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政治专题提升训练(八)_第1页
2014高考政治专题提升训练(八)_第2页
2014高考政治专题提升训练(八)_第3页
2014高考政治专题提升训练(八)_第4页
2014高考政治专题提升训练(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42014 高考政治专题提升训练 八 高考政治专题提升训练 八 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 4 分 共 48 分 1 2013 年广东惠州二调 2013 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 在电影创作 产业规模等各 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 当年我国故事影片产量较 2013 年增幅达 15 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到 101 72 亿元 这体现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是 A 人们文化消费观明显改善 B 影视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推动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C 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大提高 D 能更好地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2 2013 年广东佛山一模 2013 年秋季广交会于 10 月 15 日在琶洲广交会展馆举办 会 展上展出的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商品 还有各国商品背后的民族文化 人们看到的不仅仅是 商品与商机 还有对自己民族 国家的自尊与自豪 这表明 商业贸易活动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发展促 进经济繁荣 我们应激发民族文化创造力 提高文化软实力 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 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A B C D 3 2013 年山东烟台二模 孔庙 孔府 孔林合称为 三孔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不可多 得的历史文化游览胜地 三孔 就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教科书 均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这 说明 A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 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C 精神产品具有继承性 D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4 2013 年北京顺义模拟 合作共赢 的主张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 和为贵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和为贵 的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仍有深刻影 响 这主要说明 A 文化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 B 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C 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D 文化决定人们的世界观 5 2013 年江苏泰州检测 某校开展以 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 91 周年 为主题的读书活 动 开展这项活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增强其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利于引导 学生把握人生道理 实践人生追求 这是因为 文化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 高的道德 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A B C D 6 2013 年广东江门二模 2013 年 10 月 10 日 在重庆举行的第十二届亚洲艺术节上 2 来自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团队表演了 100 多场中外优秀剧目 多国文化艺术同台竞技 表明 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亚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 文化活动 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 决定着中华文化的创新 文化既是民族的 又是 世界的 A B C D 7 2013 年广东汕头一模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 在母亲节这天 日本人 送给母亲的是红石竹 泰国人送茉莉花 大多数国家通常是送康乃馨 以此来表达对母亲的 爱 而中国人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浓浓的亲情 在母亲节这一天 人们会送给母亲鲜花 蛋糕 亲手烹制的饭菜等礼物 这说明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无国界 民族节日所具有的特色正逐渐消失 文化影响人 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A B C D 8 2013 年广东惠州三调 英国曾有很多殖民地 但即使 300 年的殖民地怎么看都不 像英国 在几个华人社会中 新加坡西化的程度更高 同时 新加坡在社会结构上也更接近 中国传统社会 可见 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具有社会历史性 文化具有时代性 A B C D 9 2013 年广东茂名一模 近 100 年的发展实践证明 辛亥革命作为一次革命运动和重 大政治事件 影响了整个 20 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 也带来了 20 世纪中国的思想大解放 对 此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 促进文化发展 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和前进动力 C 接受新文化和外来文化才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D 革命斗争和社会制度变革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10 2013 年广东惠州模拟 一切受人民欢迎 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 从本质上 说 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 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 可 见 优秀的文化 A 源于时代的智慧 推动时代的前进 B 彰显时代的精神 创造时代的未来 C 反映时代的潮流 决定时代的走向 D 源于时代的实践 引导时代的发展 11 2013 年广东韶关一模 一位参加 走转改 即 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 活动 的记者在采访手记中写道 越走近基层 越能触摸到现实的坚硬 也越能感受到希望的生长 这说明 A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 C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D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12 2013 年安徽皖南联考 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 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 妇孺皆知的里 巷歌谣 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 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 它吸收了汉剧 楚剧 高腔 采 茶戏 京剧等众多姐妹艺术的精华 使自己逐渐完善起来而成为一个名剧 这说明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传统文化创新需要吸引外国的先进文化 文化是人 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 B C D 题号 123456789101112 3 答案 二 非选择题 共 2 小题 满分 52 分 13 24 分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 36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元上都遗址和澄江化石 地都顺利通过审议 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 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已增加到 43 个 1 当今世界各国为什么高度重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9 分 2 请你对我国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15 分 14 28 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 决 定 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意义深远的文化强国时期 材料一 山东省积极打造有山东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 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实施 文化产业战略重组 营造主旋律与多元化统一的文化环境 以先进文化引领经济发展 以优 秀文化提升劳动者素质 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正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和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支点 材料二 决定 指出 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 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 没有文化的积 极引领 