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福建省南安市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福建省南安市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福建省南安市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福建省南安市201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南安一中南安一中 2013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 必修 全部和必修 第一单元 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8 页 满分 0 分 考试时间 9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 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 原班座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 考生作答时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 答案使用 0 5 毫米的黑色中性 签字 笔或碳素笔书写 字体工整 笔迹清楚 4 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 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自行保存 答题纸交回 第 卷 选择题 共 48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32 小题 每小题 1 5 分 共 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仅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 1 右图是汉代画像石 周公辅佐成王图 几位同学就 这幅画像石的历史内涵进行了推测 其中与历史实际基 本吻合的是 A 图中诸侯四方来朝 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 已经形成 B 图中周王厉行分封 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得到严格履 行 C 图中成王地位至尊 说明周王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 图中周王勤政爱民 统治者的品德成为政治权力之间的主要纽带 2 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曾以 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 为题 从政治文明的高度 以翔实的资料为基 础 史论结合 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 公天下 的因素 同时 还有不少学者认为 从 制度文明的角度看 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 现代行政 的特点 若以此为研究主题 下列最合适的 话题是 A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3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 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 而不悉其行 至后败职 虽刑戳之 而民已 敝矣 这句话意在强调 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 选官须注重才学 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 选官应注重品行 4 司马迁在 史记 李斯列传 中说 秦无尺土之封 不立子弟为王 功臣为诸侯者 使后无战攻之 患 下列对题目材料信息的本质理解 最准确的是 A 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B 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C 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D 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5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 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 但他们并不 用心 爱心 专心2 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 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 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 这段材 料主要表明了 A 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B 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 C 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 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6 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 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 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 挖沟的 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 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 十二铜表法 这表明罗马法 A 调节个人财产关系的法律已见端倪 B 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 C 以 十二铜表法 为其成熟的标志 D 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 7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找到了以下四副图片 请为其命名恰当的主题词 A 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确立及扩展 B 近代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C 近代西方议会制度的确立 D 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的趋势 8 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 顺利地在旧瓶里装了新酒 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的爆炸 并认为 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 这种胜利应该当作一种惊人的技艺 汤因比所评价的是 A 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 B 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 C 近代德国宪法和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D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9 右图是一幅讽刺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 画上的说明文字是 俾斯麦 在给钟表上弦 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 各邦议会 俾斯麦自言自语 我忙着处理国 事 忘了给钟上弦了 现在该让它走会儿了 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德意志君主 立宪制的特点是 A 宰相牢牢控制着议会 B 民主立宪制度不健全 C 宰相与议会矛盾突出 D 保留较多的军国主义残余 10 2000 年美国总统大选 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 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后者一锤定音 解决了长达 36 天的总统难产危机 这段材料 A 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 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 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 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11 图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思 观察下图并为它选择一个最合适的主题 用心 爱心 专心3 A 近代社会性质剧变 B 东西方文明在碰撞中毁灭 C 侵略者蹂躏下的中华文明 D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交融与碰撞 12 历史教科书总结说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证明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农民阶级不能领导革 命取得胜利 对此某学生提出 毛泽东出身农民 他却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书上明显错误 对 上述观点最合适的理解是 A 教科书只是出自某些专家的 一家之言 结论不一定合理 B 教科书只是就一般规律作出判断 毛泽东是个特殊现象 C 太平天国运动和毛泽东所处的时代不同 结论差异合理 D 该学生对 农民阶级 这一概念理解片面 结论错误 13 下表是小王同学在学习了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 求民主的斗争 之后的一个小结 你从中提 取的正确信息是 时期领导阶级斗争纲领或指导思想重大斗争 19 世纪中期农民阶级平均主义太平天国运动 19 世纪末资产阶级兴民权 君主立宪维新变法运动 19 世纪末 20 世纪 初 农民阶级扶清灭洋义和团运动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三民主义辛亥革命 A 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 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C 