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表煤矿生产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定资质单位 公章 核定资质单位法定代表人 签字 核定资质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字 核定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井工矿生产能力核定人员登记表井工矿生产能力核定人员登记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1 表 核定煤矿名称 地址 采矿许可证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号 煤炭生产许可证号 核定时间 20 年 月 日至 20 年 月 日 生产系统 核定结果 万 t a 核定专业技术人员 签字 生产系统 核定结果 万 t a 核定专业技术人员 签字 提升系统供电系统 井下运输系统采掘工作面 通风系统地面生产系统 排水系统选煤厂 本次核定综合生产能力 万 t a剩余服务年限 a 核定资质单位法定代表人 签字 年 月 日 核定资质单位项目负责人 签字 年 月 日 2 煤矿基本情况表煤矿基本情况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2 表 项目名称单位内容备注项目名称单位内容备注序 号 1 2 3 4 序 号 1 2 3 4 1建矿 井 起始日期26地质条件分类 2投产日期27自燃发火等级 3设计能力万 t a28开拓方式 4原设计服务年限a29煤种 5达产日期30煤层编号及灰分 6扩建技改起止日期31煤层编号及硫分 7扩建规模 扩前 扩后 万 t a32煤层编号及发热量MJ kg 8井田面积km233上一年末职工总人数人 9井田走向长km其中 原煤生产人员人 10井田倾斜宽km 回采工人人 11上一年末可采储量万 t 掘进工人人 12煤层倾角 农民轮换工总数人 13煤层生产能力T m2 专业技术人员数人 14回采工作面平均个数个 参加培训人数人 15掘进工作面平均个数个 特殊工种人数人 16矿井水平个数 标高34现主要生产技术安全科室数个 17现主采水平 标高35其中 配备的专业人员数人 18矿井开采最低深度36现开采深度m 19现采水平矿井温度37现准备采区个数 名称 20可采煤层数及编号38主采煤层上一年产量万 t 21可采煤层总厚m39上一年动用资源储量数万 t 22主采煤层编号40上一年损失资源储量万 t 23主采煤层厚度m41上一年采区回采率 24现生产采区个数 名称42上一年总产量万 t 25瓦斯等级43上一年总进尺m 3 说明 扩建规模指最后一次扩建规模 上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上年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3 表 项目名称计量单位数 量备注项目名称计量单位数 量备注 序 号 1 2 3 4 序 号 1 2 3 4 1产值经营总额万元13采区回采率 其中 煤炭万元14平均单进水平米 个 月 非煤万元其中 煤巷米 个 月 2原煤产量万吨 半煤巷米 个 月 3商品煤产量万吨 岩巷米 个 月 4掘进总进尺米15综合掘进率米 万吨 其中 开拓进尺米其中 生产掘进率米 万吨 5全员劳动效率吨 工 开拓掘进率米 万吨 其中 回采工效吨 工16采煤机械化程度 掘进工效米 工其中 综放 6商品煤品种及灰分 综采 7商品煤品种及硫分 高档 8商品煤品种及发热量MJ kg17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 9工业产值综合能耗吨 万元其中 综掘 10企业综合电力消耗kWh t18综合单位成本元 吨 11企业坑木消耗m3 万 t其中 原煤单位成 本 元 吨 12平均单产水平吨 个 月19商品煤平均售价元 吨 其中 综放吨 个 月20利润或亏损万元 综采吨 个 月其中 煤炭万元 高档吨 个 月 非煤万元 普采吨 个 月21上缴税金万元 水采吨 个 月其中 煤炭万元 炮采吨 个 月 非煤万元 其中 1 3m 以下吨 个 月22百万吨死亡率人 百万吨 1 3m 以上吨 个 月 4 3 5m 以上吨 个 月 说明 仅生产原煤和核算原煤成本的煤矿 部分指标可不填 煤矿前煤矿前 3 年实际产量和后年实际产量和后 3 年预安排产量表年预安排产量表 核定煤矿名称 单位 万吨 核井 04 表 项 目 前第三年 产 量 前第二年 产 量 前一年产量 核定能力 年度预计 明年安排 后第二年 安 排 后第三年 安 排 备 