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近代史授课提纲教案2 川教版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近代史授课提纲教案2 川教版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近代史授课提纲教案2 川教版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近代史授课提纲教案2 川教版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世界近代史授课提纲教案2 川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第 1717 课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 三维目标 识记与理 解 知识点 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 时间 记住哈格里夫斯 发明 珍妮纺纱机 瓦特改进蒸汽机 富尔顿建造第一艘汽船 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 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 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兴趣点 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以 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能力与方 法 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 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 归纳 概括历史问题的 能力 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 互促进的认识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 判断 联系 推理分析历史 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创新精神 和科学态度 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 造中相互促进的学习 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 互相促进的开放性 观点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为祖国建设而学习的思想感情 使学 生认识到 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 教学过程 1 预习互助 1 课前完成课文预习 课文预习的要求提前明确 2 学生当堂做预习卷 本校制作 或练习册知识互动 订购 3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别指导 4 小组内进行交流 核对 讨论预习结果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 别指导 2 答疑点拨 1 教师按小组抽查学生解答预习问题 随机几组 每组随机选 1 人讲解预习结果 一组的答案让另一组分析评价 一组未能解决的预习问题可由其他组会的同学进行解答 各组都未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 教师提出本课重点 难点问题 通过小组内研讨 各小组互相交流 师生共同 探究的过程解决问题 重点 难点问题可以提前在黑板上写好板书 本课答疑点拨要点 什么是工业革命 所谓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大机器生产阶段 的一个飞跃 工业革命中 各项新技术之间怎样相互推动 在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中 纺纱和织布 各个环节相互促进 纺织机器的发明 促进了纺织业的飞速发展 动力问题的解决又提上 了日程 从而推动了动力机器的革新 1769 年瓦特成功研制了改良的蒸汽机 大大推动了 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纺织工业的技术革新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促进了机器制造 采煤 冶金 交通运输等一系列工业部门的技术和机器的使用 到 19 世纪上半期 大机器生产 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说明 以上两项安排一般不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 而应采取设问 引导的方式 并适 时把问题交给学生研讨 3 反刍评价 1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材料 预习卷或练习册知识互动 本课重点 难点 问题 课本 仍然有问题的地方 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辅导 教师巡视 适当做个别指 导 2 教师抽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巩固提高 1 教师组织学生背诵知识要点 教师抽查背诵并点评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卷 本校制作 或练习册课时作业 订购 用心 爱心 专心2 3 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班级第 1 名第 2 名第 3 名班级第 1 名第 2 名第 3 名 三 1 451 三 3 512 三 2 285 三 7 356 第 18 课 第二次工业 科技 革命 一 三维目标 识记与理 解 知识点 概述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 兴趣点 感知 科技进步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 科学家的探索 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 能力与方 法 提取信息探究讨论 电是如何发明的 它又是怎样运用于人们实 际生产生活中去的 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具有哪些优越性和破坏性 怎样对待汽车工业才算明智 分层解疑比较辨析 爱迪生等科学 家为什么能够在科技领域取得杰出成就 除了科技成果之外 他 们还为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累 累硕果 这些历史事实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迪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唯物史观 从 19 世纪下半叶到 20 世纪初 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 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动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生产力获得更加突 飞猛进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 人文素养 电力的广泛使用 提高了社会生产能力 改善了人们 的生产生活条件 汽车和飞机的问世 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 围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青年学 生应当学习科学家和发明家勇于探索 百折不挠的精神 发奋学 习 勇攀科学高峰 争取为社会多做贡献 二 教学过程 1 预习互助 1 课前完成课文预习 课文预习的要求提前明确 2 学生当堂做预习卷 本校制作 或练习册知识互动 订购 3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别指导 4 小组内进行交流 