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世界区域地理练习题—北美大洋州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世界区域地理练习题—北美大洋州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世界区域地理练习题—北美大洋州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世界区域地理练习题—北美大洋州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世界区域地理练习题—北美大洋州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北美北美 美国美国 澳大利亚练习澳大利亚练习 一 单项选择题 世界上某海岸景观 海岸线曲折 多幽深的峡湾 海湾常深入内陆且崖壁陡峻 据此回答世界上某海岸景观 海岸线曲折 多幽深的峡湾 海湾常深入内陆且崖壁陡峻 据此回答 1 1 3 3 题 题 1 以上海岸景观分布在 A 中国东部 B 智利中部 C 挪威西部 D 印度西部 2 下列关于北美洲自然地理特征中 与以上海岸的成因相同的是 A 东中西三大地形区纵向排列 B 河流水系呈放射状分布 C 疆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 D 中央大平原北部湖泊星罗棋布 3 该海岸地带最适宜的经济活动是 A 渔业 B 盐业 C 牧业 D 农业 澳大利亚的平均海拔约 350 米 人口约 2000 万 2007 年 绝大部分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 广大内 陆地区人口稀少 读 澳大利亚农牧业地带示意图 图 2 2 完成 4 6 题 4 地带面积广阔的自然原因是 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 地势起伏小 地下水资源较丰富 全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草原辽阔 沿海有暖流流径 A B C D 5 与 IV 地带比较 II 地带发展畜牧业的最大优势是 A 草场资源丰富 B 科技水平高 C 土地租金低 D 靠近市场 6 澳大利亚广大内陆地区人口稀少的根本原因是 A 开发历史晚 B 气候干燥 C 交通不便 D 经济落后 7 关于澳大利亚的叙述 正确的是 大洋洲面积最大 人口最多的国家 世界上惟一的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全国最大的河流 是墨累河 西部是南北纵横的大分水岭 中部是平原 东部是广阔的低矮高原 A B C D 8 关于澳大利亚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首都堪培拉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城市 B 墨尔本是澳大利亚太平洋沿岸最大港口 C 珀斯是澳大利亚东北沿海的主要城市 2 D 悉尼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和港口 9 澳大利亚出口量占世界首位的农矿产品是 A 羊毛 煤 铁 B 小麦 肉类 铁 C 羊毛 小麦 煤 D 羊毛 肉类 煤 10 澳大利亚与日本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似之处是 A 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不大B 经济发展严重依赖对外贸易 C 都是农产品出口大国D 都是矿产品出口大国 11 有关美国和俄罗斯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两国领土广大 自然资源丰富 是世界上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 B 两国领土濒临三大洋 地跨两大洲 C 两国核工业和宇航工业发达 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 D 两国的首都 既是全国的政治 文化中心 又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12 关于美国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干燥 光合作用强 棉花带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 B 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乳畜带分布在温带海洋气候区 C 亚热带作物带分布在棉花带以北 D 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有利于科学管理和机械化作业 13 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 由九个环状珊瑚岛组成 总面积 26km2 其海拔最高点为 4 6m 人口约 1 1 万人 然而 这个与世无争 风景如画的 世外桃源 却面临灭顶之灾 不得不举国外迁到他国 导致图瓦卢人被迫离开家园的根本原因是 A 工业污水过度排放造成水体严重污染 B 热带海洋气候容易形成风暴等自然灾害 C 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 D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14 澳大利亚大陆四面环海 但大部分地区炎热干燥 主要原因是 A 东部山脉阻挡海洋气流的进入 B 东南信风由大陆吹向海洋 C 大部分地区是低矮的高原 D 大部分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 15 下列岛屿或群岛中 不属于大洋洲的是 A 夏威夷群岛 B 西印度群岛 C 新几内亚岛 D 密克罗尼西亚群岛 读 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 回答 16 17 题 