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会计审计发展中国古代的会计审计发展 我国会计制度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审计史的渊源可追溯到夏禹 会稽 的传说 都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 不断发展 不断完善的沿革过程 一 原始社会末期一 原始社会末期 中国原始社会末期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产品的分配 交换及消费 等问题凸现 计数 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必要 人们逐渐形成数量观念 并尝 试着以实物 绘画 结绳 刻契等方式来表现经济活动及其所反映的数量关系 由实物记事 计数 绘画记事 计数 结绳记事 计数 刻契记事 计数 等方式所体现的原始计量记录行为基本代表着同时期的 会计 行为 或者说 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会计的萌芽状态 成为会计的直接渊源 二 奴隶时代到春秋战国 会计审计的产生于会计诸要素的形成时期二 奴隶时代到春秋战国 会计审计的产生于会计诸要素的形成时期 一 奴隶时代 一 奴隶时代 1 1 奴隶时代会计的产生奴隶时代会计的产生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后 在原始计量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最早的会计制 度 会计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了私有制 财产占 有者有保护其占有财产的必然性 在文字发明以后 有记录财产增减变化的可能 性 在我国原始公社时期不具备这两个条件 因而不可能产生会计 1 夏朝 夏朝 制开始形成时期 国家机构还不完备 虽然财产私有制已经产生 但没有成熟的文字 只有一些至今无法认识的刻划符号 有产生会计的 必要性而没有可能性 2 商朝 商朝 商朝是我国奴隶制较为发达的朝代 依靠奴隶的劳动 农业 手 工业和商业均有较大的发展 出现了贝币和甲骨文 所以商朝不但具备 了产生会计的基本条件 而且有了记录会计事项的形式 简册 也是 后代称会计账簿为账册 簿册的由来 3 西周 西周 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财富更加集中 文字比商朝增加 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更加显著 行政首脑冢宰兼主财政 专管财计工 作的职官为小宰司会 而 会计 称号的命名 会计的职称则均起源于 西周 其含义是通过日积 月累的零星核算和终的总合核算 达到正确 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据 周礼 记载 西周国家设立 司会 一职对财务收支活动进行 月计岁会 又设司书 职内 职岁和职币四 职分理会计业务 其中司书掌管会计账簿 职内掌管财务收入账户 职 岁掌管财务支出类账户 职币掌管财务结余 并建立了定期会计报表制 度 专仓出纳制度 财物稽核制度等 这表明大约在西周前后 我国初 步形成会计工作组织系统 当时已形成文字叙述式的 单式记账法 2 2 奴隶时代审计的产生 奴隶时代审计的产生 夏商西周时期 古代审计开始萌芽和产生 公元前 21 世纪夏朝建立后 随着 国家的产生 政府开始面临初步的财政财务收支问题 对财政财务收支如何监 督的问题也缘此产生 夏禹 会稽 的传说就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一阶段的 历史情形 二 春秋战国 二 春秋战国 1 1 会计的形成 会计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进入封建制时代 在这一时期我国工商业具有较大的发 展 同时为了加强经营管理 我国工商业中的民间会计也开始形成 同时 由 于文字的广泛传播 促进了会计的发展 并在有关文献中出现了 会计 这个 概念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 会计当而已矣 意思是会 计要平衡 真实 准确 具体说是要求会计的收付存平衡正确无误 它与目前 的 客观性 原则相似 孔子提出了中国最早的会计原则 会计当而已矣 意思是会计要平衡 真实 准确 具体说是要求会计的收付存平衡正确无误 它与目前的 客观性 原则相似 如在会计簿书真实性和保管方面 规定会计 簿书如果丢失 错讹 与被盗数额同罪 在会计凭证和印鉴方面 规定券契 当时的原始凭证 如有伪造 更改等情 重者与盗贼同罪论处 轻者以欺诈 论处 如上计报告不真实 有欺诈隐瞒者 根据情节轻重判刑 在仓储保管方 面 规定对于账实不符的 区分通盗 责任事故 非责任事故等不同情况进行 处理 在度量衡方面 规定度量衡不准者 按情况不同实行杖打等处罚 有关会计的各种要素 