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770-2019 柿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DB37T 3770-2019 柿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DB37T 3770-2019 柿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DB37T 3770-2019 柿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DB37T 3770-2019 柿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B 16DB37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T 37702019柿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persimmon anthracnose (Colletotrichum horii)2019 - 12 - 05发布2020 - 01 - 05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37/T 3770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山东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洁、艾呈祥、高瑞、余贤美、秦志华、马亚男。5柿炭疽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柿炭疽病的病原与发病规律、危害部位及症状、防治原则和防治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柿园炭疽病的综合防治。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 病原与发病规律3.1 病原柿树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orii B.S. Weir & P.R. Johnst.)为C. gloeosporioides sensu lato 复合种的成员之一,属子囊菌门(Ascomycota)、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肉座菌亚纲(Hypocreomycetidae)、小丛壳目(Glomerellales)、小丛壳科(Glomerellaceae)、小丛壳属(Glomerella)。PDA培养基上菌落圆形,浅灰色至灰色,绒毛状,边缘整齐或不整齐,背面灰色至黑褐色,呈同心轮纹状;分生孢子团橙色,多为圆柱状,少数底部圆锥状,分生孢子大小17.6 m 4.8 m。3.2 侵染循环病原菌以菌丝体形态在枝梢病部或病果、叶痕和冬芽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媒介传播,经伤口或气孔直接侵入。3.3 发病规律植株在温度13 36 、湿度60 %以上均可发病,其中温度25 28 、湿度80 %以上发病率最高。高温、高湿利于发病,雨后温度升高或夏季多雨年份发病重,秋季雨水多的年份,秋梢发病率明显增高。10月后随着温度和湿度的下降,病害发生减轻。4 危害部位及症状4.1 危害部位主要危害新梢和果实,叶片偶有发病。4.2 新梢症状发病初期为暗褐色至黑色小圆斑,逐渐扩大为长椭圆形,病斑中部稍凹陷,其上产生黑色小粒点,高湿出现粉红色黏质分生孢子团。病斑下部木质部变黑腐朽,发病严重时,病斑连片,环枝条一周,引起上部枝条枯死。4.3 果实症状发病初期为针尖状的黄褐色至黑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稍凹陷,边缘浅黑褐色晕,病斑中央密生灰色至黑色小粒点,高湿时出现粉红色黏质分生孢子团;病斑深入皮层以下,果肉形成黑色硬块,引起早期落果。4.4 叶片症状叶片病斑多沿叶脉形成不规则形或长条形,叶柄部位感病较重,病斑多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黄褐色至黑色,中央颜色略浅,高温高湿环境下病斑上也能产生粉红色黏质分生孢子团,严重时引起叶片脱落。5 防治措施5.1 农业防治5.1.1 苗木选择选用无病害苗木和接穗,减少病原菌传播。定植时用20 %石灰水或者1:3:100波尔多液浸苗10 min。5.1.2 合理修剪因地制宜调整树体结构,进行合理修剪,改善树冠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害发生。5.1.3 肥水管理秋季增施有机肥,促进树体健壮,增强抗病性;完善排灌系统,雨后及时排涝,减少病原菌侵染。5.1.4 清园休眠期彻底清园,清除残枝落叶、落花落果,结合冬剪剪除病枝、摘除病僵果,以上病残体应深埋或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菌源。5.2 化学防治5.2.1 枝干病斑刮治休眠期采用刮皮机(刀)将病斑及其周围0.5 cm1.0 cm宽的粗皮一起刮去,然后涂抹保护剂,刮下的病皮深理或烧毁。所用保护剂种类见附录A。5.2.2 防治适期、药剂选择和防治方法萌芽前、谢花后和幼果期是施药的3次关键时期。其它防治方法见附录A。AA附录A (规范性附录)生长期防治适期、药剂选择及防治方法生长期防治适期、药剂选择及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 生长期防治适期、药剂选择及防治方法防治适期农药通用名、剂型与含量稀释倍数使用次数及方法备注休眠期(防治关键期)5 波美度石硫合剂-任选1 种使用1 次,全园喷施波尔多液不能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45 % 晶体石硫合剂2030生长期开花前80 % 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1次,整株喷施50 %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谢花后(防治关键期)波尔多液1:5:4001 次,全园喷施幼果期(防治关键期)、果实膨大期25 % 吡唑醚菌酯乳油2 5001 次,整株喷施甲基硫菌灵不能与波尔多液等含铜制剂混用,两药间隔期需1520 天70 %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43 % 戊唑醇悬浮剂3 00042.4 % 唑醚氟酰胺悬浮剂1 5002 00030 % 醚菌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