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方案及完整计算书_第1页
模板方案及完整计算书_第2页
模板方案及完整计算书_第3页
模板方案及完整计算书_第4页
模板方案及完整计算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板施工方案模板施工方案 xxxxxx 宿舍楼 编制 审核 审批 xxxxxx 有限公司 一 编制依据 1 xxxxxx 宿舍楼工程施工图纸 施工组织设计 2 建筑施工手册 第五版 3 建筑施工规范大全 4 建筑施工现场检查手册等 二 工程概况 1 xxxxx 宿舍楼工程 位于 xxxxxxx 工程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 基础为条形基础与平板式 筏板基础 建筑面积 3797 22 平米 地上六层 建筑高度 22 05 米 三 施工准备 1 据工程各构件尺寸提出模板工程详细计划 包括 模板 钢管 扣件 加固穿墙螺栓 蝶形卡 及木方子等 2 材料部门按计划组织周转工具进场 3 模板支设以前 应做好各种预留 预埋及钢管隐验 四 施工方法 一 墙模板工程 剪力墙全部采用木模板配 14 穿墙螺栓 用 48 3 5 钢管和 5 10 方木作为横纵龙骨进行加 固 龙骨横向间距 700 纵向间距 20 穿墙螺栓水平方向间距 700 垂直向间距 600 为保证剪力墙位置 及断面尺寸正确 支模前 在水平钢筋上放置定制好的混凝土支撑 施工方法 模板位置弹好以后 先安一面模板 相邻模板搭接要紧密 然后安装斜撑及穿墙螺 栓 清扫干净墙内杂物 安装另一侧模板 安装完后 安装纵横龙骨 先安纵向 用铅丝临时固定 后 安横向 同时用穿墙螺栓外垫碟形卡 两端拧上双螺母固定 调整斜撑并拧紧穿墙螺栓螺母 必须保证 模板牢固可靠 验收要求 模板位置误差 5mm 垂直误差 6mm 注意事项 1 支模前先复标高及内外墙线位置 看不清线或受钢筋位移影响不支模 2 支模前 模板表面要涂刷隔离剂 3 外围剪力墙所用穿墙螺栓中间必须加止水片 二 柱模施工 柱模施工采用木模板 钢管柱箍竖向龙骨 斜撑和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找正 施工方法 1 首先根据柱断面尺寸配模 2 模板安装前 先配置对拉螺栓 作用及方法同前 安装时从一面开始安装 安装完 毕后安装钢管柱箍 用 48X3 5 钢管及十字扣件拉紧 然后调整至正确位置再进 行加固 柱箍间距 400 600mm 3 安装竖向钢管龙骨 用以竖向调直及增加柱模整体性 三 梁模板施工 梁底模板根据图纸设计尺寸情况进行整体配模 待梁底支撑脚手架搭设完毕后 进行入模 调整位置 加固 形成梁底模整体 1 支撑系统 梁底支撑系统采用双或三排脚手架 全部使用 48 3 5 钢管 扣件搭设 所有支撑脚手架均设扫地杆 因操作人员行走要求 第一大道横杆高度可为 1800mm 因为本工程梁较密 固搭设满堂红脚手架 架体搭设时及时加剪力撑 2 施工方法 1 梁模 a 放梁位置 b 在梁两侧立钢管支柱 间距 400 500mm 支柱下要夯实并铺通长木脚手架板 c 距地 200mm 加设纵横扫地杆 距地 1800mm 3300mm 设纵横水平拉杆 d 按梁底标高调整支柱高度 安设梁底支撑龙骨 间距 500mm 并将龙骨找平 e 安装梁底模 并按施工规范要求起拱 f 安装两侧模 侧模和底模通过角模进行接连 g 安装梁侧纵横龙骨及斜撑 竖龙骨间距 500mm 梁内侧加钢管 粱模上口用 锁口钢管 48 3 5 拉紧 当梁高超过 700mm 时 加对拉螺栓进行加固 2 板模 支撑系统 采用 48 3 5 满堂钢管脚手架 板底支撑使用钢管 木方结合 板模使用竹木胶合板 为了实现楼板模板早拆 缩短模板周转周期 施工时通过部分 竖向支撑将大跨度板变成短跨受力状态 由于早拆的竖向支撑应单独进行施工 并自 成体系 施工方法 a 配模 制作定型模版 配模时 应据楼板块具体尺寸并结合实现早拆的支撑位置 进行 小块异型位置可用同厚度的模板代替 但均应拼缝紧密 采取措施使表面平整 制作完后 对各版块进行分类编号并分别码放整齐 以便施工时 对号入座 加快施 工进度 b 支模 支模时从开间一侧开始逐排设支柱 同时安设大横杆小横杆 调节支柱高 度 将板底龙骨找平 c 铺板模 所有板缝均用不干胶带纸粘帖 d 模板检查 四 立杆接长方法 1 站杆采用搭接接长 水平杆采用对接接长 接头位置相互错开 2 满堂脚手架利用横杆连接 间距 1 5m 五 模板拆除 1 模板拆除前必须申请办理拆模手续 待砼强度达到拆模强度要求后模板方可拆除 2 柱拆模 先拆加固斜撑 撷去对拉螺栓两端螺母 卸掉竖向龙骨及柱箍 然后用撬棍轻轻 撬动模板 使模板与砼脱离 不得猛敲 猛砸 3 墙模拆除 先拆斜撑 然后卸去穿墙螺母及纵横龙骨 用撬棍轻轻撬橇模板 使模板离开墙 体 即可把模板吊运走 4 梁板模板拆除 拆除对拉螺栓母 拆除梁侧模 拆除板底水平拉杆 卸下板底龙骨 拆除板底支柱 卸下模 板 拆梁底小横杆 拆除梁底模 注意事项 1 拆模时严禁将模板直接从高处往下扔 以防止模板变形和损坏 2 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 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棱角 3 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 按编码放整齐 以备后用 六 安全措施 1 安装梁底模板时 应注意随铺随固定 不得虚放及梁底模有探头现象 不用的模板应及 时运用 2 铺设模板时 板底龙骨要及时用铅丝和支撑系统扎牢 不得虚放 3 现场操作 必须戴好安全帽及安全带 4 支模时 操作面要按要求搭设护栏及安全操作台 操作台上铺设脚手板 不得站在钢管 上操作 5 砼浇筑安全措施 1 本工程砼浇筑均采用商品砼 2 剪力墙浇筑时 应搭设砼浇筑操作平台及护栏 操作平台上满铺脚手架 3 砼浇筑时 人应站在输送管口旁边 不得正对管口 以防砼喷射在人体上或水泥浆 溅入眼中 4 汽车泵输送管移动时要慢 注意人员和成品的保护 5 模板支拆前必须向施工班组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 6 拆除摸板过程中 严禁往下抛掷物料 应将手持工具放在稳妥处或工具袋内 防止 物体从高处坠落伤人 7 拆除作业完工前 不准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到指定地点存 放 8 模板拆除作业中 应设专门监护人员及醒目警示牌 9 拆下的模板及时清除灰浆 清除的模板必须及时涂刷模剂 模板及配件应设专人保 管和维修 并要按规格 种类分别存放 七 模板及支架的计算 顶板模板计算顶板模板计算 以板厚 180mm 的为例进行计算 一 基本参数 1 脚手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 m 0 80 纵距 0 80 间距 1 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 m 0 10 