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2011 年高二地理 新人教实验版必修三综合训练年高二地理 新人教实验版必修三综合训练 15 15 新人教版必修三新人教版必修三 一 选择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 晚期或末期阶段 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 可采储量的 70 以上的城市 根据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 资源型城市必然 要经历建设 繁荣 衰退 转型 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因此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 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据此回答以下 3 题 1 以下城市可能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是 A 大庆 西安 玉门 克拉玛依 B 大庆 抚顺 阜新 匹兹堡 C 多特蒙德 伊春 郑州 长沙 D 玉门 抚顺 郑州 西安 2 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 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产业升级 B 禁止开采煤炭 石油 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 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 环境保护相协调 D 大力发展投资少 消耗低 污染小 效益高的产业 3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 资源枯竭型城市 A GDP 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 第一 二产业比重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 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 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 2008 年 9 月 6 日 11 时 25 分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以 一箭双星 方式将环 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简称 环境减灾 A B 卫星送入太空 据此回答以下 2 题 4 环境减灾 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 直接应用的技术是 A 遥感技术 B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技术 D 数字地球 5 环境减灾 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自然灾害是 A 台风 B 洪涝 C 地震 D 森林病虫害 下图为 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以下 2 题 6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度开垦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围垦 D 过度养殖 右图为 3S RS GPS GIS 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 2 题 7 如果 表示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 表示提供影像的功能 表示提 供定位信息功能 关于甲 乙 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 GIS B 乙是 GPS C 丙是 RS D 甲是 GPS 8 下列有关 3S 技术运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运用 RS 可以确定 110 巡逻车的位置 B 运用 RS 可以获取水灾淹没区域的动态信息 C 运用 GIS 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 D 运用 GIS 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 台北 中央社 2008 年 11 月 6 日报道 中国千万民工返乡拉响经济警报 受全球金融 海啸影响 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 近千万民工提前返乡 据此回答以下 2 题 9 下列工业部门受这次危机影响最明显的是 A 钢铁 机械 石化等大型工业 B 制糖厂 水果罐头厂等农产品加工业 C 集成电路 卫星 飞机等工业 D 服装 制鞋 玩具等中小型工业部门 10 下列可以作为我国珠三角应对这次危机的措施有 国家政策的支持 提高自我创新能力 大力发展企业的核心技术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 完善交通网 加大产品的出口量 A B C D 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产生的反射和透射 形成了该物质的一种特 殊标志 波谱特征 下图显示了松林 草地 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 读图 回答以下 3 题 11 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是 A 红外线 B X 光 C 可见光 D 紫外线 12 在近红外线波段反射率变化最大的是 A 泥浆 B 草地 C 红砂岩 D 松林 13 图中显示出直接利用遥感的工作是 A 判断水域状况 B 预测植被类型 C 估算地物面积 D 判断土地利用类型 读 黄河主要支流年输沙量 2004 年统计表 回答以下 3 题 河段支流集水面积 km2 年径流量 108m3 年输沙量 104t 洮河 24 97353 02 760 湟水 15 34224 72 000 无定河 30 21714 116 800 汾河 28 72826 13 900 渭河 106 49398 943 500 泾河 43 21621 728 700 沁河 12 89419 1724 大汶河 8 26416 3195 14 平均含沙量最大的支流是 A 泾河 B 渭河 C 汾河 D 无定河 15 黄河中游地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 改良盐碱地 B 保持水土 C 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D 治理风沙 16 黄河水能开发主要在 A 中下游 B 中上游 C 上游和下游 D 下游 二 填空题 17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缺林 缺水 缺土 缺粮 缺钱 1 000 多万广西石漠化地区的群众面临着共同的生存挑战 据最新监测结果 广西有石山面积 8 33 万平方千米 占该区国土面积的 35 3 比 台湾和海南两省国土面积总和还多 其中 已经石漠化的土地达 3 500 多万亩 潜在石 漠化土地 2 700 多万亩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 跨越的鸿沟 1 广西是我国石漠化问题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结合区域自然特征试分析产生石漠化的 原因 2 石漠化对地区生态 社会经济发展有何危害 3 结合对荒漠化问题的理解 你认为应如何遏制广西地区石漠化的蔓延 18 图 一 表示某电子工业企业发展阶段在不同国家的产销情况 图 二 表示其布局的 变化 据下图回答问题 一 二 1 图 一 中甲 乙两类国家分别可以表示图 二 中的 和 填字 母 国家 2 简要叙述阶段 时 A B 两国家该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进口与出口的特点 A B 3 不同阶段 生产布局条件不断变化 若该企业阶段 在 B 地布局 则主导因素是 阶段 向 A 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体现了世界工业布局有趋势 4 阶段 该产品在 A B 两国间移动 适宜的交通方式是 简要说 明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 答案答案 一 选择题 1 B 2 B 3 D 4 A 5 C 6 从题中所提供的材料中可知 该地区山地丘陵所占比重大 平原比重小 因此 其农业 用地结构中林业所占比重应该大 种植业比重应该小 但从农业用地结构饼状图中可以 看出 种植业所占比重最大 而林业所占比重较小 由此可以推知 该地区是将大量的 山地丘陵开垦为耕地所致 答案 A 7 解析 甲能反馈影像信息的处理结果 说明甲为 GIS 乙能提供影像 说明乙为 RS 丙 提供定位信息 说明丙为 GPS 答案 A 8 解析 运用 GPS 可以确定 110 巡逻车及运钞车的位置 运用 RS 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 息 答案 B 9 D 10 A 11 C 12 B 13 D 14 A 15 B 16 B 二 填空题 17 答案 1 自然原因 本区岩溶地貌发育 石山面积广大 成土速度缓慢 植被覆盖率 低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降水集中 多暴雨 人为原因 石山区人口不断增多 毁林开垦 过度樵采 烧山 放牧 乱采石矿等人为 破坏严重 致使有限的石山森林遭受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出现严重的石山荒漠化 2 石漠化导致生态恶化 生存条件逐渐丧失 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导 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威胁石山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石漠化引起 的生态恶化加剧了贫困 阻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石漠化带来的泥沙淤积 成为红水 河梯级电站的重大忧患 3 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 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采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1 走进化学世界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第1课《计算机网络》说课稿 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3)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第11课 奇妙的爬行(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 农村合作社养殖合作协议条款细则及规范
- 2025年公路客运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护士异地分居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户口离婚协议书
- (2025年标准)宏志班保送协议书
- 2025年美容机构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光通信器件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3年高考作文备考之广东重点中学六校四联“鲁侯养鸟”分析
- 半导体制造工艺基础之扩散工艺培训课件
- 溶剂油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检验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课件
-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 福建升辉鞋业有限公司年加工EVA鞋底385万双、TPR鞋底65万双、PVC鞋底60万双项目环评报告表
- 胸腺瘤诊断治疗指南
- 班主任到场签到表
- 视网膜静脉阻塞.LM
- 海底捞-A级门店管理制度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