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某重点中学2013年高考物理 核心预测十_第1页
山东省青岛某重点中学2013年高考物理 核心预测十_第2页
山东省青岛某重点中学2013年高考物理 核心预测十_第3页
山东省青岛某重点中学2013年高考物理 核心预测十_第4页
山东省青岛某重点中学2013年高考物理 核心预测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山东青岛某重点中学山东青岛某重点中学 20132013 年高考物理核心预测十年高考物理核心预测十 一 选择题 14 4 分 56 分 1 如图所示的位移 s 时间 t 图象和速度 v 时间 t 图象中 给出四条曲线 1 2 3 4 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 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线 1 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 s t图象中t1时刻v1 v2 C v t图象中 0 至t3时间内 3 和 4 的平均速度大小 相等 D 两图象中 t2 t4时刻分别表示 2 4 开始反向运动 2 一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拉力作用 在一段时间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 甲所示 则拉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乙图中的 g取 10m s2 3 如图所示 倾角为 30 的光滑杆上套有一个小球和两根轻质弹簧a b 两弹簧的一端各 与小球相连 另一端分别用销钉M N固定于杆上 小球处于静 止状态 设拔去销钉M瞬间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6m s2 若不 拔去销钉M 而拔去销钉N瞬间 小球的加速度是 g取 10m s2 A 11m s2 沿杆向上 B 11m s2 沿杆向下 C 1m s2 沿杆向上 D 1m s2 沿杆向下 4 如图所示 电梯质量为M 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m的物体 钢 索拉着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加速运动 当上升高度为H时 速度达到v 则 A 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 B 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mgH 2 2 1 mv C 钢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 D 合力对电梯 M 做的功等于MgHMv 2 2 1 2 2 1 Mv 5 如图所示 船的质量为 M 船上站一质量为 m 的运动员 运动员 要从这静止的船上跳到离船水平距离为 S 比甲板低 h 的岸上 至少要作功 W 不计水的阻 力 则正确说法 A 如 S h 一定 M 越大 W 越大 B 如 S m 和 h 一定 M 越大 W 越小 C 如 S M 和 h 一定 W 与 m 成正比 D 如 S m 和 M 一定 h 越大 W 越小 6 如图所示 重球 A 放在光滑的斜面体B上 A B质量相等 在力F的作用下 B在光滑 水平面上向左缓慢移动了一段距离 A球相对于最低点 C 升高h 若突然撤去F 则 A A以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2 B A球获得的最大速度为gh C 在B离开A之前 A B动量守恒 D A B相互作用的冲量大小相等 2 7 如图所示 斜面倾角为 为锐角 两个物体 A 和 B 相接触放在粗糙的斜面上 当他 们加速下滑时 下面对 A B 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分析中 正确的是 A 当 mB mA时 A B 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当 mBmA时 A B 之间无相互作用力 B 设两物体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当 A B AB 时 A B 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当时 A B 之间没有相 AB 互作用力 C 设 A B 与斜面摩擦力分别为 当时 A B 间有相 A f B f AB ff 互作用力 当 时 A B 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AB ff D A B 间是否有相互作用力跟斜面倾角 无关 8 如图 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着紧靠在一起的 A B 两物体 B 的质量是 A 的 2 倍 B 受到向 右的水平恒力 FB 2N 受到向右的水平推力 FA 9 2t N t 的单位是 s 从 t 0 开始 计时 则 A A 物体在 3s 末时刻的加速度是初始时刻的 5 11 倍 B t 4s 后 B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 t 4 5s 时 物体的速度为零 D t 4 5s 后 A B 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9 从离地H高处自由下落小球 a 同时在它正下方H处以速度竖直上抛另一小球 b 不计 空气阻力 则 A 若 小球 b 在上升过程中与 a 球相遇 gHv 0 B 若 小球 b 在下落过程中肯定与 a 球相遇 gHv 0 C 若 小球 b 和 a 不会在空中相遇 0 2 gH v D 若 两球在空中相遇时 b 球速度为零 gHv 0 10 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上图所示 此时刻质点P的速度为v 经过 0 2s 它的速 度大小 方向第一次与v相同 再经过 1 0s 它的速度大小 方向第二次与v相同 则下列 判断中正确的有 A 波沿 x方向传播 波速为 5m s B 质点M与质点Q的位移大小总是相等 