人没有人愿为此事投资加以预防 经计算 本项目的风险值为3 7 10 7 a 小于行业风险统计值 8 33 10 5 a 数据来源 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 故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风险是 可以接受的 4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 设计 建造 施工安装要科学 合理 保证质量 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程 规范和标准 同时管理要跟上 提高管理和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把好设计 设备选购 建造和施工安装的关 严密制定防范措施以保证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减少事故的发生 使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小 并拟定应急计划 一旦发生事故时 有充分的应对能力 以遏制和控制事故危害的扩大 及时控制危害向环境流失 扩散有害物质 抢救受害人员 指导防护和撤离 组织救援 减少影响 4 1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项目在工程设计施工及生产运营中应严格执行我国 安全生产法 国家 主席 2002 70 号令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591 号 中华 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国家主席 2008 6 号令 和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化学 工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以及江苏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的省公安厅 关于做好预防 和处置毒气事件 化学品爆炸等特种灾害事故的意见 苏政办发 97 58 号及其 附件 1 选址 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选址 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本项目选址位于吴江汾湖镇金家坝社区金莘路 厂址四界 1km 范围内无集 中居民 厂区总平面布置根据厂内生产装置及安全 卫生要求合理分区 分区 内部和相互之间保持一定的通道和间距 本项目生产车间为乙类火灾危险建筑 危险化学品库房按乙类火灾危险建筑布置 本项目总图布置的建筑防火间距应 严格按照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 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以及 氧气站设计规范 GB50030 2007 设计 表 6 生产车间 氧气罐与各类建筑物 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 建筑物 构筑物生产车间氧气贮罐 30m3 一 二级1012 三 级1214 其他各类建筑物 耐火等级 四 级1416 民用建筑 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2520 重要公共建筑5050 可燃材料堆场2525 室外变 配电站 35 500kv 且每台变 压器为 10000KVA 以上 以及总油量 超过 5t 的总降压站 2525 厂外铁路线中心线2525 厂内铁路线中心线2020 厂外道路 路边 1515 主 要1010厂内道路 路 边 次 要55 电力架空线1 5 倍电杆高度1 5 倍电杆高度 注 液氧储罐周围 5 0m 范围内不应有可燃物和设置沥青路面 厂房 库房建 构 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选用的建筑材料 应符合相应等级 防火 防爆要求 乙类生产车间 贮罐区和库房的耐火等级为一级 其余车间 等建筑均为二级 生产车间 贮罐区 危险品仓库应之间设置环形消防通道和安全通道 通 道和出入口应保持畅通 路面宽度按交通密度及安全因素确定 保证消防 急 救车辆畅行无阻 液氧贮罐和输送设备的液体接口下方地面应为不燃材料 其 范围为周围 5m 在机动输送设备下方的不燃材料地面至少等于车辆的全长 道 路的设计 车辆的行驶与装载 车辆驾驶员的管理必须符合 工业企业厂内铁 路 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4387 2008 并设立标志 2 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措施 危险化学品贮运安全防范措施 危险品仓库火灾危险性按乙类设计 工艺装置的设计须严格按照 石油化 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 2008 进行设计 每个贮罐间 实瓶间 空瓶 间均应设至少 1 个直接通向室外的安全出口 常年保持危化品仓库干燥通风 密封避光 厂区内设置消防通道 并设有消 防灭火系统 按规定配备移动式小型灭火设备 按照危化品不同性质 灭火方 法等进行严格的分区分类存放 危化品库房应设置防火墙及边沟 收集井 沙 袋等防止液体疏散的设施和材料 对需要注意安全的危险区域设置按 安全色 GB2893 2008 和 安全标志 及其使用导则 GB2894 2008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要配备相应的干粉 泡沫等 消防器材 