脚手架搭设高度 m 4 0 采用的钢管 4 8 3 5 扣件连接方式 双扣件 考虑扣件的保养情况 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 0 8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 方木支撑 2 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 0 35 KN m2 混凝土与钢筋自重 25 00 KN m2 楼板浇筑厚度 m 0 180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 KN m2 2 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KN m2 1 00 3 木方参数 木方弹性模量 E N mm2 9500 00 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 N mm2 13 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 N mm2 1 400 木方的间隔距离 mm 350 00 木方的截面宽度 mm 50 00 木方的截面高度 mm 100 00 二 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 其惯性矩 I 和截面抵抗矩 W 分别为 5 000 10 000 10 000 6 83 33cm3 W 5 000 10 000 10 000 10 000 12 416 67cm3 I 方木楞计算简图 1 荷载的计算 1 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KN m 575 1180 0350 0 000 251mKNq 2 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 m 122 0 350 0350 0 2mKNq 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 840 0 350 0800 0 000 2000 1 1KNp 2 方木抗弯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计算共识哦如下 84 2 max qlPL M 均布荷载 037 2 122 0 575 1 2 1mKNq 集中荷载 176 1840 0 4 1KNp 最大荷载 398 0 8 800 0037 2 4 8000 0 176 1 8 4 mKNqlPlM 最大支座反力 403 12 800 0037 2 2 176 1 2 2 KNqlPN 方木的最大应力值 778 4 10333 83 10398 0 236 mmNWM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 13 0 2 mmN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 4 778N 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3 0N mm2 满足要求 3 方木抗剪验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2 2 pqlQ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bhQT 2 3 其中最大剪力 403 1 2 176 1 2 037 2 800 0 KNV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 421 0 000 100000 502 800 14023 2 mmNT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400 1 2 mmNT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为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满足要求 2 421 0 mmN 2 400 1 mmN 4 方木挠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力分配的挠度和 计算公式如下 EI ql EI Pl V 384 5 48 43 均布荷载 698 1 122 0575 121mKNqqq 集中荷载 KNp840 0 方木最大挠度计算值 455 0 67 4166666000 950048 000 800000 840 67 4166666000 9500384 000 800698 1 5 34 mm V 方木最大允许挠度值 mmV200 3 250 000 800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 455mm 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3 200mm 满足要求 三 木方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 P 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 806 2 176 1 800 0037 2 KNP 最大弯矩 550 0 max mKNM 最大变形 870 0 max mmV 最大支座反力 050 7 max KNQ 钢管最大应力计算值钢管抗压强度设计值 26 342 10800 5080 10550 0 mmN 满足要求 2 00 205mmNf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 800 00 150 与 10mm 满足要求 四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P14 页 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 16 00KN 按照扣 件抗滑移承载力系数 0 80 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 12 80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7 050KN R 12 80KN 所以双扣件抗滑移承载力的 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 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 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 活荷载和风荷载 