方向总是相反 C 若某时刻M质点到达波谷处 则 P 质点一定到达波峰处 D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 在 2 2s 时刻 质点P的位移为 20cm 11 如图所示 在绝缘的水平面上方存在着匀强电场 水平面上的带电金属块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沿水平面移动 已知金属块在移动的过程中 外力 F 做功 32J 金属块克服电场力 做 功 8 0J 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 16J 则在此过程中金属块的 A 动能增加 8 0J B 电势能增加 24J C 机械能减少 24J D 机械能增加 48J 12 如图所示 一个滑雪运动员从左侧斜坡距离坡底 8m 处自由滑下 当下滑到距离坡底s1 处时 动能和势能相等 以坡底为参考平面 到坡底后运动员又靠惯性冲上斜坡 不计经 过坡底时的机械能损失 当上滑到距离坡底s2处时 运动员的动能和势能又相等 上滑的 最大距离为 4m 关于这个过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摩擦力对运动员所做的功等于运动员动能的变化 B 重力和摩擦力对运动员所做的总功等于运动员动 y cm 20 10 0 10 20 N P Q M 36 x m 3 能的变化 C s1 4m s2 2m D s1 4m s2 2m 13 如图所示 一内外侧均光滑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 槽的 左侧有一竖直墙壁 现让一小球 可视为质点 自左端槽 口 A 点的正上方从静止开始下落 与半圆槽相切并从 A 点 入槽内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半圆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 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 B 小球在半圆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 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C 小球从最低点向右侧最运动至高点的过程中 小球与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的动 量 守恒 D 小球离开右侧槽口以后 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14 质量分别为 m1和 m2的两物体置于固定斜面上 与斜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都是 0 用轻质弹簧将两物体连接 在一起 当用平行于斜面的力作用在 m1上时 两物块F 均以加速度a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此时弹簧伸长量为x 若将力的大小增大到 2F时 两物块均以加速度做 F a 匀加速运动 此时弹簧伸长量为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 x 确的是 A 2a B 2x C 2a D 2x a x a x 第 卷 15 21 题 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二 填空题 4 小题 共 17 分 15 3 分 如图所示 在光滑的水平支撑面上 有 A B 两个小球 A 球动量为 10kg m s B 球动量为 12kg m s A 球追上 B 球并相碰 碰撞后 A 球动 量变为 8kg m s 方向没变 则 A B 两球质量的比 值为 16 2 分 如图所示 劲度系数为 k1的轻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 m1 m2的物块 1 2 拴接 劲度系数为 k2的轻质弹簧上端与 物体 2 拴接 下端压在桌面上 不拴接 整个系统处于平衡 状态 现用力将物体 1 缓慢是竖直上提 直到下面那个弹簧 的下端刚脱离桌面 在此过程中 物块 2 的重力势能增加 了 物块 1 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17 3 分 如图所示 在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 m 的长方形木 板 A 木板上表面光滑 当木板获得初速度 v0后正好能沿斜面 匀速下滑 当木板匀速下滑时将一质量也为 m 的滑块 B 轻轻 地放在木板表面上 当 B 在木板上无摩擦时 木板和 B 的加 速度大小之比为 当 B 在木板上动量为 时 木板的动量为 当 B 在木 板上动量为 木板的动量为 18 9 分 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 其中v10和v20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 1020 12 vv vv e 速度 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 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 1 非弹性碰撞的 e 1 某同学借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验证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是否 为 1 实验中使用半径相等的钢质小球 1 和 2 它们之间的碰撞可近似视为弹性碰撞 且 小球 1 的质量大于小球 2 的质量 4 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好实验装置 做好测量前的准备 并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 第一步 不放小球 2 让小球 1 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 并落在地面上 重复多次 用尽 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 