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2届高中生物 单元测试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内蒙古2012届高中生物 单元测试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内蒙古2012届高中生物 单元测试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内蒙古2012届高中生物 单元测试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内蒙古2012届高中生物 单元测试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内蒙古自治区新人教版生物内蒙古自治区新人教版生物 20122012 届高三单元测试届高三单元测试 1818 必修必修 3 3 第第 5 5 章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满分 100 分 时间 90 分钟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1 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 大量捕捞花鲢后 种群将有所变化 下列能正 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A 绿藻上升 B 白鲢下降 C 水溞下降 D 乌鱼上升 2 下列有关干旱区域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食物链少 抵抗力稳定性强 B 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 恢复力稳定性强 C 经干旱环境长期诱导 生物体往往发生耐旱突变 D 种群密度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3 在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中 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 蚯蚓数量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A 增多 B 减少 C 基本不变 D 可能增也可能减 4 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 a 生产者 b 分解者 c 原核生物 d 蓝藻 e 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5 下列有关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若 M 表示基因多样性 a d 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 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汰的是 b B 若 M 表示物种丰富度 a d 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 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成森林的顺 序一般为 a c d b C 若 M 表示生物体内汞的含量 a d 表示四种生物 则由它们组成的食物链中 b 所处的 营养级最高 D 若 M 表示种群密度 a d 表示四个野生生物种群 则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 b 种群 6 如果一个人食物有 1 2 来自绿色植物 1 4 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1 4 来自羊肉 假如传递 效率为 10 那么该人每增加 1 千克体重 约消耗植物 A 10 千克 B 28 千克 C 100 千克 D 280 千克 7 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简图 甲 乙 丙 丁分别代表四种成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和乙构成生物群落 B 丁代表的是自养生物 C 代表光合作用 D 丙中包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8 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 存在着营养关系 的能量调查 种 群甲乙丙丁戊 能量 107kJ m 2 2 5013 309 800 28220 00 图 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 其中不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 9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 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 下列各项 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不可逆转 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B 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C 一般情况下 为 的 10 20 D 从能量关系看 10 有关下列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3 A 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B 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 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 该生态系统中 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家畜和蚯蚓 11 有关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陈述 正确的是 A 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 占据的总能量越少 B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只能在某个生态系统内部循环流动 C 信息传递在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是单向流动的 D 在食物网中一种生物只能占据一个营养级 12 据了解 野生扬子鳄种群的雌雄比例一般稳定在 5 1 左右 这样的性别比是由孵化时 的温度所决定的 繁殖季节雄性扬子鳄发出 轰 轰 的声音 雌性扬子鳄则根据声音大 小选择巢穴位置 当声音大时 雌鳄选择将巢穴筑于山凹浓荫潮湿温度较低处 则产生较多 的雌鳄 以上事实说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 A 能够调节生物种间关系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 影响生物种群的繁衍 维持种群数量的稳定 C 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 调节生物内环境的稳态 D 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 促进生物进化 13 某池塘中 早期藻类大量繁殖 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 藻类减少 接着又引起水 蚤减少 后期排入污水 引起部分水蚤死亡 加重了污染 导致更多水蚤死亡 关于上述过 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早期不属负反馈 后期属负反馈 B 早期属负反馈 后期不属负反馈 C 早期 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 早期 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14 下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殖情况 已知种群 C 是自养生物 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 C B A B 种群 B 在第 5 7 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 A 的增加和 C 的减少所致 C B 和 A 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 一定自然区域内 A B C 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15 图的甲 乙 丙 丁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全部 4 种生物所含的有机物总量 若这 4 种生物 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当甲种群数量增加后 其引起的后果最可能是 A 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B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用心 爱心 专心 4 C 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 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16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 错误的是 A 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 物质流是循环的 