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27抚顺导游词 3 篇抚顺导游词 3 篇抚顺概况导游词篇 1各位来宾、青少年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雷锋纪念馆参观。这里是抚顺市望花区和平路东段 67 号,原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驻地附近。纪念馆始建于 1964 年,在 1969 年、1992 年、2002 年先后进行了三次改扩建,占地面积 99900 平方米。40 年来,这里共接待国内外观众 4680 多万人次,并先后在全国 58 个城市举办了大型展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纪念馆按功能划分为6 个区:凭吊区、展览区、碑苑区、雕塑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和综合服务区。园区内主要有雷锋事迹陈列馆、雷锋墓、雷锋塑像、雷锋纪念碑和青少年教育活动设施等。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组铸铜雕像人形象生动、活泼,与园区内其他 6 座雕塑构成了整个园区最大的景区。这些雕塑以不同形式、不同材质、不同风格散布在松柏、绿茵、广场之间,唤起了人们对雷锋的追忆和怀念。一会儿我们就能逐一观赏到这些雕塑。接下来,请各位随我一起进入参观。来宾朋友们,我们此刻行走的路是雷锋之路,全长70 米,是由 22 枚枫叶红色花岗岩雕刻的五角星和 22 块黑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27色花岗岩雕刻的雷锋日记碑组成,数字 22 象征着雷锋 22岁年轻的生命。下面,请先随我到园区东北侧参观。凭吊区这里由凭吊广场、雷锋塑像、雷锋墓组成,占地 3500平方米。请看凭吊区周围苍松翠柏围绕,庄严肃穆,象征雷锋精神四季常青;鲜花和挽带寄托无尽哀思,松柏和墓碑铭记永恒精神。凭吊广场占地 2000 平方米,可容纳 3000人进行纪念活动。眼前的雷锋塑像基座 3 米,塑像高 5 米,占地 340 平方米。雷锋身穿棉军装,手捧,身背冲锋枪昂首挺胸阔步向前,给人以积极向上之感。雷锋墓为地表式建筑,墓主体为梯形,长米,宽米,高米,占地 310 平方米,全部采用优质花岗岩石砌筑而成,雷锋同志的遗体静静地长眠在这里。墓前有一块汉白玉精雕的四季花环,斜嵌在黑色的花岗岩石上。墓后有一座灰褐色花岗岩卧碑,长 6 米,高米,正面是由舒同题写的雷锋同志之墓的金色大字,碑的背面刻有周而复题写的介绍雷锋生平事迹的碑文。现在,请随我去展览区。展览区展览区是雷锋纪念馆的主体部分,由雷锋之路、雷锋纪念碑、雷锋事迹陈列馆组成。纪念碑竖立在纪念馆的主轴线上,全部由花岗岩构筑,主体高米,碑上镌刻着毛泽东主席手书川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昭示雷锋精神永放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27光芒;碑体下部嵌刻一组以雷锋模范事迹为主题内容的汉白玉浮雕。雷锋事迹陈列馆占地 2650 平方米,建筑面积 48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两层建筑。主体外墙由灰色花岗岩石装饰,整体造型简洁、现代。馆正门上方雷锋纪念馆五个金色铜字是江泽民总书记 1990 年 10 月 29 日来馆视察时题写。陈列馆展厅按成长历程把雷锋 22 年的短暂人生真实呈现在世人面前,这里已成为弘扬雷锋精神、研究雷锋事迹的重要基地。陈列馆始建于 1964 年,2003 年 3 月 5 日改扩建后重新开馆,馆内陈展面积扩大为 2283 平方米,展出照片 239 张,实物 115 件,文献 165 件,陈展线长 420 米,陈展运用了现代陈列理念和高科技手段,生动地展现了雷锋精神。陈列馆设有序厅、主展厅、副展厅、影视厅、多功能厅等。展室内有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雷锋题词手迹、雷锋遗物、雷锋仿真蜡像、组合场景、多媒体景箱和触摸屏等。下面,请各位随我进馆内参观。一楼展室采用专题和编年体相结合形式翔实地再现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雷锋,原名雷正兴,1940 年 12月 18 日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因为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所以家里人都叫他庚伢子。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雷锋进入学校学习。