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一专题检测评估 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一专题检测评估 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一专题检测评估 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一专题检测评估 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专题一专题检测评估 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32013 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年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 1 1 电子题库电子题库 专题一专题检测评估专题一专题检测评估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60 分 1 禹授益 而以启为吏 及老 而以启不足任天下 传之益也 启与支党攻益 而 夺之天下 这段史料反映的实质是 A 禹大公无私 把王位传给大家信任的人 B 启取得统治地位依靠的是宗法关系 C 家天下 制度的开始 D 当时贫富差距很大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夏初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首先要读懂材料 材 料中的启攻益而夺之天下 正反映了这一历史事件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也就开始了 家天下 的制度 2 荀子 富国 载 故天子朱裷衣冕 诸侯玄裷衣冕 大夫裨冕 士皮弁服 与 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封建礼制 解析 选 A 这段话的意思是 天子穿戴赤色画龙的衮衣和冠冕 诸侯穿戴黑中带红 的衮衣和冠冕 卿大夫朝觐或祭祀时穿戴禆衣礼冠 位次低于大夫的士则穿皮弁之衣 材 料体现了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不同的等级序列 反映了分封制的特点 故选 A 项 3 下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 世飨堂 的两块牌匾 它们 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 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 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 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A B C D 解析 选 A 图片所示是王氏宗祠牌匾 祠即宗祠 祠堂 主要是用来供奉和祭祀祖 先的场所 一般是一姓一祠 内有旁文记载着姓氏渊源 族人荣耀等 由此可见图片强调 的是血缘关系 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制度 有利于凝聚宗族的力量 据此即 可判断与之联系的制度是宗法制 与牌匾所反映的思想不符 4 据史料记载 上海青帮著名人物杜月笙发迹后请杨度为自己修家谱 最终杨度选择 了杜甫为其先祖 这一记载体现出家谱 A 具有区分家庭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 B 具有传承先辈精神和鼓励后人的目的 C 是研究历史 地理 社会 民俗的重要资料 D 深受中国古代宗法观念的影响 解析 选 D 杜月笙发迹后 请杨度为他修家谱 说明其深受尊宗敬祖的古代宗法制 观念的影响 D 正确 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 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A B C 说法正确 但与题干无关 排除 5 2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 研究这类文献可以 佐证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度 B 宗法制度 C 分封制度 D 郡县制度 解析 选 B 本题主要考查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 家谱 又称族谱 祖谱 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 国史 地志 族谱 之一 属珍贵的 人文资料 研究家谱可以佐证宗法制度 6 秦统一后 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体制 秦王嬴政改称 皇帝 自称为 朕 命为 制 令为 诏 西汉建立后 刘邦为改变朝仪无度的状况 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 朝仪 他们都是为了 A 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 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 C 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D 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 选 A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 认为自己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就将三皇和五帝 的名称合为 皇帝 定为自己的尊号 又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 朕 皇帝的命 令 分别称 制 和 诏 汉高祖命儒士叔孙通制定新朝仪 意在改变朝仪混乱无度的状况 这些均体现了封建制度下皇权至上 皇帝至尊的特点 A 正确 7 在谈及秦朝郡县制时柳宗元说 令海内之势 如身之使臂 臂之使指 莫不制从 摄制四海 运于掌握之内 柳宗元的观点是 A 郡县制推动了秦朝的统一 B 郡县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C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D 郡县制有利于民族融合 解析 选 C 这段话的意思是郡县制就像人的肩膀 臂膀上的手指要服从身体的指挥 这里的 身体 是指皇权 摄制四海 运于掌握之内 指通过郡县制 皇帝能够控制四 方 故选 C 8 某次考古活动中发掘出古代刻石一方 上有刻文 追念乱世 分土建邦 乃今 皇帝 一家天下 兵不复起 据此判断得出的历史信息不符合史实的是 A 乱世 与 分土建邦 有着直接的内在因果关系 B 秦始皇兼并天下 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 C 家天下 结束了乱世 彻底消除了由分土建邦带来的割据战乱 D 这块刻石出现的年代不会早于秦代 解析 选 C 秦王朝以后 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后期大都割据战乱不断 C 项不符合史 实 9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 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 到了北宋相当于丞 相的官职就更多了 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 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 古代王朝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3 D 中央控制地方政府的日益严密 解析 选 A 在中央集权制度下 丞相权力过大 就会威胁到皇权 所以历代皇帝都 要想办法削弱相权 而分权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方法 题目中的 C 项是其直接目的 A 项 才是其本质 10 有史学家认为 从秦汉起 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 而这个核心问题 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 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 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 时期统治者解决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 废分封 