核对 讨论预习结果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 别指导 2 答疑点拨 1 教师按小组抽查学生解答预习问题 随机几组 每组随机选 1 人讲解预习结果 一组的答案让另一组分析评价 一组未能解决的预习问题可由其他组会的同学进行解答 各组都未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 教师提出本课重点 难点问题 通过小组内研讨 各小组互相交流 师生共同 探究的过程解决问题 重点 难点问题可以提前在黑板上写好板书 本课答疑点拨要点 电力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 想一想 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19 世纪晚期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大机器生 产推动了了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19 世纪中期以后 科学家在研究热 光 电 磁 化学能 机械能等关系的基础上 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原理 使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了第 二次重大突破 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显著特点 说明 以上两项安排一般不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 而应采取设问 引导的方式 并适 时把问题交给学生研讨 用心 爱心 专心3 3 反刍评价 1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材料 预习卷或练习册知识互动 本课重点 难点 问题 课本 仍然有问题的地方 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辅导 教师巡视 适当做个别指 导 2 教师抽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巩固提高 1 教师组织学生背诵知识要点 教师抽查背诵并点评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卷 本校制作 或练习册课时作业 订购 3 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班级第 1 名第 2 名第 3 名班级第 1 名第 2 名第 3 名 三 1 156 三 3 451 三 2 846 三 7 237 第 19 课 美国南北战争 一 三维目标 识记与理 解 知识点 了解美国向西部领土的扩张情况 了解和掌握美国南北 战争爆发 战争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和战争的结局 兴趣点 认识战前美国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理解北方在南 北战争中取胜的原因及南北战争的性质和意义 能力与方 法 通过对美国领土扩张的学习 培养学生识图的基本技能以及初步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 分析问题 解 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美国与中国西部大开发背景 方式 性质 作用等方面的比较 使学生学习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 通过对两 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林肯当选总统 林肯政府采取的基本措施以 及内战的性质和意义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美国在西部开发中野蛮掠夺和屠杀印第安人史实的了解 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充满血腥的历史 通过对美国南 北战争的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 产阶级革命 它取消了黑人奴隶制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为资本 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障碍 领导这场战争的林肯也因废除奴 隶制 维护国家统一而受到广大美国人民的尊敬 在历史上成为 与华盛顿齐名的总统 二 教学过程 1 预习互助 1 课前完成课文预习 课文预习的要求提前明确 2 学生当堂做预习卷 本校制作 或练习册知识互动 订购 3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别指导 4 小组内进行交流 核对 讨论预习结果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 别指导 2 答疑点拨 1 教师按小组抽查学生解答预习问题 随机几组 每组随机选 1 人讲解预习结果 一组的答案让另一组分析评价 一组未能解决的预习问题可由其他组会的同学进行解答 各组都未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 教师提出本课重点 难点问题 通过小组内研讨 各小组互相交流 师生共同 探究的过程解决问题 重点 难点问题可以提前在黑板上写好板书 本课答疑点拨要点 为什么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用心 爱心 专心4 独立战争之后建立的美国联邦政府 代表着北方资本家和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 美国 在独立前后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 即北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 园经济 南北方两种社会经济制度随着美国的领土扩张 南北方经济的发展 围绕奴隶制 的存废 北方资产阶级同南方种植园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就越来越尖锐 说明 以上两项安排一般不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 而应采取设问 引导的方式 并适 时把问题交给学生研讨 3 反刍评价 1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材料 预习卷或练习册知识互动 本课重点 难点 问题 课本 仍然有问题的地方 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辅导 教师巡视 适当做个别指 导 2 教师抽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巩固提高 1 教师组织学生背诵知识要点 教师抽查背诵并点评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卷 本校制作 或练习册课时作业 订购 3 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班级第 1 名第 2 名第 3 名班级第 1 名第 2 名第 3 名 三 1 527 三 3 461 三 2 682 三 7 317 第 20 课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 一 三维目标 识记与理 解 知识点 记住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时间 代表人物 了解沙皇俄国 的对外扩张概况 掌握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兴趣点 理解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能力与方 法 通过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性质的教学 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 和局限性 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教学 