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 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 一个国家 一个 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 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1 结合材料一 运用 文化生活 的有关知识说明山东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 如何发挥文化的独特作用 12 分 2 从文化创新的角度 分析说明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6 分 4 一 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 4 分 共 48 分 1 2013 年安徽卷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世界各地有 很多闻名遐迩的城市雕塑 如希腊雅典的雅典娜神像 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 它们体现 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这些被人们称作 城市的眼睛 的雕塑 意味着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彰显着世界文化的认同感 归属感 蕴含着城 市生活美好的精神追求 决定着城市生存发展的文化方向 A B C D 2 千里姻缘一线牵 2013 年第 29 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于 4 月 22 日在潍坊奥体公园体 育场隆重举行 吸引了百万游客观赏 带动了潍坊旅游产业的发展 从 文化生活 的角度 看 这表明 A 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 我国的文化事业应全部实现产业化 C 文化产业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D 对待风筝会等一切传统文化都要全盘继承 3 2013 年江苏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生 然而 只有离乡的人 才会想回乡 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故乡愈难回 乡愁便愈深 这说明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认识来自实践的需要 优 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 B C D 4 2013 年北京卷 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 单 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 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 美食译苑 中文菜单英文译 法 一书 将 2158 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 此举有助于 A 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 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C 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 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5 2013 年天津卷 由我国著名艺术家杨丽萍领衔的 云南映象 在澳大利亚演出 引 起轰动 这个蕴含现代文化观念 充满美丽安宁意境 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舞剧 在澳大 利亚观众中产生了认同感和亲切感 该剧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的根本原因是 A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 B 中华文化与澳大利亚文化具有巨大的反差 C 不同国家的人民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D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作品能得到世界认可 6 2013 年山东卷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 汉语热 现象 而遍布世界五大 洲的孔子学院 更是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出生机 这说明 文化交流能够增强文化影响力 文化对经济具有积极的反作用 文化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B C D 5 7 2013 年福建卷 下列选项能体现下图漫画寓意的有 实现文化创新要避免出现与过去重复的东西 漠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失去了文化 创新的动力 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前进的包袱 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A B C D 8 2013 年福建卷 杜甫是 大地的诗人 他如此真切 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 他对公正的关切 对天下苍生的关怀 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 杜甫活着 他依然行走于 大地 这表明 A 以人为本 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 立足实践 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 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 中和的善良本性 D 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9 2013 年江苏卷 彩色动画影片 大闹天宫 自上个世纪 60 年代开始影响几代中国人 其后通过录像带 VCD 电视重播使其影响更加广泛 甚至登陆法国 美国等国家 如今人 们还可以在网络上观看 3D 版的 大闹天宫 这表明 A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 科技进步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C 通俗化是文化发展的方向 D 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10 2013 年江苏卷 100 年来 中华书局以出版古籍和经典为特色 如今他们把自身的 定位从 传承者 扩展为 传播者 既出版古籍学术著作 又出版面向大众的 解读经典 式图书 丰富了文化市场 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 由此可见 A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B 文化发展要兼收并蓄 C 文化融合离不开博采众长 D 文化繁荣要锐意创新 11 2013 年山东卷 茂腔是山东独特的地方戏曲 由茂腔经典剧目 墙头记 改编制作 而成的茂腔动漫剧 既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又不乏时尚元素 深受观众喜爱 这反映的 文 化生活 道理是 A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B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C 大众传媒是实现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D 不同地方文化存在着共性和普遍发展规律 12 2013 年浙江卷 好莱坞电影 功夫熊猫 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 功夫是中国的 熊猫是中国的 场景是中国的 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 这告诉我们 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繁荣 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文化既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A B C D 题号 123456789101112 6 答案 二 非选择题 共 2 小题 满分 52 分 13 26 分 有人说 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是地里的农作物 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 产品 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 电影 电视节目 音乐 书籍和电脑软件 面对美国文 化的大举入侵 许多国家忧心忡忡 小国 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能为力 而有一定实力 的国家 则以不同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文化 如法国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 结合材料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材料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10 分 2 面对文化入侵 请你为加强我国的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16 分 14 26 分 根据下面漫画 运用 文化生活 的相关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 12 分 2 运用 文化生活 的相关知识 谈谈你对漫画的认识 14 分 7 专题模拟演练 八 专题巩固 1 B 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题干体现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故 B 项符合题 意 A 项中的 明显改善 C 项中的 大大提高 夸大了其作用 D 项与材料无关 2 C 会展属于商业贸易的一种形式 故 符合题意 题干强调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故 符合题意 在材料中体现不明显 传统文化 说法错误 故选 C 3 D 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 三孔 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可见文化需要通过物质载 体呈现出来 故 D 项符合题意 4 B A D 两项中的 决定 说法错误 文化对人的影响作用不能等同于决定作用 C 项与题意无关 故选 B 5 B 说法错误 应是 优秀文化 说法太绝对 