也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 运算工具的发明为提高会 计记录的及时性正确性创造了条件 为适应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处理经济往 来的需要而产生了会计凭证 这种凭证根据合算的要求 集合成册而有会计账 簿 上报时就成了会计报告 由于货币的广泛使用 在核算工作中产生了实物 和货币两种计量单位 但官厅会计以其收支的特殊性而仍以实物为主要计量单 位 以入出为记账符号 并且产生了入出平衡的记账原则和标准计量的方法 会计上有关的记账 算账 结账的各种要素都已具备 为后代会计的发展奠定 了基础 2 2 审计的产生 审计的产生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古代审计得到初步发展 最初的审计称为上计 上计 主要是通过对官吏的定期稽察考核 也兼顾进行经济政绩的审计 还包含有财 政财务审计和财经法纪审计 集三者于一体 于财政监督工作 有关上计制度 比较可信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时期 不过上计制的普遍推行则是在战国时期 战国时的上计是一年一次 国君听取地方上计官吏的汇报 就能了解户口 土 地的增减情况 控制财富收入 考察官吏是否勤勉忠实 并运用奖惩办法 以 防止和消除官吏的贪污舞弊行为 任何一种制度 在初创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 一些弊病 从现有史料看 战国时已经发生了几种弊端 1 非法地增加财政 收入 为自己摆功 2 由于上级内容复杂无法查清 有造成官吏弄虚作假的 可能 3 君主的干涉影响上计的效果 总之 上计制的产生既有促进官吏奉公守法的积极作用 但也可能产生一 些消极作用 这是新制度所不可避免的 但重要的是审计制度有了开端 三 秦汉到魏晋南北朝 会计审计处比发展时期三 秦汉到魏晋南北朝 会计审计处比发展时期 一 秦朝时期 一 秦朝时期 1 1 会计审计的发展 会计审计的发展 秦始皇统一中国 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他所采取的统一 文字 货币和度量衡等措施 为会计审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财政管 理上 把王室财政与国家财政分开来 开始形成了两个会计核算系统 而以法 律形式规定财政收支上应遵守的原则 为我国会计审计有法可依的开端 是我 国会计审计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特色 2 2 秦朝会计的特点 秦朝会计的特点 1 重视会计记录的正确性 2 规定财政支出的时效性 3 严格财产 管理的责任制 4 处理债权债务的原则 5 币制的统一与以货币价值为量 度单位 6 其他涉及会计的规定 从这些特点中可以看出 秦朝会计已经具有核算与监督双重职能 核算工 作要求正确 细致地反映财物资的增减变化情况 如有短缺和账实不符的 要 追究责任和赔偿 它标志着我国会计发展上的重要特点 3 3 秦朝审计的特点 秦朝审计的特点 在封建社会里 国家对财政控制的强弱 表现为中央集权的程度 秦在中 央设御史大夫 在地方设监郡御史 是中国历史上御史监察制度的开端 御史 在察举管理的违法事宜中 对官吏贪污舞弊的违法行为 是纠举的主要方面 此外 上计制的进一步加强 对离任官吏的检查 财物管理上实行互相牵制制 度等 都表明秦朝的财政监督 审计工作 比春秋战国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 1 健全上计制 加强地方财政的控制 2 有专门主管上计的机构 并 开创了计偕制度 3 官吏离任 必须办理交接手续 4 实行互相监督 以 保证财产的安全 二 西汉时期 二 西汉时期 1 1 审计会计的发展 审计会计的发展 西汉商品货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必然要求加强财政经济的管理与监督 从而促使会计审计的技术方法的进步 会计原始凭证使用的简牍与会计账簿的 关系 记账符号从出入向收付的演变 出入平衡的记录结算程式 以实物为计 量单位向以货币为计量单位的发展等都在西汉时期取得了重大突破 2 2 会计的基本特点 会计的基本特点 西汉王朝统治二百多年 社会经济从繁荣到衰败 在经济管理技术方面 也从发展而变为停止甚至倒退 这一时期的会计基本特点如下 1 会计凭证的形式和特点 各类简牍多数是一事一简 内容也大同小异 而且相连成簿册的也不多 至于会计凭证的表述形式 一般不是短期能 体现出它的变化情况 西汉典型的凭证主要有 有关钱物出入的一般凭 证 成产辽东记录的凭证 有关实物的凭证 有关契约的简牍 有关钱 物出入中特殊情况的凭证 2 会计账簿的种类和形式 P124 3 记账符号的演变 西汉的记账符号是以出 入为主 但与出现了收 付 符号的苗头 表明记账符号开始发生了变化 4 会计的结算方式 西汉时期居延汉简中比较具体的反映了出入平衡的结 算方式 5 以货币价值为记账单位的比重有所增加 6 会计报告的形式 西汉开始 