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高三历史高三历史中国近现代史复中国近现代史复 习 一 习 一 人教版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 一 二 重点 难点 1 重点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发展和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2 难点 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 知识框架的建立 重要问题的理解 中国近现代史复习 一 一 历史阶段特征 清朝晚期 中国仍然在封建主义道路上缓慢发展 政治上 维持着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经济上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对外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而同一时期 西方主要国家相继 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19 世纪上半期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随着工 业革命在欧美各国的扩展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纷纷走上对外 扩张的道路 封建 封闭的中国 不可避免地成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对象 为了掠夺原 料 扩大商品市场 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西方列强战胜了腐败无能的清 政府 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南京条约 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的内容基本上反映 了世界资本主义这一时期对外掠夺以商品输出为主的特点 同时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 化 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的社会性质 主要 矛盾 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 经济发展 文化思想领域都随着列强的入侵发生变化 面对 列强的侵略 清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 国家主权不断沦丧 广大人民遭受双重压迫 中国 社会各阶级从不同的立场出发 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19 世纪中后期 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列强掀起新的一轮侵 华战争 清政府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 不得不调整对内对外政策 进行了洋务运动 但同 时也开始与侵略者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人民革命 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 一方面暴露出清政府的腐败与无能 另一方面更加刺激了列强的贪欲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 狂潮 19 世纪末 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 不甘做 亡国之君 的光绪帝支持并任用维 新派进行变法 由于清政府内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破坏 变法失败 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和 辛丑条约 的签订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并逐渐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中国自给 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 日益解体 同时 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和 清政府力图自救的洋务运动 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给近代中国注入 了一股新的活力 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 舞台 进行了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虽然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斗争 都没能彻底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但是 它们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中国沦为殖民地 二 知识框架 一 鸦片战争 1 背景 国内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 加紧对外扩张 英国率 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掌握海上殖民霸权 实力最强 为打开中国市场 进行 用心 爱心 专心 鸦片走私 2 禁烟运动 1839 年 6 月 林则徐 虎门销烟 3 鸦片战争经过 1840 1842 年 4 鸦片战争的影响 一系列条约 中国社会性质 社会矛盾 革命任务的变化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 1 背景 国内 自然经济顽强抗拒外国商品入侵 清政府拒绝列强 修约 无理要求 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国际 欧美各国完成工业革命 扩大海外市场掠夺 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2 英 法发动战争的借口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3 经过 两个阶段 1856 1860 4 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5 影响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三 太平天国运动 1851 1864 1 背景 清朝腐朽封建统治和沉重剥削 阶级矛盾激化 外国侵略的加剧 给人民带来 新的灾难 两广地区连年的自然灾害 2 准备阶段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把基督教义 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平均主义相 结合 冯云山在广西桂平县宣传拜上帝教 组织拜上帝会 3 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北上 定都天京 4 天朝田亩制度 1853 年颁布 太平天国革命纲领 5 全盛时期 北伐 西征 东征 6 天京事变和保卫太平天国的斗争 7 太平天国的失败和历史意义 四 新思想的萌发 1 原因 开明知识分子要求摆脱旧思想束缚 提倡 经世致用 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 