注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合计 井 井 井 井 5 说明 所填报产量要与历年上报统计数据一致 上年底煤炭资源储量表上年底煤炭资源储量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5 1 表 保有资源储量 万 t 可采储量 万 t 其 中其 中 合 计 A B 级C 级 煤厚 0 7m 以 下保有储量 合 计 其中呆滞 煤 量 三下压煤 总 量 其中预计 采 出 量 本次核定 能 力 万 t a 剩余服务 年限 a 备 注 煤层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说明 1 保有资源储量 可采储量计算按 生产矿井储量及损失量计算办法规定 2 储量分煤层填列 上年底套改各类煤炭资源储量表上年底套改各类煤炭资源储量表 核定煤矿名称 单位 万吨 核井 05 2 表 年底套改各类资源储量 年底 其中 能利用 资源储量 保有 资源 储量总量A B C 暂不能 利用资 源储量 111111b121121b122122b 2m1 1 2m21 2m2 2 2s112s212s22331332333334 备注 煤 层 编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7 说明 1 分煤层填报各类资源储量 2 条带开采 房柱开采等的三下压煤量 可回收的工广 大巷煤柱等乘以回收率后列为可采储量 列为 111 121 3 备注栏中注明三下压煤的开采方法及选取的回收率数 注明计算资源储量的最低开采厚度 上年底可采储量表上年底可采储量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5 3 表 煤层厚度 m 平均最小最大 煤层间距 m 煤层倾角 煤层生产 能 力 t m2 年 末 可采储量 万 t 煤种 煤层 结构 灰分 硫分 备注 煤层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说明 1 有煤或瓦斯突出 冲击地压 高温热害 突水水患的煤层在备注栏表明 2 表中 7 按新标准填写 主井提升能力核定表主井提升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6 1 表 项 目单位井井井计算公式 序 号 1 2 3 4 5 6 1提升高度 斜长 m 提升机型号 提升机厂家 出厂日期 滚筒直径 宽度 多绳 直径 绳数 m m 提升最大速度m s 电动机功率kw 2 主 要 技 术 特 征 电机厂家 出厂日期 箕斗载煤量t 罐笼层数 串车单双钩 层 每层罐笼装车数 串车每钩矿车数 辆 3 提 升 容 器 矿车规格t 提升一次循环时间 Ts 次 每次提升煤量 PM t 次 装满系数 k 4 采 用 数 据 提升不均匀系数 k1 万 t a Tkk kPtb A M 21 4 10 3600 式中 A 主井提升能力 万 t a b 年工作日 330 天 t 日提升时间 16 小时或 18 小时 按 标准 第十一 条选取 PM 每次提升煤炭量 t 次 k 装满系数 立井提升取 1 0 当为斜井串车或箕斗提 升时 倾角 20 及以下取 0 95 20 25 取 0 9 25 以上 取 0 8 k1 提升不均匀系数 井下有缓冲煤仓时取 1 1 无缓冲 仓时取 1 2 k2 提升设备能力富余系数 取 1 1 1 2 T 每提升一次循环时间 s 次 9 提升能力富余系数 k2 5核定提升能力 A万 t a 6上次核定提升能力 万 t a 说明 本表适用于采用箕斗 罐笼 串车方式提升的主井 主井提升带式输送机能力核定表主井提升带式输送机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6 2 表 项 目单位井井井计算公式 序 号 1 2 3 4 5 6 1提升高度 斜长 m 输送机型号 厂家 出厂日期 带宽mm 带速m s 设计运输能力t h 电动机功率及台数n kw 倾角 长度m 2 主 要 技 术 特 征 是否乘人 堆积容重 t m3 倾角系数 C 带面上物料堆积角 钢绳芯胶带输送机带面上负载断面系数 k 3 采 用 数 据 钢绳芯牵引输送机带面上负载断面系数 k 1 钢绳芯胶带 或普通胶带 输送机 万 t a 1 4 2 10 330 k tCBk A 式中 A 年运输量 万 t a k 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 B 输送机带宽 m v 输送机带速 m s 松散煤堆容积重 t m3 取 0 85 0 9 k1 运输不均匀系数 取 1 2 C 输送机倾角系数 t 日提升时间 16h 或 18h 按 标准 