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单元测试(11)试题_第1页
2011-2012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单元测试(11)试题_第2页
2011-2012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单元测试(11)试题_第3页
2011-2012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单元测试(11)试题_第4页
2011-2012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单元测试(11)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1 20122012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单元验收试题 学年度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历史单元验收试题 1111 新新 人教人教 命题范围 选修 综合检测题 本试卷共 10 小题 每小题 10 分 共 10 小题 100 分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1 10 分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外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改革 往往通过限制 冲击原有特权的方式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阅读下列材料 根据相关知识 回答下 列问题 材料一 商鞅在变法中实行按军功授爵 制定二十级爵 也称 军功爵制 就是按照 军功大小授官 二十级爵位中 一级称为公士 十六级为大上造 二十级为彻侯 各级 爵位都享有相应等级的田宅 奴婢和衣服等 宗室贵族凡是没有立军功的就不得授爵 位和取得贵族身份 不能享有特权 即使家境富裕 也不允许大肆铺张 有功劳者才可 享受荣华富贵 材料二 他 梭伦 把雅典公民按土地收入和财产的多少分为四个等级 凡是年收入超 过 500 麦斗谷物的为第一级 称富豪级 年收入在 500 至 300 麦斗之间的为第二等级 称骑士级 年收入在 300 至 200 之间的为第三等级 即双牛级 不足 200 麦斗的一律归 入第四级 称日佣级 财产越多 等级越高 第一 二等级能够担任执政官等高级官职 第三等级能担任低级官职 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 请回答 1 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两次改革中为限制特权 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所采取的措施 2 分 2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比较上述两次改革在内容上的主要不同点 3 分 并分别 指出两次改革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政治体制产生的不同影响 3 分 3 两则材料能不能作为判断两场改革性质的依据 说明理由 2 分 2 10 分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迁都洛阳 是北魏孝文帝推行 汉化 改革 的一项重要举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 孝文帝 以恒 代无运漕之路 故京邑民贫 今移都伊 洛 欲运通四方 魏书 成淹传 材料二 孝文慨慕华风 力变夷俗 始迁洛邑 根本既虚 随即崩溃 亦不过数十年 天下复还中国之旧矣 引自 魏书 习学记言序目 材料三 今日之行 诚知不易 但国家兴自北土 徒居平城 虽富有四海 文执未一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 移风易俗 信为甚难 崤函帝宅 河洛王里 因兹大举 光 宅中原 魏书 列传第七中 材料四 若南徙 则种人不满诸州之地 参居榛林之下 不服水土 疾疫死伤 情见事 露 四 方闻之 有轻侮之意 则声实俱损矣 廿二史札记 崔浩传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在北魏政权是否应迁都洛阳的问题上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两派不同的意见 即赞成 派与反对派 为论证这两派意见应分别使用上述哪些材料 除迁都外 北魏政权 行汉法 的举措还有哪些 4 分 2 赵翼在 廿二史札记 中这样评论北魏的 汉化 行为 盖帝优于文学 恶本俗 之陋 欲以华风变之 故不惮为此举也 然国势之衰 实始于此 请指出赵翼对 北魏 汉化 政策的观点是什么 并结合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价 6 分 3 10 分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五条誓文 一 广兴会议 万机决于公论 二 上下一心 大展经纶 三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 各遂其志 务使人心不倦 四 破例来之陋习 基于天地之公道 五 求知识于世界 大力振兴皇基 1868 年日本天皇颁布 五条誓文 材料二 观大地诸国 皆以变法而强 守旧而亡 然则守旧开放之效 已断可睹矣 以皇 上之明 观万国之势 能变则全 不变则亡 全变则强 小变仍亡 臣故请皇上以俄 大彼 得之心为心法 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康有为 应诏统筹全局折 请回答 1 材料一 二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 分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4 分 3 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 使改革充满阻力 上述两个改 革都遇到这个难题 请运用你所学知识谈谈中日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是如何处理这 个难题的 4 分 4 10 分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 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 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 取代农业生产力 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 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 的转变 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 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 创造了前提 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 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 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 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 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 