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点这里 看更多考研真题 中公考研 让考研变得简单 更多资料 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考研学习中 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 对于考研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引起高度 的重视 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 2011 年暨南大学 803 西方经济学 考研专业课 真题及答案 并且可以提供暨南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 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 业课上赢得高分 升入理想的院校 暨南大学暨南大学 803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201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11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学科 专业名称 理论经济学各专业 应用经济学各专业 考试科目名称 803 西方经济学 考生注意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 卷 上 写在本试题上一律不给分 点这里 看更多考研真题 中公考研 让考研变得简单 更多资料 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一 简答题 共 6 题 每题 10 分 共 60 分 1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何不同 2 简要说明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 一国货币政策的效果如何 3 简述 201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藤森的主要理论贡献 4 价格变动的两重效应分别是什么 以正常商品为例 作图说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5 有人说 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 因为农业要歉收 但有人说 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 因 为农业歉收以后谷物要涨价 收入会增加 对这两种议论你有何评价 6 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导致帕累托最优状态 二 计算题 共 2 题 每题 15 分 共 30 分 7 一垄断企业能以常数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生产 AC MC 5 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为 Q 53 P 试求 1 该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 价格和利润 2 如果市场产量由两家厂商提供 即 Q Q1 Q2 两家厂商有相同的生产成本 且这两家 厂商按古诺模型进行决策 求这两家厂商的反应函数 3 计算古诺均衡时 两厂商的产量 利润及市场均衡价格 8 假设某国宏观经济关系如下 消费 C 90 0 9Yd 税收 T Y 投资 I 200 1000R 政府购 1 3 买支出 G 710 货币需求为 L Y 10000R 货币供给为 m M P 500 物价 P 1 1 求 IS LM 曲线 2 求均衡收入和利率 3 如果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 YF 2400 为了实现充分就业 分别采用增加政府支出及 增加货币供给量的办法 各需要多少数额 考试科目 西方经济学 共 2 页 第 1 页 点这里 看更多考研真题 中公考研 让考研变得简单 更多资料 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三 论述题 共 2 题 第 9 小题 22 分 第 10 小题 18 分 共 40 分 9 画图并说明只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生产中 TP 曲线 MP 曲线和 AP 曲线的变化 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短期内生产的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 为什么短期生产中厂商的理性选择 在生产的第二阶段上 10 运用名义工资粘性模型推导短期常规总供给曲线 四 案例分析题 共 1 题 20 分 11 下表是我国 2010 年 1 月 10 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的变化情况 在 2010 年 蒜你狠 豆你玩 糖高宗 和 苹什么 等词汇在网络上流行 中国 2010 年 1 月 10 月的 CPI 变化情况 月份 CPI 2010 104 40 2010 93 60 2010 83 50 2010 73 30 2010 62 90 2010 53 10 2010 42 80 2010 32 40 2010 22 70 2010 14 40 请根据上述材料 分析 2010 年中国多种商品涨价的主要原因及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考试科目 西方经济学 共 2 页 第 2 页 点这里 看更多考研真题 中公考研 让考研变得简单 更多资料 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4 4 1 暨南大学暨南大学 803 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201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解析 一 简答题 一 简答题 60 分 分 1 说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 说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区别 参考答案 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揭示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和解释持续经 济增长的可能 尽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说明经济的持续增长导入了外生的技术进步和 人口增长率 但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并没有能够从理论上说明持续经济增长的 问题 生增长理论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发展起来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内生经济增 长理论的突破在于放松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设并把相关的变量内生化 在引进技术创新 专业化分工和人力资本之后 内生增长理论得出以下结论 技术创 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 高低的最主要因素 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政策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索洛模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改变资本 产出比率为常数的假定 发展了哈罗德 多马模型 但索洛仍然没将技术进步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模型 这是一个重大缺陷 因为 