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D 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14 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 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 其中写道 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 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 北京 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 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 领 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 黄埔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15 武昌起义以后 一个月之内 十三个省相继宣布独立 并且没有一个地方发生激烈的战争 满 清的灭亡 不是革命军以军力打倒的 是清朝自己瓦解的 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 忽然变为民国了 蒋迁 中国近代史 这一材料 A 否定了武昌起义的重要作用B 说明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局限性 C 揭示了清朝灭亡的内在原因D 描述了全国所有省份独立的概况 16 凤凰网 救赎中国 专题中 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 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动荡了 第二部 用心 爱心 专心4 分 传播了 第三部分 愤怒了 第四部分 爆发了 该历史事件可能是 A 维新变法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7 马克思在 1871 年 4 月 17 日致顾格曼的信内曾说过 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及其国家的斗争 因 巴黎的斗争而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不管其直接的结果如何 一个有世界历史重要性的新出发点是已经取 得了 这里的 新的阶段 是指 A 无产阶级合法斗争阶段 B 无产阶级夺取并建立政权阶段 C 无产阶级暴力斗争阶段 D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18 担任过十月革命时期 真理报 副主编的季诺维耶夫曾说 二月革命胜利后 弗拉基米尔 伊里 奇 列宁 带着整个革命的现成政治图纸回到俄国 现成政治图纸 指的是 A 号召俄国人民退出世界大战B 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C 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D 建立苏维埃政府 19 早在十九世纪就开始进行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 从雅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 经历了无数次斗争 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还没有哪一个阶级或政党 能够正面提出这一政治主张 从而找到解决中国社 会主要矛盾的钥匙 最早找到这把 钥匙 是在 A 五四运动B 中共一大C 中共二大D 国民党一大 20 下表反映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变化的情况 其中 与 1923 年 6 月至 1937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变动无关的因素是 时间 1921 年 1 月 1923 年 6 月 1927 年 4 月 1927 年 8 月 1934 年 9 月 1937 年 1 月 1945 年 4 月 1948 年 10 月 人数 57432 5 7 万1 万多 30 多 万 4 万多121 万448 万多 A 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 C 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21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 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 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他们的 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 毛泽东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 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 新的革命策略 是指 A 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 B 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 C 实行党领导军队的策略 D 开展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策略 22 大公报 载文说 几千年来 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 天下 是 家族 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 和国家观念 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 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 开始觉悟了中国 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 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 是 A 甲午战争爆发 B 中华民国建立 C 抗日战争爆发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3 2012 年 3 月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简称 两会 两会 中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是 用心 爱心 专心5 A 通过选民选举其成员 B 国家权力机关 C 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D 实践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 24 德国 法兰克福汇报 2007 年在评价香港回归 10 周年时说 十年前 中英两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了 香港问题 它既是邓小平的智慧 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法兰克福汇报 主要是在强调 A 一国两制 促进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B 香港回归是中国统一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C 邓小平对香港回归做出了贡献 D 香港回归给国际社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 25 就在 21 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 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 痕 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一国两制 的提出 B 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C 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 九二共识 的确定 26 右图是某位作者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40 周年设计的邮票图案 如果你为这图案的有关背景 作说明 符合当时史实的有 A 当时改革开放 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B 中美关系的缓和和正常化 C 第三世界的崛起 对中国的支持 D 中苏关系的和好和苏联的强力支持 27 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蒂文 平克大胆猜测 我们或许正生 活在 自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但 过去的 20 年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来自世界各地的 突发新闻 9 11 巴以冲突 等 使我们总 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 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A 最和平 是指 冷战 的结束 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 全球趋势总体缓和 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C 信息时代 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快捷 D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重要因素 28 学者许倬云说 精耕细作型的农耕文明讲究聚族而居 代代相传 不少中国文人即使在城市里呆很 久 也认为是 客居 迟早也要还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重视农业的观念 安土重迁 的思想 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 A B C D 29 宋 陈元靓在 岁时广记 中记载 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 四方村民毕集 应蚕桑所用 以至车檐 椽木 果树 器用杂物皆至 其值千缗至万缗者 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 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已经出现 C 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 