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二单元 单元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1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二单元 单元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1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二单元 单元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1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二单元 单元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1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第二单元 单元强化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心 爱心 用心1 20112011 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版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 单元强化训练 必修单元强化训练 必修 3 3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文化传承与创新 单元知识网络单元知识网络 单元强化训练单元强化训练 宋应星的 天工开物 是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技巨著 有 中华帝国古今工艺的总汇 之称 初刊于 1637 年 传到国外被译出日 英 法等多种外国文字 只因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 被 大业文人 弃置案头 而到乾嘉年间则被禁毁 以致湮没失传近 300 年 直到 20 世纪才从日本寻回 回答 1 3 题 1 天工开物 在我国和别国的不同命运 说明 A 文化无处不在 B 不同意识形态会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C 不同国家文化完全不同 D 文化呈现出各具特有的色彩 2 只因 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 被 大业文人 弃置案头 以致湮没失传近 300 年 这说明 A 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专心 爱心 用心2 B 不同文化对人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不同影响 C 人的文化素养是对生活的体验 D 落后的思想文化阻碍社会发展 3 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观念有许多已经被今天的社会所排斥 这说明 A 传统文化需要与时俱进 B 古代伦理道德概念是错误的 C 文化在批判而不是在传承中得以发展 D 历史文化会随着社会发展逐渐丧失其合理性 4 江南水乡苏州四野散布着许多保持古朴风貌的村落 为更好地保护这些文化遗产 该市提出引入 市场运作机制保护古村落的思路 古村落可以采取股份制的形式 村民以其所有的古建筑租赁或人股 同时吸收社会资金入股 参与古村落的保护 经营和收益 这种做法 有利于积极发展文化事业 有利于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 有利于保护文物古迹 A B C D 5 尽管越南 韩国也同中国在同一天过春节 农历新年 但三国春节的标志性习俗各不相同 中国是 对联 爆竹 饺子 韩国是祭拜祖先 米糕汤 越南是祭祖祭神 粽子炙肉 由此可见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 B C D 6 不同国家 民族的文化 都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不可缺少的色彩 这说明 A 各民族文化只有个性特征 B 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会更加丰富多彩 C 不同国家的文化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完全不同的 D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 7 当我死时 葬我 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 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 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 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 安魂曲起自长江 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 滔滔 朝东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这首诗 引起了两岸同胞的共鸣 这种共鸣 是实现中华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反映了中华文化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表明了爱国主义深深植根于两岸同胞的心中 体现了两岸同胞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专心 爱心 用心3 A B C D 8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 这是基于 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 B C D 9 这种流行 不仅以商业的方式进行 而且不遗余力地以国家政策的方式大力推行 这说明美国充分认 识到 A 军事实力在未来的竞争中将不再重要 B 政治体制不能有效巩固美国的霸主地位 C 文化的流行和传播是一个主动进行的过程 D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软竞争力 10 面对这样一种美式文化的流行趋势 各个国家的正确态度是 A 从外交上解决反击美国的文化入侵 B 捍卫民族文化传统 引导文化交流 C 让市场需求来决定民族文化的命运 D 主动接受先进文化 大胆革除传统 11 秦灭六国之后 建立了汉族的统一国家 然后 派兵平定南越 为了巩固其统治 决定采取战略性 的移民措施 当时 大批故六国臣民及对秦始皇的统治稍有不满的人 从监狱释放出来 被赶去修筑长 城或流放到南越之地 这些人到了南越之地以后 便长期与越人共同生活下来 长期共同的生活也使中 原的文字 语言 习俗 信仰等传人南方 今天的粤语中还保留了大量的中原古音字就是一个例证 这 说明 A 人口迁徙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B 先进文化总是同化落后的文化 C 强势文化的传播往往依靠暴力 D 文化的传播没有规律可循 12 文化传播的高度和深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 世界各 国的文化涌人中国 大大开阔了国人的眼界 对待文化传播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A 欢迎世界一切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B 防止外域文化冲击中华文化的传统 C 文化传播有其自身规律 不用加以干涉 D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主动学习先进文化 13 传统习俗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 世代相传的风尚 礼节和习惯 对传统习俗认识正确 专心 爱心 用心4 的是 A 传统习俗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B 传统习俗往往是一些陋习 C 留下的都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D 