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标供热综合能耗限额计算方法范文_第1页
山东地标供热综合能耗限额计算方法范文_第2页
山东地标供热综合能耗限额计算方法范文_第3页
山东地标供热综合能耗限额计算方法范文_第4页
山东地标供热综合能耗限额计算方法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地方标准 供热综合能耗限额供热综合能耗限额 1 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制定标准的必要性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提出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提出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 均水平 随着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均水平 随着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 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 越高 必须要转变现行的发展方式 走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生活富裕 生态良越高 必须要转变现行的发展方式 走一条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 生活富裕 生态良 好 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 必须走最好 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发展道路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犷型向集约型转变 必须走最 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 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 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充分认识到供热及热电联产企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能源产业 同时也是高投山东省充分认识到供热及热电联产企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能源产业 同时也是高投 入 高耗能行业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山东质量技术监督局于入 高耗能行业 省经济贸易委员会 山东质量技术监督局于 2007 年年 1 月月 25 日在济南召日在济南召 开全省节能标准化工作会议 会议宣布成立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布置开全省节能标准化工作会议 会议宣布成立山东能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布置 2007 年节能年节能 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 其中要求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 其中要求 2007 年完成年完成 供热综合能耗供热综合能耗 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工作 截止 2005 年底 全国共有电厂供热设备容量 6981 00 万千瓦 电厂供热设备容量较大 的省份依次为 1 山东 1098 73 万千瓦 2 江苏 1035 26 万千瓦 3 辽宁 517 53 万千瓦 全国电厂供热量万百万千焦 电厂供热量比较大的省份依次为 1 江苏 29760 万百万千焦 2 山东 26681 万百万千焦 3 浙江 23323 万百万千焦 2005 年 全国供热标准煤耗率为 40 24 千克 百万千焦 1 湖南 34 8 千克 百万千焦 2 宁夏 37 千克 百万千焦 3 广东 37 6 千克 百万千焦 山东供热煤耗率山东供热煤耗率 42 26 千克千克 百万千焦百万千焦 2 制订原则制订原则 符合并贯彻国家现行的节能法律 法规和文件 与已有的标准相承接 与我国的节能 减排方针政策相一致 根据目前供热设备参数与制造水准与能耗关系密切的特点 分别设定能耗的考核限额 根据设备配置情况不同 结合当前外部环境与环保要求 进行标准制订贯彻清洁生产 和能源综合利用要求 力求使限额标准做到技术上可行 经济上合理 可操作性强 并能达到节能的目标 3 标准编制依据标准编制依据 1 国家及行业标准 2 GB T 1 1 标准化工作导则 GB 2589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GB 3484 企业能量平衡通则 GB T 6422 企业能耗计量与测试通则 GB 12723 产品单位产量消耗能源编制通则 