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专题练习24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专题练习24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专题练习24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专题练习24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专题练习24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122012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2424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一 选择题 1 在如图食物网中 a 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 若要使鸟体重增加 x 需要生产者量为 y 那么 x 与 y 的关系可表示为 A y 90 xa 10 xB y 20 xa 5x C y 20 xa 5x D y 100 xa 10 x 2 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与另一个群落共存的过程 B 在废弃的农田上先发生初生演替 再进行次生演替 C 在废弃的农田上只能进行次生演替 D 从裸岩上演替出森林后 群落中就找不到地衣 苔藓了 3 下图中甲 乙 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 食物网中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 意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 D 与 B 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D 与 A 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B 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 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 B 所处的营养级 C 乙图中 B 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 C 占的比例为 a B 体重增加 x 至少需要 A 的量 为 y 则 y 20ax 5x D 从研究内容来看 甲 乙和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 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 4 科学家通过对许多作物的产量和种群密度关系的研究 得到下列结果 将此结果应用于农 业生产时给我们的启示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2 A 种群密度为 4 左右时是甜菜生产的适宜密度 B 提高氮元素的供应量可大幅度增加玉米的种植密度 C 欧防风草根的生长与种群密度无关 D 合理密植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某些部位的产量 5 有关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 的实验 正确的叙述是 A 改变培养液的 pH 值不影响K值 环境容纳量 大小 B 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 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6 下表为三个稳定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调查的统计数据 草原类型草甸草原典型草原 荒漠草 原 植物总种数 16010080 平均种数 种数 米 2 201810 平均产量 千克干重 公顷 2 000900200 旱生植物的种数比例 25 049 178 0 据表可以确认的是 A 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采用样方法获得数据 B 典型草原中各种群密度均大于荒漠草原 C 流经草甸草原的总能量大于典型草原 D 表中荒漠草原旱生植物的丰富度最高 7 四川地震造成了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 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发生变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3 B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发生变化 C 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发生变化 D 部分生物种群的密度会发生变化 8 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 假如没有这些甲虫 落叶层将严重堆积 最终导致 落叶林生长不良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 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 这种甲虫属于消费者 C 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能量流动有促进作用 D 这种甲虫不在能量金字塔中 9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生物生态位分化的结果 C 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与外界环境和内在因素都有关 D 生物群落中的动物和植物都有分层现象 10 河马排粪时利用将粪打散这种行为起到的作用是 A 粪便成堆易于招致病原生物 B 利用气味宣告自己的存在与位置 C 使水将粪便冲走 易于饮水卫生 D 防敌害免受袭击 11 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 a b c 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a 肯定是生产者 b 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 c b a 构成一条食物链 C a 与 b b 与 c 为捕食关系 D a 与 c 为竞争关系 12 为除去危害农作物的某种害虫 人们引入了一种蜘蛛 段时间后 对蜘蛛和该种害虫 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调查 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4 A 图中蜘蛛和害虫是竞争关系 B 在 AD 段 害虫种群的能量全部流向蜘蛛 C 在 BC 段 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食物不足 D D 点后害虫和蜘蛛的种群数量不会再有变化 二 填空题 13 2010 年高考重庆理综 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 某 小组进行了下列 3 组实验 各组实验中 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 饲养条件相同 组 1 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 甲种数量变化如曲线 A 所示 组 2 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 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 F 所示 组 3 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饲养 形成上 下层分离分布 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的数量均 较组 1 少 1 各组中每种动物的 种群数量变化 1 中 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 和 决定 若容器内饲养液体积为 20 mL 则第 40 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2 在某些生态系统中 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 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 其种间关 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 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 结构 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减少 其种间关系 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 14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甲图表示绵羊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 用心 爱心 专心 5 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生态系统中 绵羊属于 成分 第 营养级 2 t2后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的原因是 3 请在乙图中绘制绵羊进入该岛屿后种群增长率的变化曲线 用心 爱心 专心 6 0 20122012 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 2424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一 选择题 1 C 2 C 3 C 4 D 5 解析 A 项中 改变培养液的 pH 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 从而影响K值大小 B C 选项中 应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数量进行计算 D 项中 营养条件 pH 温度等都是影响酵母菌种 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答案 D 6 D 7 C 解析 由于生态系统的破坏 导致部分生物死亡和无机环境变化 会使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 成分 营养结构 种群密度发生变化 但是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不会发生变化 还 是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 8 D 9 B 10 B 11 C 12 C 二 填空题 13 解析 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影响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由题干信息可推出 C 曲线为单 独培养时乙种动物的数量变化曲线 故 40 天时 容器内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 600 20 30 只 mL 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 它们分别处于河流的中央底部和临 近河岸底部 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其种间关系与图中 D E 曲线代表的相似 在同一 温室中食物相同的两种昆虫 两者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