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 20112011 届届 名师宝典名师宝典 高考导航系列试题高考导航系列试题 高三上学期物理单元测试 高三上学期物理单元测试 2 2 新课标人教版新课标人教版 命题范围命题范围 相互作用相互作用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共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 第 卷 选择题 共 40 分 一 本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4 分 共 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的小题只有 一个选项正确 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 4 分 选不全的得 2 分 有 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 两个大小分别为 1 F和 2 F 21 FF 的力作用在同一质点上 它们的合力的大小F满足 A 1 F F 2 FB 12 2 FF F 12 2 FF C 12 FF F 12 FF D 2 22 1 FF 2 F 2 22 1 FF 2 如图所示 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 止状态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 B 天花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 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 木块将始终保持静止 D 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随推力F的增大而变化 3 用一根长 1m 的轻质细绳将一副质量为 1kg 的画框对称悬挂在墙壁上 已知绳能承受的 最 大张力为10N 为使绳不断裂 画框上两个挂钉的间距最大为 g取 2 10m s A 3 m 2 B 2 m 2 C 1 m 2 D 3 m 4 4 在图中有两个物体 A B GA 3N GB 4N A 用悬线挂在天花板上 B 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弹簧的弹力为 2N 则悬线的拉力T B 对地面的压力FN的可能值分别是 G a b AB O A NT7 0 N F B NT5 NFN2 C NT1 NFN6 D NT2 NFN5 5 如图所示 在水平天花板的A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 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 杆的下端有 一 个轻滑轮O 另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点处 细线跨过滑轮O 下端系一个 重量为G的物体 BO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为 30 系统保持静止 不计一切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线BO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 2 G B 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 2 G C a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 D 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 6 如图所示 水平细杆上套一环 A 环 A 与球 B 间用一轻质绳相连 质量分别为mA mB 由于 B 球受到风力作用 A 与 B 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 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风力增大时 轻质绳对 B 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B B 球受到的风力F为 tangmB C 杆对 A 球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而增加 D A 球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BA B mm m 7 如图所示 A B 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体物块 它们的质量相等 F是沿水平方 向作用于 A 上的外力 已知 A B 的接触面 A B 与斜面的接触面均光滑 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 A 对 B 的作用力大于 B 对 A 的作用力 B A B 可能沿斜面向下运动 C A B 对斜面的压力相等 D A B 受的合外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相等 8 如图所示 上表面光滑的半圆柱体放在水平面上 小物块从靠近半圆柱体顶点O的A点 在外力F作用下沿圆弧缓慢下滑到B点 此过程中F始终沿圆弧的切线方向且半圆柱体 保持静止状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半圆柱体对小物块的支持力变大 B 外力F先变小后变大 C 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摩擦力先变大后变小 D 地面对半圆柱体的支持力变大 9 如图所示 轻绳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A上 另一端与套在粗糙竖直杆MN的轻圆环 B相连接 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子上一点O 使物体A及环B静止在图中虚线所在的位 置 现稍微增加力F使 O 点缓慢地移到实线所示的位置 这一过程中圆 环B仍保持在原来位置不动 则此过程中 环对杆摩擦力F1和环对杆 的弹力F2的变化情况是 A F1保持不变 F2逐渐增大 B F1逐渐增大 F2保持不变 C F1逐渐减小 F2保持不变 D F1保持不变 F2逐渐减小 10 如图所示 轻绳两端分别与A C两物体相连接 mA 1kg mB 2kg mC 3kg 物体A B C及C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 1 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 