应使学生认识到是改革增强 了俄国的国力 从而说明改革是强国之路 对学生进行坚持改革 开放的教育 了解沙俄的侵略扩张史 使学生认识到拥有 2200 万平方公里的地 跨欧亚两洲的沙俄帝国是建立在对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侵略的基础 上的 并联系近代沙俄对我国的侵略 揭露沙俄的侵略野心和罪 恶 从而激发学生奋发图强 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二 教学过程 1 预习互助 1 课前完成课文预习 课文预习的要求提前明确 2 学生当堂做预习卷 本校制作 或练习册知识互动 订购 3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别指导 4 小组内进行交流 核对 讨论预习结果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 别指导 2 答疑点拨 1 教师按小组抽查学生解答预习问题 随机几组 每组随机选 1 人讲解预习结果 一组的答案让另一组分析评价 一组未能解决的预习问题可由其他组会的同学进行解答 各组都未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 教师提出本课重点 难点问题 通过小组内研讨 各小组互相交流 师生共同 用心 爱心 专心5 探究的过程解决问题 重点 难点问题可以提前在黑板上写好板书 本课答疑点拨要点 思考 农奴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这种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危机表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农奴制度严重地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已成 为一个腐朽的制度 这是 1861 年改革废除农奴制的根本原因 二是农奴制的存在激化了 国内矛盾 爆发了人民起义 思考 为什么农奴制对资本主义发展产生阻碍呢 联系 美国南北战争前的奴隶制 度 明确 一点是农奴制度无法满足工业发展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因为在农奴制度下 大批的农奴被固着在封建庄园的土地上劳动 他们没有人身自由 不能以自由之身进入城 市 成为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雇佣工人 这从劳动力上制约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二点是农 奴制度下的庄园经济是落后的 封闭的经济 社会购买力低下 对工业产品的需求量小 这从商品的销售上制约了国内商品市场的扩大 这两点既是农奴制对资本主义的阻碍作用 也是农奴制度危机的表现 说明 以上两项安排一般不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 而应采取设问 引导的方式 并适 时把问题交给学生研讨 3 反刍评价 1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材料 预习卷或练习册知识互动 本课重点 难点 问题 课本 仍然有问题的地方 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辅导 教师巡视 适当做个别指 导 2 教师抽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巩固提高 1 教师组织学生背诵知识要点 教师抽查背诵并点评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卷 本校制作 或练习册课时作业 订购 3 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班级第 1 名第 2 名第 3 名班级第 1 名第 2 名第 3 名 三 1 325 三 3 125 三 2 671 三 7 671 第 21 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 三维目标 识记与理 解 知识点 记住首先打开关闭的日本国门的国家 倒幕派的组成力 量 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 归纳 概括幕府统治 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概述武装倒幕运动 兴趣点 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能力与方 法 通过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 培养学生的归纳 概 括能力 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 主要内容 性质和作用的学习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学习 培养学生的分 析 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的教学 使学生认识到日 本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明治维新 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民族的 振兴 成为亚洲的强国 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 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二 教学过程 1 预习互助 用心 爱心 专心6 1 课前完成课文预习 课文预习的要求提前明确 2 学生当堂做预习卷 本校制作 或练习册知识互动 订购 3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别指导 4 小组内进行交流 核对 讨论预习结果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 别指导 2 答疑点拨 1 教师按小组抽查学生解答预习问题 随机几组 每组随机选 1 人讲解预习结果 一组的答案让另一组分析评价 一组未能解决的预习问题可由其他组会的同学进行解答 各组都未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 教师提出本课重点 难点问题 通过小组内研讨 各小组互相交流 师生共同 探究的过程解决问题 重点 难点问题可以提前在黑板上写好板书 本课答疑点拨要点 思考 明治维新的性质 作用 局限性 明确 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一次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明治维新采取了一系列 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 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的转折点 而这次改革是由日本最高统治者天皇以政令的形式发布展开的 因此 日本明 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明确 对内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 展 对外 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成为近代亚洲唯一的民族独立国 家 局限性 由于这次改革不彻底 保存了大量封建残余 反映在政治 经济和意识形态 各个方面 典型的表现一个是日本仍然保留着半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 一个是仍然保留 着 天皇制 这一传统的国家君主制度 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 灾难 说明 以上两项安排一般不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 而应采取设问 引导的方式 并适 时把问题交给学生研讨 3 反刍评价 1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材料 预习卷或练习册知识互动 本课重点 难点 问题 课本 仍然有问题的地方 