出现和封建统治阶级危机加深 2 向西方学习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新思想 林则徐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魏源 海国图志 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姚莹 康輶纪行 徐继畬 瀛环志略 3 洪仁玕 资政新篇 目的 振兴太平天国 意义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 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不是农民革命的产物 根本没有实 行 五 洋务运动 19 世纪 60 年代 90 年代 1 兴起背景 内忧外患 清朝统治阶级内部出现洋务派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 维护清朝统治 顽固派主张因循守旧 盲目排外 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慈禧太后为 维护清朝统治地位 采取暂时支持洋务派策略 2 兴起 19 世纪 60 年代 90 年代掀起一场名为 师夷长技以自强 的洋务运动 3 主要内容 前期 自强 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后起 求富 兴办民用工 业 筹建海防 兴办新式学校 派遣留学生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破产 标志 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惨败 洋务运动破产 原因 西方列强的阻挠 顽固派的破坏 洋务派的力量薄弱 不改变封建制度 六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1 条件 基础 中国封建社会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截断中国资 本主义独立发展道路 冲击了封建自然经济 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洋务运 动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起了刺激作用 2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部分官僚 地主 商人投资近代工业 3 概况 沿海 轻工业 4 特点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民族工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受外 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革命性和妥协性 5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 产生于外商在中国开办的船坞和工厂里 主要来源是破产的农民 和手工业者 特点 深受三重压迫 便于与农民阶级结盟 集中程度高 便于宣传 组织工人进行 斗争 七 甲午中日战争 1894 1895 1 背景 国际 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 制定 大陆政策 日本对外侵略得到列 强纵容默许 导火线 朝鲜东学党起义 为日本发动战争提供了机会 国内 清政府 的腐败无能 寄希望各国调停 不认真备战 2 经过 爆发 两个阶段 四次主要战役 清政府避战求和政策 3 结果 签订 马关条约 三国干涉还辽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4 影响 改变了远东局势 日本成为东方帝国主义强国 马关条约 反映了帝国主义 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侵略要求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 戊戌变法 1 历史背景 甲午战后 中国民族危机严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早期维新思 想为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 2 康梁的维新思想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 代表作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理论基础 梁启超 变法通议 抨击顽固派因循守旧 阐述变法图存道理 3 变法活动 1895 年 公车上书 创办 中外纪闻 组织 强学会 4 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5 百日维新 1898 年初 康有为上书 应诏统筹全局折 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组织保国会 具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 6 月光绪帝颁布 定国是诏 开始变法 变法法令内容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教育 意义 戊戌政变 1898 年 9 月 慈禧太后宫廷政变 变法失败 6 戊戌变法的意义和教训 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又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意义 进步 爱国 思想解放 教训 维新派软弱妥协 脱离群众 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用心 爱心 专心 九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 义和团运动兴起的背景 西方传教士以传教为名 充当列强侵略中国的侦探和帮凶 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成为反侵略斗争的组成部分 19 世纪末 德国强占胶州湾 激起山东 各地人民反洋教斗争 2 兴起 1898 年 山东义和拳首领赵三多举起 扶清灭洋 的大旗 1899 年秋义和团 反帝爱国运动蔓延山东 直隶许多州县 3 口号 扶清灭洋 具有爱国性质 但带有很大局限性 4 发展 在帝国主义压力下 清政府血腥镇压山东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转向直隶 北上 京津地区 慈禧太后采取安抚政策 默许为合法团体 企图控制利用 1900 年 6 月 列强 在北京枪杀义和团民 义和团攻打西什库教堂和东郊民巷 清廷对外宣战 义和团运动达 到高峰 5 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天津 北京 廊坊 杨村 6 结果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义和团运动失败 清政府被迫签订 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 的签订 使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 60 分钟 一 选择题 1 下列哪些情况是由中国自然经济的存在导致的 清政府 闭关锁国 政策 英国商人的鸦片走私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一度滞销 A B C D 近代前期 列强对中国多次发动侵略战争 据此回答 2 7 题 2 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 能表明这场战争性质的最根本依据是 A 因鸦片的走私而引发 B 因中国禁烟而引发 