1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 脚手架的自重KN620 0 800 4 129 0 1 G N 钢管的自重计算参照 扣件式规范 附录 A 2 模板的自重KNNG224 0 800 0 800 0 350 0 2 3 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 经计算得到 静荷KNNG880 2 800 0 800 0 180 0 000 25 3 载标准值KNNNNN GGGQ 724 3 321 2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浇筑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 活荷载标准值 920 1 800 0 800 0 000 2 000 1 KNNQ 3 不考虑风荷载时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 KNNNN QG 156 7 4 12 1 六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f A N 其中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KNN156 7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查表得到 il 0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cmI58 1 立杆净截面面积A 2 89 4 cmA 立杆净截面模量 抵抗矩 w 3 08 5 cmw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2 mmN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 000 205mmNf 计算长度 m 0 l 如果完全参照 扣件式规范 按式计算ahl2 0 s 值为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取155 1 k 计算长度系数 参照 扣件式规范 表 5 3 3 u700 1 u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m a10 0 a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700 1 2100 0 500 1 2 0 ahl 00 108800 15 1700i 0 l 由长细比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性系数i 0 l 53 0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2 613 27000 489530 0 416 7156MMN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小于钢管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 mm 613 27N 满足要求 2 mm 00 205fN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 适宜又下计算 2 KKI Z10 ah 243 1 1 1 取值照表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按 K 取值按照表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003 1 2700 1 a2h 2 K 上式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m119 2 21 05 1003 1 243 1 2ahL 10 Z KK 00 134800 15 439 2119i L0 由长细比 立杆的稳定系数的结果查表的轴心受压376 0 i L0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2 N mm922 3800 489376 0 415 7156 钢管立杆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满足要求 22 mm N000 205fN mm922 38 计值小于钢管的抗压强度设 模板承重架应尽量利用剪力墙或柱作为连接墙件 否则存在安全隐患 梁模板计算 粱模板采用木模板 钢管脚手架支撑 有模板 小棱 大棱和立柱组成 取梁截面 0 35 1 2 小棱间距 大棱竖向间距 纵向 立杆采用对接 接长 间距 砼板厚 120 简图见附图 模板验算 荷载计算值 模底自重 35 26KN M 0 KN M 施工荷载 26 39 2 KN M 砼荷载 35 1 2 12 1KN M 钢筋荷载 0 35 1 2 5KN M 振捣荷载 KN M 合计 q 14 91 m q1 qx0 9 13 42 m 一 抗弯强度验算 M 1 8q1l2 1 8x13 42x0 72 0 86x106N mm M W 0 82x106 9 45x103 85 95N mmmm 2 205N mm2 可 二 挠度验算 5ql4 384EI 5X14 91X7004 384X2 06X105X42083X104 0 53mm 700 250 2 8mm 可 小棱验算 l 取 1 2m 一 强度验算 M 1 8qbl 2 b 2 1 8x13 42x450 x1200 x 2 450 1200 0 47x106N mm M W 0 47X10 M W 0 47X106 6 5 08x10 5 08x103 3 92 52 2 5N mm 92 52 2 5N mm 可可 二 挠度验算 pl3 48EI 14 91X0 7X12003 48X2 06X105X12 19X104 0 01 mm 1200 250 4 8mm 大棱验算 一 抗弯强度验算 M 1 10ql2 1 10 x13 42 2x0 7x8002 429 44x103N mm M W 429 44X103 5 08X10 M W 429 44X103 5 08X103 3 84 5N mm 205N mm 84 5N mm 205N mm2 2 二 挠度验算 ql4 150EI 7 455x0 7x8004 150 x2 06x105x12 19x104 0 56mm 800 250 3 2mm 可 钢管立柱验算 钢管截面面积 489mm2 回转半径 I 15 8mm N 14 91 2x0 8 5964N L I 1800 15 8 114 查表得 0 489 N N a 5964 0 489x489 24 94N mm2 205N mm2 可 墙模板计算墙模板计算 一 参数信息 1 基本参数 次楞间距 mm 225 穿墙螺栓水平间距 mm 450 主楞间距 mm 450 