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宿迁市2013届高三数学第三次模拟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宿迁市2013届高三数学第三次模拟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宿迁市2013届高三数学第三次模拟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宿迁市2013届高三数学第三次模拟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宿迁市2013届高三数学第三次模拟试题(含解析)苏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32013 年江苏省徐州市 宿迁市高考数学三模试卷年江苏省徐州市 宿迁市高考数学三模试卷 一 填空题 本大题共一 填空题 本大题共 141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5 5 分 共计分 共计 7070 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已知 i 是虚数单位 若 则 ab 的值为 3 考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把给出的等式的左边利用复数的除法运算化简 然后利用复数相等的条件求出 a b 的值 则答案 可求 解答 解 由 得 所以 b 3 a 1 则 ab 1 3 3 故答案为 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考查了复数相等的条件 复数相等 当且仅当实部等于实部 虚部等于虚部 是基础题 2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某射击选手连续射击 5 枪命中的环数分别为 9 7 9 9 10 1 10 2 10 1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0 032 考点 极差 方差与标准差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析 先计算数据的平均数后 再根据方差的公式计算 解答 解 数据 9 7 9 9 10 1 10 2 10 1 的平均数 10 方差 0 09 0 01 0 01 0 04 0 01 0 032 故答案为 0 032 点评 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 一般地设 n 个数据 x1 x2 xn的平均数为 则方差 S2 x1 2 x2 2 xn 2 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方差越大 波动性越大 反之也成 立 3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 则输出的 S 的值是 2 考点 程序框图 专题 图表型 分析 按照程序框图的流程写出前几次循环的结果 并判断每一次得到的结果是否满足判断框中的条件 直到满足条件 执行输出 解答 解 经过第一次循环得到结果为 s i 1 此时不满足判断框的条件 经过第二次循环得到结果为 s i 2 此时不满足判断框的条件 经过第三次循环得到结果为 s i 3 此时不满足判断框的条件 经过第四次循环得到结果为 s i 4 此时满足判断框的条件 执行输出 s 即输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解决程序框图中的循环结构时 常采用写出前几次循环的结果 找规律 4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若集合 A 1 0 1 B y y cos x x A 则 A B 1 1 考点 交集及其运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通过 A 1 0 1 求解 B y y cos x x A 然后求解交集即可 解答 解 因为集合 A 1 0 1 因为 cos 1 cos 1 cos0 1 所以 B y y cos x x A 1 1 则 A B 1 0 1 1 1 1 1 故答案为 1 1 点评 本题考查集合的求法 交集的运算 基本知识的应用 5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方程表示双曲线的充要条件是 k 1 5 3 考点 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圆锥曲线的定义 性质与方程 分析 利用双曲线的充要条件得到不等式 求解不等式即可得到 k 的范围 解答 解 方程表示双曲线的充要条件 k 1 k 5 0 解得 1 k 5 故答案为 1 5 点评 本题考查双曲线的简单性质的应用 双曲线的充要条件的判断 考查计算能力 6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在 ABC 中 已知 则 tanC 的值是 考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 专题 三角函数的求值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分析 由条件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求得 sinA 可得 tanA 再由 求得 tanB 再根据 tanC tan A B tan A B 利用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求得结果 解答 解 在 ABC 中 已知 sinA tanA tanB 2 则 tanC tan A B tan A B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 诱导公式的应用 属于中档题 7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已知实数 x y 满足则 x2 y2 2x 的最小值是 1 考点 简单线性规划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通过 x2 y2 2x 的几何意义 可行域内的点到 1 0 距离的平方 减 1 结合图象求出 1 0 到直线的距离即可 解答 解 变量 x y 满足约束条件 4 目标函数为 x2 y2 2x 的几何意义 可行域内的点到 1 0 距离的平方减 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 x2 y2 2x 的最小值为 2 1 1 故答案为 1 点评 本题考查画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考查数形结合求函数的最值 此题是一道中档题 有一定的 难度 画图是关键 