C 因英国商人的损失而引发 D 因英国自身的发展而引发 3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社会 其依据有 刺激了中国商品经济发展 使中国陷入世界市场 用心 爱心 专心 客观上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使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A B C D 4 下列各项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英法协助镇压太平天国 向清廷索酬不遂 B 英法提出 修约 要求 清廷不允 C 亚罗号 事件 马神甫 事件为英法侵略提供了借口 D 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5 当甲午中日战争正在进行时 恩格斯就预言 中日战争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 意 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地却是逐渐地革命化 其中 革命化 是指 A 将导致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将发生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 C 民族资本主义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D 列强将加紧资本输出 把中国经济进一步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 促成甲午中日战争后三国干涉还辽的主要因素是 A 日俄对东北地区的争夺 B 法国支持俄国抵制日本 C 日德争夺山东半岛的反映 D 三国反对英日同盟 7 下列关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似之处 正确的一项是 A 促使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中国革命 B 战争期间清朝皇帝逃往西安 C 美俄充当帮凶 坐收渔人之利 D 清政府妥协 签订不平等条约 割地赔款 在近代 列强往往通过不平等条约巩固和扩大侵略成果 据此回答 8 11 题 8 将来 中国 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 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这一规定 A 出自 南京条约 B 使英国人得到了领事裁判权 C 成为英国勒索特权的根据 D 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最为不利 9 南京条约 对中国的影响有 中国逐渐沦为列强掠夺的市场 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用心 爱心 专心 中国领土主权遭受破坏 中国内河被迫开放 国防形同虚设 A B C D 10 在下列不平等条约中 规定在华设教堂或传教的有 天津条约 中美 望厦条约 中俄 瑷珲条约 中法 黄浦条约 A B C D 11 下列历史现象 属于 马关条约 签订后出现的是 帝国主义在华大规模投资设厂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运动 同盟会领导和发动反清起义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A B C D 12 鸦片战争结束若干年后 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得思伯爵致函英驻华公使包令说 用心 爱心 专心 自从条约缔结以来 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 届时我们当有权 要求中英条约的修订 导致其 失望 的原因不包括 A 鸦片贸易的冲击 B 农民深受剥削 购买力低下 C 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 自然经济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抵制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开始起步 据此回答 13 15 题 13 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产生的新经济因素是 洋务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近代民用工业 中国资本主义工业 外资在华设立的企业 A B C D 14 洋务派兴办近代民用企业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 当时国内出现了日益扩大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B 外资企业的诱导 C 出现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 D 部分地主官僚绅商对投资新式工业有兴趣 15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大都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 其原因不包括 A 经济重心南移 商品经济发达 B 地理条件优越 便于海外贸易 C 最早开埠通商 自然经济瓦解迅速 D 清朝政府重视 贸易政策优惠 19 世纪末面对中国的不断沉沦 中国的各阶层分别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据此回答 16 25 题 16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 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能够说明这一点的依据不包括 A 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 设立译馆 翻译 夷书 B 组织编译的 各国律例 四洲志 直接为抗英斗争服务 C 在鸦片战争期间 积极仿制西方战舰 还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的主张 D 领导虎门销烟 打击英国侵略者 用心 爱心 专心 17 鸦片战争后 新思想的萌发 之 新 的主要含义是 A 揭露腐败现象 呼吁革除弊政 B 批判程朱理学 提倡 经世致用 C 抛弃 天朝上国 梦幻 放眼看世界 D 向西方学习 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18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 天王临朝时 只有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进 见 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 按照仪式跪拜 呼喊 万岁 这些表明 A 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 B 太平天国政权已转为封建政权 C 清朝用封建思想腐蚀太平天国 D 洪秀全已经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代理人 19 资政新篇 的主要内容 不包括 A 政治上主张实行议会政治 B 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 发展工商业 C 文化上提倡兴办新式学校 D 外交上主张同外国自由通商 20 对洋务派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 A 