0 第十二条规定 选取 2 钢绳芯牵引输送机 万 t a 1 4 2 10 330 k tCBkk A 式中 k k 输送机负载断面系数 3 按实测的胶带运输状况计算公式 10 钢绳芯牵引输送机带面上负载断面系数 k 实测小时运输能力t h 4核定运输能力 A万 t a 5上次核定运输能力 万 t a 万 t a 1 7 10 3303600 k tw A 式中 w 单位输送机长度上的负载量 m 其他符号及单位同 1 式 副井提升能力核定表副井提升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6 3 表 项目单位 井 井 井计算公式序 号 1 2 3 4 5 6 1提升高度 斜长 m 提升机型号 提升机厂家 出厂日期 滚筒直径 宽度 多绳 直径 绳数 m m 提升最大速度m s 电动机功率kw 电机厂家 出厂日期 罐笼层数 串车单双钩 层 罐笼每层装车数 串车每钩矿车数 辆 2 主 要 技 术 特 征 矿车规格t 出矸率 R 每次提矸重量 PGt 次 提矸循环时间 TGs 次 吨煤用材料比重 M 每次提升材料重量 PCt 次 每次提升材料循环时间 TCs 次 3 采 用 数 据 每班下其他材料次数 D次 班 万 t a C C G G QR T P M T P R TDT A 4 10 36005 3330 式中 A 副井提升能力 万 t a R 出矸率 PG 每次提矸石重量 t 次 TG 提矸循环时间 s 次 M 吨煤用材料比重 PC 每次提升材料重量 t 次 TC 每次提升材料循环时间 s 次 D 下其他材料次数 次 班 TQ 下其他材料每次提升循环时间 s 次 TR 每班上下人总时间 s 班 11 下其他材料一次循环时间 TQs 次 每班上下人总时间 TRs 次 4核定提升能力 A 万 t a 5上次核定提升能力万 t a 混合井提升能力核定表混合井提升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6 4 表 项目单位 井 井 井计算公式序 号 1 2 3 4 5 6 1提升高度 斜长 m 提升机型号 提升机厂家 出厂日期 滚筒直径 宽度 多绳 直径 绳数 m m 提升最大速度m s 电动机功率kw 电机厂家 出厂日期 罐笼层数 串车单双钩 层 罐笼每层装车数 串车每钩矿车数 辆 2 主 要 技 术 特 征 矿车规格t 出矸率 R 每次提矸重量 PGt 次 提矸循环时间 TGs 次 吨煤用材料比重 M 每次提升材料重量 PCt 次 每次提升材料循环时间 TCs 次 每班下其他材料次数 D次 班 下其他材料每次循环时间 TQs 次 3 采 用 数 据 每班上下人总时间 TRs 次 万 t a C C G G M M QR T P M T P Rk T P k TDT A 11 4 10 36006 3330 式中 A 混合井提升能力 万 t a R 出矸率 PG 每次提矸石重量 t 次 TG 提矸循环时间 s 次 TM 提煤一次循环时间 t 次 M 吨煤用材料比重 PC 每次提升材料重量 t 次 TC 每次提升材料循环时间 s 次 D 下其他材料次数 次 班 TQ 下其他材料每次提升循环时间 s 次 TR 每班上下人总时间 s 班 K1 提煤和提矸不均匀系数 取 1 25 12 提煤一次循环时间 TMt 次 每次提升煤量 PMt 次 4核定提升能力 A万 t a 5上次核定提升能力万 t a 排水能力核定表排水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7 表 井井 序 号项目单位 水平水平水平水平 计算公式 1 2 3 4 5 6 7 水泵型号 水泵厂家 出厂日期 电动机功率kw 电机厂家 出厂日期 工作水泵总排水能力m3 h 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总排水能力m3 h 排水高度m 排水管趟数趟 排水管直径mm 1 主 要 技 术 特 征 水仓实际容量m3 矿井正常涌水量m3 h 上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正常涌水量 Pnm3 t 工作水泵小时总排水能力 Bnm3 h 矿井最大涌水量 m3 h 2 采 用 数 据 工作水泵加备用水泵总排水能力 Bmm3 h 1 矿井正常涌水 n n n P B A 4 10 20 330 式中 An 排正常涌水能力 万 t a Bn 工作泵小时总排水能力 m3 h Pn 上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正常涌水量 m3 h 2 排矿井最大涌水 m m m P B A 4 10 20 330 式中 Am 排最大涌水能力 万 t a Bm 工作泵加备用泵的总排水能力 