8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已知 Sn是等差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若 S7 7 S15 75 则数列的前 20 项和为 55 考点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专题 计算题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分析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 数列 是等差数列 结合已知可求 d 及 s1 然后再利用等差数列的 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解答 解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 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 则是关于 n 的一次函数 数列 是等差数列 设该数列的公差为 d S7 7 S15 75 5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知 8d 4 d 2 数列的前 20 项和 T20 2 20 55 故答案为 55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简单应用 解题的关键是确定 是等 差数列 5 9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已知三棱锥 P ABC 的所有棱长都相等 现沿 PA PB PC 三条侧棱剪开 将 其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 若这个平面图形外接圆的半径为 则三棱锥 P ABC 的体积为 9 考点 棱柱 棱锥 棱台的体积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平面图形外接圆的半径求出三棱锥的棱长 再根据棱长求出高 然后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即可 解答 解 根据题意几何体为正三棱锥 如图 PD a OD a OP 设棱长为 a 则 OD PD a a a 2 a 3 V棱锥 a2 a 9 故答案是 9 点评 本题考查锥体的体积 10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已知 O 为 ABC 的外心 若 则 C 等于 考点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 平面向量及应用 分析 设出外接圆的半径 由 移项得 再平方得到 从而 AOB 最后根据圆心角等于同弧所对的圆周的两倍得 ABC 中的内角 C 值 解答 解 设外接圆的半径为 R 所以 5 12 2 13 2 169R2 120 169R2 0 AOB 根据圆心角等于同弧所对的圆周的关系如图 所以 ABC 中的内角 C 值为 6 故答案为 点评 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外心的应用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等基础知识 考查运算求解能力与转化思 想 属于基础题 11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已知数字发生器每次等可能地输出数字 1 或 2 中的一个数字 则连续输出的 4 个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的概率是 考点 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专题 概率与统计 分析 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 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连续输出的 4 个数字 算出所有结果 满足条件的事 件是连续输出的 4 个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 列举出的结果 最后根据概率公式得到结果 解答 解 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 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连续输出的 4 个数字 每次等可能地输出数字 1 或 2 中的一个数字 则有 2 2 2 2 16 共有 16 种结果 满足条件的事件是连续输出的 4 个数字之和能被 3 整除 即连续输出的 4 个数字中有两个 1 和两个 2 表示为 1 1 2 2 1 2 1 2 1 2 2 1 2 1 1 2 2 2 1 1 2 1 2 1 可知有 6 种结果 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到 P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古典概型 是一个典型的古典概型问题 本题可以列举出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 也可以列 举出满足条件的事件 是一个基础题 12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若 a 0 b 0 且 则 a 2b 的最小值为 考点 基本不等式 专题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把 a 2b 变形为 a 2b 再利用已知可得 a 2b 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出 解答 解 a 0 b 0 且 7 a 2b 当且仅当 a 0 b 0 且 即 a 时取等号 a 2b 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恰当变形利用基本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13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已知函数 若 a b 0 且 f a f b 则 bf a 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 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 专题 计算题 作图题 函数的性质及应用 分析 可作出函数 f x 的图象 依题意 数形结合 可求得 bf a 的取值范围 解答 解 f x a b 0 且 f a f b 作图如下 由图可知 当 a 1 时 直线 y 与 f x 有两个交点 即 f a f 1 此时 由 b 2 得 b 8 bf a 