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辅导 教师巡视 适当做个别指 导 2 教师抽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巩固提高 1 教师组织学生背诵知识要点 教师抽查背诵并点评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卷 本校制作 或练习册课时作业 订购 3 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班级第 1 名第 2 名第 3 名班级第 1 名第 2 名第 3 名 三 1 238 三 3 167 三 2 721 三 7 516 第 22 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 三维目标 识记与理 解 知识点 记住欧洲宪章运动的名称和 共产党宣言 发表的时间 了解马克思 恩格斯的革命活动 兴趣点 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和意义 能力与方 法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的分析 使学生认识马克思主 义的诞生是时代的产物 从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心 爱心 专心7 通过对马克思 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 认识马克思 恩 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 通过对课文中的资料阅读 分析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得出有效信 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 价值观 通过对马克思 恩格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介绍 引导学生形成 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通过学习马克思 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 认识马克思 恩格斯 选择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职业的高尚情操 引导学生树立崇高 的革命理想 激发学生勤奋学习 追求真理和积极投身于社会实 践活动的精神 二 教学过程 1 预习互助 1 课前完成课文预习 课文预习的要求提前明确 2 学生当堂做预习卷 本校制作 或练习册知识互动 订购 3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别指导 4 小组内进行交流 核对 讨论预习结果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 别指导 2 答疑点拨 1 教师按小组抽查学生解答预习问题 随机几组 每组随机选 1 人讲解预习结果 一组的答案让另一组分析评价 一组未能解决的预习问题可由其他组会的同学进行解答 各组都未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 教师提出本课重点 难点问题 通过小组内研讨 各小组互相交流 师生共同 探究的过程解决问题 重点 难点问题可以提前在黑板上写好板书 本课答疑点拨要点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 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登上 了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由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及历史意义 马克思 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 共 产主义者同盟 起草同盟的纲领 这就是 共产党宣言 发表的时间 1848 年 2 月 它 的发表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战 斗纲领 此后 无产阶级有了自己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开展起来 说明 以上两项安排一般不采用直接讲解的方式 而应采取设问 引导的方式 并适 时把问题交给学生研讨 3 反刍评价 1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 材料 预习卷或练习册知识互动 本课重点 难点 问题 课本 仍然有问题的地方 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辅导 教师巡视 适当做个别指 导 2 教师抽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4 巩固提高 1 教师组织学生背诵知识要点 教师抽查背诵并点评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卷 本校制作 或练习册课时作业 订购 3 布置下节课预习任务 班级第 1 名第 2 名第 3 名班级第 1 名第 2 名第 3 名 三 1 238 三 3 271 三 2 153 三 7 136 用心 爱心 专心8 第 23 课 巴黎公社 一 三维目标 识记与理 解 知识点 记住普法战争爆发的时间和巴黎公社成立的时间 了解 3 月 18 日革命和巴黎公社建立情况 兴趣点 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 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能力与方 法 通过巴黎公社革命措施的学习和对巴黎公社性质的分析 培养学 生运用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对巴黎公社历史意义 的分析 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和评价能力 通过对巴黎公 社失败原因的讨论 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探究性学习 从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巴黎公社成立和失败史实的教学 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 是曲折的 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 特别是公社成 员为捍卫公社而英勇战斗和献身的革命精神 通过学习巴黎公社 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 通过 国际 歌 的教学 使学生认识 国际歌 是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 可歌可泣精神的体现 二 教学过程 1 预习互助 1 课前完成课文预习 课文预习的要求提前明确 2 学生当堂做预习卷 本校制作 或练习册知识互动 订购 3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别指导 4 小组内进行交流 核对 讨论预习结果 教师巡视 检查预习情况 适当做个 别指导 2 答疑点拨 1 教师按小组抽查学生解答预习问题 随机几组 每组随机选 1 人讲解预习结果 一组的答案让另一组分析评价 一组未能解决的预习问题可由其他组会的同学进行解答 各组都未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 教师提出本课重点 难点问题 通过小组内研讨 各小组互相交流 师生共同 探究的过程解决问题 重点 难点问题可以提前在黑板上写好板书 本课答疑点拨要点 思考 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背景 明确 法国在普法战争失败后先后建立的国防政府和以梯也尔为首的临时政府实行对 外卖国 对内敌视工人的反动政策 是巴黎公社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巴黎公社是在祖国 处于危难关头 本身遭到临时政府进攻时情况下发动革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