16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世界上第一个受光化学烟雾严重 污染的城市是 3 B 著名的 硅谷 位于 市东南 50km 处 C 城市 工业布局属于临海型 D 城市 是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17 图中 a b C d e 区域中 属于玉米带的是 A a d B b C c D e 18 下列因素中 与美国乳畜带的形成无关的是 A 气候冷湿 B 城市集中 C 土壤贫瘠 D 天然牧场广阔 19 寒潮在美国经常长驱南下 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 主要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分布 D 洋流分布 20 有关美国工业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美国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第一 B 石油工业居世界前列 每年有大量石油出口 C 汽车 钢铁工业发达 是汽车和钢铁的纯出口国 D 美国铁矿储量不多 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铁矿石和钢 21 下列四个国家中 北回归线 北极圈都穿过的国家是 A 美国 B 加拿大 C 中国 D 俄罗斯 22 有关美国和俄罗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国领土广大 自然资源丰富 是世界上资源能够自给的少数国家之一 B 两国都濒临三大洋 地跨两大洲 C 两国核工业和宇航工业发达 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 D 两国的首都 既是全国的政治 文化中心 又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23 下列关于美国农业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 B 畜牧业产值居世界首位 C 小麦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D 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 24 与北美洲相比 下列气候类型中 亚洲缺失的是 A 极地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25 世界最大的岛屿位于 A 亚洲 B 欧洲 C 北美洲 D 大洋洲 26 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平面图 下列比例尺中比较适宜的是 A 1 2000 B 1 100000 C 1 20000 D 1 4000000 4 27 下图中等高距相同 则有关 abcd 处坡度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c d B a c d b C b d c a D c b a d 28 某地以东是东半球 以西是西半球 以北是北半球 以南是南半球 则该地的经纬度是 A 0 o 180o B 0 o 20oW C 0 o 0 o D 0 o 20oE 29 甲 乙两人从赤道出发 甲向北行 乙向东行 若两人前进方向各自保持不变 则 A 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点 B 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点 C 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点 D 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点 30 甲地 70oN 80oE 到乙地 70oN 150oE 若不考虑地形因素 最近的走法是 A 一直向正东方向 B 先向东南 再向东 最后向东北 C 先向东北 再向东 最后向东南 D 先向东南 再向东北 二 综合题 31 新华网消息 申办 2012 年第 30 届夏季奥运会的马德里 伦敦 纽约 巴黎 莫斯科等五城市经 过紧张的角逐 北京时间 2005 年 07 月 06 日 19 时 49 分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奥 委会第 117 届全会上隆重宣布 英国首都伦敦获得主办权 读下面的几幅图 回答问题 图中申奥城市所在的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 俄罗斯 乙 美国 丙 英国 丁 西班牙 戊 法国 B 图中五国均是发达国家 其中以甲所在的国家经济最为发达 C 图中的五个国家均以平原为主 都是世界农业生产的大国 D 甲 乙和丙所在的国家均有以煤铁复合型为主的传统工业分布区 5 E 都是世界人口稠密区 人均耕地的占有量较多 2 图中甲所在的国家的交通以 为主 工业性质以 为主 地形单元自西向东依次为 东欧平原 平原 高原以及东西伯利亚山地 3 丙和戊两国间的海底隧道位于英吉利海峡最窄处的 海峡 G 海域具有丰富的能源是 而戊国常规能源短缺 总发电量中 电占绝大部分 4 城市 A 处附近的自然带是 带 城市 B 是该国最大的 工业和肉类加工基 地 A 市附近的 是世界的电子工业中心 32 读美国地形剖面图及农业草图回答问题 1 剖面图中的有两个城市是纽约和圣弗朗西斯科 其中字母 代表纽约 2 A 处附近的自然带是 带 D 处为 山脉 3 芝加哥是美国最大的 工业和肉类加工基地 A 市附近的 电子工业规模巨 大 其布局类型属 型 4 在美国各农业带中 B 属于 带 C 属于 带 5 为何将美国农业称为 能量密集型农业 或 石油农业 33 图中甲 乙两图分别为英国和美国工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6 1 甲图中钢铁工业中心 的名称是 在乙图 中 钢铁工业中心是 填写数字代号 它与 在工业布局类型中 同属 型 2 甲图所示国家的石油工业基地 的名称是 它随着 油田的开发而形成 乙图 所示国家最大的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学工业中心是 