m3 h Pm 上年度平均日产吨煤所需排出的最大涌 水量 m3 t 13 平均日产吨煤最大涌水量 Pmm3 t 3核定矿井排水能力 A万 t a 4上次核定排水能力万 t a 供电能力核定表供电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8 表 项 目单位合计 井 井 井备注 序 号 1 2 3 4 5 6 7 1矿 井 设备装机总容量kW 2矿 井 运行设备总容量kW 3上年度矿 井 总用电量万 kWh 4上年度矿 井 综合电耗kWh t 上年度矿 井 原煤电耗kWh t 5矿 井 电源线路 电压 截面 长度kV mm2 km 矿 井 备用电源线路 电压 截面 长度kV mm2 km 6矿 井 变压器 电压 容量 台数kV kVA 台 矿 井 备用变压器 电压 容量 台数kV kVA 台 7自备电站类型 自备电站容量及台数kW 台 8下井电缆电压 截面 长度 条数kV mm2 km 条 9电源线路折算矿 井 生产能力万 t a 10主变压器折算矿 井 生产能力万 t a 14 11自备电站折算矿 井 生产能力万 t a 12核定矿 井 供电能力万 t a 13上次核定矿 井 供电能力万 t a 井下运输能力核定表井下运输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9 1 表 一水平二水平 项 目单位顺 槽 上 下 山 暗 斜 井 集 中 巷 大 巷 顺 槽 上 下 山 暗 斜 井 集 中 巷 大 巷 计算公式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运输长度km 2运输方式 轨道或输送机 矿车型号及载重 t 电机车型号 每列车矿车数 N辆 列 每辆车载煤量 Gt 辆 通过大巷运输矸石占原煤比重 R 大巷中相邻两列车间隔时间Tmin 列 轨 道 运 输 不均匀系数 k1 型号 小时运输能力t h 带速m s 3 运 输 装 备 技 术 特 征 带 式 输 送 机 带宽mm 1 电机车运输 大巷运输及井底车场通过能力计算公式 1 10 3301660 1 4 at TRk GN A万 式中 N 每列车矿车数 辆 列 G 每个车载煤量 t 辆 R 通过大巷运输矸石等占原煤 运量比重 k1 不均匀系数 取 1 5 T 大巷中相邻两列车间隔时间 min 列 按煤矿现有运煤列车计算公式 列 min 2 21 n tt v L T 式中 L 大巷运输距离 m v 列车运行速度 m min t1 装车调车时间 含中途停车 时间 min 15 4核定运输能力 A万 t a 5上次核定运输能力万 t a t2 卸载调车时间 min n 运煤列车的列数 列 2 用带式输送机运输时年能力计算按 主井提升带式输送机公式 3 暗斜井提升按主副井或混合井提升 公式计算 无轨胶轮车主要运输能力核定表无轨胶轮车主要运输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9 2 表 井 井 项目单位 1234 计算公式 序 号 1 2 3 4 5 6 7 胶轮车载重量 Gt 台 胶轮车平均日工作台数 n台 运输一次循环时间 Tmin 次 每天工作时间 th d 运输不均衡系数 k1 矸石占煤产量比重 R 相邻两车间隔时间 T min 加权平均运输距离 Lm 胶轮车平均运行速度 vm min 装车调车时间 t1min 卸载调车时间 t2min 1 采 用 数 据 运输线路系数 kX 1 4 10 60330 kT Gtn A 式中 A 运输能力 万 t a t 每天工作时间 h d 取 16 h d G 胶轮车载重量 t 台 k1 运输不均衡系数 取 1 2 n 胶轮车平均日工作台数 台 T 运输一次循环时间 min 次 21 2 tt v L T 式中 L 加权平均运输距离 m v 胶轮车平均运行速度 m min t1 装车调车时间 含中途停车时 间 min t2 卸载调车时间 min 验算井底车场和大巷通过能力公式 1 4 1 10 3301660 TRk Gk A x 式中 G 胶轮车载重量 t 台 kX 运输线路系数 单线时为 16 2计算运输能力 A万 t a 3验算通过能力 A 万 t a 4核定运输能力万 t a 5上次核定运输能力万 t a 0 5 完全形成环线时为 1 R 运输矸石占原煤比重 k1 不均衡系数 取 1 2 T 大巷中相邻两车间隔时间 min 取 0 5 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能力核定表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09 3 表 井 井 项目单位 1 234 计算公式 序 号 1 2 3 4 5 6 7 吨煤用材料比重 M 