会计报告和上计簿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不再是春秋战国秦朝时期的上计簿记即会计报告 虽然上计簿仍以会计 报告为主要构成部分 但会计报告并不等于上计簿 7 财政收入的预计与控制 西汉初期实行 量吏禄 度官用 以赋于民 P139 西汉的民间会计 由于商品交换中 必须与货币进行结算 那么 反映商 品经营过程的一切收支 都必须以货币价值为主要计量单位 这是商品货币经 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我国西汉时会计发展的特点之一 西汉时采用的由郡国 向朝廷呈报财务收支簿 上计簿 可视为 会计报告 的滥觞 3 3 审计的基本特点 审计的基本特点 1 重视上计制度 2 御史和刺史的监察制 御史大夫成为三公之一 掌 监察百官 辅佐丞相处理政务 地方由监御史 刺史 司隶校尉等负责监察 正式建立了御史监察制 御史在监察中兼职进行财经法纪的审计 这一时期的 立法还开始为审计提供较为统一固定明确的依据 3 惩治贪污的法令 西汉以御史中丞执行中央的监察任务 以部刺史监察郡国 御史中丞对部 刺史进行再监督 并建立别刺制度 初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监察体系 三 东汉时期 三 东汉时期 1 1 会计的基本特点 会计的基本特点 东汉的官厅会计 无论账簿的形式 记账的方法 记账符号的使用 与西 汉并无区别 其特点如下 1 记账符号的改变 东汉也以 入 出 为记 账符号 但记账形式有些改变 2 会计报告的特点 东汉会计报告与西汉比 有两个主要特点 一是对拖欠钱粮要另外造表上报 二是除四时簿 季报 外 还产生了月报制度 3 计算技术的发展 4 书写材料的改变 5 民间会 计的情况 东汉的工商业不及西汉繁华 因而民间会计也不会超过西汉的水平 东汉的会计 在记录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技术方法等 与西汉的情况 并无 多大变化 这是简册文的特点所决定的 但珠算和纸张的发明 则对后世会计 的发展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是我国会计史上的重大事件 2 2 审计的基本特点 审计的基本特点 1 上计制的特点 东汉上计制的变化 一是明定县向州县郡上计 州郡 向中央上计的两级制 不过县上计不称 计簿 而称 集簿 二是加强了考 核督责 郡对县城 县尉也要课其殿最 2 惩治贪污的特点 东汉上计由司徒受计 没有西汉隆重 但上计吏可以留在京师补郎官 具 有鼓励作用 并且促使州郡重视上计吏的选拔 对贪污的惩罚比较严厉 但后 期外戚和宦官专权 朝廷大官和负有察举责任的官吏不敢过问 一些正直的清 廉的官吏与这种贪残行为作斗争 财政监督脱除常规 是东汉财政监督工作的 主要特点 秦汉时期 中国在记账方法上已超越文字叙述式的 单式记账法 建立起 另一种形式的 单式记账法 即以 入 出 为会计记录符号的定式简明会计 记录方法 它以 入 出 余 作为结算的基本公式 即 三柱结算法 又称为 入出 或收付 记账法 秦汉时的法律比春秋战国完备多了 特别是有关经济的立法日趋周密 据 目前所知 云梦睡虎地秦律中的 效律 是核验国家钱物 账目的法律 是目 前已知中国最早的有关审计的立法 四 魏晋南北朝 四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长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一切措施服从于军事需要 财政的收支管 理也逸出了常规 南北朝时期 苏绰创造了 朱出墨入记账法 规定以红记出 以墨记入 1 1 会计的基本特点会计的基本特点 1 会计的书写材料从简牍向纸张过渡 2 钱的时废 时用对会计计 量单位的影响 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 总的倾向是以实物量为计量单位的 但各朝情况又有所不同 由于租调制的实施 国家征收实物的范围扩大 影 响到流通领域货币的使用这必然导致会计核算上的复杂化 并使以货币价值 为计量单位处于微不足道的地位 甚至有根本不用货币记账的情况 这一时 期气的官厅会计也处于无所作为的情况 3 民间会计的一般情况 经济凭 证大多数为反映债券债务行为或属于买卖行为的契券 会计账簿有日记账和 分类账 与西汉用简牍记录的民间会计相比 经过 500 年左右的时间 而从 简牍发展到纸书 会计反而退化了 这证明只有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会计 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2 2 审计的基本特点 审计的基本特点 1 惩治贪污的特点 在这一时期 各朝的统治者昏庸贪婪者多 上行 下效 官吏也奢靡成风 贪污横行 财政监督也就不起作用 个别清廉正直 的官吏 严惩贪污 也纠正不了这种腐朽堕落的社会风气 2 上计制的特 点 此时的上计时附带貢物进奉皇帝 其目的不在于监督地方财政 而在于 所奉贡物 上计真正成了形成而无实际意义了 四 从隋唐到五代十国 会计审计的逐步完善时期四 