填写数字代号 3 乙图中国家著名的硅谷位于图中 填写数字代号 城市附近 甲图中被称为英国的 硅谷 集中在 填写地名 中部一些城市 4 甲图中的国家是世界农产品主要进口国之一 该国属典型的 气候 此种气候类型不利于农 作物成熟 但对 生长有利 该国近年来接连发生了 病 口蹄疫等 影响了农牧业生产 乙图中的城市 以北地带由于生长期较短 在农业专业化区中属于 带 5 乙图中的国家首都的数字代号是 它与甲图中的国家首都的城市职能主要区别是 34 下图回答问题 1 图中 A 在 C 的 方向 若由 A 沿图中直线到 C 处 其前进方向有何变化 2 B 是 海峡 海峡的中央水道是重要的地理界线 指出这些界线包括 1 万年前印第安人和 人就是踏着该海峡上的冰桥从西伯利亚来到美洲的 3 C D 两国均以 气候类型为主 F 是 半岛 其西侧有许多幽深的峡湾 是由于 作用形成的 4 H 海区是世界海水盐度最低的地方 其原因是 5 E 港口是 该港口终年不冻的主要原因是 35 下图中 a b c d 分别表示四个国家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7 1 四国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填名称 我国从 等所示国 用图中字母表示 进口铁矿 2 b 和 d 所示国家都盛产的重要经济作物是 适宜该经济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3 a 和 C 所示国家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 其共同区位因素 是 36 读图 分析回答问题 1 洋流名称 2 气候类型名称 成因和 气候特征与 地相同的地域还有 3 气候类型 在世界上的分布规律是 4 气候类型 的气候特征是 5 当北半球为夏季时 气候类型 处的气候特征是 6 洋流 对流经地区的气候影响是 洋流 对流经地区的气候影响是 7 读图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有何特点 2 分 8 该大陆畜牧业发达 主要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和 37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图 38 8 回答下列问题 1 某天文爱好者在某市旅游时 在 A 山顶测得北极星的高度角是 31o34 在 B 山顶测得北极星的 8 高度角为 31o36 游览完 B 山后 在山顶观测到太阳正好在正南方向时 他从收音机里收听到 BBC 播 报国际标准时间为 7 月 20 日 4 点整 那么经过 A 山顶经纬线的度数分别是 M L 4 分 2 若图中 A B 间的水平距离为 5 厘米 则该图的比例尺为 3 该市规划在 D 地建设一新的居民小区 但有些居民认为地处在 A 山顶的阴影区 日照不足 有碍身 体健康 因而提出反对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原因 是 4 图中 四条河流中 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 河流流经的山地主要是林地 从该地 所处的自然带分析 可能是 带 试比较 两河流在水文特征上有何差异 8 分 5 近几年 发现市区地面在缓慢下沉 自来水也不断减少 分析其原因 为解 决 D 处居民小区的吃水问题 经有关部门勘测决定在 E 处建设一水库 此地建水库的有利条件是 请在图上适当的位置用 一 画出坝址 并说明理由 6 分 6 勘探单位同时规划了两条向小区输水的方案 图示 a b 其中较合理的是 分析该 水库建成后 除能满足居民优质水源的供应外 还有何作用 4 分 7 目前该市已决定把原来建在市区的气象站搬到该区最高山顶 C 处 气象站设在该处的优越性是 9 如果在山顶的气象站测得气温 22 时 市区的理论温度是 而实际测得市区的气温往 往偏高 其原因是 6 分 参考答案 1 5 CDAAD 6 10BADAB 11 15 BDCDB 16 20 DCDCA 21 25 ABADC 26 30 ABBDB 31 AD 2 铁路 重 西西伯利亚 中西伯利亚 3 多佛尔 石油 核 4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钢铁 硅谷 32 1 E 2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巴拉契亚 3 机械 硅谷 临空 4 玉米 乳畜 5 美国农业人口少 高度机械化 需消费大量的矿产和能源来生产农产品 33 1 伯明翰 煤铁复合体 2 阿伯丁 北海 3 苏格兰 4 温带海洋性 牧草 疯牛 乳畜 5 城市职能是政治中心 甲图中的国家首都除政治职能外 还具有经济 金融 贸易等综 合职 34 1 正西 先向东北最向东后向东南 2 白令海峡 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 太平洋和北冰洋 分界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 因纽特人 3 温带大陆性气候 斯堪的纳维亚 冰川侵蚀 4 降水量大 蒸发量小 周围陆地径流汇入 海域较封闭 与周围高盐海区海水交换少 5 摩尔曼斯克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35 1 西澳大利亚寒流 东澳大利亚暖流 2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 气候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 中美地峡的东侧 巴西高原的东南部 答出其中 2 点即可 3 亚洲 北美洲 南美洲 澳大利亚大陆的亚热带地区大陆的东岸地区亚热带地区大陆的东岸地区 4 终年高温少雨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5 温和多雨 6 降温减湿 增温增湿 7 呈半环形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变 2 分 8 地广人稀 草场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