每次运输材料重量 Pct 次 运材料车间隔时间 tcs 每班运其他材料次数 D次 班 运其他材料车间隔时间 tQs 每班运人车辆间隔总时间 tRs 矸石占原煤产量比重 R 每次运矸石重量 PGt 次 1 采 用 数 据 运矸石车间隔时间 tGs c C G G QR x t P M t P R tDt kA 4 10 36006 3330 式中 A 辅助运输核定能力 万 t a M 吨煤用材料比重 PC 每次运输材料重量 t 次 tC 运材料车间隔时间 s D 每班运其他材料次数 次 班 tQ 运其他材料车间隔时间 s tR 每班运人车辆间隔总时间 s R 矸石占原煤产量比重 PG 每次运矸石重量 t 次 tG 运矸石车间隔时间 s kx 运输线路系数 辅运为单线时为 0 5 辅运完全形成环线时为 1 辅运平硐 以下形成环线时为 0 8 17 运输线路系数 kx 2核定运输能力 A万 t a 3上次核定运输能力万 t a 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表采掘工作面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10 表 前三年采掘工作面平均水平本次核定采掘工作面能力 回采 产量 万t a 平均 工作 面数 个 a 平均 长度 m 个 平均年 推进度 m a 个 煤层生 产能力 t m2 平均 单产 万t 个 月 掘进煤 量 万 t a 采掘煤 量合计 万 t a 回采 产量 万 t a 平均工 作面数 个 a 平均长 度 m 个 平均年 推进度 m a 个 煤层生 产能力 t m2 平均单 产 万t 个月 掘进煤 量 万 t a 采掘煤 量合计 万 t a 上次 核定 采掘 工作 面能力 万t a 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合计 1 按煤层厚 度分列 1 3 米以下 1 3 3 5 米 3 5 米以上 2 按采煤工 艺分列 综放 综采 18 高档 普采 水采 炮采 说明 掘进出煤量按各矿 3 年统计的掘进出煤量的百分比确定 即采掘出煤量 回采煤量 1 c c 掘进煤占回采煤量的百分比 矿井通风核定表矿井通风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11 1 表 项 目单位井井井井备注 序号 矿井通风方式 矿井总进风量m3 min 矿井总排风量m3 min 矿井总有效风量m3 min 矿井实际需要风量m3 min 矿井上年实际平均日产量t d 矿井上年平均日产吨煤实际需要风量m3 t 矿井等积孔m2 矿井瓦斯等级 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m3 t 矿井漏风系数 主要通风机型号 主要通风机出厂日期 厂家 主要通风机电机出厂日期 厂家 电机型号 功率 1 通 风 现 状 主 要 技 术 特 征 瓦斯抽排量m3 min 方法 1 或方法 2 矿井总进风量 Q进m3 min2 采 用 数 据 平均日产吨煤需要风量 qm3 t 19 瓦斯相对涌出量 q相 进 m3 t 采煤工作面正常条件下年产量 A采 进 万 t a 掘进工作面正常条件下年产量 A掘万 t a 合理采掘比 矿井通风能力系数 k 3核定通风能力 Q进万 t a 4上次核定通风能力万 t a 采煤工作面通风参数表采煤工作面通风参数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11 2 表 温度 面长 m 最大控顶距 m 最小控顶距 m 采高 m 回采工艺 CO2 m3 min CH4 m3 min 人数 人 炮采工作面一次炸 药最大用量 kg 风速 m s 工作面编号 20 掘进工作面通风参数表掘进工作面通风参数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11 3 表 风扇型号 功率 KW 风筒直径 mm 局扇供风 距 离 m 局扇实际 吸风量 m3 min CO2 m3 min CH4 m3 min 一次炸药 最大用量 kg 人数 人 断面 m2 温度 风速 m s 工作面编号 21 22 主通风机资料主通风机资料 风风井井风风机机铭铭牌牌参参数数 风风井井风风机机铭铭牌牌参参数数 运转运转 台风机台风机备用 台风机运转运转 台风机台风机备用 台风机 风机型号 风 量 风 压 功 率 风机转速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 传动方式 风机型号 风 量 风 压 功 率 风机转速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 传动方式 风机型号 风 量 风 压 功 