穿墙螺栓竖向间距 mm 450 对拉螺栓直径 mm M14 2 主楞信息 龙骨材料 钢楞 截面类型 圆钢管 48 3 5 钢楞截面惯性矩 I cm4 12 19 钢楞截面抵抗矩 W cm4 5 08 主楞肢数 2 3 次楞信息 龙骨材料 木楞 宽度 mm4 100 00 高度 mm 50 00 次楞肢数 2 4 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 竹胶合板 面板厚度 mm 15 00 面板弹性模量 N mm2 9500 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fc N mm2 13 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 N mm2 1 50 5 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 fc N mm2 13 00 方木弹性模量 E N mm2 9500 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 fc N mm2 1 500 钢楞弹性模量 E N mm2 210000 00 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 fc N mm2 205 00 二 墙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按 施工手册 新浇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按下列公式计算 并取较小值 VF 31ct 22 0 HF 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 取 24 000KN m2 t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可按现场实际取值 可按 200 T 15 计算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取 20 000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取 2 500m h H 模板计算高度 取 3 00m 外加剂影响修正值系数 取 1 150 1 混凝土塌落度影响修正值系数 取 1 150 2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 F 分别为 54 861KN m2 72 000KN m2 取较小值 54 860KN m2作为本工程的计算荷载 计算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 54 861KN 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2 000KN m2 三 墙模板的荷载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 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按规范规定 强度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 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 小 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1 抗弯强度验算 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 0 1ql2 其中 M 面板计算最大弯矩 N mm l 计算跨度 内楞间距 l 225 0mm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上的线荷载 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 2 54 86 0 45 0 90 26 662KN m 其中 0 9 为按 施工手册 取 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 1 4 2 0 0 45 0 90 1 134KN m q q1 q2 26 662 1 134 27 796KN m 面板的最大弯矩 M 0 1 27 796 225 0 225 0 1 41 103N mm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计算 f W M 其中 面板承受的应力 N mm2 M 面板计算最大弯矩 N mm W 面板计算抵抗矩 2 bh W b 面板截面宽度 h 面板截面厚度 W 450 15 0 15 0 6 1 69 104mm3 f 面板截面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N mm2 f 13 000N mm2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设计值 245 mm 339 8 1069 1 1041 1 NWM 面板截面的最大应力计算值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满足要求 f 2 抗剪强度验算 计算公式如下 0 6qlV 其中 V 面板计算最大剪力 N I 计算跨度 竖楞间距 I 225 0mm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 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mqKN 662 2690 0 45 086 542 1 1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mKNq 134 1 90 0 45 0 0 24 1 2 mKNqqq 796 27134 1662 26 21 面板的最大剪力 52 3752 0 225796 276 0 V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v n f bh V 2 3 其中 T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 N mm2 V 面板计算最大剪力 V 3752 52N b 构件的截面宽度 b 450mm 面板厚度 取值 15 0mm n h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 v f 2 00 13mmNfv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 T 3 3752 52 2 450 15 0 0 834N