传统习俗只与传统的农业和家族社会相适应 14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公报说 在世界上 6000 多种语言中 有近一半的语言已经消失或濒 临消失的危险 在澳大利亚 20 世纪 70 年代 已有数百种土著语言消失 在美国 已有 150 多种印第安 人的土著语不复存在 在非洲 原先共有 1400 多种土著语言 现在只剩下 850 多种 而且其中的250 多 种语言濒临危机 在欧洲也有 50 多种语言行将消失 大规模的土著语言的消失表明 A 文化有其新陈代谢的规律 B 保护稀有的人类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C 殖民主义统治是语言消失的罪魁祸首 D 土著语言不适合记载人类的文化历史 15 下面说法是对 文化交流 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化交流总是双向的 对等的 B 文化交流包含了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融合 C 文化交流包含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与排斥 D 文化信息大多首先从先进地区流向落后地区 16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贵和 思想占有突出的位置 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经常运用 和 的 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 在今天 我们的生活 工作 交往 处世乃至内政 外交等方面 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我们现在所说的和以处众 政通人和 和谐社会 内和外顺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 伸 这说明 A 文化是一成不变的 B 传统文化完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一致 C 传统文化既具有相对稳定性 又能够与时俱进 D 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核 17 加入 WTO 以后 西方的价值观 生活方式 多样文化漂洋过海蜂拥而至 这股潮流广泛的覆盖性 渗透到社会意识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我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此 正确的看法是 A 加入 WTO 对我国经济上正面影响多 文化上负面影响大 B 欢迎外来文化 不用担心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 C 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民族 D 没有文化交流 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的发展 18 企业文化 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国家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企业文化 如美国的 企业崇尚个人主义 功利主义 采取短期雇佣制 这源于殖民文化的影响 日本的企业文化则突出了集 团主义 家庭主义 终身雇佣制等 这和日本的封建军事武士道精神有关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 忠 孝 专心 爱心 用心5 礼 义 这说明 A 美国的文化更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 B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C 中国的文化更适合于家族企业的经营形式 D 日本的文化更适合于发展企业的集团经营 19 自从 1993 年 北京京剧院梅剧团赴台开创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以来 台湾与内地的文化交流日益 频繁 目前 每年赴台进行商演和文化交流的内地艺术团体多达五十余个 其中戏曲类团体占了绝大多 数 台湾观众对内地戏曲情有独钟 台湾的戏曲演出市场几乎已经被内地剧团 包 了 难怪台湾本地 的戏曲团体感叹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这生动地说明 A 内地的文化更加市场化 B 两岸对文化交流持相同的观点 C 两岸在文化上没有任何差异性 D 两岸同胞同祖同宗 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20 文化创新的源泉是 A 经济发展 B 政治变革 C 社会实践 D 思想启蒙 二 非选择题 21 材料 早在一个半世纪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明确指出 由于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 使一 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个民 族的各方面的相互来往和相互依赖所代替 物质生产如此 精神生产也是如此 各个民族的精神产品成 了公共的财产 今天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使得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巨大压力 在文化发展 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西方发达国家挟政治 经济 科技上的强势力量 在全球推广和散播欧美的文化和 价值观念 辨题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一体化 22 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 2500 年的历史了 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 这种习俗随着 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更多的形式 2002 年 共青团中央发起了 清明网上祭英烈 共铸 中华民族魂 活动 2009 年清明节参与人数达到 1000 万左右 将祭奠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 专心 爱心 用心6 让所有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 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 让逝者安息 于 生者有益 运用 文化生活 的有关知识 结合以上材料回答 1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 你是怎样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变的 答案答案 1 51 5 BDADCBDADC 6 106 10 BDBDBBDBDB 11 1511 15 ADABAADABA 16 2016 20 CDBDCCDBDC 21 1 经济全球化导致了商品 资源在全球的流动 推动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不可避免地推动 了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特征 是世界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保持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 专心 爱心 用心7 世界文化繁荣的基本前提 文化的一体化抹杀了文化的多样性 不符合世界的多样性特征 3 经济政治的发展与文化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过程 鼓吹文化一体化的实质是一种文化霸极主义 22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