小学毕业后他在当地参加了工作。之后在各地参加社会主义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27建设,屡受嘉奖。1960 年参军,同年 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多次立功受奖。1962 年 8 月 15 日因公殉职,年仅 22 岁。这里是序厅,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铸铜浮雕青山魂;二是汉白玉圆雕;三是背景变奏乐曲。意喻雷锋已化作山脉,雷锋永远活在人们心中,雷锋精神永恒。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眼前的一幅幅壁画,仿佛又把那个活生生的雷锋带到了我们面前。请随我来。这里有过廊日记浮雕,共 16 米长,是按雷锋的日记手写体铸铜而成。面前的微缩景观按 1:比例制作,真实、生动,是陈列中的一处亮点。这边的组合场景,表现了雷锋在鞍钢工作期间个子虽小却开大车,为社会主义建设多做贡献的革命干劲和热情。组合场景,表现雷锋学习非常刻苦,并在学习实践中总结出钉子精神,他把毛主席著作当作粮食、武器、方向盘。请看油画再现了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场景。这里的多媒体景箱,演示雷锋军营周日的生活。请随我到二楼参观。步入二楼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的题词和照片。这里还有全国学雷锋盛况以及世界各国友人学习雷锋、研究雷锋的情况。大家请看,这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27是四十年来全国军民学雷锋活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陈列物品比扩建前增加 50%以上,在新征集到的文物中,有很多首次发现或公开的珍贵文物。请看这幅照片,这是一张带有雷锋头像的美国西点军校招生简章,由此可见,雷锋精神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外也发扬光大。请各位继续观赏和学习。通过参观,我们可以看到陈列馆在陈展手段、形式上融入了现代陈列理念,展现了全新创意。馆内吸取了国内外先进文化艺术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与雷锋纪念馆特有的文化特征相结,通过声光效果控制、机械感应装置、激光数码影像、电脑查询系统、多媒体景箱、内设放映屏的拉幕式展板、组合模拟场景再现、仿真蜡像等有机结合、立体渲染,使展示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洋溢着时代气息。在陈列思路上,突破了传统模式和平铺直叙,采用了全新的文学创作理念。着重设计、制作了十一处亮点,汲取了当前国内名馆陈列之长,这些先进的展示手段和高水平的展现形式,使雷锋精神得到深刻、丰富而生动的再现。请走这边。碑苑区雷锋颂碑苑区位于陈列馆西侧,东西走向,延长 300余米。无言石碑诉说人民不尽情思,有形镌刻凝固雷锋文化韵律。碑石将书法艺术、雕刻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融为一体,构成弘扬雷锋文化的一道规丽的风景线。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7碑石布局相对集中且又呈散落状,依松傍湖,绵延曲折,或掩映在翠柏之中,或静卧于绿茵之上。碑苑内有碑石 22块,象征雷锋 22 年生命光辉穿越岁月长廊与日月辉映。碑石采用抚顺境内国家自然保护区猴石山自然山石,意在以自然山石的质朴沉稳,表现雷锋的平凡与伟九更在于用故乡山石树碑,才能充分表达抚顺人民对雷锋的特殊情感。大家请看,雷锋颂碑苑精品荟萃,收有雷锋诗文 7 首、歌颂雷锋的著名诗词 15 首。书法皆为沈鹏、王北岳、岑文涛等国内及港台地区著名书法家的力作。这里创立了四个全国第一:全国第一个以雷锋为主题的书法碑林;全国第一个收刻雷锋诗文的碑林;全国第一个收刻歌颂雷锋诗词的碑林;全国第一个收刻自由体诗的碑林。请各位仔细观赏。雕塑区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会不时地看到不同形式和风格的雕像错落在松柏、绿茵之间,耸立于广场、花岗岩铺就的石路上,这些雕塑构成了园区中的雕塑区。雕塑有四种:铸铜的雕塑泛着古铜色光泽,亲切自然,栩栩如生;不锈钢的雕塑造型新颖、别致,富于现代感,同时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花岗岩的雕塑朴素、庄重,令人深思;汉白玉的雕塑神圣、高洁,净化人们的心灵。火红的青春凝固为永新的音乐,闪光的思想铸就成不朽的诗篇。铸铜雕像伫立在入口广场中央。