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2 节 金属矿物 铁的冶炼 简案 蒋王中学 尚昌海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常见的金属 铁 铝等 矿物 掌握从铁矿石中将铁冶炼出来的方法 2 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工业上铁的冶炼原理的探讨与研究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生活的 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冶铁原理的分析 培养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和良好的环保意识 认识金属冶炼的重要性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 难点 掌握从铁矿石中将铁冶炼出来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阅读学习法 学习过程展示 学习过程展示 引入 引入 由网络热词 辽宁号 及润扬大桥 铁钉的图片引入学习内容 问题一 地壳中铁的含量怎么样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还是单质的形式 存在 阅读 p 125 图片展示 铁的几种矿物 板书 一 常见铁的矿物 赤铁矿 主要成分 Fe2O3 红色 磁铁矿 主要成分 Fe3O4黑色 有磁性 过渡 使金属矿物变成金属的过程 叫做金属的冶炼 指导阅读 p 125 拓展视野 我们以铁的冶炼为代表进行金属冶炼的探究 板书 二 铁的冶炼 展示 炼铁的装置图 学生自行学习课本 p 124 观察与思考 问题二 由学生自己提出该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实验开始时为什么要先通一段时间 CO 再加热 Fe2O3 2 实验结束前应如何操作 3 尾气为什么要处理 尾气如何处理 动画演示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 学生自行进行归纳小结 1 实验中先通一段时间 CO 再加热 Fe2O3的目的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以免加热时 CO 与空气混合 可能会发生爆炸 2 实验完毕后继续通一氧化碳的目的 防止水倒吸 不撤离 CO 装置 防止生成的铁重新被氧化 撤离 CO 装置 3 尾气的成分中含有 CO 必须加以处理 方法有 1 用气球收集 2 点燃 实验步骤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 装入药品并固定 3 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4 给氧化铁加热 5 停止加热 6 待试管冷却后停止通一氧化碳 实验现象 1 红棕色的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CO Fe2O3 2Fe 3CO2 CO2 Ca OH 2 CaCO3 H2O 巩固练习 学生自行学习课本 p 124 工业炼铁 简单介绍工业炼铁 炼铁的主要设备是 高炉 主要反应 C O2 CO2 C CO2 2CO 3CO 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委托人才交流中心人事代理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
- 包头一模考试及答案
- tesol考试的样卷及答案
- E-Isopentadec-2-enoyl-CoA-E-Isopentadec-2-enoyl-coenzyme-A-生命科学试剂-MCE
- 9-10-Dibromoanthracene-d8-生命科学试剂-MCE
- 禁毒防艾知识培训简报课件
- 禁毒社工礼仪培训知识课件
- 禁毒知识竞赛培训会课件
- DB61T 572-2013 页岩气地质储量计算方法
- 禁毒知识培训课堂课件
- 加油、加气、充电综合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科研项目经理专业知识考试题目答案解析
- 2025广东肇庆市怀集县卫生事业单位招聘102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青马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四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2025秋数学(新)人教五年级(上)第1课时 小数乘整数
- 算力中心计算任务优化方案
- 《数字技术应用基础模块》技工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房屋拆除专项施工方案(3篇)
- 劳务派遣工作知识培训课件
- AutoCAD电气工程制图 课件 项目1 低压配电柜的绘制与识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