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 选 B 6 A 多国文化艺术同台竞技 既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也体现了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故 符合题意 决定 说法错误 夸大了其作用 故选 A 7 C 母亲节已成为世界人民共有的节日 但在不同国家和民族其表达方式则不尽相同 这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同时不同国家表达方式的不同也说明人 的行为受其所在文化环境的影响 故 正确且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 故选 C 8 A 本题考查文化的特征 英国殖民地的文化和华人社会中的文化 虽然受到西方文 化的影响 但是依然留住了自己的文化体系 故 符合题意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 选 A 9 A 辛亥革命属于社会变革 它是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引导下发生的 同时又促进了文 化的发展 故 A 项符合题意 B C 两项均与题意不符 D 项说法错误 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文化创新 10 D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艺术作品反映人民精神世界 在人民的伟 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 说明优秀的文化来源于时代的实践 文化是实践的产物 引领人民 精神生活 说明优秀的文化又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能动影响 引导时代的发展 故选 D A 项 说法错误 文化是主观的 不能创造时代的未来 也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 排除 B C 两项 8 11 A 走基层属于实践活动 文艺工作者走基层有利于进行文化创新 故 A 项符合题 意 B 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C D 两项强调的是文化创新的作用 与题意不符 12 D 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 说明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符合题意 山 野村夫的劳动之歌 很明显说明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符合题意 表述正 确但不符合题目主旨 排除 故选 D 13 解析 第 1 问考查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 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第 2 问考查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要注意开发和保护相结合 提高 公民的保护意识等 答案 1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它不仅对于研究人 类文化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它们是人类共 同的文化财富 5 分 由于自然和人为等多方面的原因 许多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遗产还 面临着被毁坏的危险 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4 分 2 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处理好旅游开发和保护利用 之间的关系 加强宣传 让人们真正懂得和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 识和公民意识 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 每 点 5 分 共 15 分 14 解析 第 1 问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应该立足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内容 从科技进步 文化产业 劳动者素质等角度来分析 第 2 问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 主要立 足方向 途径和主体来分析 答案 1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相互交融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 作用越来越突出 山东省通过打造有特色优势的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 4 分 以先进文 化引领经济发展 发挥先进文化的方向保证 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 4 分 山东省 发挥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作用 促进了劳动者素质提高 4 分 2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要自觉投身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 4 分 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要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 4 分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需要正确对待 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要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 对 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4 分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要坚持正确 方向 反对错误倾向 既要反对 守旧主义 和封闭主义 又要反对 民族虚无主义 和 历史虚无主义 4 分 能力提升 1 B 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 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故 说法正确 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文化的鲜明个性特征 没有体现世界文化的认同感 归属 9 感 故 说法错误 每一座城市雕塑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寓意 故 说法正确 决定 说法错误 故选 B 2 A 材料体现了风筝会这一文化活动对潍坊经济的促进作用 故 A 项符合题意 B 项 中的 全部实现产业化 说法过于绝对 C 项说法错误 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 实力 D 项 全盘继承 说法错误 3 A 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只有离乡的人才会发现 故乡愈难回 乡愁便愈深 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符合题意 故乡牵挂着我们的一 生 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符合题意 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4 C 本题考查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提供英文菜单 可以使外国人更好地了解 中华饮食文化 A 项与题意无关 C 项符合题意 中餐菜名翻译成英文名称有利于中华饮食 文化的传播 与西方饮食文化及其传播无关 B 项说法错误 D 项表述错误 5 C 本题考查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知识点 云南映象 引发澳大利亚观众共鸣 根本 原因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共性 有普遍的规律 A B 两项强调的是文化的差异 D 项 说法太绝对 故选 C 6 D 本题以全球 汉语热 为背景 考查对文化交流与传播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我国通过举办孔子学院这一途径 传播了中华文化 让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全世界焕发生机 符合题意 中国的语言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可 符合题意 中国的巨大发展潜力形成了 全球 汉语热 现象体现了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 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7 D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漫画中文字的含义 知道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文化创 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故 说法错误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故 说法 错误 对待传统文化 我们要全面看待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进行文化创新 推动民族 文化的繁荣 故 正确且符合题意 故选 D 8 B 从题干可以看出 杜甫是 大地的诗人 他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 反映 人民的利益与呼声 所以 今天他依然行走于大地 获得了永恒 故 B 项符合题意 A 项中 的 始终 一词说法太绝对 从题干中无法看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什么 也无法看出中 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文化的作用 故 C D 两项均与题意无关 9 B 题干体现的是先进的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体现了科技对文化的影响 故 B 项 符合题意 10 D 原来中华书局只作为传承者 现在扩展为传播者 丰富了文化市场 是因为他 们在不断创新 说明了文化繁荣要锐意创新 故 D 项符合题意 A 项说法正确 但题干没有 涉及物质载体 兼收并蓄 博采众长也没有体现 B C 两项均不符合题意 11 B 通过对经典剧目改编创新 使其深受观众喜爱 表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 力的重要保证 B 项符合题意 A D 两项说法正确 但均不符合题意 C 项说法错误 社会 10 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