组雕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雷锋手扶汽车的花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27岗岩全身圆雕像;二是以当代学雷锋典型事例为画面的铸铜浮雕和石刻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 。 卫茅树才在园区中心纪念碑西侧,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雷锋讲故事,逼真传神。雕塑仁立在湖边,把雷锋认真学习的精神平和地再现在我们游人面前。雕塑如同一面旗帜,在花草树木间摇曳。雕塑是凝固的音乐,是立体的诗篇,是思想的造型,是精神的体现。雕塑不仅唤起了人们对雷锋的追忆和怀念,同时艺术地展示了雷锋精神的不朽和永恒。青少年教育活动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区位于园区的西侧,由游戏喷泉、三角跳泉、正兴亭、涌泉湖、琴桥、露天剧场、攀岩等组成。圆型游戏喷泉占地 700 平方米,喷头 1483 个,水型有迷宫、时空隧道、感应踏泉三种。喷泉围成的城堡,富于变化,可在其中捉迷藏、嬉戏,是青少年喜欢的游戏项目。涌泉湖占地 2500 平方米,湖水清纯明澈,泉水丁冬,波光粼粼,水流顺势起伏婉蜒,水容量达到 1683 立方米。湖上有一座琴桥,按规律分布的栏杆像一根根琴弦,用木棒能敲击出美妙的音乐。琴桥伴奏,泉水吟唱,花儿和绿茵簇拥,是青少年活动的最佳场所。占地 405 平方米的露天剧场就在湖边,可容纳 100 余人。攀岩坐落在园区的西北角,长 18米,高 9 米,东西南北都有峭壁,登到顶峰可一览纪念馆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27全民攀岩活动培养和锻炼青少年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刨木闲娱乐活动中体味雷锋文化,在欢歌笑语中感受雷锋精神。雷锋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全国学雷锋研究中心和全国 AAAA 级旅游景区。雷锋在他身后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在银行里也只留下 100 元钱,可是他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无法估量的。雷锋精神将与我们的事业相伴,与我们的时代共存。接下来是自由活动时间,两个小时后在停车场集合。谢谢各位的合作。抚顺概况导游词篇 2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来赫图阿拉城旅游。在游览开始前,我先将这里的基本情况大致介绍一下。赫图阿拉是满语,汉译为横岗。横岗之上就是驰名中外的后金政权第一首府、清代第一都城赫图阿拉城。赫图阿拉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居之地。明正统三年,建州卫首领李满柱率部迁居这里;两年后,努尔哈赤的六世叔祖凡察、五世祖董山也率建州左卫 300 余户由阿木河辗转来这里与李满柱汇合,从此这里便成了女真人的栖息之地。在努尔哈赤出生之前,这里已经成为其祖父党昌安的山寨。明嘉靖三十八年,努尔哈赤生于该城。明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在这里创建了史称后金的大金国,登基称汗,从此开始了统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27东北女真的大业。赫图阿拉城依山而筑,居高临下,三面环水,垒土围廊,地势南高北低,具有易守难攻之势。分内外两城,方圆 10 里,内城建于明万历三十一年,外城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内城主要住着努尔哈赤的眷属、亲戚,外城住着他的精锐部队,全城居住 2 万余户,计 10 万多人。当年的赫图阿拉外城,建有点将台、校场、仓廒区和制造弓箭、铠甲的洪炉,这里主要是努尔哈赤演练兵马、囤积粮草、制造武器、驻扎部队的地方。内城则是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内城方圆千米,设东、东、南、北、南四门,四周是土石筑的城垣。这里不仅建有尊号台,即努尔哈赤登基称汗的金銮殿,又称汗宫大衙门。还建有八旗衙门、驸马府、关帝庙、城隍庙、地藏寺和显佑宫。清王朝入关进京后、又在这里兴建了守尉衙门、理事通判衙门、启运书院、文庙、诸阁伺等。当年的赫图阿拉内城,建筑辉煌,文化昌盛,10 万金戈铁马穿行于此,10 里商贾闹市热闹非凡,而城中那口被人称为千军万马饮不干的古井更是为人津津乐道。