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北京城视角下的辽夏金元的统治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北京城址迁移图》材料:“北京古城肇(zhào)兴于周初之分封,初为蓟(jì)。及辽代,建南京,又称燕京,为陪都。金朝继起,于贞元元年即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营建中都,此乃北京正式建都之始。”--侯仁之《北京建都记》周初:燕国都城辽朝:陪都,南京/燕京金朝:迁都,中都元朝:元大都明朝:迁都北京清朝:定都北京一、成为陪都--辽与西夏一、成为陪都--辽与西夏(一)辽(916-1125)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9页。澶渊之盟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材料:(石敬瑭)以辽有援立之劳,割幽州等十六州以献。--《辽史·卷十》问题1:辽朝如何获取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契丹族916年耶律阿保机上京指中国北方以幽州(今北京)和云州(今山西大同)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和平局面的前提:1、建立一、成为陪都--辽与西夏▲辽朝地图(一)辽(916-1125)2、五京制度材料:“太宗以皇都为上京,升幽州为南京,改南京(辽阳)为东京,圣宗城中京,兴宗升云州为西京,于是五京备焉。”--《辽史·地理志》大同巴林左旗宁城西北京西南辽阳在辽王朝的五京各道中,以南京道的人口最为稠密,经济上也很繁荣。一、成为陪都--辽与西夏(一)辽(916-1125)问题2:辽朝为什么要把北京升为陪都呢?①幽州的特殊历史地位确定了幽州的重要性。①燕云地区是中央皇权制度的先进地区,在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文化素养上可为契丹的发展提供支持。②随着领土的不断扩大,以临时帐幕作行宫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辽朝皇帝巡游各地需要较为固定的场所,从而更好地统治国家。③辽太宗的目标是整个中原,他重新设置南京的目的就是想把幽州变为一个前哨指挥中心,以便继续进攻中原。④契丹攻取幽州时,接受原有的管理制度和统治方式,让幽燕地区的汉族地主阶级继续原来的生活方式。②契丹的“捺钵文化”决定了陪都制度。③契丹人将幽州作为向中原进攻的跳板。④契丹对汉文化的崇尚与学习。--节选自《浅谈辽升幽州(北京)为陪都的原因及影响》一、成为陪都--辽与西夏(一)辽(916-1125)3、南北面官制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汉服,仿汉制。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胡服,掌实权。问题3:辽朝是如何管理北京地区的呢?材料:“太宗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复设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监、诸卫、东宫之官。诚有志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徕中国之人也。”--《辽史·百官志》南京实行了南面官制,行政制度与唐朝及后来的宋朝初期基本相同,表明了辽朝在管理上对中原制度的借鉴和融合。一、成为陪都--辽与西夏(一)辽(916-1125)3、南北面官制因俗而治北面官官员穿胡服南面官官员穿汉服一、成为陪都--辽与西夏(一)辽(916-1125)4、四时捺钵(nàbō)制材料:南京虽然不是契丹皇帝“四时捺钵”的固定地点,但在辽圣宗时,因对宋朝有军事行动,辽帝的春捺钵和夏捺钵多在南京。--杨树森《辽史简编》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材料:捺钵,契丹语,意为行营。辽虽建立了汉族模式的王朝,但其皇帝始终保持着先人的游牧生活传统,居处无常,四时转徙…捺钵成为国家政治中心,又称“行朝”,禁卫森严。皇帝通过捺钵进行军事训练,并笼络归属民族酋长。冬夏捺钵还要举行北、南臣僚会议,商讨国家大政,决定重要人事任命…真正首都则是流动的捺钵。--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一、成为陪都--辽与西夏(二)西夏(1038-1227)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李元昊都城兴庆府制度基本模仿北宋制度,中央机构除汉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党项族1038年西夏吸收中原先进文化擅长军事二、建都之始--金朝入主中原二、建都之始--金朝入主中原民族女真族建立时间1115年建立者完颜阿骨打都城会宁府(上京)发展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与南宋形成对立局面迁都1153年,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制度基本沿袭唐宋制度,同时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猛安谋克”。鼎盛金世宗在位期间,进入鼎盛时期,经济繁荣,“大定之治”,小尧舜。衰弱世宗死后,逐步衰落金朝概况(1115-1234)汉化程度加深二、建都之始--金朝入主中原问题1:金朝为什么要迁都北京(中都)?支持迁都反对迁都①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在天地之中。③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VS⑤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④燕都地处雄要…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②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在山南之燕。▲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颜亮稍习经史,慕中国朝署之尊⑥弃祖宗兴旺之地而他徙,非义也。经济条件军事条件地理位置①②④⑤③⑥--选自《大金国志》二、建都之始--金朝入主中原问题2:金朝为了迁都北京(中都)是如何做的呢?①金太宗下令将中书省、枢密院迁往燕京,起用汉人和契丹人参与治理。②1133年,金太宗强令的猛安谋克户分批南迁燕京地区,迁入后散居在汉民之中,平日“计其户给予官田,使其播种,以充口粮”,战时应召出征。