进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 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 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 的入侵 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 只有接受变革 才有可能生存 从 19 世纪中 叶开姑 现代化跃出欧洲 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 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监统计表 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值 千卢布 1860 年 99116007954 1879 年 2874200051937 摘编自 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888 1894 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 概括 现代化 的基本含义 不得摘抄原文 1 分 2 19 世纪 50 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 现代化的压力 为打破现代化的瓶 颈 紧紧跟上 现代化浪潮 亚历山太二世采取了什么措始 依据材料二 概述此 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4 分 3 在 现代化跃出欧洲 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 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 结合材料三 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3 分 4 俄 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 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2 分 5 10 分 选修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面的材料 材料一 斯宾诺莎说 如果强迫有不同思想的人只能按照最高当局的命令说话 就必 然造成可悲的结果 人越自由 便越自觉遵守他的国家的法令 洛克认为 在自然状态下 人人都是自由 平等的 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生命和自 由 引自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资料选辑 材料二 洛克认为 财产权是通过劳动获得的 谁运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去采摘大 自然的果实 谁才有权享用 我耕种的土地及其成果都是我的 甚至 我的马所吃 的草 我的仆人所割的草皮 都是我的财产 这样的财产权是上帝赋予的基本权利 是 神圣和不可剥夺的 引自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资料选辑 材料三 在孟德斯鸠看来 民主制 贵族制和君主制都可能是合理的政体 但是他又 认为民主制腐化 就会产生极端平等的精神 导致 多数人的专制 贵族制腐化 贵 族的权力就会变得专横 君主制腐化 会导致 一人的专制 引自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资料选辑 请回答 1 归纳材料一反映的观点 2 分 2 谈对材料二观点的看法 3 分 3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观点 并解释结果的内涵 为防止此结果出现提出何种思想 并谈谈对这种思想的看法 5 分 6 10 分 选修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0 年一位 90 岁的加州老太太桃莉丝 汉道克 徒步横穿 5100 公里到达华盛 顿 以普通游客的身份进入联邦国会大厦 发标政治演说 立即被警察当场逮捕 因为 国会大厦是立法重地 在那里立法的国会议员们 只要在这个屋顶下说什么都可以 怎么说都不犯法 都不会被逮捕定罪 它有立法豁免权 而只要你不是国会议员 就不 得在这里发表任何政治演说 不能有任何政治示威的行动 那是为了保障立法者 能 够在绝对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把他所代表的选区的民众意见 顺畅的说出来 如果让 议员们身处狂热民众的实际包围之下 甚至用武力驱赶议员 所谓民主当然就 玩完了 摘自丁林 九旬老太的长征与被捕 材料二 1789 年 经过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努力 美国宪法增加了十条修正案 政府不 得立法等 华盛顿当选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 组成了第一届联邦政府 材料三 据报道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 曾参观西安兵马俑 当他步出 展馆时 发现了一个小女孩站在高处观望他 双方招呼并对话 克林顿 你为什么站那么高 孩子 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林顿 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孩 管美国人 民 克林顿 略为思索后 准确的说 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美国对国会大厦使用的规定 在英国历史上可以找到哪部法律文献的规定与 之相似 2分 2 试就材料一所述立法议员受到压力的情况 从中外历史上各举一例 2分 3 结合材料二 三和所学知识 你认为美国宪法 选民 国会 总统 政府之间相互关 系如何 4分 4 你认为克林顿和中国小女孩的认识为什么会有差异 2分 7 10 分 选修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根据下列四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 1 工业革命 图 2 自由引导人民 图 3 英国人民要求议会改革 请回答 1 依据图一分析这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的主要发明是什么 这次工业革命对世界 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 2 分 2 1832 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有何意义 3 分 3 依据图一 图二 图三分析 1832 年英国议会通过改革法案的原因是什么 2 分 4 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3 分 8 10 分 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缔约各方以他们各国人民的名义郑重声明 他们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 并在他们的相互关系上 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缔约各方同意他们之间可 能发生的一切争端和冲突 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 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 材料二 英法等列强在签署 非战公约 