我们可以看到,赫图阿拉城内建筑布局既保留了女真民族的风格,又吸收了汉族中原文化的特点,突出的是中轴线起点,南北向挺直延伸,反映出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传统观念。城内道路系统,以中轴线相交形成严格的方格网状,各级主次干道均为直角相交。城内很多的住宅与官署建筑配套,功能分明,井井有条。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27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历史古都、文化名城,却毁于上世纪初在中国大地上爆发的日俄战争。1963 年,赫图阿拉城作为满族的历史古城,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政府逐年投放资金,进行管理和修缮,使这座古老的城池逐渐恢复了历史原貌,成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现在,请大家随我下车,我们一道进入老城参观游览。游客朋友们,我们眼前这座外形呈八角形的建筑,就是当年努尔哈赤登基称汗的汗宫大衙门,因为这里是努尔哈赤建金称汗的受贺之地,故又称尊号台,俗称金銮殿。明万历四十四年正月初一,努尔哈赤在这里登基称汗,创建了史称后金的大金国。从 1616 年到 1619 年,努尔哈赤在这里运筹帷幄,发号施令,日理国政,研究军机,接待来宾,接纳降臣,庆功赏宴,为统一东北女真,巩固后金政权,最终进军辽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站在这座汗宫大衙门里,不仅可以俯瞰全城,还可以目及周围十数里的谷口、墩台,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努尔哈赤当年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目光。最初,他仅以父、祖遗留下来的十三副盔甲打起兵,向强大的明朝宣战。他坐在赫图阿拉城的这座金銮殿里,眼睛早已瞄准了北京故宫里的那座金銮殿,由此可见他超人的精神气魄和博大的胸襟。据历史记载,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的这座金銮殿称汗不到 4 年,便决定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1 / 27放弃它,而众贝勒大臣却因留恋已居住 16 年之久的家园、田地和财产,曾极力阻挠迁都。努尔哈赤则认为,近处已无敌可打,打远处的敌人路途太长,兵马劳累,粮草难为,不利兴师,为此他力排众议,举国西移 120 里,迁都界凡城,在那里仅住了一年零三个月,又迁都萨尔游城;半年后,又定都辽阳城。尽管努尔哈赤本人最终并没有住进北京故宫的那座金銮殿,但其精神却鼓舞了他的子孙后代,最终建立了清王朝。这里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起点。刚才我已经介绍过,1900 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的日俄战争使赫图阿拉城的古建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加上近四个世纪的风雨洗礼,努尔哈赤当年住过的那座金銮殿已经片瓦不留。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汗宫大衙门是政府于 1999年投资重新复建的。各位请看汗宫大衙门左右两侧。左侧有一处深潭,面阔水幽,荷花争艳,鱼虾竞游;右侧有一陡坡,坡下有一池塘,清水粼粼,鱼荷斗胜。左潭右池景色怡人,汗宫大衙门好似龙头,两弘清水左右辉映,恰为龙目,为此这里又被称为神龙二目。关于启运潭,这里还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一天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到赫图阿拉的一位村民家借宿,恰巧有一位道士也来到这位村民家中。道士十分神秘地对这家的主人说:你们这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2 / 27个地方非同一般,城北的荷花池是龙的二目呀。如果在八月十五荷花竞放之时,将你家祖先遗骨扔到荷花之上,荷花将立刻关闭,你家的后人就能为天下至尊。这些话被塔克世偶然听到,他表面上若无其事,却将这件事记在了心上。八月十五夜晚子时,他悄悄来到荷花池,见月光下荷花争奇斗艳,就按照道士说的那样,把祖先的遗骨扔到了荷花上,荷花果然关闭了。这时,那家接受过道士秘传的村民也赶来了,但是已经晚了,这里的风水已经被努尔哈赤的父亲给占去了。传说努尔哈赤之所以能够崛起,就是他父亲塔克世当年占到了风水宝地。