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9 两宋与辽、夏、金的关系 人教版_第1页
201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9 两宋与辽、夏、金的关系 人教版_第2页
201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9 两宋与辽、夏、金的关系 人教版_第3页
201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9 两宋与辽、夏、金的关系 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心 爱心 用心1 课时训练课时训练 9 9 两宋与辽 夏 金的关系两宋与辽 夏 金的关系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60 分 五代 辽 宋 夏 金时期 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势力不断发展 少数民族根据自身 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社会制度 完成 1 3 题 1 辽统治者采取 蕃汉分治 的政治制度 在中央设置南面官 北面官 下列有关南面官 的叙述 正确的是 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 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权力等同北面官 A B C D 答案 答案 D 解析 解析 南面官权力没有北面官大 主要统治汉人和渤海人 2 下列各项中不是耶律阿保机和元昊共同采取的措施是 A 接受北宋封号 B 接受汉族封建文化 C 创制本民族文字 D 称帝建国 答案 答案 A 解析 解析 元昊接受北宋封号 阿保机没有接受北宋封号 3 下列有关猛安谋克制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原是契丹族的氏族部落组织 B 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 C 是基本的社会组织 D 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答案 答案 A 解析 解析 猛安谋克制是女真族而非契丹族的氏族部落组织制度 辽 宋 夏 金时期 民族间的战争时有发生 完成 4 7 题 4 唐朝末年许多中原人来到契丹境内 主要是因为 A 中原地区藩镇割据混战 B 契丹势力不断扩大 C 契丹人希望学习汉族先进经验 D 汉族人要帮助契丹人向封建制过渡 答案 答案 A 解析 解析 唐末藩镇割据 战乱频繁 一些汉人为躲避战乱迁到长城以北 同契丹人杂居相处 5 完颜阿骨打领导女真族进行抗辽到灭辽 再到灭北宋 这说明了 A 从进步性的反抗民族压迫转向非正义性的民族掠夺 B 为了女真族人民的利益 C 女真族向封建社会过渡 D 野蛮落后的社会制度征服先进的社会制度 答案 答案 A 解析 解析 完颜阿骨打起兵抗辽符合女真及辽统治下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其灭辽和灭北宋则 是为了掠夺 6 杭州岳王庙里 秦桧夫妇的跪塑像长年遭到世人唾弃 有人写对联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表达了对岳飞的尊敬以及对秦桧的不齿 岳飞赢得了后世的尊敬 在历 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主要是因为他 A 在保卫汉族政权 对抗少数民族的抗争中战功显赫 B 功勋卓著却遭到杀害 得到后人的同情 C 抗击少数民族贵族的掠夺符合人民的利益 D 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严明的治军方略 答案 答案 C 专心 爱心 用心2 解析 解析 岳飞受到后人尊敬 根本的原因是他领导的抗金斗争反抗金统治者的掠夺 维护人 民的利益 7 从辽 宋 夏三者关系的发展变化中 可以看出汉族与少数民族 A 民族间的相互冲突不可避免 B 政权的强弱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 弱 C 民族间的相互交流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D 民族隔阂在不断增强 答案 答案 C 解析 解析 汉族和少数民族虽然有战有和 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 辽 宋 夏 金时期少数民族势力发展 其疆域也相对辽阔 内部民族成分也复杂 完成 8 9 题 8 东尽黄河 西界玉门 南接萧关 甘肃 北控大漠 地方万余里 这里指的是辽 宋 夏 金时期的哪一政权的疆域 A 北宋 B 辽 C 西夏 D 金 答案 答案 C 解析 解析 从字面意思看 此政权主要位于西北地区 9 完颜阿骨打称帝后 提出了 女真 渤海本同一家 的口号 他的主要意图是 A 争取东北各民族的归附 B 缓和与契丹的矛盾 C 鼓舞女真族人民的战斗精神 D 号召人民恢复渤海政权 答案 答案 A 解析 解析 渤海位于东北地区 契丹称黑水靺鞨为女真 而粟末靺鞨建立的政权以渤海为号 辽 宋 夏 金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王朝之间虽时有战争 但从长远来看 民 族间的友好交往是历史的主流 完成 10 15 题 10 绍兴和议与澶渊之盟的相似之处是两宋 A 割让土地 B 屈辱称臣 C 贡纳 岁币 D 战败议 和 答案 答案 C 解析 解析 割让土地 屈辱称臣 是绍兴和议的内容 战败议和 不是两次议和的背景 11 导致南宋和金对峙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蒙古势力的兴起 