当 b 1 时 直线 y 3 与 f x 只有一个交点 且 f a f b 3 bf a 1 3 3 bf a 的取值范围为 3 故答案为 3 点评 本题考查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判断 考查数形结合思想与作图能力 属于中档题 14 5 分 2013 徐州三模 已知曲线 C 直线 l y x 在曲线 C 上有一个动 点 P 过点 P 分别作直线 l 和 y 轴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 A B 再过点 P 作曲线 C 的切线 分别与直线 l 和 y 轴相交于点 M N O 是坐标原点 若 ABP 的面积为 则 OMN 的面积为 4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专题 导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 由题意易得 B 的坐标 写出垂线的方程联立 y x 可得 A 坐标 进而可得 ABP 的面积 可求 a 然 后可写出切线的方程 进而可得 M N 的坐标 可表示出 OMN 的面积 代入 a 值可得答案 解答 解 由题意设点 P x0 则 B 0 又与直线 l 垂直的直线向斜率为 1 故方程为 y x x0 和方程 y x 联立可得 x y 故点 A 故 ABP 的面积 S 解得 a 2 又因为 所以 故切线率为 故切线的方程为 y x x0 令 x 0 可得 y 故点 N 0 联立方程 y x 可解得 x y 2x0 即点 M 2x0 2x0 故 OMN 的面积为 2a 4 故答案为 4 点评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曲线的切线方程 涉及三角形的面积和方程组的求解 属中档题 二 解答题 本大题共二 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6 小题 小题 1515 1717 每小题每小题 1414 分 分 1818 2020 每小题每小题 1414 分 共计分 共计 9090 分 请在答题卡指定分 请在答题卡指定 的区域内作答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的区域内作答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9 15 14 分 2013 徐州三模 如图 AB CD 均为圆 O 的直径 CE 圆 O 所在的平面 BF CE 求证 1 平面 BCEF 平面 ACE 2 直线 DF 平面 ACE 考点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专题 证明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 1 通过证明平面 ACE 内的直线 CE 与 AC 都垂直 BC 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 BCEF 平面 ACE 2 通过平面 BDF 平面 ACE 利用 DF 平面 BDF 即可证明 DF 平面 ACE 解答 证明 1 因为 CE 圆 O 所在的平面 BC 圆 O 所在的平面 所以 CE BC 2 分 因为 AB 为圆 O 的直径 点 C 在圆 O 上 所以 AC BC 3 分 因为 AC CE C AC CE 平面 ACE 所以 BC 平面 ACE 5 分 因为 BC 平面 BCEF 所以平面 BCEF 平面 ACE 7 分 2 由 1 AC BC 又因为 CD 为圆 O 的直径 所以 BD BC 因为 AC BC BD 在同一平面内 所以 AC BD 9 分 因为 BD 平面 ACE AC 平面 ACE 所以 BD 平面 ACE 11 分 因为 BF CE 同理可证 BF 平面 ACE 因为 BD BF B BD BF 平面 BDF 所以平面 BDF 平面 ACE 因为 DF 平面 BDF 所以 DF 平面 ACE 14 分 点评 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 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 逻辑推理能力 16 14 分 2013 徐州三模 已知 ABC 的面积为 S 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1 求 cosA 的值 2 若 a b c 成等差数列 求 sinC 的值 考点 正弦定理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专题 计算题 解三角形 分析 1 根据数量积的定义和正弦定理关于面积的公式 化简题中等式可得 结合同角 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可解出 cosA 的值 2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 结合正弦定理化简得 2sinB sinA sinC 用三角内角和定理进行三角 恒等变换得到 2sinAcosC 2cosAsinC sinA sinC 将 1 中算出的 cosA sinA 的值代入 并结合 10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即可求出 解答 解 1 即 2 分 代入 sin2A cos2A 1 化简整理 得 4 分 可得 cosA 0 角 A 是锐角 可得 6 分 2 a b c 成等差数列 2b a c 结合正弦定理得 2sinB sinA sinC 即 2sin A C sinA sinC 8 分 因此 可得 2sinAcosC 2cosAsinC sinA sinC 由 1 得及 所以 10 分 代入 整理得 结合 sin2C cos2C 1 进行整理 得 65sin2C 8sinC 48 0 12 分 解之得或 C 0 可得 sinC 0 负值舍去 14 分 点评 本题在三角形 ABC 中给出 求角 A 的余弦 并在已知 a b c 成等差数列情况下求角 C 的正弦 着重考查了利用正 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知识 属于基础题 17 14 分 2013 徐州三模 已知一块半径为 r 的残缺的半圆形材料 ABC O 为半圆的圆心 残缺部分位于过点 C 的竖直线的右侧 现要在这块材料上截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有两种设计方案 如图甲 以 BC 为斜边 如图乙 直角顶点 E 在线段 OC 上 且另一个顶点 D 在上 要使截出的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最大 应该选择哪一种方案 请说明理由 并求出截得直角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 考点 导数在最大值 最小值问题中的应用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专题 