这段传说虽充满了迷信色彩,却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到这里的民间文化。上个世纪初,日俄战争在申国东北爆发之后;俄军屯驻赫图阿拉城。这群沙俄强盗在撤走时,于北墙根下放上炸药,将城墙炸成豁口,池水奔涌泄出,流入苏子河南岸,从此,启运潭干涸。我们现在看到的荷花池,是随着汗宫大衙门的复建而修建的。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当年的正白旗衙门,清太宗皇太极就是当年的正白旗旗主。在谈到清代历史的时候,我们常常能听到一个词汇:八旗。在后金时期,八旗是努尔哈赤摩下八个军政合一的组织。满语中有牛录一词,语意为箭,努尔哈赤用箭这个名称,史无前例地创建了一种兵民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3 / 27合一的基层组织,融生产、打仗、政权、文化为一体。三百人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旗。努尔哈赤最初率兵打仗时,仅有黄、蓝、红、白四旗,随着势力的扩大,明万历四十三年又增加了镶黄、镶蓝、镶红、镶白四种,合为八旗。八旗组织平时为民,战时为兵,开创了全民皆兵的先河,其建制随后成为清代的定制。后金政权建立八旗制度以后,赫图阿拉城内也相应地设立了旗署衙门,即八旗衙门。八旗衙门是八旗旗主日常处理本旗行政、军事、生产、民事等事务的行政官署。正白旗衙门占地面积约 4000 平方米,为青砖瓦舍四合院,有正房、东厢房、西厢房、门房共 20 间。其它 7 座衙门分别位于赫图阿拉城的东门里、南门里、城东南和关帝庙后,当年的建筑今已不复存在。下面,就请大家到正白旗衙门里去参观当年的遗物和遗址。这是赫图阿拉城内惟一的一口水井,它就是被称为千军万马饮不干的罕王井,又称启运井。罕壬井以努尔哈赤的尊号命名,有人称,老罕王不仅是身经百战的英雄,还是一位打井专家。大家看,赫图阿拉城位于横岗之上,要在这里打井十分困难。传说,当时这里没有一口井,城里的兵马和居民吃水要到城外的苏子河里挑,如果这座城池被围困,吃水就成了问题,若被围困几个月,不用兵马攻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4 / 27打,这里的 10 万金戈铁马就会自己倒下。为此,努尔哈赤曾派人在城内四处打井,可一口井也没打出来。一天,努尔哈赤带着卫兵来到这里,看见一只兔子,卫兵搭弓提箭要射兔子,却被努尔哈赤给拦住了,努尔哈赤想,兔子也要喝水的,看它到哪里喝水。见兔子钻进了一片草丛,努尔哈赤当即叫人在这里打井,果然打出了一口千军万马饮不干的水井,所以人们叫它罕王井。关于罕王井的传说还有许多种,我就不一一讲述了。说努尔哈赤是打井专家,这一点也不假。17 世纪初,他率部从费阿拉城到赫图阿拉城,从界凡城再到萨尔游城,四次迁都皆以山为寨,四座都城都建在山上,每座城中都有井,足见其掘井有道。罕王井作为努尔哈赤留在赫图阿拉横岗上的一处见证,近 400年来一直是岗上人的生命之源,至今仍末枯竭。饮水思源,饮水思宗,饮水思亲。尽管居住在赫图阿拉城的人们早已用上了自来水,但人们依旧爱戴着这口井。其实,罕王井只是一口普通的水井:口为正方,以木镶嵌,井上既没有辘轳,井边也没有石阶、石栅栏和石碑。然而,当走近时,它则给了我们一种强烈的直观感和亲近感。井水距地面只有 60 厘米,井水充盈,望之清澈见底,饮之甘凉爽口,真可谓之为神水。接下来,请随我到那边参观。普觉寺是努尔哈赤当年在此所建的 7 大庙宇之一,原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5 / 27名叫关帝庙,民国以后才改称普觉寺。寺庙是奉祖祖宗、神佛或前代先哲的地方,修庙建寺属文化盛事,我们却不禁要问:满族的祖先信奉的是萨满教,努尔哈赤为什么要在这里修建一座关帝庙呢?原因有二:努尔哈赤从小精通汉文化,对行侠仗义、武功盖世、忠君保主的关羽十分崇拜,这是其一;更重要的一点,是努尔哈赤想要接近汉民族。努尔哈赤当然知道关公在汉民族中的地位,修建关帝庙则是他征服汉民族的第一步。在此之前,他通过信奉喇嘛教而赢得了蒙古民族的感情,并由此尝到了用信仰笼络人心的甜头。关于修建关帝庙的民间传说有许多,一说是赫图阿拉城被明军包围,行将全军覆灭,关公及时托梦,努尔哈赤即派人扮了关公之相:红脸长须,手持青龙僵月大刀,骑赤兔马,率其子关平等众将,直杀向明军阵营,明军误以为关公显灵,阵营大乱,落荒而逃。到康熙年间,又有关公保佑着大清朝的传说。这些传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关公在满、汉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关帝庙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在满、汉族之间架起了一座文化桥梁。当年的关帝庙为三进院落,内建关帝殿 3 间,中有关圣君坐像一尊,东、西次间塑关平、于吉、周仓三将立像,庙门两旁是钟楼、鼓楼和马殿。