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A卷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 2222 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A A 卷卷 一 一 基础运用基础运用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1717 分分 1 2 分 下列各句中的 而 与 而山不加増 中的 而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河区智叟笑而止之曰 B 何苦而不平 C 人不知而不愠 D 黑质而白章 2 2 分 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 越明年 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B 属予作文以记之 C 河曲智叟亡以应 D 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3 2 分 下列划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其西南诸峰 其 指滁州 B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之 滁州西南的各个山峰 C 作亭者谁 作 建造 D 山之僧智仙也 之 结构助词 的 4 2 分 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反问 B 读书使人充实 讨论使人机智 作文使人准确 排比 C 老树是通灵的 它预知被伐 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 拟人 第 2 页 共 9 页 D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对偶 5 2 分 下边句子中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投身革命 即为家 B 血雨腥风 应有涯 C 取义 成仁 今日 事 D 人间遍种 自由 花 6 2 分 作者写 愚公移山 的目的是 A 批判不求进取 知难而退 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 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 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 D 宣扬因果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 7 5 分 根据提示 用 愚公移山 一文中的原句填空 1 愚公移山的原因 2 愚公移山的目的 3 智叟嘲讽愚公的话 4 愚公认为山可以移走的原因 5 愚公移山的结果 二 二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8 5 分 随着微博 微信等的迅速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的获取海量的碎片化信息 毫无疑问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碎片化阅读时代 似乎一切信息 知识 唾手可得 阅读显得如此轻松 容易 针对这一现状 某班级准备就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证方反方展开辩论 请你选择一方 在辩论会上陈述观点 9 5 分 阅读下面几则摘自 昆虫记 中的语句 用一句话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然而 不管如何困难 要想知道我所渴望知道的事情 我就必须进入到这种可怕的蜂群里 而且 必须在 第 3 页 共 9 页 那里站上几个钟头 必要的时候 甚至是一整天的时间 当我看到它们一个个如此兴奋充满激情的时候 我便自然而然地猜想到 驱使这些有生命的小动物如此忙 忙碌碌地工作的原因 一定是饥饿 也只有饥饿才能让它们本能地不辞辛苦 于是蚂蚁的目的达到 占有了这个井 你看 真正的事实 不是恰恰与那个寓言相反吗 蚂蚁是顽强的乞 丐 而勤苦的生产者却是蝉呢 给我的启示是 三 三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747 分分 10 21 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 回答小题 甲 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少时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 目似瞑 意暇甚 屠暴起 以刀劈狼 首 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以半入 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 股 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 而顷刻两毙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 聊斋志异 乙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 与家犬杂畜 亦与犬相安 稍长 亦颇驯 竟忘其为狼 一日 主人昼寝厅事 闻群犬呜呜作怒声 惊起周视 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 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 则二狼伺其未觉 将啮其喉 犬 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之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 狼子野心 信不诬哉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 而阴 怀不测 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 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选自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 卷十四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目似瞑 将啮其喉 顾野有麦场 乃伪睡以俟 2 用 给下列句子断句 断两处 乃 悟 前 狼 假 寐 3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第 4 页 共 9 页 B 屠自后断其股 C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D 止增笑耳 4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阳为亲昵 而阴怀不测 5 甲 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 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11 14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国中有盗牛者 牛主得之 盗者自言改过 且曰 子既以赦宥 幸无使王烈 闻之 人有以告烈者 烈以布一端 遗之 或问其故 烈曰 此盗人能悔其过 惧吾闻之 是知耻恶 知耻恶 则善心将生 故与布 劝为善也 闲年 之中 行路老父担重 人代担行数十里 问姓名 不以告 翌日 老父失剑于路 人拾而守之 还见 之 前者代担人 老父揽其袂 问曰 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 今子复守吾剑于路 未有若子之仁 请子 告吾姓名 吾将以告王烈 乃语之而去 老父以告王烈 烈曰 世有仁人 吾未之见 遂使人推 之 乃昔时盗牛人也 注 宥 原谅 赦罪 王烈 三国时人 以品德高尚闻名 端 古布帛长度名 闲年 隔年 袂 衣袖 推 推举 褒奖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盗者自言改过 或问其故 人代担行数十里 遂使人推之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第 5 页 共 9 页 今子复守吾剑于路 未有若子之仁 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根据本文情节内容填空 王烈嘉奖知耻恶者 盗牛者行善受人敬 12 12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嵁 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 吴武陵 龚古 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 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 曰奉壹 1 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岸 卷石底以出 卷 弯曲 B 俶尔远逝 俶尔 忽然 C 悄怆幽邃 悄怆 静悄悄的样子 D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像狗牙那样 2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B 全石以为底 因以为号焉 C 潭西南而望 乃记之而去 第 6 页 共 9 页 D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 以下对于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文寂寞清幽 郁郁落落 表面写景 实则写心 B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C 全文先定点观察写发现小石潭 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正面突出写潭水清澈 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感 受 D 文章虽然两次写到 乐 一是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一是游鱼 似与游者相乐 但作者贬后 愤懑难平 山水之乐毕竟是暂时的 因而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 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13 15 分 学校开展了以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请你积极参加 1 你会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南通本地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平台 至少写两种 2 开展 爱国主义朗诵会 时 一位同学刚朗诵完 枣核 另一位同学接着朗诵 最后一课 请你为二 者写一段串连词 第 7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基础运用基础运用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1717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7 2 7 3 7 4 7 5 二 二 语言表达语言表达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