率 风机转速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 传动方式 风机型号 风 量 风 压 功 率 风机转速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出厂编号 传动方式 23 电机型号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转 速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电机型号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转 速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电机型号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转 速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电机型号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转 速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 24 煤矿独立通风硐室通风参数煤矿独立通风硐室通风参数 系统用风地点 温度 体积 m3 类型 总功率 kW 进 回风 流温差 氢气量 m3 min 需风量 m3 min 实际配风 量 m3 min 所属采区 说明全填全填炸药库填全填 机电硐室填 全年最大运转 功率 机电硐室 填 充电硐室 填 全填全填全填 风 井 风 井 类型类型 一栏应为 大型 中型或小型 一栏应为 大型 中型或小型 25 其他用风地点通风参数其他用风地点通风参数 系统用风地点类型 温度 断面 m2 煤或岩巷 CO2量 m3 min 瓦斯量 m3 min 需风量 m3 min 实际配风 量 m3 min 所属采区 风 井 风 井 类型类型 一栏应为 一般 运输或架空线 一栏应为 一般 运输或架空线 26 矿用防爆柴油机车通风参数矿用防爆柴油机车通风参数 系统用风地点机车台数 机车功率 kw 配风系数 需风量 m3 min 实际配风 量 m3 min 所属采区 风 井 风 井 27 煤矿采区巷道布置情况煤矿采区巷道布置情况 采区名称采区名称巷道布置巷道布置是否按规定布置适用专用回风巷是否按规定布置适用专用回风巷用风地点布置情况用风地点布置情况 巷道布置巷道布置 为 为 进进 回 回 28 地面生产系统能力核定表地面生产系统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12 1 表 项 目单位合计井井备注序 号 分级粒度mm 原煤运输机小时运输能力t h 上仓皮带小时运输能力t h 破碎设备型号及规格台数 台 破碎设备小时处理能力t h 筛分设备小时处理能力t h 运 输 筛 分 年处理能力万 t a 装车方式 单点或多点 装车主要设备形式 皮带或装车闸门 装车主要设备小时装车能力t h 装满一列车需要时间min 2 装 车 能 力 装车仓总容量t 每列车平均载重t 列 每天列车数列 天3 铁路 运输 能力年铁路外运煤能力万 t a 贮煤场形成及容量t 贮煤场缓冲生产天数天 送煤返煤皮带小时能力t h 4 贮煤 能力 堆取料机型号及小时能力t h 小时装运能力t h 5 汽运 能力年运煤能力万 t a 6核定地面生产系统能力 万 t a 7上次核定地面生产系统能力万 t a 29 说明 运输筛分处理能力指运输筛分环节中最小环节的年能力 汽车运输能力核定表汽车运输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12 2 表 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序号 1地磅型号及台数 2每辆车平均载重t 3每辆车调车作业时间min 4运输不均匀系数 5可同时作业装车车位数个 6装车方式及设备 7每辆平均装车时间min 8小时装车能力t d 9每日可装车作业时间h d 10年装运能力万 t a 11装车仓总容量万 t 12储煤场容量万 t 13返煤设备名称 型号及台数 14返煤设备小时能力t h 15年返煤能力万 t a 16核定运输能力万 t a 17上次核定运输能力万 t a 30 铁车运输能力核定表铁车运输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12 3 表 项目单位数量备注 序号 1装车方式 单点 多点 单股道 双股道 2装车主要设备形式 皮带或装车闸门 3装车主要设备小时能力t h 4装满一列车需要时间Min 