若要 用力将C物体拉动 则作用在C物体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 取g 10m s2 A 6NB 8N C 10ND 12N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二 本题共 2 小题 共 12 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 6 分 小明同学在学完力的合成与分解后 想在家里做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 则 他 从学校的实验室里借来两只弹簧测力计 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A 在墙上贴一张白纸用来记录弹簧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B 在一只弹簧测力计的下端悬挂一装满水的水杯 记下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C 将一根大约 30 cm 长的细线从杯带中穿过 再将细线两端拴在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挂 钩上 在靠近白纸处用手对称地拉开细线 使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 在白纸 上记下细线的方向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如图甲所示 D 在白纸上按一定标度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弹力的图示 如图乙所示 根据力的平 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出这两个力的合力 F 1 在步骤 C 中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 2 在步骤 D 中 合力 F N 3 若 就可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2 6 分 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k 当挂在弹簧下端的砝码 处于静止状态时 测出弹簧受到的拉力F与对应的弹簧长度L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 内 列表记录如下 因为逐差法常用于处理自变量等间距变化的数据组 所以小组一成员用逐差法处理数 据 具体如下 将表中第三列相邻的两项求差 得出弹簧伸长量 L Li Li 1 每个 L都是与相同的拉力 F 0 49N 相对应的伸长量 求出 L的平均值 L cm 1 47cm L2 L1 L3 L2 L6 L5 5 L6 L1 5 67 55 60 20 5 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L F 0 333N cm 0 49N 1 47cm 该成员在实验数据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是 请你用逐差法处理表格中的数据 尽量精确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k N cm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 本题共 4 小题 满分 48 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 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10 分 如图所示 物体A的质量m 3 kg 用两根轻绳B C连接于竖直墙上 要使两 绳都能绷直 即物体A在如图所示位置保持平衡 现施加一个力F作用于物体 力F 的方向如图 69 所示 若夹角 8 600 求力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 取 g 10 m s 实验次数 iFi N Li cm 10 4960 20 20 9861 60 31 4763 05 41 9664 65 52 4566 10 62 9467 55 14 12 分 如图所示 某同学在地面上拉着一个质量为m 30kg 的箱子匀速前进 已知箱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5 拉力F1与水平面夹角为 45 g 10m s2 求 1 绳子的拉力F1为多少 2 该同学能否用比F1小的力拉着箱子匀速前进 如果能 请求出拉力的最小值 若 不能 请说明理由 15 14 分 当物体从高空下落时 所受阻力会随物体的速度增大而增大 因此经过下落 一段距离后将匀速下落 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下落的收尾速度 研究发现 在相同环 境条件下 球形物体的收尾速度仅与球的半径和质量有关 下表是某次研究的实验数 据 小球编号 ABCDE 小球的半径 10 3m 0 50 51 522 5 小球的质量 10 6kg 254540100 小球的收尾速度 m s 1640402032 1 根据表中的数据 求出B球与C球在达到终极速度时所受阻力之比 2 根据表中的数据 归纳出球形物体所受阻力f与球的速度大小及球的半径的关系 写出有关表达式 并求出比例系数 3 现将C号和D号小球用轻质细线连接 若它们在下落时所受阻力与单独下落时的 规律相同 让它们同时从足够高的同一高度下落 试求出它们的收尾速度 并判 断它们落地的顺序 不需要写出判断理由 16 12 分 如图所示 AO是具有一定质量的均匀细杆 可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细杆上的P点与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体接触 圆柱体靠在竖直的挡板上而保持平衡 已知杆的倾角 60 球的重力大小为G 竖直挡板对球的压力大小为G32 各处 的摩擦都不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作出圆柱体的受力分析图 2 通过计算求出圆柱体对均匀细杆AO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水平地面对圆柱体作用力的 大小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共点的两个力合成 同向时最大为 1 F 2 F 反向时最小为 1 F 2 F 2 C 解析 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说明合外力为 0 将重力分解为垂直斜面方向和沿斜面 方 向 所以弹力不可能为 0 