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二步 把小球 2 放在斜槽前端边缘处的C点 让小球 1 从A点由静止滚下 使它们碰撞 重复多次 并使用与第一步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第三步 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离O 点的距离 即线段OM OP ON的长度 上述实验中 P点是 的平均位置 M点是 的平均位置 N点是 的平均位置 请写出本实验的原理 写出用测量量表示的恢复系数的表达式 三个落地点距O点的距离OM OP ON与实验所用的小球质量是否有关 三 论述计算题 3 个小题 共 47 分 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步骤 只有结果而无过程的 不给分 19 13 分 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 两个光滑的定滑轮的半径很小 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 地面上 斜面的倾角为 30 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甲 乙两物体 把甲物体放 在斜面上且连线与斜面平行 把乙物体悬在空中 并使悬线拉直且偏离竖直方向 60 现同时释放甲 乙两物体 乙物体将在竖直平面内振动 当乙物体运动经过最高 点和最低点时 甲物体在斜面上均恰好未滑动 已知乙物体的质量为m 1 若取重力加速 度g 10m s2 试求 1 乙物体运动经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悬绳的拉力 2 甲物体的质量及斜面对甲物体的最大静摩擦 力 20 17 分 如右图所示 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着一个长木板 A 物块 B 可视为质点 和 C 通 过一根细绳相连 细绳跨过固定在桌面上的光滑定滑轮 B 放在木板最左端 C 被绳竖直悬 挂着 A B C 质量相同 B 与 A 之间动摩擦因数为 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 力 开始时 C 被托起 A B C 均静止 C 离地面的高度为 h 释放 C 后 g 取 10m s2 1 若 B 与 A 之间动摩擦因数大于某值 0 A B 将相对静止一起运动 求 0的值 2 若 0 2 h 0 5m C 落地后不反弹 A 运动到桌面边缘前 A 和 B 已经达到共同 速度且 B 未从 A 上滑下 求 A 板的最短长度 21 17 分 如图所示 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 AB EF 他们的圆心角均为 90 半径均为R 一质量 为 m 上表面长也为R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CD上 小车 上表面与轨道AB EF的末端B E相切 一质量为m的 物体 大小不计 从轨道AB的A点由静止下滑 由末端B滑上小车 小车在摩擦力的作用 下向右运动 当小车右端与壁DE刚接触时 物体m恰好滑动到小车右端相对于小车静止 同时小车与DE相碰后立即停止运动但不粘连 物体则继续滑上圆弧轨道EF 以后又滑下来 冲上小车 求 球 2 球 1 C B A MPN 5 1 物体从A点滑到B点时的速率和滑上EF前的瞬时速率 2 水平面CD的长度 3 当物体再从轨道EF滑下并滑上小车后 如果小车与壁BC相碰后速度也立即变为零 最后物体m停在小车上的Q点 则Q点距小车右端的距离 参考答案 1 B 2 B 3 BC 4 D 5 BD 6 ABD 7 BD 8 ABD 9 ACD 10 ACD 11 A 12 BC 13 BC 14 BC 15 16 69 0 57 0 B A m m 2 2 221 kgmmm 2 1 1 21 2 21 gm k mm k mm 17 1 1 0 18 P点是在实验的第一步中小球 1 落点的平均位置 M点是小球 1 与小球 2 碰撞后小球 1 落点的平均位置 N点是小球 2 落点的平均位置 小球从槽口C飞出后作平抛运动的时间相同 设为t 则有 OP v10t OM v1t ON v2t 小球 2 碰撞前静止 v20 0 OP OMON vv vv e 2010 12 OP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OM和ON与小球的质量有关 19 解析 1 设乙物体运动到最高点时 绳子上的弹力为T1 对乙物体 5N cos 1 mgT 当乙物体运动到最低点时 绳子上的弹力为T2 对乙物体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2 2 1 cos1mvmgl 又由牛顿第二定律 l v mmgT 2 2 得 20N 2 32 Tmgcos 2 设甲物体的质量为 M 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乙在最高点时甲物体恰好不下滑 有 1 sinTfMg 乙在最低点时甲物体恰好不上滑 有 2 sinTfMg 可解得 3 2 5 kg 2 m cos M sin 3 17 5 N 2 fmg cos 6 20 1 由题意 A B C 三物在 C 落地前均保持相对静止 知 g m mg a 3 1 3 对 A 有 mgNfmgmaf 00 3 1 其中 33 0 3 1 3 1 00 mgmg 2 若 在 C 未落地之前mgmgf2 0 2 0 则 BC AA mafmgCB smgamamgA 2 22 02 0 2 对 对 2 4 2 2 0 2 sm m mgmg m fmg aBC 显然 B 将在 A 上相对滑动 而 C 落地时间 22 22 1 22 0 5 0 5 4 11 2 0 50 25 22 11 4 0 50 5 22 0 50 250 25 BC AA BBC BA h ts a ASa tm BSatm BALSSm 在这段时间内前进 前进 故在上相对滑动距离 C 落地瞬间 A B 的速度分别为 smtav smtav BCB AA 25 04 15 02 C 落地后 水平方向上只有 A B 相互作用 设 B 刚滑到 A 最右端二物即获共同速度 则 B 就刚不从 A 上滑下 由水平动量守恒可求出这个共同速度 5 1 2 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