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问题不大 短期不会加息_第1页
通胀问题不大 短期不会加息_第2页
通胀问题不大 短期不会加息_第3页
通胀问题不大 短期不会加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胀问题不大通胀问题不大 短期不会加息短期不会加息 金融危机两年后 世界经济仍在僵局中挣扎 美国笼罩在经济是否二次探底的怀疑声中 欧洲虽然走出衰退泥沼 但复 苏趋势依然不明朗 中国经济在连续 22 个月 CPI 攀升后 通胀压力明显加大 面对未来经济走缓的可能性 房地产投资好像仍是破解经济的重点 未来 世界经济格局到底如何 美国 欧洲和新兴市场国家 哪个市场更 具有竞争力 面对目前的经济僵局 相应政策基调是否会转变 为此 我们邀 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隆国强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 家左小蕾 上投摩根海外投资经理王邦祺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一 起讨论 两种市场 两种路径两种市场 两种路径 经济观察报 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 国内外对于全球经济状况的担心开始 增加 隆国强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没有结束 但全球经济的走势确实是超出了人 们的预期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世界各国政府 尤其是货币当局吸取了历 史上的教训 在危机爆发的时候 采取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比如尽量宽松的货 币政策和财政刺激政策 这些措施短期内是有效的 但在一定程度上后患无穷 中国经济回升最明显的是反映在出口上 经过这场危机的洗礼 中国出口 企业相对竞争力反而增强 这一点对于我们判断未来中国出口形势至关重要 中国企业能够活下来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 4 万亿经济刺激计划 二是国内市 场的强劲让很多出口企业活下来 同时 地方政府做了很多工作 比如融资 贷款等方面的支持 王邦祺 最近全球的市场 尤其是美国市场的经济数字都非常有趣 很多 经济学家的观点都是相反的 摩根大通的经济学家判断是订单下滑 成长衰退 而预测股票的经济学家则认为 2010 年美股全年可以上升 16 现在应买 进 美国银行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减缓 未来展望悲观 美林证券的分析师则 预测低利率会让美国标准普尔 500 指数从 1100 点涨到 1300 点 从目前美国公布的数据来看 其经济在投入 8000 亿美元后仍然没有大的 起色 但同时 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走了不同的路径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 后 发达国家入不敷出 美国 欧洲 日本都比较糟糕 花了大量的钱救市 而新兴市场国家仍然在吸引大量资金流入 通胀不是大问题通胀不是大问题 经济观察报 在中国 人们同样担心经济下滑 但最近较大的担心是通货 膨胀 你们认为国内通胀严重吗 政府会不会加息抵御通胀 左小蕾 CPI 一上涨 市场就认为是通货膨胀恶化 这是一个误区 7 月 份 CPI3 3 8 月份 3 5 主要是翘尾因素和食品价格拉动 而且是可控的 9 月份和 10 月份可能还有一些翘尾的影响 但不会成为一个趋势 工资上 涨也不会形成对通胀的压力 综合所有的因素 我认为下半年不会恶化 保持 在 3 4 水平 至于近期关于加息的热议 我的基本判断是 中国经济尚未 出现过热 至少在第三季度加息概率不是很大 董先安 从货币冲击到过热反应 这个时间差大概在 6 个月左右 第一轮 货币冲击是在 2008 年底开始 去年四季度我们观察到过热信号 目前来看 即使有类似的现象 大概会发生在明年 