置郡县 B 建立法律体系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从材料中 隋唐时期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 制衡 等信息可知 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符合材料要求 故选 C 项 A 项是秦朝的 措施 D 项不能解决 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问题 均排除 B 项与史实不符 排除 11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 自明朝晚期 厦门开始有博饼习俗 中秋前后 骨子声 四起 一秀 二举 四进 三红 对堂 状元 形成独特的厦门博饼文化 这种地方文化反映的是 A 等级制度 B 分封制度 C 郡县制度 D 科举制度 解析 选 D 材料中 秀 举 状元 等词集中出现 显然与科举制度有关 说明 科举制已深入人心 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 12 有关分封制 郡县制和行省制关系比较的判断 不正确的是 A 郡县制是在分封制瓦解的基础上出现的 B 行省制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C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 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D 分封制持续的时间最长 郡县制持续的时间最短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学生对同类问题的比较能力 三种制度出现的顺序依次是分封 制 郡县制 行省制 其中行省级别最高 故 A B C 三项都对 其中郡县制持续的时间 最长 13 明太祖的 皇明祖训 中说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 并不许立丞相 臣下敢有奏 请立者 文武群臣即时劾奏 将犯人凌迟 全家处死 这一规定 废除了秦朝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 使全国重大政务都由皇帝决断 使明清出现参与机密事务决策的内阁 使官员不敢上书言事 强化了思想控制 A B C D 解析 选 A 明朝废除丞相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 而明朝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是八 股取士制度 所以应排除 此题正确选项是 A 14 下列现象 哪一项发生于明代 A 相秉社稷之重 总百僚之任 B 置使以总国计 应四方贡赋之入 朝廷不预 一归三司 C 内阁职参机务 今止票拟 而裁决归近司 D 威命所寄 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解析 选 C A 项反映的是秦代以来的丞相制度 明朝已废除丞相 B 反映的是北宋的 三司 C 反映的是明朝内阁 D 反映的是清朝军机处 故选 C 项 15 在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表的序言中说 军机处名不师古 而丝纶出纳 职居 密勿 初祗秉庙谟商戎略而已 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 乾后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 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下列关于这段材料的理解 不正确的是 A 军机处设立之初 名不师古 职居密勿 B 军机处当时的主要职能是 秉庙谟商戎略 C 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展为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D 军机处是最高行政机构 隐然执政之府 4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 军机处 军机处全称办 理军机处 为清朝所独创 其始不过为一临时设置 主要是处理军务 后逐渐演变成为 掌军国大政 以赞机务 的中枢机构 军机大臣只是 跪受笔录 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 中 二 非选择题 16 题 22 分 17 题 18 分 共 40 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公门有公 卿门有卿 贱有常辱 贵有常荣 赏不能劝其努力 罚不能戒其 怠惰 礼记 材料 2 两汉的察举制 大体可分为在先的 贤良 与后起的 孝廉 两大项 贤良 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 孝廉 为孝子廉吏之称 国史大纲 材料 3 汉末丧乱 魏武始基 军事仓卒 权立九品 盖以论人才优劣 非为世族高 卑 因此相沿 遂为成法 自魏至晋 莫之能改 而举世人才 升降盖寡 徒以冯 凭 籍 世资 刘毅云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 者也 宋书 恩幸传 材料 4 大唐贡士之法 多循隋制 其常贡之科 有秀才 有明经 有时法 有书 有算 自京师 郡 县 皆有学焉 通典 选举 历代制下 请回答 1 材料 1 反映了先秦时期官吏任用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与材料 1 比较 材料 2 所反映 的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上有何进步性 6 分 2 材料 3 反映的又是什么选官制度 有哪些弊端 6 分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 4 反映的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 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10 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 由材料 1 内容可知是世袭制度 贱有常辱 贵有常荣 材料 2 的察举制由选拔的标准看注重品行和才学 比世袭制有很大进步 材料 3 是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其弊端就在于门第观念 材料 4 是指隋唐科举制 其特点 和影响可据教材知识归纳 答案 1 世袭 注重品行和才学 答 孝廉 贤能 亦可酌情给分 2 九品中正制 弊端 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 任人唯亲 压制人才 3 把读书 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 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 扩大官吏来源 提高官 员文化素质 提高行政效率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或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 中央政府 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 苦于兵力单薄 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 人民 于是大封同姓 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 以为周室的 藩屏 赵光贤 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 2 论中国政治制度 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 也是一大变动 但宋之 于唐 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 一切因循承袭 材料 3 倘使我们说 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这一说法 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请回答 1 据材料 1 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6 分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 2 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 大变动 分别指什么 6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