在清王朝鼎盛时期,关帝庙曾多次重修扩建,香火不断。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当地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每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6 / 27年四月十八,都要举行庙会,热闹非凡。大家请看,这座建在内城东南角高岗上的庙宇就是文庙,也叫孔子庙,当然是供奉孔子的地方。从这座庙宇中可以看到一个满族首领对汉民族文化先师的虔诚。努尔哈赤为加速后金政权封建化的进程,广泛地吸收融合中原汉文化,崇祀先儒、先贤,把满文化主动融入汉文化。当年,这里钟鼓齐鸣,香烟燎绕,善男信女拜遏不绝。再请看这边的兴京启运书院,它是清朝在兴京地区第一座官办学校,为后金及清初时期培养了大批创业精英。书院当时的师资水平很高,都是由大清名士亲自任教,八旗子弟及汉蒙儿童争相入学,盛极一时。光绪二十一年,书院毁于日俄战争,1999 年恢复历史原貌,供游人参观、游览。游客朋友们,我们的参观即将结束,大家可以买些有意义的纪念品,把老城人民的情思带回您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我真诚地希望您带着您的家人、亲戚和朋友,找点空闲常来看看。谢谢大家的配合。抚顺概况导游词篇 3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的目的地是被誉为关外第一陵的永陵,十分荣幸有缘成为大家这次永陵之行的导游,愿我的导游讲解能使大家满意。永陵是清朝祖陵,始建于明朝万历二十六年,最初称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7 / 27兴京陵。清顺治八年扩建,八年后,改称永陵。陵寝北依启运山,南临苏子河,遥望烟囱山。真可谓是群山拱卫,众水朝宗,独标名秀,风水宝地。这里葬着清王朝的六位祖先,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贴木尔、曾祖福满、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及伯父礼敦、叔父塔察篇古。顺治五年,清世祖福临追封猛哥贴木尔为肇祖原皇帝、福满为兴祖直皇帝、觉昌安为景祖翼皇帝、塔克世为显祖宣皇帝。事实上,这四位皇帝生前在历史上并无太大建树,只能说是子孙们对祖先的崇敬。清王朝入主中原后,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 9 次亲来永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动成为清代的国家大典。永陵陵园最初并没有修建殿堂楼阁,建筑均为青砖青瓦,肃穆庄严。随着清王室的强盛,这座清王室营造最早、安灵最多的陵园也日趋完善。康熙十六年,永陵改建,青砖青瓦变成了红墙黄瓦,陵园的规模和格局也基本定型。现存永陵古建筑群由下马碑、前宫院、方城、宝城、省牲所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为 11000 多平方米。永陵是满族祖先留下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88 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 年 7 月 1 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下面我们将逐一参观。游客朋友们,我们此刻正行进在由黄沙铺成的 800 余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8 / 27米的参拜道上,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竖立在陵寝正前门 1千米处的两座下马碑。两座下马碑相距 120 米,碑上用满、蒙、汉、藏、回五种文字刻着: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永陵建陵之初,下马标志为木牌。乾隆四十八年,年近七旬的乾隆皇帝最后一次东巡祭祖,于新宾境内的夏元行宫传下圣旨,将盛京三陵原有的木制下马碑全部换成石刻的下马碑,于是就有了眼前的这座下马碑。永陵作为清王室的祖陵,下马碑更显得神圣而庄严。经过参拜道,我们来到了陵寝的第一道门户正红门,也叫栅栏门,俗称前宫门。这是一座硬山式通道门,共3 间,每间有两扇对开木制栅栏门,颇具满族祖先的生活特点,不禁使人联想到满族先世依山傍水、联栅为城的古老生活习俗。长达数千年的部落生活,使满族的祖先们具有了强烈的疆土意识,以山为寨,联栅为城,便是这种疆土意识浓重的缩影。