5装车仓总容量万 t 6每列车平均载重t 列 7每天列车数列 d 8年铁路外运能力万 t a 9运输不均匀系数1 2 10核定运输能力万 t a 11上次核定运输能力万 t a 31 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选煤厂生产能力核定表 核定煤矿名称 核井 13 1 表 前 3 年实际洗选量 万 t a 后 3 年计划洗选量 万 t a 选煤厂 设计能力 万 t a 入洗原煤量 万 t a 选煤厂 类型 入选 煤种 加工方式 全入 分 级入选 年年年年年年 核定洗选能 力 万 t a 上次核定能力 万 t a 设备名称 跳汰 重介 浮选设备名称 型号 台数浮选设备型号 规格 台数 每台设备面积或槽宽浮选设备总容积 m3 小时入洗总量 t h 小时单位容积处理量 t m3h 小时处理能力 t h 1 洗选 能力 年洗选能力 万 t a 4 浮选 能力 年浮选能力 万 t a 名称型号 台 数 物料粒度 mm 处理能力 t h 分级筛型号筛分能力 t h 动筛跳动破碎机型号破碎能力 t h 重介 5 筛分 破碎 能力 年处理能力 万 t a 风选原煤仓 场 容量 万 t 2 选矸 能力 年选矸能力 万 t a 精煤仓容量 万 t 名称带宽 mm 速度 m s 倾角 小时运输能力 t h 6 储煤 能力 混 中煤仓容量 万 t 合计 万 t 原煤上仓浓缩机 t h 入选原煤离心机 t h 精煤上仓过滤机 t h 3 主要 输送 设备 能力 年输送能力 万 t a 7 煤泥 处理 能力 年处理能力 万 t a 32 铁路装车小时装车能力 t h 每列车装运量 t 列 每天列车数 列 d 年运输量 万 t a 8 装车 外运 能力汽运装车小时装车能力 t h 每天装运时间 h d 每天装运量 t d 年运输量 万 t a 说明 汽运能力按核井 12 2 表计算 铁运能力按核井 12 3 表计算 附件三 各专业要求提供的材料 1 1 综合资料 综合资料 1 采矿许可证 2 生产许可证 3 安全生产许可证 4 工商营业执照 矿长资格证 5 年度安全评价结论意见 6 上次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7 最新开发利用方案 包括扩层的 储量核实报告 扩层 8 系统 采煤方法等与上次核实以来变化情况说明及证明材料 批 复 验收文件等 9 各系统相关设备检测报告 全文 2 2 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核定资料 资源储量及服务年限核定资料 1 依法认定资源储量文件 评审意见书 2 上年度核实或检测的资源储量 上年度上报正式资源储量报表 3 采区回收率 三个煤量 和安全煤柱留设资料 4 上行开采及特殊开采的批准文件 5 厚薄煤层 难易开采煤层 不同煤种 煤质煤层合理配采资料 6 批准的资源储量 注销 报损 地质及水文损失和转入转出等增 减情况 7 依法批准的资源储量 上年度核实或检测资源储量报告 资源储 量变化原因 上年度上报的正式资源储量报表 8 生产矿井的地质报告 2 3 3 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资料 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核定资料 1 主井提升系统 主井为立井时需如实提供以下数据 主井绞车的运行方式 提升容器 电控系统方式 每次提升煤炭量 井底是否有缓冲煤仓 是否采用定重装载方式 提升一次循环时间 主井为带式输送机时需如实提供以下数据 输送机带宽 输送机带速以及输送机倾角 输送机井底是否设有井底中央煤仓 输送机设计输送能力 实测单位输送机长度上的负载量 kg m 2 副井提升系统 副井绞车的运行方式 提升容器 电控系统方式 前三年的矸石产量和原煤产量 若有困难 可提供上一年的矸石产 量和原煤产量 设计出矸率 每次提矸石重量 每次下材料重量 提升矸石 提升材料 下其他材料的一次循环时间 吨煤用材料比 重 最大班下人的实际数 工人每班下井时间 每班升降人员的总时间 并说明本矿有无综采工作面 以上数据必须经过现场实测或提供实际报表 并有计算过程 3 混合井提升系统 3 副井提升系统中的所有需提供的数据 每次提升煤炭重量 提煤一次循环时间 4 4 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资料 井下排水系统能力核定资料 1 全矿井下排水系统总图 2 主排水系统逐台水泵的技术测定报告 3 主排水系统水泵联合试运转报告 报告由分管总工程师签字 加 盖矿公章 4 经上级部门审查的地质说明书提供的设计正常和最大涌水量 5 提供电子版 各水平主排水泵 包括配用电机 管路 的数量 技术特征 