导数的综合应用 11 分析 在图形甲中 BC 的长度为 设出 DBC 把 BD 和 DC 都用 r 和角 表示 利用三角函数求直 角三角形 BDC 面积的最大值 在图形乙中 设出 DOE 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得到角 的范围 把 DE 和 BE 用 r 和 表示 写出三角形 BED 的面积后 利用导数分析单调性 由单调性求最值 最后比较两种情况下面积最大值的大小 解答 解 如图甲 设 DBC 则 所以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此时点 D 到 BC 的距离为 可以保证点 D 在半圆形材料 ABC 内部 因此按照图甲方案得到直角三角形的最大面积为 如图乙 设 EOD 则 OE rcos DE rsin 所以 设 则 当时 f 0 所以时 即点 E 与点 C 重合时 BDE 的面积最大值 为 因为 所以选择图乙的方案 截得的直角三角形面积最大 最大值为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导数在最大值和最小值中的应用 考查了利用三角函数求几何图形的面积 解答此题的 关键是把三角形的面积用变量角表示 图形乙中对角的范围的分析不可忽视 此题属中档题 12 18 16 分 2013 徐州三模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已知椭圆 E 的 离心率 A1 A2分别是椭圆 E 的左 右两个顶点 圆 A2的半径为 a 过点 A1作圆 A2的切线 切点为 P 在 x 轴的上方交椭圆 E 于点 Q 1 求直线 OP 的方程 2 求的值 3 设 a 为常数 过点 O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 分别交椭圆于点 B C 分别交圆 A 点 M N 记三角形 OBC 和三角形 OMN 的面积分别为 S1 S2 求 S1S2的最大值 考点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专题 综合题 圆锥曲线的定义 性质与方程 分析 1 连结 A2P 则 A2P A1P 且 A2P a 根据已知条件可判断 OPA2为正三角形 从而可得 OP 斜率 直线 OP 方程 2 由 1 可得直线 A2P 的方程和 A1P 的方程 联立两方程可得 P 点横坐标 由离心率可化简椭 圆方程 联立 A1P 的方程与椭圆方程可得 Q 点横坐标 而 把各点横坐标代入上式 即可求得比值 3 设 OM 的方程为 y kx k 0 代入椭圆方程可得 B 点坐标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可得 OB 用 代替上面的 k 可得 OC 同理可得 OM ON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表示出 S1 S2 变形后用基本 不等式可其最大值 解答 解 1 连结 A2P 则 A2P A1P 且 A2P a 又 A1A2 2a 所以 A1A2P 60 又 A2P A2O 所以 OPA2为正三角形 所以 POA2 60 所以直线 OP 的方程为 2 由 1 知 直线 A2P 的方程为 A1P 的方程为 联立 解得 因为 即 所以 13 故椭圆 E 的方程为 由解得 所以 3 不妨设 OM 的方程为 y kx k 0 联立方程组解得 所以 用代替上面的 k 得 同理可得 所以 因为 当且仅当 k 1 时等号成立 所以 S1 S2的最大值为 点评 本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方程及圆的方程 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 考查学生综合 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要求较高 19 16 分 2013 徐州三模 已知数列 an 满足 a1 a 2 a 0 n N 1 若 a 0 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2 设 bn an 1 an 数列 bn 的前 n 项和为 Sn 证明 Sn a1 考点 数列递推式 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 专题 计算题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14 分析 1 由 a 0 可得 a1 2 两边同时平方后再同时取对数后可得 从而可得数列 lgan lg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结合等比数列的 通项公式可求 lgan 进而可求 an 2 由已知 可得 n 2 时 两式相减可得 an 1 an 0 从而有 bn an 1 an an 1 an 然后再利用叠加法可求和 即可证明 解答 解 1 若 a 0 时 a1 2 所以且 an 0 两边取对数 得 lg2 2lgan 1 lgan 2 分 化为 因为 lga1 lg2 2lg2 所以数列 lgan lg2 是以 2lg2 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4 分 所以 所以 6 分 2 由 得 当 n 2 时 得 2 an 1 an an 1 an an an 1 8 分 由已知 an 0 所以 an 1 an与 an an 1同号 10 分 因为 且 a 0 所以恒成立 所以 a2 a1 0 所以 an 1 an 0 12 分 因为 bn an 1 an 所以 bn an 1 an 所以 Sn a2 a1 a3 a2 an 1 an an 1 a1 a1 an 1 a1 16 分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构造等比数列求解数列 的通项公式及叠加法求解数列的和 方 法的应用 试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20 16 分 2013 徐州三模 已知函数 f x lnx ax2 x a R 1 若函数 y f x 在其定义域内是单调增函数 求 a 的取值范围 2 设函数 y f x 的图象被点 P 2 f 2 分成的两部分为 c1 c2 点 P 除外 该函数图象在点 P 处的切线为 l 且 c1 c2分别完全位于直线 l 的两侧 试求所有满足条件的 a 的值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专题 导数的综合应用 分析 1 函数 y f x 在其定义域内是单调增函数只需要 2ax2 x 1 0 对任意的 x 0 恒成立 15 成立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得 a 的取值范围 2 依题意可求得 f x 在点 x 2 处的切线 l 方程 假设满足条件的 a 存在 令 对 a 分类讨论 利用导数 工具研究它的性质 利用 g x 的单调性即可分析判断 a 是否存在 解答 解 1 2 分 只需要 2ax2 x 