2 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法规及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1998 年 1 月 1 日实行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国家发改委 2004 年 11 月 26 日 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国发 2006 28 号 能源发展 十一五 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2007 年 4 月 小型节能热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 国家计委 国务院生产办 能源部 1991 年 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若干规定 急计基础 2000 1268 号 国家计委 国家经贸委 国 家环保局 建设部 2000 年 8 月 22 日 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 能源办关于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若干意见的通知 国发 2007 2 号文件 山东省超标准耗能加价管理办法 试行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7 年 3 月 1 日 电力工业节能技术监督规定 电安生 1997 399 号 山东省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 2006 2020 3 统计资料 关于 2006 年 1 4 季度千户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统计指标的通报 鲁统字 2007 9 号 山东省统计局 山东省经贸委 省节能办 山东省热电联产企业上报材料 部分 山东省热电联产企业 2007 年检测报告 部分 4 标准的调研工作标准的调研工作 课题组成员现场调研了烟台 500 供热公司 聊城热电供热公司 黄泰热力公司 昌能 供热公司等相关供热公司 调研山东电力研究院 鲁能电力设计院等科研机构 与被调研 单位的技术负责人 有关专家进行交流探讨 采用山东省统计局 经贸委 省节能办下发的鲁经贸资字 2007 211 号 关于 2006 年 1 4 季度千户重点用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耗统计指标的通报 中 45 家企业上报的供热综合 能耗的统计数据资料为主要参考数据 参考部分山东省热电联产企业检测报告 电话调查省内有关热电公司的相关技术人员 探讨节能减排 经济运行与经济指标 调研时间 主要以 2006 年 1 4 季度为主要调研时间段 参照其它 2005 2006 和 2006 2007 供热 季节等相关数据资料 调研方式 有关单位现场调研研讨 电话讨论 参加专业会议 节能研讨会交流等 5 标准及限额确定标准及限额确定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任一以煤炭 燃油 燃气等燃料或电能作为能源向用户供热 3 的核算单位 主要指企业 包括热电联产 区域锅炉供热企业及其他供热企业 也适用于 能源统计部门 术语术语 本标准定义了供热综合能耗 供热燃料能耗 供热电能耗和供热水能耗等四个术语 本标准定义了供热综合能耗 供热燃料能耗 供热电能耗和供热水能耗等四个术语 供热综合能耗供热综合能耗 定义 是指在统计报告期内 供热企业对外供应单位热量 所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实物量折 算为标准煤的能耗总和 包括供热燃料能耗 供热电能耗 供热水能耗 能耗的确定 供热企业统计报告期内的能源消耗量供热企业统计报告期内的能源消耗量 指在生产活动中测得的各种能源消耗量 指在生产活动中测得的各种能源消耗量 企业应 按照 GB17167 2006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的要求配备和管理计量器 具 各种能源消耗不得重复计算或漏计 计算范围包括燃料处理 供热介质生产 车间供排水 辅助设备用电等能耗 供热综 合能耗计算至供热首站出口对外供汽用户结算计量装置 如供热企业不管理首站 边界定 为企业结算计量装置 供热燃料能耗供热燃料能耗 是指供热企业用于对外供热的单位供热量的燃料折算为标准煤的耗量 供热电能耗供热电能耗 是指供热企业用于对外供热全过程有关的动力设备 仪器仪表和照明等用电的单位供 热量的电能折算为标准煤的耗量 包括热电联产机组用于供热的电能耗 区域供热锅炉电 能耗 供热首站电能耗等 供热水能耗供热水能耗 是指供热企业用于供热的单位供热量的耗水量折算为标准煤的耗量 包括机组用于供 热的全部用水 供热管网补水和其他工业水 不包括循环水和回收再利用水 分为软化水 和新鲜水 软化水和新鲜水不应重复计算 总耗热量总耗热量 是指统计报告期内汽轮机蒸汽进口侧 向外供热的减温减压器蒸汽进口侧及锅炉向外 直供蒸汽的总热量 供热量供热量 是指统计报告期内向外提供的热量 供热比供热比 是指统计报告期内供热量与总耗热量之比 供热综合能耗指标的确定 1 