技术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是现实中一个明显的事实 2 说明一国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说明一国在固定汇率制度和资本完全流动下货币政策效果 参参考考答答案案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货币政策的效果有两个方面 假设政府计划通 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产出 一方面政府发行债券会导致本国利率上升 外国资金流 向国内 资本项目改善 另一方面 在长期 政府支出的增加会提高总需求 进而提 高国民收入水平 假定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水平 由于进口是国民收入的函数 出 口是外生变量 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导致进口增加 经常项目恶化 总之 扩张性货币政 策的效果是上述两个方面的综合效果 下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到 这取决于BP 曲线的 斜率 Y i B P IS L M E Y 0 LM Y 1 IS F Y 2 E O 图 16 3 2 资本流动性较低时的财政政策效果 点这里 看更多考研真题 中公考研 让考研变得简单 更多资料 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Y i BP IS L M E Y 0 LM E Y 1 IS F L M Y 2 O 图 16 3 3 资本流动性较高时的财政政策的效果 图 16 3 2 与图 16 3 3 中 BP 曲线的斜率是不同的 图 16 3 2 中 BP 曲线更陡一些 说明此时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较低 而后者对利率变动敏感性较高 我们假 定两图中的初始均衡点 E 都是非充分就业的 图 16 3 2 中 政府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 IS 曲线向右移动到 IS 的位置 新的内部均衡 点为 F 点 新的产出水平为 Y1 新的利率水平为 i1 但 F 点处于 BP 曲线的右下方 存 在国际收支逆差 为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当局不得不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LM 曲线向 左上方移动到 LM 均衡利率进一步上升到 i2 但产出水平下降到 Y2 的水平 图 16 3 3 中 为增加国民产出水平 政府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 IS 曲线向右移动到 IS 的位置 新的内部均衡点为 F 点 新的产出水平为 Y1 新的利率水平为 i1 但此时 F 点 处于 BP 曲线的上方 处于国际收支顺差地位 为改变国际收支顺差 当局不得不实行扩 张性的货币政策 LM 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到 LM 均衡利率进下降到 i2 但产出水平进一步 增长到 Y2 的水平 由此可见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如果国际资本流动对利率的变化比较敏感 扩张性的 货币政策对增加收入 提高就业有较好的效果 反之 则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受到一定 的限制 3 2010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藤森的主要经济理论和贡献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藤森的主要经济理论和贡献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三位学者的贡献在于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就业市场被广泛应用 上世纪 70 年代后期 戴蒙德 莫滕森和皮萨里德斯开始研究搜寻模型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莫滕森 教授发表于 1977 年的论文 失业保险与工作搜寻决策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Job Search Decisions 考察了失业救济对失业率的影响 他的结论认为 失业救济的效果比预期 设想的更加模糊 因为工人在得知如果失业就会得到失业保险的情形下 当前没有领到失 点这里 看更多考研真题 中公考研 让考研变得简单 更多资料 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业保险救济的工人会更可能选择低薪 高风险的工作 三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解决了来自搜寻工作职位和职位候选人之间的难题 失业工 人要想找到合适的新工作需要花费时间 因为人不是趋同一致的个体 同样 工作职位也 不是 4 请说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两重效应是什么 画图说明商品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和 请说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两重效应是什么 画图说明商品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和 收入效应 收入效应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被 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 即 总效应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其中 由商品的 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 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 动 称为收入效应 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 进而由商品相对价 格的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称为替代效应 在产品价格下降时 可以用补偿预算线来区别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和 收入效应如下图所示 5 有人说气候不好 农民收入减少 对农民不利 有人说气候不好 农产品价格上升 有人说气候不好 农民收入减少 对农民不利 有人说气候不好 农产品价格上升 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对农民有利 请说明上面两种议论 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对农民有利 请说明上面两种议论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谷贱伤农是农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 在丰收的年份 农 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 其实 这种表面看起来难以理解的现象 是可以用经济学中的弹性 理论来加以解释的 即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而言 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呈同方向 的变化 造成 谷贱伤农 经济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往往小于 1 即 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 农产品的需求往往是缺乏弹性的 而农产品的丰收使得供给 曲线向右移动 