时 都提出了所谓的 保留条件 英国对加 入 非战公约 的 保留条件 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策之工具 使我想提醒阁下注意 世 界上有些地区的繁荣与完整 对我们的和平和安全具有特殊而重大的利害关系 英国政 府在过去曾极力 说明干涉这些地区是不能容许的 保护这些地区不 遭攻击对大英帝国 来说 是一项自卫措施 必须清楚了解到 英国政府是在明确理解到条约不会损害他们 在这方面的自由行动才接受新条约的 法国对加入 非战公约 的 保留条件 每个国家都保留有合法的防御权 如果一 国破坏了他的不 进行战争的保证 则所有其他国家应自动解除义务 条约无论在任何方 面都不能抵触法国以前在国联盟 约 洛迦诺协定或各项中立条约中所承担的义务 以上材料均摘自 非战公约 阅后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 非战公约 提出的两大原则 简评其积极意义 5 分 2 依据材料二回答英法两国参加 非战公约 最主要的 保留条件 是什么 他们 提出的 保留条件 的实质是什么 而他们各自的借口又是什么 5 分 9 10 分 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 立的国际组织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 国联 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 一起 合作来维持和平 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 联盟 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 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 在所有重大危机中 人们要么是不听国联的话 要么就是根 本不理它 伯恩斯 拉夫尔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联合国成立以来头三十年的成就 尚可予人深刻印象 但它在普遍裁军方面 却一事无成 它也未能制止苏美之间日益增长的摩擦 而这种摩擦肯定是对国际和平的 威胁 然而 可以论断 联合国由于提供权宜的解决办法和讨论各种牢骚的讲坛 有 助于防止两个巨人的迎面冲突 结果 种种危机愈演愈烈 成为剧烈的争吵 但未形成 毁灭世界的大规模的祸殃 伯恩斯 拉夫尔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下图漫画 联合国秘书长交接 阅后请回答 1 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是什么 2 分 2 材料二和材料三是如何评价联合国的作用 4 分 3 从上述材料看 国联和联合国存在哪一相同的问题 分析其主要症结 4 分 10 10 分 选修 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08 2009 的岁末年初 中东地区再次成为 世界的焦点 巴以冲突不断激化 加沙局面进一步恶化 巴以冲突开始升级 转化 第六次中东战争 的威胁成为国际关系面临的敏感话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 犹太人兴起了 犹太复国运动 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 得 到英美大力支持 英国对该地区采取 分而治之 政策 一方面允许阿拉伯人单独建国 另一方面又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复国 1917 年 11 月 英国外交大臣贝福尔发出 贝 福尔宣言 声称英国政府 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 并为达到目 的尽最大的努力 1947 年 联合国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独 立的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1948 年 5 月 以色列国成立 1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以色列国之所以在巴勒斯坦建国地区的原因 4 分 材料二 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发展 1948 年 5 月 4 日以色列宣布建国 1948 年 5 月 15 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1956 年 10 月 29 日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 1967 年 6 月 5 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 1973 年 10 月 6 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1978 年埃以签署了 戴维营协议 实现了双方的和平 1982 年 6 月 9 月第五次中东战争 80 年代阿以双方同意 以土地换和平 的原则 中东和平进程正式启动 1993 年巴以签署 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以色列生存权得以承认 1994 年拉宾 佩雷斯和阿拉法特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1995 年 11 月 4 日犹太极端分子阿米尔刺杀了时任以色列总理拉宾 2003 年美国 欧盟 联合国和俄罗斯公布了中东和平 路线图 2005 年以巴宣布停火 以将其军队 定居者在占领加沙地带 38 年后撤离 2007 年 11 月 28 日以巴代表在白宫举行和平谈判 由此 巴以和谈在中断了 7 年之后重 新开始 达成了 共同谅解文件 2008 年 12 月 27 日以色列军队的战斗机和直升机对加沙地区的目标实施了空袭 2009 年 1 月 3 日以色列向加沙地带发动地面进攻 2 第五次中东战争 反映了中东地区存在着哪些主要国际矛盾 结合所学知识 思 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中东地区成为 多事之地 的 巴以冲突的关键是什么 5 分 3 简要概括 中东和平进程的启动与进展 所体现的 中东和平之路 的主要特征 如果联合国秘书长向全世界征求如何避免 第六次中东战争 的威胁 妥善解决 中东危机 破解 历史死结 的意见 你的破解之法是什么 2 分 参考答案 1 10 分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 奖励军功 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依据财产 多少划分社会等级 2 分 2 不同点 政治上 梭伦改革包含民主政治 商鞅变法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 分 经济上 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工商业 1 分 不同影响 梭伦改革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 1 分 商鞅变法 促进了封建 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 分 3 能 判断改革性质的依据主要是看改革最终维护哪个阶级的根本利益 2 分 评分说明 本大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处理材料的能力 学生若有其他言之有 理 论之有据的叙述 均酌情给分或加分 但本大题学生总得分不得超过 10 分 2 10 分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 