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历史名师第二轮预测试题(18)_第1页
2012届高考历史名师第二轮预测试题(18)_第2页
2012届高考历史名师第二轮预测试题(18)_第3页
2012届高考历史名师第二轮预测试题(18)_第4页
2012届高考历史名师第二轮预测试题(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20122012 届高考名师第二轮预测历史试题 届高考名师第二轮预测历史试题 1818 1 孙中山在遗嘱中说 积四十年之经验 深知欲达到此目的 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 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 共同奋斗 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哪一主张一致 A 同盟会的章程和纲领 B 三民主义 C 三大政策 D 新三民主义 解析 从题干材料中的 联合平等待我之民族 说明孙中山的联俄政策 属于三大政 策的内容 新三民主义内容更为广泛 就本题来说 C 项为最佳选项 答案 C 2 新三民主义发展了同盟会的政治主张 这主要表现在 A 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 B 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C 提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 号召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解析 新三民主义较之于同盟会的主张旧三民主义的最大区别就是明确提出反帝口号 答案 D 3 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 若知识阶级 若农夫 若工人 若商人是已 盖民族主义 对于任何阶级 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 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 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是指 A 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 革命的进程和对象 C 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D 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 解析 题中所指为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 与旧民族主义相比 增加了反对帝国主 义侵略的内容 同时革命所依赖的力量也由最初的民族资产阶级发展到全体民众 答案 D 4 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 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 所以我对 此要发表点意见 写成代表 那还可以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 那就不称其为党了 毛泽东 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 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解析 从毛泽东的讲话可以看出毛泽东强调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是这一智慧的代表 C 项正确 其他三项都不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最准确的理解 用心 爱心 专心2 答案 C 5 近代中国的 西学东渐 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 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相结 合的发展历程 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B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C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D 洋务运动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7 在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时 你选择的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应该 借助的历史资料是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人民民主专政 解析 毛泽东思想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抗日战争期间 借助的历史资料也应 该是同一时期的著作 答案 C 8 邓小平 最大的功绩就是提出了新的理论 这是一种全新的世界观 是对中国 现实条件的全新理解 是对历史经验的有效借鉴 这种 新的理论 主要是指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理论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 解析 这种 新的理论 即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它包括 A C D 等诸 用心 爱心 专心3 方面的内容 答案 B 9 邓小平曾说 打破精神枷锁 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以下文章中冲破精神 桎梏 引发了一场全国范围的大讨论 从而揭开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是 A 强学会叙 B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C 论持久战 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以邓小平为 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 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 把反 左 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 实事求是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解析 回答本题主要是对特色一词的理解 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都是 把西方先进思想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探索出来的 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 答案 D 12 右图漫画 乌鸦喝水新篇 中的乌鸦可能受其前辈喝水传说的影响 耐心地往瓶中 投石子 用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观来对照的话 这违背了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密切联系群众 用心 爱心 专心4 C 教务主义 D 经验主义 孙中山 民报 发刊词 2 据上述材料 指出孙中山与黄宗羲 康有为政治主张的不同点 4 分 材料 4 新中国的建立 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 近代以来照搬西 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白皮书 3 据材料 4 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新中国是如何建设 新型人民民主政治 的 6 分 4 结合上述问题 你对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有什么认识 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 近现代民主思想产生 发展到具体实践的过程 解题的 关键 一是结合材料所给内容进行仔细分析和归纳 二是要理解此过程中中国民主发展的 过程和特点 注意结合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和归纳 答案 1 主张 反对君主专制 设置官职以分君主权势 以学校为议政和决定是非的 机构 原因 资本主义萌芽比较脆弱 专制制度的压制 2 不同 孙中山致力于通过革命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黄宗羲在原有制度内寻 求限制君权 康有为试图以维新改良的方式改变传统专制政体 3 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确立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 用心 爱心 专心5 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 实行民主政治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选择 民主政治建设应符合中国国情 必须实现民 族独立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14 哲人们认为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 才能拥有 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并回答问题 来 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 有到来之可能 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 可望而不可及的一 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颠 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 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 婴儿 毛泽东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材料 3 材料 4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 共产党宣言 与中国的三次结合 第二次 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表现为 宣言 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 际的结合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次结合发生在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 这次结合完成 了历史主题的转换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 共产党宣言 在中国 十年研究述评 请回答 1 材料 1 中图一孙中山所写的 世界潮流 指的是什么 依据图二指出孙中山提出了 什么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6 分 2 材料 2 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 用心 爱心 专心6 在井冈山时期 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 6 分 3 在中共十二大上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 十年后 他的南方谈话的核心 思想是什么 4 分 4 依据材料 4 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文中 第二次结合 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成果各是 什么 文中的 第二次飞跃 带来了哪些成果 4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 20 世纪四大思想理论成果相关知识的准确识记及归纳概括能力 第 1 问要注意分新 旧三民主义两部分回答 第 2 问要围绕 工农武装割据 及新民主 主义理论分析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