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 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下降 下降幅 度超过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 最后导致农民总收入的减少 产生 谷贱伤农 经 济现象 6 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 产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 状态 二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 要素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 在完全竞争经济中 商品的均衡价格可以实现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因此 完全竞争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 计算题 二 计算题 30 分 分 1 1 垄断厂商 垄断厂商 AC MC 5 常数 常数 需求函数 需求函数 Q 53 P 求利润最大化下的均衡价格 求利润最大化下的均衡价格 数量和利润 数量和利润 2 假设该产量由两个寡头厂商 古诺模型 所生产 假设该产量由两个寡头厂商 古诺模型 所生产 Q Q1 Q2 具有相同的边际成 具有相同的边际成 本函数 求各自的反应函数 本函数 求各自的反应函数 3 求古诺模型均衡时的均衡价格 产量和利润 求古诺模型均衡时的均衡价格 产量和利润 1 MR MC 知 53 2Q 5 点这里 看更多考研真题 中公考研 让考研变得简单 更多资料 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Q 24 P 53 Q 29 2 P MC 知 53 Q 5 Q 48 P 53 48 5 2 1 三部门下 三部门下 C Yd I T 1 3Y G 710 求 求 IS LM 曲线 曲线 2 求均衡利率和收入 求均衡利率和收入 3 求采用财政政策达到 求采用财政政策达到 效果时间 需要增加政府购买支出或减税数量 效果时间 需要增加政府购买支出或减税数量 论述题 第一小题论述题 第一小题 22 分 第二小题分 第二小题 10 分 分 1 1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的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生产函数的 MP AP TP AC 曲线三者间的关系 画图 曲线三者间的关系 画图 2 TP 分为哪三阶段 划分依据是什么 分为哪三阶段 划分依据是什么 3 说明为何要选择在第二阶段生产 说明为何要选择在第二阶段生产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1 生产三阶段是在假定生产技术水平和其他要素投入量不变 只有劳动投入可变的条件下 以劳动投入多少来划分的生产不同阶段 生产的三个阶段是 根据总产量曲线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划分的 第 一阶段 平均产量递增阶段 即平均产量从 0 增加到平均产量最高的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 原点到AP MP曲线的交点 即劳动投入量由 0 到的区间 第二阶段 平均产量的递减 3 L 阶段 边际产量仍然大于 0 所以总的产量仍然是递增的 直到总的产量达到最高点 这 一阶段是从AP MP两曲线的交点到MP曲线与横轴的交点 即劳动投入量由到的区 3 L 4 L 间 第三阶段 边际产量为负 总的产量也是递减的 这一阶段是MP曲线和横轴的交点以 后的阶段 即劳动投入量以后的区间 如图 4 13 所示 4 L 2 首先 厂商肯定不会在第三阶段进行生产 因为这个阶段的边际产量为负值 生 产不会带来任何的好处 其次 厂商也不会在第一阶段进行生产 因为平均产量在增加 投入的这种生产要素还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 厂商没有获得预期的好处 继续扩大可变投 入的使用量从而使产量扩大是有利可图的 至少使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时为止 因此厂商 可以在第二阶段进行生产 因为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下降 但是总产量还在不断增加 收入也增加 只是增加的速度逐渐减慢 直到停止增加时为止 图 4 13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的产量曲线 2 第一阶段 劳动量从零增加到 Lc 这一阶段 在这一阶段 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 点这里 看更多考研真题 中公考研 让考研变得简单 更多资料 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的 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总产量是增加的 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 对过多 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 就可以增加总产量 第二阶段 劳动量从 Lc 增加到 Ld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 平均产量达到最高 点 终点处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 由于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一阶段 也不会在第三阶段进行 所以 生产只能在第二阶段进行 第三阶段 劳动量增加到 Ld 之后 的区间 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 劳动的边 际产量降为负值 总产量下降 这时 即使劳动要素是免费的 理性的生产者也会通过减 少劳动投入量来增加总产量 以脱离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的第三阶段 退回到第二阶段 3 厂商不会在劳动的第一阶段经营 因为在这个阶段 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状态 边际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 这表示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引起的总产量的增加总会使得可 变要素的平均产量有所增加 厂商也不会在劳动的第三阶段经营 因为在这阶段可变要素 的增加反而使总产量减少 边际产量为负 同样 厂商也不会在资本的第一 三阶段经营 因此 厂商的理性决策就在第二阶段 这时劳动及资本的边际产量都是正的 只有在这阶 段才会存在着使利润达到极大值的要素的最优组合 2 用名义工资粘性推导出常规供给曲线 用名义工资粘性推导出常规供给曲线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现代主流经济学在货币工资粘性及工人具有 货币幻觉 的假定下推 导出向右上方倾斜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推导过程如下 1 假设货币工资不变 仍然为原有的 W1 的数值 而价格水平却由 P1 提高到 P2 因 此 实际工资下降到 W1 P2 此时 由于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 因此劳 动的需求曲线由 Nd W1 P1 向右移到 Nd W1 P2 而劳动的供给曲线因货币幻觉不发 生移动 因此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由 N1 增加到 N2 根据宏观生产函数的性质 经济产 出量由 Y1 增加到 Y2 2 假设货币工资不变 仍然为原有的 W1 数值 而价格水平却由 P1 下降到 P2 因此 实际工资上升到 W1 P2 此时 由于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 因此劳动的 需求曲线由 Nd W1 P1 向左移动到 Nd W1 P2 