能量流是单向的 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 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 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 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具有调节生 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17 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 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a b c d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 种生物 a b c d 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 m1 m2 m3 m4 下列叙述中 错误的是 A 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 a 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 在一段时间内 若 b 种群数量增加 则 a 种群数量下降 d 种群数量增加 C 若 m1 5m2 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D d 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 c 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小 18 在 草 昆虫 食虫 鸟 鹰 这条食物链中 鹰每增加 1 千克有机物体重 问草至少 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多少千克 设草吸收的水分只有 1 参与光合作用 A 125 B 75 C 7500 D 12500 19 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 h i j k 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 j 是未利用部分 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进入该生态系统的 CO2量与各 h 产生的 CO2总量相等 B 生产者 i 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 C 流向分解者的 k 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 D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 20 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 果树 饲养着家禽 家畜等 下列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 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 A 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 提高产蛋率 B 农作物的适时灌溉 家禽 家畜的定时饲喂 C 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 达到早熟 高产的目的 D 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 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21 如图表示物种 A 与物种 B 的关系 则物种 A 与物种 B 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A 信息只能由 A 传递给 B B 信息只能由 B 传递给 A C A 与 B 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D A 与 B 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22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通过 用心 爱心 专心 5 A 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 B 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物质循环而实现的 C 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D 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 23 右图表示由 5 个物种 U V W X Y 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 网 Z 表示分解者 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 下列各项描述中不正确 的是 A V 是生产者 处于第一营养级 B U 是草食动物 处于第二营养级 C Y 是肉食动物 处于第三营养级 D W X 是肉食动物 均处第三营养级 24 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 为了保护环境 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 外 还必须把人的尿液 粪便等带离 这是因为南极 A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缺少生产者 C 没有消费者 D 分解者很少 25 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遭到破坏 恢复原状 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人们对自然生态系统的 干扰 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热带雨林在遭到严重的砍伐后 其恢复力稳定性仍很强 A B C D 二 简答题 1 下图 1 表示某湖源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甲 乙 丙 丁 4 个种群的数量变化 图 2 表示某种鱼迁入到该生态系统后 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请据图回答 问题 1 请根据图 1 中甲 乙 丙 丁 4 个种群数量变化的关系 写出它们构成的食物链 由图中信息可判断是 种群数量最先发生的变化进而引起其它种群发和改变 2 甲种群在 d 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a b 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有 种群甲 a d c d 四个时 期中种群密度最大的是 期 3 由图 2 中信息可知 在 t1 时刻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可能为 制约 t2 时 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 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时 原因 是 4 请在下面的空白中分别绘制该鱼种群数量及出生率和死亡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用心 爱心 专心 6 5 若该湖泊生态系统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种度日趋严重 藻类水华频繁发生 后来 研究 者采用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 收到较好的效 果 该修复系统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 群落结构趋于稳定 群落近个变化过程属于 2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 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 量分析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 J hm2 a 营养级同化量未被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释放量 A2 48 10112 00 1091 20 10103 60 1010 B2 40 l076 00 lO54 00 1052 30 107 C7 50 1082 40 1076 00 1067 16 l08 1 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 J hm2 a 这部分能量是由 表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 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3 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 4 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 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 律进行了研究 I 研究者通常采用 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 很强 在最初的一个月内 种群数量每天增加 1 47 II 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 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 