静摩擦力等于沿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D 项错误 因重力 沿 斜面的分力不变 所以F增大物体保持静止 3 A 解析 一个大小方向确定的力分解为两个等大的力时 合力在分力的角平分线上 且 两分力的夹角越大 分力越大 题中当绳子拉力达到F 10N 的时候 绳子间的张角最大 即两个挂钉间的距离最大 画框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 三个力为共点力 受力如图 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绳子长为L0 1m 则有 cos2Fmg 两个挂钉的间距 离 sin 2 2 0 L L 解得 2 3 Lm A 项正确 4 BC 解析 有题意 A B 间的弹簧的弹力为 2N 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则 B 对地面的 压 力FN GB 2N 2N 悬绳的拉力T GA 2N 5N B 项正确 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则 B 对 地面的压力FN GB 2N 6N 悬绳的拉力T GA 2N 1N C 项正确 综述本题 BC 项正确 5 D 解析 细线对天花板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G 以滑轮为对象 两段绳的拉力都是 G 互成 120 因此合力大小是G 根据共点力平衡 a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也是G 方 向 与竖直成 60 斜向右上方 a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为零 6 B 解析 以 B 球为研究对象 受到重力 风力和拉力 三力平衡 解三角形得到拉力 cos gm T A 风力 tangmF B A 项错误 B 项正确 利用整体法水平有 gmmF BA 解得 BA B mm m tan D 项错误 竖直方向杆对 A 球的支持力 A Ngmm BA C 项错误 综述 B 项正确 7 BD 解析 A B 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故 A 项错误 A B 有可能静止在斜 面 还有可能沿斜面向下运动 故 B 项正确 由力的合成知识可知 A 对斜面的压力大于 B 对斜面的压力 故 C 项错误 不管 A B 做何种性质的运动 它们的运动情况相同 它们沿水平方向的分运动的加速度相同 由Fma 合 可知它们受到的合外力沿水平 方 向的分力相等 故 D 项正确 8 C 解析 建立斜面模型 设虚线 A 与虚线 O 的夹角为 有 sinmgF cosmgN 小物块在拉动过程中 变大 所以 AB 项错误 利用整体法 在水平 方向有 2sin 2 1 cosmgFf C 项正确 在竖直方向有 sin FgmMN 判断支持力是变小的 D 项错误 9 A 解析 结点O受力有 水平拉力 tanmgF 因 所以F 由整体法可知 杆对环B的摩擦力 1 F 不变 弹力FF 2 变大 再由相互作用关系可得 A 选项正确 10 B 解析 当物体 C 向左匀速运动时 拉力F最小 以物体 A 为研究对象 在水平方向 上有1 AA Tfm gN 以物体A B C整体为研究对象 在水平方向上有 2 8 ABC FTmmmgN 故选项 B 正确 11 1 3 00 2 分 2 5 2 0 2 2 分 3 F 近似在竖直方向 且数值与 F近似相等 2 分 1 问读数时要注意估读 在解答 2 问时要仔细 否则易造成误差太大 12 1 只利用了L1和L6两个数据 导致误差较大 或未利用L2 L3 L4 L5 L 导致误差较大 3 分 0 328 3 分 L 13 A 球受力如图所示 则有 水平方向 CB FFF coscos 2 分 竖直方向 mgFF B sinsin 2 分 由 式得NN mg F mg F B 6 34320 sinsin 2 分 由 式得NN Fmg F C 3 17310 cos2sin2 2 分 所以力 F 大小应满足的条件是 17 3 N F 34 6 N 2 分 14 1 F1cos45 mg F1sin45 2 分 2 分 F1 mg cos45 sin45 100 2N 2 设拉力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则Fcos mg Fsin 2 分 2 分 F mg cos sin 当 arctan 时 F有最小值 其值为 4 分 Fmin mg 1 2 60 5 N 15 1 球在达到终极速度时为平衡状态 有f mg 1 分 则 fB fC mB mC 1 分 带入数据得 fB fC 1 9 2 分 2 由表中 A B 球的有关数据可得 阻力与速度成正比 即 fv 1 分 由表中 B C 球有关数据可得 阻力与球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即 2 fr 1 分 得 2 fkvr 2 分 k 4 9Ns m3 或k 5Ns m3 2 分 3 将 C 号和 D 号小球用细线连接后 其收尾速度应满足 mC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河南轻工职业学院单招《语文》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6届河南省郑州枫杨外国语中学化学九上期中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惠州市惠东燕岭学校九上化学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实验学校2026届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医疗保障工作总结
- 窗口部门工作总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东省滨州市部分学校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6届黑龙江省桦南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特斯拉供应商手册
- 2025年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吉林:用水定额(DB22-T 389-2019)
- 威士忌餐吧策划书3
- 《应用语文(第三版)》课件 第三单元 特殊情境口语交际
- 果农电商合同协议
- 武汉网约车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DB1411T 65-2024 旱垣地高粱田间测产操作规程
- 数码印花操作培训课件
- GB/T 44808.2-2024人类工效学无障碍设计第2部分:考虑颜色视觉随年龄变化的颜色组合方法
-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