国家计委 国务院生产办 能源部 小型节能热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 有关 供热标准煤耗率的标准 2 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根据省内供热企业实际耗能基础统计资料平衡测算 基本采 用省内热电企业供热标准煤耗的平均水平作为标准 同时考虑当前部分效率较高区域集中 供热锅炉的能耗 2006 年我省供热企业供热标准煤耗 类似本标准中的供热燃料能耗 全省平均 42 08 千克标准煤 吉焦 2005 年是 42 62 千克标准煤 吉焦 加上供热电能耗和水能耗 1 5 千克标 准煤 吉焦左右 近两年全省供热综合能耗约 43 58 千克标准煤 吉焦和 44 12 千克标准煤 吉 焦 热电联产企业标准 2008 年限额为 2005 2006 年供热综合能耗平均值 即 44 千克标 4 准煤 吉焦 结合热电联产企业的特点 2010 年限额和 2012 年限额按照逐年下降趋势 取 43 和 42 千克标准煤 吉焦 从鼓励脱硫的角度出发 统计期内脱硫效率大于 90 的燃煤热电厂限额可乘以 1 02 的 系数 采用区域燃煤供热锅炉供热 效率低 能耗高 目前水平较好的热水锅炉综合能耗在 53 1 kgce GJ 左右 蒸汽锅炉在 55 1 kgce GJ 左右 与热电联产企业有很大差距 而且很难 再进一步提高 本标准考虑 2012 年达到较好水平 定为 53 和 55 2008 年略为放宽 供热综合能耗限额供热综合能耗限额 供热综合能耗限额 kgce GJ 限额年限 2008 年2010 年2012 年 热电联产444342 热水锅炉54 553 553区域供热 锅炉 蒸汽锅炉56 555 555 6 算例算例 A 1 某热电联产机组供热运行资料如下 A 1 1 基础数据 对外供热量 74 GJ 机组供热量 GJ 机组厂用电量 Kw h 供热首站用电量 Kw h 机组耗标准煤量 T 锅炉产汽热量 GJ 机组新鲜水耗量 T 供热站新鲜水耗量 9360T 供热站软化水耗量 93215T 计算步骤计算步骤 1 供热燃料能耗 供热燃料能耗 供热比供热比 r 100 13 供热燃料标准煤耗量供热燃料标准煤耗量 Br 13 24877 06T 供热燃料能耗供热燃料能耗 Er 24877 06 1000 74 41 807 Kgce GJ 2 供热电能耗 供热电能耗 Ed 1 29 Kgce GJ 3 供热水能耗 供热水能耗 供热新鲜水耗量供热新鲜水耗量 13 9360 T 供热软化水耗量供热软化水耗量 93215T 5 Es 93215 0 4857 0 2571 74 0 182 Kgce GJ 4 供热综合能耗 供热综合能耗 E 41 807 1 29 0 182 43 279 Kgce GJ 供热比供热比 本标准采用的 热电联产机组供热比 统计期内机组用于供热的热量与总耗热量的比值 其中总热量是统计期内汽轮机进口侧 向外供热的减温减压器进口侧及锅炉向外直供的总 热量 与其他规定没有区别 但采用用于供热的热量比其他标准采用对外供热量对热电分 摊更加合理 这样对外供汽采用减温减压装置的就考虑了它的损失 对外供水的就考虑了 首站的损失 更加贴近供热能耗的定义 反映实际综合能耗状况 锅炉热效率锅炉热效率 锅炉热效率是衡量热源子系统热能利用率的指标 体现燃料热被有效利用的程度 目 前 燃煤供热锅炉的设计热效率 7MW 一般在 75 85 燃油 汽供热锅炉热效率在 90 左右 但在使用时 由于锅炉结构 燃料供应 技术水平 管理水平 人员素质等方 面不同的原因 使锅炉的运行效率差别很大 好的 能达到设计热效率 保证锅炉出力 差的 燃烧不完全 排烟温度高 各项热损失大 热效率不及 50 锅炉出力大帐降低 导致能源浪费 大气环境污染增加 2005 年发改委能源局负责 区域热电联产工程实施方案 的编制 其中含有工业与民 用热电厂的发展 分布式热 电 冷工程的示范和推广 热电厂技术改造 梏杆和垃圾热 电厂的建设与示范 技术经济政策和小锅炉改造等 锅炉热效率基本是影响供热综合能耗指标的最重要因素 效率低于 80 基本难以达到 煤耗限额 7 供热综合能耗测算供热综合能耗测算 我省热电企业情况 我省热电行业产业装机容量大 名列全国第一 中温中压机组量大 单位产品能耗高 供热量不稳定 企业负担重四个的特点 山东省 十一五 规划提出 到 2010 年 全省万元 GDP 能耗比 2005 年降低 22 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 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的措施加 强节能工作 2006 年 1 4 季度 全省千户重点耗能企业中热电企业供热标准煤耗全省平均 42 62 千克 吉焦 与去年同期相比降低 6 57 降低 3 千克 吉焦 其中淄博市热力公司 41 26 千克 吉焦 05 年同期为 52 2742 62 千克 吉焦 同比降低 12 70 供热综合能耗测算供热综合能耗测算 省千户重点企业中省千户重点企业中 119 户供热企业中供热综合能耗测算户供热企业中供热综合能耗测算 供热综合供热综合 能耗能耗 Kgce GJ 40 42 44 46 48 企业户数企业户数 517386396 比例比例 4 2014 2931 9352 9480 67 省千户中热电企业 06 年仅有 52 94 达到规定 08 年前煤耗限额 上述测算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