危险化学品运输应委托具备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单位负责承运 驾驶员 押运员等从业人员应进行危险化学品执业资格培训 并经考核合格后取得上岗 资格 运输车辆严禁烟火 配备干粉灭火器 装运危险货物应采取相应的防晒 遮阳 控温 防爆 防火 防水 防冻 防粉尘飞扬 防撒漏等措施 运输车 辆在厂区内行驶车速不得超过 15km h 出入大门不得超过 5km h 搬运作业人 员要注意个人防护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搬运等作业人员需穿防静电工作服 禁止穿带铁掌的鞋子 搬运氧气瓶时 工作服和装卸工具不得沾有油污 搬运 领用危险化学品时必须轻拿 轻放 轻装轻卸 严禁碰撞 抛掷 溜坡或横倒 在地上滚动等 同时不可把钢瓶阀对准人身 注意防止钢瓶安全帽跌落 钢瓶贮存时要保持直立 并有防倒措施 钢瓶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 贮存库应阴凉通风 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可燃材料 远离热源 火种 防止日光 曝晒 严禁受热 库温不宜超过 30 3 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 公司应加强对员工及新进厂员工的工艺操作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等的培训 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或上岗证 厂内重点部位安装有毒气体报警系统 对气 体容易溢出点设置报警系统 在可能逸出气体的车间 贮罐区和乙类仓库作业 场所设有探测器 将报警信号引至警卫室 相应的控制器也设在警卫室 同时 也将信号引入 PLC 系统 一旦发生气体泄露时 能够及时指示报警区域和位置 以便操作人员及时确认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各贮罐应设置防火和防静电装 置 一旦发生火灾可立即启动消防设施 同时 气体充装台应设有超压泄放用 安全阀和吹扫放空阀 放空管应接至室外 还应设有分組切断阀 灌装气体压 力和钢瓶內余气压力的测试仪表 一旦发现贮罐和钢瓶内压力异常可立即采取 相应处理措施 工艺流程设计要尽量合理 完善 对使用和输送易燃易爆 有毒有害物质 的设备和管道加强密闭 并配置紧急切断伐和防火设施 在生产中要严格执行 安全技术规程和生产操作规程 并认真做好生产运行记录 在生产车间 贮罐区 仓库设置禁烟标志 并禁止堆放可燃材料 避免人 为火灾发生 4 电气 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电气 电讯安全防范措施 本项目使用的能源为电能 使用防爆 防火电缆 电气设施进行触电保护 本项目电气线路应在爆炸危险性较小的环境或远离释放源的地方敷设 电缆应 尽量埋地敷设 尽量和输送物料管道的区域错开布置 5 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 建立健全的消防与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建立岗位责任制 生产车间 危 化品仓库 贮罐 区 附近严禁明火和堆放可燃材料 且安装有毒气体报警系 统 一旦发生气体等泄漏立即报警 根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的要求 厂房和仓库应设置 室内外消火栓 贮罐 区 应设置室外消火栓和固定式冷却水设施 企业应设 置消防水池和收集系统 建筑物层数不超过两层的居住区 可不设置消防给水 本项目厂房室内外消防水量约 25L s 火灾延续时间取 3h 经计算 其一次消 防所需水量约为 270m3 本项目化学品仓库室内外消防水量约 15L S 火灾延续 时间取 3h 其一次消防所需水量约为 162m3 本项目贮罐 区 一次消防所需 水量按灭火用水量和冷却用水量之和计算 贮罐 区 灭火水量约 15L S 火 灾延续时间取 3h 其一次灭火用水量约为 162m3 固定式冷却水设施冷却水的 供给强度不小于 0 10L s m2 供给范围为罐壁表面积 本项目共有 4 个贮罐 贮罐外形尺寸为 15 2 3m 冷却水供给时间取 1h 计算得一次冷却用水量约为 173m3 因此 本项目贮罐 区 一次消防所需水量为 335 m3 所以厂区设置 的消防水水池 其池容应不小于 162m3 厂区室内外消防给水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与厂区生活 生产给水 管道分开设置 为独立给水系统 消防管网布置成环状 其输水干管采用两条 管径为 DN150 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 另外一条干管仍能通过消防用水总量 建设单位拟在危险品仓库四周设有地沟 并有收集井 在仓库附近建有事 故池 兼做消防尾水池 当发生事故时厂房 仓库 贮罐 区 内泄露的物料 和消防水进入事故池 根据上文计算 本项目厂房一次消防所需水量为 270m3 危险品仓库一次消防所需水量为 162m3 贮罐 区 一次消防所需水量 为 335 m2 所以本项目厂区所设的事故池 兼做消防尾水池 池容不应小于 335m3 当发生事故时厂房 仓库及贮罐 区 内泄露的物料及消防尾水可自 流进入该事故池 所有厂区排水口 含雨水和污水 与外部水体之间应安装切断设施 一旦 发生泄露或火灾爆炸事故 立即切断与外部水体的通道 使消防废水截留在厂 区内部的事故池内 减少对外部水环境影响 消防废水必须进行达标处理才能 排放 按照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 2005 和 建筑设计防火规 范 GB50016 2006 要求 厂房 仓库 贮罐等建筑物按照规定进行配置足 量的泡沫 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等灭火器 