从隋唐到五代十国 会计审计的逐步完善时期 一 隋唐时期 一 隋唐时期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的时期 商品货币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形成了许多 大的工商城市 出现了工商业者的行会组织 所有这些 都为唐朝会计进一步 完善提出了要求和创造了条件 1 1 会计的基本特点会计的基本特点 从我国会计发展的总情况来说 西汉与唐朝代表着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西汉时会计使用简策文核算最完美的时期 唐朝是会计使用纸书后开始发挥优 越性的时期 其特点如下 1 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形式 唐代凭证 较为常见的有 券 契 抄 牒等数 种 也有特殊的文书用作经济凭证 2 会计账簿的种类和形式 例举几种具 有代表性的账 日记账 分类账等 3 记账符号的使用情况 唐朝的记账符 号 不论从上述官厅会计或民间会计的一些史料来看 比汉代并无多大发展变 化 4 会计的计量单位 我国封建社会的货币经纪 到隋唐有了很大的发展 扩大了钱的适用范围 改变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用布 帛 盐 米等行使货币 职能进行商品买卖的情况 并且首先使民间会计转变为以货币值价为主要量度 单位 5 会计改革及其成就 唐代会计上充分发挥了纸文书的优越性 并且 对后代会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表现为 会计文书的表格化 会计账簿 的规格化 国计簿的编制 6 民间会计的发展 唐代大工商业城市的兴起与 工商业的繁荣 必然引起工商业者之间的竞争 从而促使工商业经营管理的改 善 特别是会计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而有所发展 勾检 2 2 审计的基本特点 审计的基本特点 隋初 惩治贪污官吏是十分严厉的 隋也实行上计制 隋的审计和它的会 计一样 没有多少具体资料值得总结 唐的财政监督是多渠道进行的 对财政 收支工作上的勾检 考校 弹举 是主要的方面 而重点则放在保护库藏财物 与监督贪污事件 唐朝的审计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 1 上计制的变化 2 比部独立执行财政监督的特点 集中财政监督权 于中央 因地因时制宜实行监督 财政监督的终审权属于尚书省 对地方财政 监督以州一级为限 3 御史监察制的特点 对实物的检查监督 对财政收入的 监督 对贪官污吏的纠举与弹劾 也是御史的重要职责 4 财政监督法令的 完善与严密 二 五代十国 二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是继魏晋南北朝之后又一次大分裂时期 证据十分动荡 生产严 重破坏 在中原军阀争夺帝位 不断改朝换代的同时 南方割据者也建立起九 个地方性的小朝廷 他们实行保境息民的政策 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相对稳定 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工商业也相应繁华 所以这一时期的政治中心在北方 而 经济中心在南方 因而南方的民间会计 可能有所提高和改进 但史料缺乏 难于稽考 会计审计的基本特点 会计审计的基本特点 官厅会计和官厅审计 则无论北方和南方 都没有什么 发展可言 不过朝廷为了控制地方财政收支和钱谷出入情况 会计记录是必需 的 并且要求州府必须按季上报 五 从北宋到清末 会计审计进一步发展时期五 从北宋到清末 会计审计进一步发展时期 一 宋朝时期 一 宋朝时期 唐宋时期 我国会计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推进 首先 产生了 元和国计簿 太和国计簿 会计录 等具有代表性的会计著作 元和国计簿 和 太和 国计簿 分别为唐人李吉甫 韦处厚所撰 收录了唐代人口 赋役 财政 税 收等方面的统计资料 按照国家财政收入项目分别记载其收入数字 会计录 为宋人所编 是一种按照国家规定的财计体制和财政收支项目归类整理 并加 以会计分析的经济文献 1 1 会计的发展会计的发展 会计录 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会计 统计经济资料部分 包括户 籍计账方面的资料和当年财政收支的实际数额 二是会计 统计经济资料的分 析比较部分 也可称为会计分析部分 其次 创立了 四柱结算法 所谓 四 柱 是指旧管 上期结余 新收 本期收入 开除 本期支出 和实在 本 期结存 四个栏目 这种结算法把一定时期内财物收付的记录 通过 旧管 新 收 开除 实在 这一平衡公式加以总结 既可检查日常记录的正确性 又可分 类汇总日常会计记录 使之起到系统 全面和综合的反映作用 可以说 四柱 结算法 的发明把我国的簿记发展提到一个较为科学的高度 最后 