作为清代陵寝建筑的鼻祖,永陵之所以要用木制栅栏门,意在怀念祖先创业时那段艰难的岁月,教育后代子孙要守好祖宗创立的江山。乾隆皇帝在一诗中赞美说:赫图阿拉连兴京,依山树栅聊为城;奕叶钦堂构,艰难尚克知。300 多年过后,这 6 扇朱漆栅栏门坚挺依旧,风采依然。栅栏门在国内皇陵建筑中极为少见,建筑风格独特,堪称一绝。请各位随我通过正红门,这里是永陵的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9 / 27前宫院。大家看,我们脚下是 3 条条石甬道。这 3 条甫道与永陵的正红门、启运门一样,曾经是清代皇权的象征。正红门、启运门均为三间门,正中为神门,左为君门,右为臣门。与门一样,陵内的条石甫道也是 3 条,中为神道,左为君道,右为臣道。神门与神道是陵内所葬清王朝 6 位祖先之灵魂行走的,其他人、包括皇帝均不得由此出入。皇帝祭祖时要走君门,随从则走臣门。祭祖时要用芦席在门前搭盖帷幕,将神门遮挡起来,避免看见此门,以示对祖宗的崇敬。今天,永陵的神门、君门、臣门与神道、君道、臣道对游人已经不具有任何约束力,它已成为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过道门。我们通过它可以在现实与历史之间出出进进、来来往往,游进现实中的历史,再由历史走回现实。请前行几步。与其他清代皇陵相比,永陵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一陵多葬,君臣共陵;二是前面所提到的,葬在这里的四位皇帝生前在历史上并无建树,只是因为子孙为帝而贵,被清王朝追封为肇兴景显四祖。我们现在看到的 4 座碑楼,就是肇兴景显四祖的神功圣德碑楼。碑楼的建筑风格均为单檐歇山式琉螭瓦顶,飞檐斗拱,前后石券门。原始的满族人有祖孙父子生同居、死同域的传统,而后世的满族人则讲究四世同堂。清王朝的肇兴景显四祖辈分不同长幼有别,4 座碑楼却式样一致,在前宫院内一字排开,坐北朝南,东西并列,给人以不分先后大小、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0 / 27不讲辈份高低之感。对这种排列,乾隆皇帝在一诗中写到:制因汉氏修园氏尊拟周家号古公。 ”由此可见,永陵的四祖碑楼是仿照汉人的陵寝所建,并按照古代士大夫阶级的宗庙制度排列。其顺序是以神道为起点,按中长次幼,左长右少排列。具体地说,在神道的左侧是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贴木尔即肇祖原皇帝的功德碑;神道有侧是其曾祖福满即兴祖直皇帝的功德碑;最东侧是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即景祖翼皇帝的功德碑;最西侧是其父亲塔克世即显祖宣皇帝的功德碑。清王朝入关进京后,历朝皇帝生前死后都为自己建造了单独的陵寝,这样,永陵的四祖碑楼也就成了大清皇陵中的一曲绝唱。永陵是关外三陵中历史辈份最大、建筑规模最小的一座陵寝。尽管如此,这里值得一看的东西却很多,耐人寻味的历史典故也不少。请大家走近四祖碑楼,先来看看坐龙。这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永陵坐龙。它是一种国内罕见的浮雕,龙首狗身,共 16 条,分别盘坐于 4 座碑楼前后石券门左右两侧的石壁上,两只前爪直立撑地,尾部卷坐壁底。大家不妨回顾一下所见过的龙,其姿态或腾或舞或飞或盘旋,似乎从未见过龙像狗一样坐着。那么,坐龙究竟有何历史典故呢?狗是满族祖先的崇物,龙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满族的祖先因游牧、狩猎而崇尚狗,称其为天龙,又传说狗曾救过努尔哈赤的命,这样将龙与狗合为一体,坐龙便诞生了。坐龙作为祭祖中的一种偶像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1 / 27向人们暗示着清王朝既能打天下,又能坐天下。大家请看,4 座碑楼内各立石碑一尊,这是肇兴景显四祖的神功圣德碑。4 座石碑规格一致,高米,宽米,厚米,建筑形式相同,当然碑文的内容各不相同。碑文由御笔亲撰,用满、蒙、汉 3 种文字刻写。驮碑的这个动物叫赑屃。传说龙生九子,它是其中之一,因为它寿命长而善于负重,所以古人在建筑中大多用它来驮石碑。碑楼内的 4 座石碑是在北京郊区刻制而成,然后才运到这里。顺治十二年,当时没有火车和汽车,马车又载不动这 4 座石碑,那么它们是如何从千里之外被运来这里的呢?据说那是在冬天,先将 4 座石碑泼上水,让石碑结成冰陀子,再将冰花子放在沿路铺设的圆木上,用杠子一步一步地往前撬动。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这一宏大的历史过程,试想,北京距新宾有千里之遥,4 座石碑运至新宾历经了多长时间?上千里路程,会有多少血泪,该有多少故事?请各位转过身来看,正红门东侧的 5 间房是祝版房和齐班房。祝版房是存放祭祖祝版之所,齐班房是守陵人员的住地。