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30 明朝中后期 苏州东城 比屋皆工织作 杭州城东北 机杼之声 比户相闻 这反映了苏杭地区 丝织业 A 民营作坊兴盛 B 已采用大机器生产 用心 爱心 专心6 C 实行工官制度 D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31 凯恩斯学派认为 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 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 中 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 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 B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 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 D 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 32 恩格斯说 铁已在为人类服务 铁使更大面积的农田耕作 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 所以它 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 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出铁的这种 革命 作用 的是 A 促使牛耕技术得以推广 B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 出现著名的冶铁中心 D 推动水利的兴修 友情提示 同学们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否则无效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52 分 二 本大题共 3 小题 共 52 分 33 古今中外 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 寻求更好的政治制度 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 色的政治制度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15 分 材料一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 致使相权逐渐削弱 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 的突出特征 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 资政通鉴 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1 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 在秦 唐 明三代的具体表现 3 分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 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689 年英国议会制定的 权利法案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 立的标志 1787 年美国国会制定的 1787 年宪法 规定了美国的一整套国家体制 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 阶级成文宪法 1875 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确立了共和政体 2 材料二 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 2 分 材料三 毛泽东说 民国元年的 临时约法 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 当然 是不完 全的 有缺点的 是资产阶级性的 但它带有革命性 民主性 3 如何理解 临时约法 带有革命性 民主性 2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7 材料四 自 20 世纪 70 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 坚定不移 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 民主形式日益丰富 人民充分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 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 不断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建国后新中国为避免雅典式的直接民主推行了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 1 分 指出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什么 1 分 材料五 1997 年 中共十五大报告将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改为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从 法制 到 法治 虽然仅一字之差 但不仅是法学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更是治国理论上的一大飞跃 5 1954 年和 1999 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两个里程碑 你是怎样理解的 4 分 2009 年 11 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中国之行引发了网民们对中美两国地位和未来 的热议 你认为美式民主和中式民主各自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 分 34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 外交是妥协的艺术 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阅读下列材料 回 答问题 21 分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 外交 和 屈辱 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 出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 清朝的西太后 北洋政府的袁世凯 国民 党的蒋介石 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上卷 1 据材料一 跪在地上办外交 的状况何时得到根本改变 1 分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是如何 突破美国孤立 封锁 敌对的外交政策的 3 分 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 1972 年访华时说 我知道 1954 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 杜勒斯 当 时的美国国务卿 拒绝同周 周恩来 握手 使他深受侮辱 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 一边 向他走去 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 一个时代结束了 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 据材料二 1954 年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原因有哪些 2 分 据材料二 与所学知识 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 握手 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 分 尼克松说这次历史性的握手 使 一个时代结束了 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如何理解这句话 2 分 材料三 中国对外活动大事记 2001 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1 年 在中国的推动下 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 2001 年 中国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008 年 5 月 29 日是 联合国维持和平人员国际日 2008 年恰逢安理会授权向中东派驻第一个维和 用心 爱心 专心8 行动 60 周年 中国近年来对维和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有何新发展 3 分 从旧中国 跪着 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说明了什么 2 分 材料四 20 世纪 90 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 美 欧 日 是基础 美 俄 日 是关键 美 欧 俄 是欧洲一翼 美 日 中 是亚洲一翼 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 冯特君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4 材料四显示出 20 世纪 90 年代后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变化 2 分 结合所学知识 概述上述世界 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 3 分 35 经济的发展 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影响着社会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6 分 材料一 朝代 粮食亩产水平 市斤 人均粮食占 有量 市斤 全国耕地面积 亿市亩 粮食作物播种面 积所占比重 春秋战国91 全国 614 82 3 94 秦 汉117 全国 1048 355 72 94 魏晋南北朝 122 北方 215 南方 1167 73 85 90 隋 唐 124 北方 328 南方 1450 926 42 90 1 据材料一 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4 分 材料二 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 产茶地 90 集中于今天浙江 福建 江西 江苏 安徽 湖北 湖 南等省 据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