而不是今年 我们现在的经济水平面 还是很低的状况 处于从 6 7 月份的底部刚刚开始复苏的阶段 这使得我们今 年有一个非常宽的区间可以往上看市场 中期没有特别大的通胀压力 央行是否行动需要看未来一两个月指标是否 过热 触发经济下调的风险触发经济下调的风险 经济观察报 目前大家很担心两个问题 一是目前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更为 严厉 可能会导致中国经济崩盘 二是出口下滑拉动中国经济再度走低 如何 看 左小蕾 有人说房地产市场泡沫都是政府戳破的 是因为连续加息 政府 觉得风险太大 一定要出手 就变成最后一根稻草 中国房地产 2007 年就开 始调整 但是从 2007 年一直到 2008 年上半年 中国经济是偏热的 现在因 为外面发生经济衰退 人们关注房地产市场会不会崩盘 会不会拉动经济二次 探底 我觉得没有太大的担心 美国房地产是从 2004 年年中开始提升利率 从 2004 年到 2006 年经过了 7 个季度提高了 2 5 个利率 日本也是一样 日 本从 2 5 的利率开始一直调到 6 5 的时候 房地产泡沫开始破裂 中国市 场可能也是这样 但我觉得要有一个过程 董先安 7 8 月房价环比继续回落 销量环比收窄 对投资性需求的调控 歪打正着达到了目的 新开工面积与竣工面积都隐含今后 2 年供应充足 地产 二季度调控加力 出现投资性需求拐点 但并不是所谓的人口拐点 住房需求 仍然旺盛 分析中国地产比较复杂 因为不光有真实利率的逻辑 有库存调整 和企业 购房人预期的转化 还要分析内生性的政策调整 金融体系目前为止 没有真正市场化 财政体系的约束 名义利率粘性比较强等等 使得投资性地 产需求管理将是一个长期化的内生政策 隆国强 我个人认为仅仅就进出口来说 短期没有太多值得担心的事情 但是我们有很多远虑 我们可能已经过了刘易斯拐点 也就是说前 30 年我们 依赖低成本的制造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靠低成本劳动力赢得国际竞争力 现在 这个时代慢慢结束了 土地成本在上涨 环境成本在恶化 如果从中期或者更 远一点时间来看 我们必须要找到接替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就是所谓资本和技 术密集型的产业 在国际市场赢得竞争力 从中期到长期来看并不乐观 寻找新套利机会寻找新套利机会 经济观察报 从目前不同国家的发展趋势特征 以及国内即将推出的 十二 五 规划看 你们认为新的投资机会在什么地方 王邦祺 新兴市场无风险利率较高 我自己计算 印度是 7 8 巴西 11 俄罗斯是 7 印尼接近 8 新兴市场无风险收益就是这么大 历史变动的力量是套利 套利有四种方式 薪资套利 资产套利 利率套 利和知识套利 什么叫薪资套利 加工贸易能够起来 是因为薪资比较便宜 所以美国 欧洲 日本的工厂才会关掉 而放到新兴市场来设厂 第二是资产套利 很简单 把高价格的房地产卖掉 买入低价的房地产 有太多这样的例子 在 1997 年到 2002 年之前 你卖掉美国的房子 日本的 房子 台湾的房子 可以买四五栋上海的房子 但目前 中国市场资产套利已 经接近尾声 上海房地产均价超过台北 与首尔与东京几乎拉平 那还有谁会 来买中国的房地产 利率套利 道理很简单 Libor 加 100 点或者 200 点 你买中国国债 3 2 5 印度 7 97 巴西 9 10 那一整年下来 你什么事都不用干 就可 以赚一个到八个百分点 这是这几年股市可以这么好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们觉 得这样的投资是有必要的 另外就是知识套利 联合利华在美国做得很成功 又到其他国家设厂 印 度的联合利华 每年 ROE 是 80 到 100 个百分点 这太不可思议了 因为他 不用花大量的研发费用 直接就可以拿来用 就可以有那么高的获利 知识套 利是全球拉动中国最主要的成长动力 当套利动能消失 经济体的成长会减缓 这就是为什么目前会有一些经济 学家预测中国 GDP 增长会掉到十个百分点以下 第二个事情 投资应该集中 在低套利基期的市场 比如房价便宜的市场 薪资便宜的市场 这样回报当然 高 第三个 中国股市整体回报将低于其他新兴市场 如果发生一些泡沫的状 况 房地产市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