赞成派 材料一 三 反对派 材料二 四 2 分 举措 颁行均田制 班禄制 革除旧俗等 2 分 若答相应的具体内容亦可 2 观点 北魏政权的灭亡缘于 汉化 政策 2 分 评价 以下两种观点任选其一 观点一 该观点正确 1 分 北魏推行 汉化 政策 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 失去统治的根基 盲目照搬汉族的做法使鲜卑族无法适应新 的的生活环境 招致人民的反抗 政权灭亡 3 分 观点二 该观点错误 1 分 该观点全盘否定了北魏 汉化 举措的积极作用 北魏政权的败亡与 汉化 措施无关 汉化 政策有利于北魏交通的改善和经济 文化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或 风 气的改进 社会的封建化 促进了民族融合 或经济文化交流 促进了洛阳城 或中 原地区 的开发 有利于隋唐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等等 3 分 若能够将以 上两种观点折中回答亦可 评分说明 本大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处理材料的能力 学生若有其他言之有 理 论之有据的叙述 均酌情给分或加分 但本大题学生总得分不得超过 10 分 3 10 分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 材料一 明治维新 材料二 戊戌变法 2 分 2 内在联系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强国 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发动了甲午中 日战争 1 分 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为挽救民族危亡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 2 分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提供了借鉴 1 分 3 措施 日本明治维新前 通过武装倒幕 推翻了幕府统治 2 分 中国的资产阶 级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传 1 分 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 扩大了维新思想 的影响 1 分 评分说明 本大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处理材料的能力 学生若有其他言之有 理 论之有据的叙述 均酌情给分或加分 但本大题学生总得分不得超过 10 分 4 10 分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 含义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为主要表现 之一的社会转烈过程 1 分 摘抄材料不给分 2 事件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1 分 措施 1861 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 二一九 法令 1 分 影响 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 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2 分 只答 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给 1 分 3 措施 改革币制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惟一的货币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 所有制 确认土地私有 允许土地买卖实行地税改革 推行 殖产兴业 政策 发展资 本主义新经济 答具体内容也可 明治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3 分 4 共同特点 都采取改革的方式 1 分 启示 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1 分 评分说明 本大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处理材料的能力 学生若有其他言之有 理 论之有据的叙述 均酌情给分或加分 但本大题学生总得分不得超过 10 分 5 10 分 选修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 思想自由 行动守法 自由 平等 和生命安全是人不何侵犯的权力 2 分 2 主张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得果实 享用果实 是对劳动的尊重 是进步的 私有 财产不可侵犯的主张能保障了私人的财产权 但对一无所有靠劳动生存的人们是很不利 的 3 分 3 合理的政体也可能腐化 其结果是导致专制 所谓专制就是滥用权力 实行压迫 三权分立 三权分立的思想 体现的政府机构分权独立 又相互制约的原则 可以有效 的防止政府专制 确保民主 保障人们的自由 5 分 评分说明 本大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处理材料的能力 学生若有其他言之有 理 论之有据的叙述 均酌情给分或加分 但本大题学生总得分不得超过 10 分 6 10 分 选修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 权利法案 2分 2 拿破仑称帝或波拿巴称帝 袁世凯当选大总统 2分 3 选民选举产生议会和总统 议会制定宪法 总统组织政府并遵循宪法 4分 4 言之成理即可 2分 评分说明 本大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处理材料的能力 学生若有其他言之有 理 论之有据的叙述 均酌情给分或加分 但本大题学生总得分不得超过 10 分 7 10 分 选修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 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 推动了世界 政治的民主化进程 2 分 2 降低了选民与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 取消了一些衰败选区 给予新兴的工业城 镇代表名额 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 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3 分 3 工业革命后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 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的浪潮 统治阶级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进行改革 2 分 4 认识 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斗 争推动了民主化进程 在这一时期 资本主义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顺应时代潮 流 改革创新 与时俱进 3 分 评分说明 本大题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处理材料的能力 学生若有其他言之有 理 论之有据的叙述 均酌情给分或加分 但本大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