正红门西侧的 5 间房为茶膳房和涤器房。茶膳房是当年制作祭祖供品的场所,涤器房是洗涤祭器的地方。在四祖碑楼的后面我们同样看到东西两侧各有配房3 间,东为果房,西为膳房,是当年用来存放祭祖用的果品和茶膳的地方。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2 / 27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启运门,又称内宫门,是方城、宝城的门户。那么这道门为什么叫启运门呢?据永陵记载:顺治八年,清王朝封永陵后的山为启运山。十年后的 1661 年,又命名永陵方城门为启运门,永陵享殿为启运殿。启过一词的解释就是起运。封山、殿、门为启运,当然是说清王朝的好运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即光启鸿图,肇兴帝业,开先裕后。了解了启运的含义后,我们再来看看启运门。启运门是一座单檐歇山式琉螭瓦顶建筑,面阔 3 间,进深2 间,两侧有袖壁。每间有对开朱漆板门 2 扇,每扇门板上装饰着九九八十一颗染金铜钉,并备配有一个兽面铜门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自然数字以九为大,九是皇家御用数字,皇帝称九五之尊,所以皇家的门上有横九、竖九、共九九八十一颗铜钉,而文武百官自家门上的铜钉则要随官级的大小而增减,逐次排列,可见封建等级制度是何等的森严!请各位抬头看,在启运门与后面的启运殿上,各有一条螭吻被宝剑刺在门脊与殿脊之上。传说螭吻是龙的二儿子,生于大概生性凶猛,且能喷水成雨,有灭火之威。用螭吻来做防火镇灾之物,这种做法古已有之。不过,这里的蠕吻又有所创新,加入了政治内容。启运门上刺住螭吻的宝剑,剑柄是两个火焰圈,内里嵌了字,东边的火焰圈中镶日打字,西边的火焰圈中镶川月毛日月合为明,这里将日月拆开。永陵扩建之时,清王朝刚刚入主中原不久,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3 / 27顺治皇帝担心江山不稳,于是便在这里将日、月拆开,意为破了明朝,并希望祖先能够保佑大清帝业。另一层含义是启运门脊形如一条长长的扁担,含有清王朝肩担日月,一统天下之意。让我们再来观赏启运门左右两侧的红墙,因其位置如同衣服的袖子开在两边,故又称袖壁,也叫顺山红墙,是前宫院与方城的隔断。红墙内外对称建有 4组国内罕见的大型砖雕龙壁五彩云龙,龙姿优美,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样的稀有艺术珍品是怎样完成的呢?龙,先被工匠雕在泥坯上,烧成砖后再按砖的编号拼凑图案。砖雕五彩云龙工艺独特,其精雕细刻之技令人叹为观止,砖与砖在墙山的组合之艺更让人折服。虽然历经 300 多年风雨侵蚀,烈日曝晒,至今仍保持原样。进入方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启运殿,它是永陵的中心建筑,殿内供奉着四祖皇帝及皇后的神位。请大家进殿参观。这 4 座大暖阁是康熙元年所设,暖阁内各有宝床一张,宝床上除被褥外设小神拿一尊,拿内供奉皇帝、皇后两块神牌。暖阁的排列顺序与前宫院四祖功德碑楼相同,每座暖阁前摆放龙凤宝座各一对,上置神位。每组宝座前各设香案一张,用来摆放祭器供品。启运殿是昔日清王朝举行祭祖大典的场所,每年都要举行大祭 4 次、小祭 22 次,终年香火不断,供品不绝。道光九年,道光皇帝来这里祭祖,曾留下龙褂一件。在道光皇帝之前,乾隆皇帝曾因自己年事已高再不能东巡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4 / 27祭祖,而将两件龙袍分别留在福陵和昭陵,叫守陵人逢祭日挂出来,替他向祖宗尽孝。显然,道光皇帝是在效仿祖宗。道光皇帝执政后仅东巡祭祖一次,由于清王朝日渐衰落,他行色匆匆,并从此结束了有清以来的这项盛典,成为清王朝皇帝东巡祭祖的终结者。请各位回过头来看看永陵内最小的一个建筑物焚帛亭,又称燎炉,青砖修砌,立于启运殿前,是大祭时用来焚烧祭文、祝版、制帛的场所。其设计独具匠心,别出心裁,把空旷的方城点缀得生动活泼,当代的游客将这里比喻为活人向死人邮递信件和钱币的邮筒。焚帛亭看上去远不及陵内其他建筑豪华,但它却是永陵建筑中的一个文化点缀。永陵内的建筑皆以启运殿为中轴线,左右相衬,东西相配,在这种汉族建筑的布局中,惟有焚帛亭孑然一身,不成双。它仅 3 米多高,既不妨碍其他高大建筑,又以其青色与周围的红墙黄瓦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体现出满族建筑风格的特色。启运殿东、西两侧的建筑叫配殿。东配殿主要用途是在启运殿大修期间,暂时取代启运殿供奉四祖神牌,举行祭典,平时用来储藏祭器。西配殿内尊藏着乾隆皇帝御制的卧碑。请大家随我来看看。传说,永陵宝城内曾长有一棵神树。当年,努尔哈赤的祖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