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_第1页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_第2页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_第3页
浅谈颜元论“恶”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颜元论浅谈颜元论 恶恶 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的来源及其意义论文 浅谈颜元论 恶 的及其意义 颜元 1635 1704年 以尚习行 重功利 反对静坐空谈等名于世 梁启超叫他实 用主义 刘师培谓其近于墨家 如果细泽其著 不难发现 颜元尚行 重利的理论根据乃是舍气质无以存养心性的理 性 气关系 其最终目 的是作圣 而不是利 为了阐发即事明理 由行见道的原儒精神 他 力追三代 反古开新 以驳气质性恶为切入点 为谋食 谋利正名 鉴 于目前学界研究成果 笔者认为以下两个方面尚待深化 第一 驳气质 性恶乃四存编之首论 此论与其重事功 反光景有何关联 第二 在颜 元对恶源的追问中 其中蕴含的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意识尚须进一步 发掘 一 谓性无恶 气质偏有恶乎 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之二分 始于张载 后经伊川发扬 至朱熹而盛 朱子语类 载 道夫问 气质之说 始于何人 曰 此起于张程 某以 为极有功于圣门 有补于后学 读之使人深有感于张程 前此未曾有人 说到此朱子以极有功于圣门 有补于后学赞誉张程的气质之性之说 其原因就在于此说解决了性善论体系中有关恶源的棘手问题 所以 他深叹圣贤说得恶字煞迟 于是 有关道德实践诸问题如理欲之辨 善恶之异 甚至人物之别等 皆诉诸于理与气之关系来解决 如朱子曰 既是此理 如何得恶 所谓恶者 却是气也 朱子语类 卷四 第6 5贸 又曰 才说人欲 便是气也 朱子语类 卷四 第68页 人物性 本伺 只是气禀异 朱子语类 卷四 第58页 从宇宙论的角度来 看 尽管朱子认为理气之间相互依存 但在道德实践领域 气则往往成 为阻碍理之实现的消极存在 这正是颜元极力批驳之处 二 恶者是外物染乎性 非人之气质 那么 谁该对恶负责呢 颜元说 然则恶何以生也 则如衣之著尘触污 人见其失本色而厌观也 命之曰污衣 其实乃外染所成 颜元集 第3頁 又曰 知浊者为土所染 非水之气质 则知恶者是外物染乎性 非人之气质矣 颜元集 第8页 实际上 污衣与浊水皆不能谓之 恶 这只是一种比喻 用以说明实践生活中的恶乃成于外染 而非本来 之气质 更具体地说 染于性的外物就是习或引蔽习染 如他说 恶乃 成于习耳 颜元集 第10页 又曰 其恶者 引蔽习染也 颜 元集 第2页 这种严格区分习染与本来之气质的做法 是颜元论恶 的显著特色 三 丝毫之恶 皆自玷其光莹之本体 恶源被颜元追问至外染 此是消极地从本源受到遮蔽的角度进行阐释 的 积极地说 恶的真正发动处却是行为主体自己 即人可自力也 颜 元以墙卑易招盗为例 非常形象地追溯恶的最终发源地 他说 人之自 幼而恶 是本身气质偏驳 易于引蔽习染 人与有责也 人可自力也 如何可伦 人家墙卑 易于招盗 墙诚有咎也 但责墙曰汝即盗也 受乎 哉 颜元集 第11页 自幼而恶是一种经验的溯源法 在性善论体 系中 此论很容易将恶归咎于本身气质 如上文提及程颢所言有自幼 而善 有自幼而恶 是气禀有然也即是 颜元认为 即便是自幼而恶者 亦是人与有责也 其原因就在于人可自力 此与墙卑易招盗而不能 责墙 是同样的道理 一个天生的恶棍 可以将各种恶行粉饰为由于 气质偏驳所酿成 但只要他意识到促使行为的自力因素 仍然免不了 自责 一个自幼就显出恶性的人 可以将种种恶行归于他的自然气质 但却仍然要像气质清明者一样承担责任 陈确亦反对程朱卸罪气质 使气质蒙恶声 却未充分地认识到人可自力的根本原因 四 驳气质性恶的意义及颜学缺憾 颜元驳气质性恶的意义 主要有以下二点 一 以尧舜至孔孟为鹄的 以舍气质无以存养心性为理论基础 还原 经济生民 无所不为的原儒精神 并提出身心道艺 一滚加功的修养工 夫以及义中之利 君子所贵的新义利观 颜元所言气质可分为二类 一是尧舜三事 周孔六艺等利民厚生的实学技艺 熊十力先生说 古 言艺者 其旨甚宽泛 盖含有知能或技术等义 六经亦名六艺 取知能 义也 颜元倡躬行实用之学 必资乎古代圣王六艺等学 即是取其多 能鄙事 经济生民 多材多艺 造就人材之知能或技术义 如他驳朱 子称李先生居处有常 不作费力事时说 只不作费力事五字 不惟赞延 平 将有宋一代大儒皆状出矣 子路问政 子曰 先之 劳之 天下事 皆吾儒分内事 儒者不费力 谁费力乎 试观吾夫子生知安行之圣 自 儿童嬉戏时即习俎豆 升降 稍长即多能鄙事 既成师望 与诸弟子揖 让进退 鼓瑟 习歌 羽籥 干戚 弓矢 会计 一切涵养心性 经济 生民者 盖无所不为也 及其周游列国 席不暇煖而辄迁 其作费力事 如此 然布衣也 周公 文王之子 武王之弟 成王之叔 身为上公者也 而亦多材多艺 吐舖握发以接士 制礼作乐以教民 其一生作费力事 又如此 二 由于自玷 自主等观念的引人 丰富与发展了为仁由己的儒家伦 理 颜元将恶归咎于行为者自主的说法 之所以显得格外重要 是因 为它不仅有助于澄清对孟子性善论的理解 而且如果沿着颜元自玷理 论向前发展 则与自主 自力相关的论题 比如自由 责任 独立人 格等范畴 都会不可避免地进人传统伦理学的论域 人的自由意志亦 必然得到重视 追求独立人格与社会责任感亦将被驱动起来 正如萨 特所说 就是人 由于命定是自由 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 孔子 曰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论语 颜渊 儒学自开创初 即建立起 道德自觉自发之路径 孟子沿着孔子所开创的生命智慧 建立性本善 的内圣之学 人性善并非意味着人之初生即有道德实践意义上的善 而是个人自觉地将这种先天的禀赋 仁义礼智 纳入自己的行动准则 之后 他才使自己成为善者 性善规定了成圣的可能性 并激励人们 通过道德修养去努力地实现它 而不致于使人们觉得修养功夫是完全 无济于事的 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