泵房工作和备用以及检修水泵数量 工作 备用水泵和管路 流速按 2 5m3 s 的排水能力 水仓的有效容积 上年实际产量 6 最近一次核定的矿井排水能力 万吨 年 5 5 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资料 供电系统生产能力核定资料 1 矿井供电方式 电源线路的型号 长度 变压器的型号 容量 矿井装机容量 实际用电量 井下涌水时的用电负荷 2 下井电缆条数 型号 长度 3 全矿全年用电量 实际生产原煤量 吨煤综合电耗 本数据必 须有报表 上报数据或相关部门的意见 4 与实际相吻合的矿井供电系统图 井上和井下 排水系统图 6 6 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资料 井下运输系统生产能力核定资料 1 井下主 辅运输系统图 包括各开采水平的各生产采区工作面顺 槽至主井底煤仓或车场下的给煤机到装载皮带的全部运输系统环节或设备 4 并按系统设备或环节标注每一台设备的规格型号 安装坡度 运输长度 小时额定能力等参数 用小长方框标在系统相对应的环节或设备附近 画 上图例 图鉴和指北线 2 水平大巷用电机车列车运煤的要提供如下实测参数 L 大巷运输距离 m V 列车运行平均速度 m min t1 装车调车时间 含中途停车时间 min t2 卸载调车时间 min n 运煤列车的列数 列 N 每列车矿车数 辆 列 G 每辆车载煤量 t 辆 R 通过大巷运输矸石 材料 设备 人员等占原煤运量 比重 3 暗斜井 轨道上下山 用矿车运煤的需提供如下参数 PG 每次提矸石重量 t 次 TM 提煤一次循环时间 s 次 PM 每次提煤重量 t 次 TG 提矸一次循环时间 s 次 M 吨煤用材料比重 PC 每次提升材料重量 t 次 TC 每次提升材料循环时间 s 次 D 下其他材料次数 次 5 TQ 下其他材料每次循环时间 s 次 TR 每班上 下人总时间 s 班 4 皮带机运输时需提供如下参数 规格型号 带宽 m 带速 m s 额定小时能力 t h 运输长度 m 安装角度 o 电机功率 KW 5 刮板输送机需提供如下参数 规格型号 额定小时运输能力 t h 速度 m s 实测载煤量 kg m 6 给煤机需提供的参数 规格型号 额定小时给煤量 t h 实测 给煤量 t min 7 翻车机需提供的参数 规格型号 额定翻车能力 t h 或 车 min 实测翻车数 车 min 7 7 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核定资料 采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3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教学评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 选举投票流程及注意事项教程
- 汽车销售流程管理及客户服务指南
- 高级导游考试题库及答案
- 小学三年级数学单元测试讲评方案
- 新概念英语二册课程详细教案
- 工业污水治理技术方案汇编
- 中高考备考心理辅导方案
-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管理方案
- 第5课《设计汽车标志》(教学设计)长春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
- 文明礼仪课件高中
- DB65 T8038-2025 好住房建设技术标准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必考知识点提纲
- 2025年理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考试(理赔员·车险理赔)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压力表课件教学课件
- 感染性休克护理新进展
- 2025年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景区管理办法条例
- 马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课件 第二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和曲折发展1
- 粉末冶金制品制造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GB/T 45882-2025猴头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