以传统的封建制度为立国之本 B 以 师夷长技 为富国强兵之路 C 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D 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兼收并蓄 21 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表述 正确的有 A 是地方实力派控制中央政权的标志 B 使清政府内部顽固派丧失统治地位 C 借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 D 直接导致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22 戊戌变法开始前夕 中国的社会状况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已经完全确立 帝国主义以各种方式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 资产阶级革命派已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义和团运动发展成为公开的大规模的运动 用心 爱心 专心 A B C D 23 公车上书 提出了以下四项主张 康有为认为其中只有一项是 立国自强之策 那就是 A 下诏鼓天下之气 B 迁都定天下之本 C 练兵强天下之势 D 变法成天下之治 24 义和团被清政府先利用后镇压 导致这一结局的根本原因是 A 义和团只是人民群众自发的斗争 B 西方列强对清政府加以胁迫 C 清政府的背信弃义 D 义和团本身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模糊 25 下列言论最能反映义和团运动具有笼统排外色彩的是 A 神助拳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B 升黄表 焚香烟 请来各等众神仙 C 挑铁道 把线砍 旋再毁坏大轮船 D 一概鬼子都杀尽 大清一统庆升平 二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洋务新政的主要目的是 强兵 但这里活动内容的实效和意义已远远 超出了洋务派主观目的的范围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 强兵 的效用 而是在 古老的封建主义的 体 上撕开了一道口子 开动了现代化 注 注 现代化即近代化 这辆 列车 材料二 戊戌新政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洋务新政播下的现代文明种子的提前收获 洋 务新政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 所培育出来的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 所引进和传播的 科学知识和观念 所教育和培养的完全不同于旧式士人的一代青年学子 等等 正是 戊戌新政得以开展的物质的 精神的基础 材料三 但戊戌新政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 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 戊 戌新政的口号是 保国 在这个口号的后面 还有更为真实的 兴民权 开民 智 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 建立君主立宪制度妁目的 戊戌新政已有较系统的近代思想理论作指导 即从西方引进的进化论 戊戌新政的主导力量是维新派 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当时的新兴社会力量 资产阶级 戊戌新政的内容更为广泛 也更深入 不仅已涉及洋务新政所没有的政治领域的改革 即 使是延续洋务新政中的经济 文化教育领域的改革 也更有广度和深度 摘自 历史教学 2002 年第 2 期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回答下列问题 1 依据材料一 二 指出洋务运动超出洋务派主观目的的实效和意义有哪些 2 依据材料三 概括指出戊戌变法在哪些方面超越了洋务运动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 景指出其主要原因 3 概括指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 三 问答题 1 洪仁玕自述 说 自古取江山 屡先西北而后东南 盖自上而下 其势顺而 用心 爱心 专心 易 况江之北 河之南 古称中州鱼米之地 今弃之不顾 徒以苏杭繁华之地 一经挫折 也不必久远 又说 现在说到我朝祸害之源 即洋人助妖之事 但如 洋人不助敌军 则吾人断可长久支持 据上引史料 指出洪仁歼针对太平天国的失败提 出了哪些观点 结合史实评论他的观点 并指出史实说明了哪些问题 2 结合 19 世纪晚期的有关社会背景 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这场战争对于 中国国内政局和远东局势各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用心 爱心 专心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1 D 2 D 3 D 4 A 5 D 6 A 7 A 8 C 9 B 10 D 11 D 12 C 13 A 14 A 15 D 16 D 17 D 18 A 19 A 20 C 21 C 22 C 23 D 24 D 25 C 二 材料解析题 1 从洋务运动中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 近代政治和伦理观念等 2 超越 目的 指导思想 领导阶级 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原因 民族危机的加深 资本主义进 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政的领导力量 西学的进一步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用车制造项目实施方案
- 牛仔裤改牛仔裙的做法
- 2025年康复学事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烹饪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工作分析考试题目及答案
- 惠州健康养生知识培训课件
- 情景朗读课件
- 乳腺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张店数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 机关初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 JJF 2176-2024便携式湿度发生器校准规范
- 2025巷道掘砌工(技师)技能鉴定精练考试指导题库及答案(浓缩300题)
- 2025年教资初中体育试题及答案
- 硫酸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浙能集团应届生招聘81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拍卖师职业技能培训课件
- 电子产品仓库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工商银行辽宁分行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方九中学高中历史学科基地建设方案(2篇)
- 2025年中国山西省轨道交通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女性私密项目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