而劳动的供给曲线因货币幻觉不发生 移动 因此劳动市场的均衡就业量由 N1 下降到 N2 根据宏观生产函数的性质 经济产出 量由 Y1 下降到 Y2 综上所述 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 三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20 分 分 1 分析价格上涨原因 分析价格上涨原因 2 我国应对这些物价上涨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试析 我国应对这些物价上涨所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试析 从全局来看 目前我国产生通货 膨胀的原因主要有需求和成本两方面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通货膨胀理论是通货膨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由凯恩斯学派提出的 需求拉动的主要原因是现阶段我国货币供给增长过快 而货币供给增长过快的原因主要是 外汇流入过多 因为国家对外汇管理比较严格 所以外汇现在在资本项下受到管制 外汇 在境内是不能直接流通的 因此大量的外汇流入国内 就会迫使央行发行更多的人民币进 行货币兑换 其次 存在央行的外汇由于也同样受到资本管制 其惟一的投资途径也就是 购买国外的资产进行保值增值 由于数量巨大 投资途径和工具有限 所以又会用大量的 外汇资产购买美国国债等 从 2000 年 1 月到 2010 年 9 月我国的外汇占款与储备货币 也就 点这里 看更多考研真题 中公考研 让考研变得简单 更多资料 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是基础货币 之比急剧上升 2001 年我国外汇占款占基础货币的比例为 43 左右 2006 年 初这一比例超过 100 此后这一比例继续上升 最高时达到 129 目前维持在 120 左右 此外 虽然说我国近年来一直处在产能过剩的状态 但从深层次看 我国目前有效需求严 重不足 所谓有效需求 是指商品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时的总需求 总供给 消费 储 蓄 税收 进口 因为本国的进口表示国外厂商的供给 总需求就是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 支出 因为支出代表对一定产品的购买 总需求 消费 投资 政府支出 本国出口 凯 恩斯认为 在现实经济中 总需求往往小于总供给 凯恩斯将这种现象称为 有效需求不 足 简单来说 老百姓的基本消费得到了满足 可是边际消费倾向却很低 因此随着老百 姓收入的增加 他们不会大量增加自己的消费 而是将货币存入银行 储蓄增加的结果 造成对资产的大量需求 从而迫使资产价格上涨 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二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的基本出发点是把通胀看成是营利者 投机者 套利者和普通工人 农民 企业主为了提高各自利益而使各项成本增加所引起的加价 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产 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各项成本的上涨 这些成本增加的根源在于商品市场与劳动市场的不完 全竞争 引起通货膨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各种生产成本的提高 首先 工资成本上升 2010 年以来 各地频频出现 民工荒 的现象 特别是像广州等一 些沿海城市 这一现象更为严峻 相应地 在 2010 年 我国政府出台了最低工资标准的相 关规定 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提高工资 对于员工来说 无疑是一件好事 因为大部分人 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是工资 提高工资 就意味着增加了人民的收入 消费水平也就相应地 得到了改善和提高 但是 对于企业和企业主来说 提高工资水平就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成 本上升了 给企业生产带来了新的问题 其次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急剧上升 国内 的供给已经无法满足自身的需求 进口不断扩大 对外依存度高 导致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企业生产成本也随之上升 第三 伴随经济的发展 生态环境正遭受严重的威胁 随着国际社会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 观念 我国政府也在加紧节能减排的步伐 对企业的生产要求和标准不断提高 在保证生 产的同时还要顾及对环境的影响 这无形之中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第四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民对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重视 因而对环境 保护 生产安全 食品安全 生活的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满足这些要求也要 求增加投入 这就客观上使得生产成本上升 加大了物价上涨的压力 针对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现象 应该采取 需求紧缩 供给扩张 这样一个政策组合 一 需求紧缩 需求紧缩一般而言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财政性需求紧缩 另一种则是货币性需求紧缩 在 需求管理内部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搭配使用 首先 虽然当前中国正在面临通货膨胀 但通货膨胀率只有 4 4 绝对水平并不是很高 一般而言 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通常 2 3 的年通胀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财务管理真题附答案(人大版)
- 2025年知识产权公需科目继续教育试卷测试题答案
- 中职校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公益基金会合作协议范本新5篇
- 高二会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 《边坡工程水泥基类生态修复技术标准》
- 高中联合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临床检验医学实验室技能操作考察卷答案及解析
- 自如管家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执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18029.1-2024轮椅车第1部分:静态稳定性的测定
- 高考生物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基础知识填空默写(每天打卡)
- FZT 34002-2016 亚麻印染布行业标准
- 2023年高考物理(山东卷)真题评析及2024备考策略
- 全国身份证号地区对应表
- 主要机械设备表(汇总200种)
- GB/T 18386-2017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
- GB/T 17282-1998根据运动粘度确定石油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 GB/T 13912-2020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 GB 12326-2000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 《空气动力学》配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