mm2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2 500 1 mmNfv 面板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小于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满足要求 3 挠度验算 根据规范 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 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计算公式 250 100 677 0 4 l EI ql 其中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 qmmNq 69 2445 0 86 54 计算跨度 内楞计算 lmml0 225 面板的弹性模量 EmmNE 0 9500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 I 45 00 1 50 1 50 1 50 12 12 66cm4 I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 mm900 0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mm356 01027 100 9500100 00 22569 24677 0 54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小于等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满足要求 mm356 0 四 墙模板内外楞的计算 内楞计算内楞计算 内楞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 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内龙骨采用木楞 宽度 100mm 高度 50mm 截面抵抗弯矩 W 100 50 50 6 41 67cm3 截面惯性矩 I 100 50 50 50 12 104 17cm4 1 内楞的抗弯强度验算 内楞最大弯矩按下式计算 2 1 0 qlM 其中 内楞跨中计算最大弯矩 M 计算跨度 外楞间距 l 作用在内楞上的线荷载 它包括 q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mKNq 331 1390 0 23 0 86 542 1 1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mKNq 567 090 0 23 000 24 1 2 0 90 为折减系数 mKNqqq 949 6 2 567 0331 13 2 21 内楞的最大弯矩 mmNM 1041 1 0 450 0 450949 6 1 0 5 内楞的抗弯强度应满足下式 f W M 其中 内楞承受的应力 N mm2 M 内楞计算最大弯矩 N mm W 内楞的截面抵抗矩 mm3 W 4 17 104 f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N mm2 f 13 000N mm2 内楞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小于内楞的抗弯距强度设计值 245 mm 377 3 1017 4 1041 1 N 满足要求 2 N mm000 13f 2 内楞的抗剪强度验算 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公式如下 ql6 0 V 其中 V 内楞承受的最大剪力 I 计算跨度 外楞间距 I 450 0mm q 作用在内楞上的线荷载 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1 1 2 54 86 0 23 0 9 13 331KN 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 q2 1 4 2 00 0 23 0 9 567KN m 其中 0 90 为折减系数 q q1 q2 2 13 331 0 567 2 6 949KN m 内楞的最大剪力 V 0 6 6 949 450 0 1876 260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V n f bh2 V3 其中 内楞的截面的最大受剪应力 N mm2 V 内楞计算最大剪力 N V 1876 260N b 内楞的截面宽度 mm b 100 0mm hn 内楞的截面高度 mm hn 50 0mm 内楞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N mm2 1 500N mm2 fv 内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 fv 3 1876 260 2 100 0 50 0 0 563N mm2 内楞 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v 1 500N mm2 内楞截面的受剪应力计算值小于内楞截面的抗剪强度设计值 fv 满足要求 3 内楞的挠度验算 根据 建筑施工手册 刚度验算采用荷载标准值 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挠度验算公式如下 L 250 100EI qL677 0 4 其中 内楞的最大挠度 mm q 作用在内楞上的线荷载 KN m q 54 86 0 23 2 8 17KN m l 计算跨度 外楞间距 l 450 0mm E 内楞弹性模量 N mm2 2 0 9500mmNE 内楞截面惯性矩 mm4 I 6 1004 1 I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mm173 0 1004 1 0 9500100 00 4502 34 12677 0 64 内楞的最大允许挠度值大于计算值 满足要求 mm800 1 外楞计算外楞计算 外楞承受内楞传递的荷载 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外楞采用 48 3 5 钢管 截面抵抗矩 W 5 08cm3 截面惯性矩 I 12 19cm4 外楞计算简图 1 外楞抗弯强度验算 外楞跨中弯矩计算公式plM175 0 作用在外楞的荷载 KNp13 3 2 45 0 23 0 00 2 4 186 542 1 外楞计算跨度 对拉螺栓水平间距 mml450 外楞最大弯矩 mmNM 5 1046 2 0 45010 3127175 0 强度验算公式 f W M 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