1 0 即 所以 4 分 2 因为 所以切线 l 的方程为 令 则 g 2 0 6 分 若 a 0 则 当 x 0 2 时 g x 0 当 x 2 时 g x 0 所以 g x g 2 0 c1 c2在直线 l 同侧 不合题意 8 分 若 a 0 若 g x 是单调增函数 当 x 2 时 g x g 2 0 当 x 0 2 时 g x g 2 0 符合题意 10 分 若 当时 g x 0 g x g 2 0 当 x 2 时 g x 0 g x g 2 0 不合题意 12 分 若 当时 g x 0 g x g 2 0 当 x 0 2 时 g x 0 g x g 2 0 不合题意 14 分 若 a 0 当 x 0 2 时 g x 0 g x g 2 0 当 x 2 时 g x 0 g x g 2 0 不合题意 故只有符合题意 16 分 点评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着重考查构造函数的思想 函数与方程 分类讨论与化归思 想的综合运用 属于难题 16 三 三 选做题选做题 本大题包括本大题包括 A A B B C C D D 共共 6 6 小题 请从这小题 请从这 4 4 题中选做题中选做 2 2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010 分 共分 共 2020 分 请分 请 在答题卡上准确填涂题目标记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在答题卡上准确填涂题目标记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1 10 分 2013 徐州三模 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 已知圆 A 圆 B 都经过点 C BC 是圆 A 的切线 圆 B 交 AB 于点 D 连结 CD 并延长交圆 A 于点 E 连结 AE 求证 DE DC 2AD DB 考点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专题 选作题 直线与圆 分析 利用圆的切线性质即可得出 AC BC 再利用 AC AE BC BD 可得 ACD E BCD BDC 从而 得出 EAB 90 延长 DB 交 B 于点 F 连接 FC 则 DF 2DB DCF 90 可得 E F 于是 Rt ADE Rt CDF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 解答 证明 BC 是 A 的切线 AC BC ACD BCD 90 AC AE BC BD ACD E BCD BDC ADE BDC E ADE 90 AE AB 延长 DB 交 B 于点 F 连接 FC 则 DF 2DB DCF 90 ACD F E F Rt ADE Rt CDF DE DC AD DF DF 2DB DE DC 2AD DB 点评 熟练掌握圆的性质 切线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 10 分 2013 徐州三模 矩阵与变换 已知 a b R 若矩阵所对应的变换把直线 l 2x y 3 变换为自身 求 M 1 考点 逆变换与逆矩阵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首先分析题目已知所对应的变换 TM把直线 L 2x y 3 变换为自身 故可根据变换的性 17 质列出一组方程式求解出 a b 即可得到矩阵 M 再根据 MM1 E 求得 M 的逆矩阵即可 解答 解 对于直线 l 上任意一点 x y 在矩阵 M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变换成点 x y 则 因为 2x y 3 所以 2 x ay bx 3y 3 4 分 所以解得 所以 7 分 所以 10 分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矩阵变换的问题 其中涉及到逆矩阵的求法 题中是用一般方法求解 也可根据取特 殊值法求解 具体题目具体分析找到最简便的方法 23 2013 徐州三模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 已知直线 2 cos sin a 0 a 0 被圆 4sin 截得的弦长为 2 求 a 的值 考点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专题 直线与圆 分析 先将圆与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 并求出 r 及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利用 r2 d2 l 2即 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2x y a 0 3 分 圆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 x2 y2 4y 即 x2 y 2 2 4 6 分 因为截得的弦长为 2 所以圆心 0 2 到直线的距离为 即 因为 a 0 解得 所以 点评 本题考查了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直线与圆相交弦长问题 正确化简及充分利用 r2 d2 l 2 是解题的关键 当然也可以利用弦长公式去求 24 2013 徐州三模 不等式选讲 已知 x y z R 且 x 2y 3z 4 求 x2 y2 z2的最小值 考点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专题 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 分析 利用题中条件 x 2y 3z 4 构造柯西不等式 x 2 y 3 z 2 12 2 2 3 2 x2 y2 z2 利用这个条件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 由柯西不等式 得 x 2 y 3 z 2 12 2 2 3 2 x2 y2 z2 即 x 2y 3z 2 14 x2 y2 z2 5 分 18 即 16 14 x2 y2 z2 所以 即 x2 y2 z2的最小值为 10 分 点评 本题考查柯西不等式在函数极值中的应用 关键是利用 x 2 y 3 z 2 12 2 2 3 2 x2 y2 z2 25 10 分 2013 徐州三模 如图 在正三棱柱 ABC A1B1C1中 已知 AA1 6 AB 2 M N 分别是棱 BB1 CC1上的点 且 BM 4 CN 2 1 求异面直线 AM 与 A1C1所成角的余弦值 2 求二面角 M AN A1的正弦值 考点 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专题 空间角 分析 1 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利用异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