③金熙宗加快部民南迁燕京步伐,继续延揽仁人志士,推进燕京地区农业生产和贸易恢复发展。④1153年海陵王诏告天下大金都城正式迁往燕京。金朝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民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大批的猛安谋克迁至汉地与汉人杂居“女真与汉,皆是国人”女真人好战精神和无畏性格→农耕文明的安土重迁、安逸保守→金军的战斗力不可避免地下滑--节选自《北京老城故事丨完颜亮迁建金中都》(来源:北京市方志馆)二、建都之始--金朝入主中原▲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图金建立方形的城墙都城游牧部落的汉化转型迁都北京标志着金朝统治重心的南移,也是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王朝首都。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大一统国家的首都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大一统国家的首都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铁木真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先后灭掉西辽、西夏、金朝,收服吐蕃,兼并大理,并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1260年,忽必烈(元世祖)即位,并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域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1、蒙古汗国建立2、版图扩大3、元朝建立4、元灭南宋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大一统国家的首都问题1:元朝是如何让政令走出北京(大都)传到全国各地的呢?元朝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元代中国内地驿路图1330年“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元史·地理志》作用: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相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行政效率提高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大一统国家的首都皇帝中央地方宣政院中书省御史台枢密院行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军事管理机关最高监察机关统领宗教事务、管理西藏地区路、府、州、县▲元朝行政机构图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称为行中书省(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置了10个行省。问题2:元朝的中央要向地方传达一份政令,需要经过哪些行政机构?中书省→行中书省→路→府→州→县决策机构负责直接管辖首都大都附近的腹里地区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大一统国家的首都汉唐:册封、羁縻问题3:除了设置行省,元朝对边疆是如何管辖的呢?宣政院管理西藏和全国佛教事务台湾: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大一统国家的首都①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行省制的历史意义②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四、元朝的民族关系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1、回族的形成2、四等人制等级名称民族第一等蒙古人蒙古族第二等色目人西夏、畏兀儿、回回等第三等汉人北方的汉族、已经入居中原的契丹、女真人第四等南人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目的:统治者为保障自己的统治力量,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差别对待政策四、元朝的民族关系背景:3、元的灭亡一部分蒙古贵族回到草原建立了北元政权,而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逐步与汉族相融合。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爆发,1368年,元朝灭亡。随着时间推移,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所带来的阶级矛盾却日益严重。民族交融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的规划建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构建……明清都城空间上的变化趋势是不断扩大边关军事重镇→全国政治中心▲北京城址迁移图辽陪都→金中都→元大都→课堂总结辽夏金元的统治辽的建立南北面官制,四时捺钵制度西夏的建立模仿宋制,中央机构汉族官称+本民族称谓的官称金的建立沿袭唐宋制度,猛安谋克,大定之治设立驿站,行省,治理边疆,民族交融蒙古崛起与元的建立多元一体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方案设计收费计算器
- 排水管挡水施工方案范本
- 餐饮老板营销方案
- 天津快装脚手架施工方案
- 生产性冷库工程施工方案
- 节日主题小学手抄报设计模板下载
- 百亩建筑工地施工方案
- 高频交易中的诱空策略识别与防范-洞察及研究
- 公司缺钱营销方案
- 金融科技法律责任-洞察及研究
- 刘德武《如何画正方形》课件
- 胎儿的发育课件
- 政务礼仪-位次礼仪课件
- 连铸坯质量控制与缺陷控制课件
- 绿萝养殖幻灯片
- 股票基础学习实战篇
- 公司能源评审管理规定
- 暨南大学引进人才聘任合同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杨》同步练习【含答案】
- 机动车检测标准查新目录
- T∕CGMA 100.001-2016 闭式冷却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