牵制了金的许多兵力 B 南宋对金称臣 C 金迁都燕京 使南宋无法控制黄河流域 D 双方政治 军事力量基本均 衡 答案 答案 D 解析 解析 导致宋金对峙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力量处于相对均衡状态 12 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元昊称帝 澶渊之盟 王安石变法 A B C D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是 916 年 元昊称帝是 1038 年 澶渊之盟是 1005 年 王安 石变法是 1069 年 13 2010 北京西城高三抽样测试 澶渊之盟以后 宋辽边境 生育蕃息 牛羊被野 戴白 之人 白发年迈的人 不识干戈 这段话表明 北宋的军事力量被削弱 辽国无力南下 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 我国北方畜牧业 得到发展 A B C D 专心 爱心 用心3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北宋的军事力量在王安石变法后有所提高 可排除 辽国无力南下 不符合史实 可排除 只有 符合史料信息和题意 故选 B 项 14 苏轼说 今国所奉西 北二虏者 岁以百万计 引文中的 二虏 是指 A 党项和蒙古 B 党项和契丹 C 契丹和女真 D 女真和蒙古 答案 答案 B 解析 解析 党项 契丹处于宋的西北 且北宋每年要给予其大量 岁币 15 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的北宋长期与辽夏并立 其原因是 A 国防虚弱 B 豪强争权 C 藩镇割据 D 分封诸侯 答案 答案 A 解析 解析 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并立的现象体现了北宋统治者的软弱 这种软弱是由于北 宋长期积贫积弱导致了国防虚弱 二 非选择题 16 题 22 分 17 题 18 分 共 40 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按 以下为宋辽澶渊之盟盟约内容 一 宋辽维持旧疆 约为兄弟之国 辽主 称宋真宗为兄 宋真宗称辽主为弟 并称萧太后为叔母 二 宋每年给辽国银十万两 绢二十万匹 称为 岁币 材料二材料二 元昊称帝后 宋夏战争不断 夏军虽胜 所得不多 宋又实行经济封锁 人民 饮 无茶 衣帛贵 弄得夏国民怨沸腾 元昊不得已 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 通过辽 国 压宋议和 经过讨价还价 元昊取消帝号 宋册封其为夏国主 每年以 岁赐 的名 义 给夏银帛茶二十万五千 材料三材料三 在宋夏战争正紧张的时候 辽派使臣刘六符向宋施加压力 再次索取关南地 后周 世宗从辽夺取 宋派富弼使辽 答应每年给辽增加银 10 万两 绢 10 万匹 才算了事 澶 渊之盟时给辽的物品称为 岁币 这次改为 纳 字 以上均摘自 简明宋史 请完成 1 据材料一 盟约内容有何特点 指出其维系的基础 6 分 2 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 指出宋夏和约与宋辽盟约有何不同 其说明了什么 6 分 3 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 指出两次宋辽盟约的不同点 指出发生变化的原因 4 分 4 你认为宋与辽 西夏的议和有积极意义吗 请稍加说明 6 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 特点 政治上平等 经济上宋妥协退让 基础 以当时双方力量对比的均 势为前提 2 不同 政治上夏国妥协接受册封 经济上 岁币 的内容相近而名称不同 其说明当 时夏国力量弱于宋 且双方都急于讲和 3 第二次宋进一步退让 使双方政治上出现了不平等关系 原因 与当时的形势及其造 成的力量对比有关 但主要是宋的妥协造成的 4 有 在战争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 牺牲一点眼前利益 能避免更大的伤亡和更大的 破坏 有利于双方经济的发展 解析 解析 第 1 问可根据双方名义上的平等以及经济的状况来分析 材料二的内容反映了北宋 在政治名义上地位高 说明北宋比夏力量稍强 材料三的内容则体现了北宋政治地位的下 降 从 纳 字可以看出 17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 它的确立 完善 加强 反映了封 建专制制度的轨迹 请完成 1 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它要解决哪些矛盾 6 分 专心 爱心 用心4 2 以唐 北宋 明朝为例 说明该制度是如何解决君权和相权的矛盾的 6 分 3 试以宋朝为例 说明该制度又是如何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 6 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 巩固封建统治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中央 与地方的矛盾 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 2 唐朝设三省六部制 把相权一分为三 削弱了相权 加强了皇权 北宋设参知政 事 枢密使 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 军事 司法权 明朝废丞相 权分六部 六部尚书 直接对皇帝负责 君主权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