平时灭火器应保持在满载和便于操 作的完好状态 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 在火灾发生时应保证灭火 人员能很快地接近灭火器并能方便地取用 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 托架 上或灭火器箱内 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 1 50m 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 0 03m 平时应加强对灭火器的保护与管理 确保在非正常状态下能发挥其应有 作用 6 防雷防静电防范措施 防雷防静电防范措施 对生产厂房 危险品仓库 高大框架等的防雷设计 包括防感应雷击的电流 及弱电流设计 应符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 94 2000 版 及 石油 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 2008 的要求 在具有爆炸危险的区域内 所有的电器设备均采用防爆型设备 设备和管道设有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 每 年定期对全厂避雷设施进行全面检查 检测 对变压器中心线接地 各电气设 备的金属外壳接地和配电间的重复接地线进行认真的测试 接地电阻要符合标 准要求 7 强化安全生产和管理 强化安全生产和管理 在管理上设置专业安全管理机构 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措施 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培训上岗 绝不容许引入不安全因素到生产作业中去 加强监测 杜绝意外泄漏事故造成的危害 在厂区布置有毒 有害 可燃 气体探测器 进行不间断监测 防止物料的泄漏 采用密封性能良好的阀门 泵等设备和配件 在防爆区域内使用的电气等 设备 均采用相应防爆等级的防爆产品 贯彻执行密闭和自动控制原则 在输送化学物品过程中均采用自动控制和 闭路电视进行巡视控制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严禁在厂房 危化品仓库 贮罐 区 明火作业 堆放可燃材料 需要采用动火作业 需上报主管部门 并作 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厂房 危化品仓库 贮罐 区 均设禁止吸烟标志 防止人为吸烟引起明 火火灾等事故 同时 落实现场人员的劳动保护措施 严格执行有关的操作运行规章制度 在各岗位设置警示标牌 4 2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企业在试生产前须按照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单位版 和 江苏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试行 企业事业单位版 的要 求编制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并定期组织学习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 根据演 习情况结合实际对预案进行适当修改 应急队伍要进行专业培训 并要有培训 记录和档案 同时 加强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建设 配有相应器材并确保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院感标准防护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工业气体稀有气体供需格局与新兴领域应用拓展及价格走势预测报告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应用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趋势与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2030工业无线通信协议标准化进程与技术博弈
- 2025-2030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技术突破与生物制造降本路径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需求预测报告
- NB-T+35056-201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 2024年垃圾分类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原理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原理模板
- 访学归来讲座课件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集体备课发言稿
- 大学美育(第二版) 课件 第八单元:建筑艺术
- 《肠造口术后并发症护理研究进展综述》7400字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 建设用地报批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压力容器制造(A2、D级)许可鉴定评审细则
- 2023年诗词诵读技能比赛考试题库(500题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