在宋代建 立了我国会计史上第一个独立的政府会计组织 三司会计司 总核天下财 赋收入 提高了会计机构的地位 同时 随着人们对账簿的认识 宋代产生并 流行着一些有关账簿的专门用语 此外 簿记 一词作为我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亦已见于宋代的文献中 宋代的会计凭证可分为收入与支出两类 皆有正副两 联 凭证和账簿都作为重要档案一起由专吏负责长期保存 2 2 审计的基本特点审计的基本特点 宋御史查核经济大案 对诸路监司进行纠弹 参与官吏经济政绩的考核 御史监察与专职审计机构密切配合 互相补充 加强对财经的监督 这一时期 审计的三种基本方法趋于完善 特别是查账法中已注意到账账 账证 账实的 相符 分析比较法中 开始应用十分为率和定额的办法来对官吏经济政绩进行 比较准确的考核评估 从 庆元条法事类 记载看 现代简式审计报告的几个 要素 宋代已经基本具备 总之 中国古代审计的三大内容至隋唐宋已划分明 确 即比部 三部勾院 都磨勘司 审计司等侧重于财政财务的审计 御史监 察侧重于财经法纪审计 吏部侧重于经济政绩审计 而且审计的三种基本方法 和有关立法也趋于完善 这说明 中国古代审计至此已走向成熟 二 元朝时期 二 元朝时期 元代在会计方面无大发展 从元代开始 古代审计逐渐趋于衰败 隋唐 宋时期的专职审计机构逐渐被取消 无疑是对审计工作的削弱 1 会计的特点 会计的特点 1 以货币价值为会计计量单位的变化 不用钱而用钞 金 银也开始作 货币使用 并以锭 两 钱为计量单位 2 民间会计应用四柱形式记账和编表 并且有各种特殊的账簿名称 2 2 审计的特点 审计的特点 元朝的尚书省和御史台都有监督的权力 尚书省为行政机关 御史台为监 察机关 但尚书省权力大 御史台反而受制于尚书省 不能发挥监察的作用 以至后来贪污成风 甚至廉访史也利用监察的权利 公开贪污 表现了元王朝 政治的黑暗与腐朽 三 明朝时期 三 明朝时期 明代 政府颇重会计报表 要求按旧管 新收 开除和实在四柱编报 报 表逐级汇总上报 国家对报表有统一的编报格式和上报日期 明代代表性会计 著作是 万历会计录 按旧额 见额 岁入 岁出汇录了人户 田粮 军饷俸 禄及各种税收和交通运输等统计资料 编排井然有序 数据先后可循 并突出 了财政收支项目的对比关系 便于分析研究 1 1 会计的基本特点 会计的基本特点 核算工作趋向精细 会计凭证突出防弊作用 会计账簿有所改进 核算量 度从以钞为主发展到以银为主 计算技术有所进步 编制会计报告和会计录 民间会计得到发展 2 2 审计的基本特点 审计的基本特点 惩治贪污权在皇帝 检查监督着重仓库实物 防弊反而滋弊 四 清朝时期 四 清朝时期 1 1 会计的发展 会计的发展 明末清初之际 中国又出现了一种新的记账法 龙门账 法 此帐法是山西人傅山根据唐宋以来 四柱结算法 原理设计出的一种适合 于民间商业的会计核算方法 其要点是将全部账目划分为进 缴 存 该四大 类 进 指全部收入 缴 指全部支出 存 指资产并包括债权 该 指 负债并包括业主投资 四者的关系是 该十进 存十缴 或进一缴 存一该 也 就是说 结帐时 进 大于 缴 或 存 大于 该 即为赢利 傅山将这种 双轨计算盈亏 并检查账目平衡关系的会计方法 形象地称为 合龙门 龙 门账 因此而得名 龙门账 的诞生标志着中式簿记由单式记帐向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抽奖动机心理研究-洞察及研究
- 林业市场预测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建筑会议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法院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标准化生产体系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植物量子材料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南京安全员a证题库及答案解析
- 煤矿掘进机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生产班组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安全保卫制度题库及答案解析
- 逆向分析培训课件
-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评估报告
- 日间化疗相关管理制度
- 骨折的急救处理与操作
- 品牌推广策划方案(3篇)
- T/CAPE 11005-2023光伏电站光伏组件清洗技术规范
- FOCUS-PDCA原理及流程课件
- 涉税服务保密协议书
-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课件
-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与应对
- 动物医院运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