Nt N0 t 其中 Nt代表 t 天后田 鼠的数量 t 表示天数 表示倍数 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 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 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 III 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 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 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3 下表中的数值表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一年内主要营养级的能量 下图方框内表示该生态 系统的主要食物链 分析回答 注注 Ai 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总能量 Bi 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摄取的能量 i 表示生物类群 图中显示该生态系统有 条食物链 如果能量传递效率 第 n 营养级摄取的能量 第 n 1 营养级摄取的能量 则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 一年内 Bi 能量的去向途径有 4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7 你认为采取 措施 调整该生 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对人类最有益 某兴趣小组深入到一块弃耕农田进行调查 发现连原来的田埂都淹没在杂草之中 只有 零星的小麦 杂草中有大家熟悉的狗尾草 车前等 多数是叫不出名的单子叶植物 调查中 同学们观察到食草昆虫 青蛙 蜘蛛和蛇类等动物 请回答 1 该弃耕农田中 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称为 2 假如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 若干年后该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 以至演替出树林 我们把 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 3 土壤动物具有趋暗 趋湿 避高温的习性 所以我们可采用右图的装置来采集土壤中 的小动物 但图中这一装置还不够 完善 请你帮忙完善该装置 采集到小动物后 我们要对其丰富度进行统计 通常的统计方法有 4 在一片农田中 长有很多杂草 还有粘虫 青蛙 蛇等动物活动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 对这一农田进行研究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该农田中 所有生物的种群的集合称为 其物种数目的多少叫 若要用同样方法调查该农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取样时关键是要做到 取样时常用到的方法是 和 若农田被弃耕 小麦会被杂草所替代 以后还会出现灌木等 这种现象称为 其分为两种类型 即 和 在由小麦 粘虫 青蛙 蛇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 青蛙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 其去 向不应包括 A 通过青蛙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 流入到蛇体内的能量 C 通过蛇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D 通过青蛙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该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后来进一步调查 此农田中还有田鼠的存在 若在 鼠 小麦 粘虫 蛙 蛇食物网种 蛇的食物有 1 5 来自蛙 4 5 来自鼠 则从理论上讲 蛇每 增加 1kg 体重 至少消耗小麦 kg 农田中的生物可以通过捕食和被捕食传递信息 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5 近几年来 一种原产于南美 被称为 植物杀手 的藤本植物 薇甘菊正在广东省大 肆扩散 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 1 薇甘菊生长时具趋光性 很容易向上层生长 扩展 并像被子一样把树木全部覆盖 致使成片的植物枯死 受侵害的植物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被薇甘菊缠绕覆盖的植物 用心 爱心 专心 8 从生态学角度看 薇甘菊是生态系统成分中 的 薇甘菊与受其侵害的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2 薇甘菊在土壤潮湿疏松 有机质丰富 阳光充足的生境中 生长特别迅速 但不耐 荫和土壤干瘠 农田 果园 人工林往往是薇甘菊入侵和定居的温床 由此可以看出 限 制薇甘菊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一个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与 该生态系统的 有关 3 薇甘菊与我们常见的菊花虽然同属菊科 但不是同一个物种 支持这一判断的最重 要的依据是 自然条件下 薇甘菊与菊花之间存在着 4 在对薇甘菊进行种群密度取样调查时 常采用样方法 样方法的原理是 5 薇甘菊除了可以产生大量种子外 还可以通过其每个节的叶腋所长出的新枝 另生 成新的植株 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6 薇甘菊在原产地并没有造成危害 原因是薇甘菊在当地有许多天敌 因此部分专家建 议可以考虑引入薇甘菊的天敌来克制它 这样做可能会带来的环境风险是 2 分 答案答案 一 单选题 1 B 2 答案 B 解析 干旱区域的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相对简单 食物链较少 自动调节能力较弱 抵抗力稳 定性弱 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生物发生耐旱突变不是因为环境干旱造成的 干旱环境只是将 耐旱突变选择出来 水是限制干旱区域生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关键生态因素 3 A 4 A 5 D 6 D 7 D 8 A 9 B 10 C 11 A 12 B 13 B 14 答案 D 15 B 16 解析 从能量金字塔可以看出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营养级越多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 耗的能量就越多 但是生态系统具有多样性 人类未参与的生态系统中不存在人类利用能量 的问题 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存在两个关键环节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或化能合成作用 和分 解者的分解作用 所以 A 项是正确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9 答案 C 17 解析 a 是生产者 其固定的太阳能就是用于系统流动的能量 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 的 所以 m4 m3 m2 m1 m 是某个营养级全部个体的有机物总量 而不是每个个体的有机物 的质量 当 m1 5m2时 说明能量传递效率高于 20 将影响生物和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若 b 种群数量增加 将捕食更多的 a 生物 故 a 种群数量下 降 而 c 和 d 得到的物质和能量更多 种群数量增加 答案 D 18 解析 在题中所述的食物链中鹰增加 1 千克 根据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20 计 算 至少需草 1 20 20 20 125 千克 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的如下关系 6H2O C6H12O6 可计算出需要 H2O 的质量为 6 18 1 7500kg 125 180 答案 C 19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有关知识 流入生态系统的 CO2 量大于 h 呼吸作用 产生 CO2的总量 生产者 i 的量大于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 因为 还有一部分未被同化随初级消费者的粪便排出 被分解者利用 流向分解者的 k 都是有机物 生产者不能直接利用 流经生态系统的物质是循环的 但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循环的 答案 B 20 解析 A C 两项属物理信息 D 项属化学信息 而 B 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原理 答案 B 21 解析 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之间可以进行信息的相互传递 答案 C 22 解析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群落的丰富度有关 群落结构越复杂 自我调节能力 越大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靠生态系统内部各成分 间相互作用 反馈调节来实现的 答案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