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7 1 前言 当前企业应具备品質意识 问题意识 危机意识 改善意识 寻求自身工作的改善方法 在管理上应用统计技术的方法和观念 在全员努力之下来满足顾客要求和社会要求 在质量活动中所采用的统计方法 即我们常讲的 品管七大手法 和 品管新七大手法 2 第二章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一 品管新七大手法的来源 v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整理出七个新手法 v1977年在日本开始在企业中推行实施 v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 近藤良夫教授召开研讨会命名为 品管新七大手法 v1979年日本科技联盟正式公布品管新七大手法 3 第二章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二 品管新七大手法浅说品管新七大手法的使用情形 可归纳如下 v关联图 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 v系统图 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 v亲和图 从杂乱的语言数据中汲取信息 v矩阵图 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 变量关系 vPDPC法 预測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礙和结果 v箭条图 合理制定进度计划 v矩阵资料解析法 多变數转化少变數资料分析 4 二 品管新七大手法浅说 品管新七大手法的特点 整理语言数据 引发思考 有效解决零乱问题 充實计划 防止遗漏 疏忽 使有關人员了解 促使有关人员的协助 确實表达过程 5 第二章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v品管新七大手法在品管手法中的地位 并不取代品管七大手法 与品管七大手法相辅相成 与品管七大手法的差异 6 第二章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v两种品管七大手法的区别 两种品管手法之间相辅相成 7 第三章关联图 一 定义 v就是把关系复杂而相互纠纏的问题及其因素 用箭头连接起来的一种图示分析工具 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和项目的方法 v60年代由日本应庆大学的千住镇雄教授开发出来的 正式的全名叫做 管理指标间的关联分析 8 第三章关联图 二 适用范围 v用于纷繁复杂的因果纠缠分析v用于现场问题的掌握v用于市场调查及抱怨分析v用于方针管理的展开 9 第三章关联图 三 关联图的特点 v适合整理原因非常复雜的问题 v容易取得成员的一致意见 v从计划阶段一开始就可以广阔的视野透视问题 v形式自由 有助于因素之间的连接和转换 v可打破先入为主的观念 10 第三章关联图 四 关联图类型 v多目的型 两个以上目的 单目的型 单一目的 11 第三章关联图 中央集中型 向外扩散 单向汇集型 单向顺延 12 第三章关联图 应用型 与系统图 矩阵图等联用 13 第三章关联图 五 关联图做法 v决定题目 以标記写出主题 v小组组成 集合有关部门人員组成小组 资料收集 运用脑力激荡 寻找原因 v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作卡片 v连接因果关係制作关联图 v修正图形 讨论不足 修改箭头 v找出重要项目 原因并以标记区别 v形成文章 整理成文章使别人易懂 v提出改善对策 14 第三章关联图 六 判别方法 箭頭只进不出是问题 箭頭只出不进是主因 v箭頭有进有出是中间因素 v出多于进的中间因素是关键中间因素 15 第三章关联图 七 实例某车间照明耗电量大 QCC小组针对此情况运用关联图进行原因分析 16 第三章关联图 八 注意事项v要针對复雜的因果关系 v原因查找從人 机 料 法 环 测等方面考虑 v针对找到的原因排序时适當调换位置 v中間关键因素也要作为主因对待 17 第三章关联图 思考题 XX公司发现报表发出到结案的时间太长 往往延误处理问题的时效 造成作业上的困扰 请用关联图法寻找原因 以 报表作业时间长 为题目 18 第三章关联图 19 第四章系统图 一 定义 v系统图就是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 系统地展开 并绘制成图 以明确问题的重点 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种方法 20 第四章系统图 二 适用范围 v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设计质量的展开 v制訂质量保证计划 对质量活动进行展开 v可與因果图结合使用 v目标 方針 实施事项的展开 v明確部门职能 管理职能 v对解决企业有關质量 成本 交货期等问题的创意进行展开 21 第四章系统图 三 系统图的特点v很容易地对事项进行展开 v易於统一成员的意见 v容易整理 手段又一目了然 22 第四章系统图 四 系统图类型 v结构因素展开型方法展开型 上一级手段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 23 第四章系统图 五 系统图做法 v确定目标或目的 v提出手段和措施 v评价手段和措施 v绘制措施卡片 作成系统图 v确认目标是否能够充分的实现 v制定实施计划 最好确定进度 责任人 24 第四章系统图 六 实例 25 第四章系统图 七 注意事项系统图也适用于生产管理外 还可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 针对最下级手段应具體 并且要提出实施对策和计划 针对改善对策可以进行有效评价 從实效 实现性 等級考虑 26 第四章系统图 思考题 如果公司5S定置管理不良 请你利用系统图法进行原因分析和对策制定 提示从5个方面考虑不足现象 教养 整理 整顿 清扫清洁 27 第四章系统图 可能不良原因 第一章 可以采用的对策措施 28 第五章亲和图 一 定义 v把大量收集到的事实 意见或构思等语言资料 按其相互亲和性 相近性 归纳整理这些资料 使问题明确起来 求得统一认识和协调工作 以利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v亲和图法是1953年日本川喜田二郎在探险尼泊尔时 将野外的调查结果资料予以整理时研究开发的 29 第五章亲和图 二 适用范围v用于掌握各种问题重点 想出改善对策 v用于市场调查和预测 v用于企业方针 目标的判定及推展 v用于研究开发 效率的提高 v用于TQM的推行 30 第五章亲和图 三 亲和图特点v从混淆的状態中 采集语言数据 将其整合以便发现问题 v打破现状 产生新思想 v掌握问题本质 让有关人员明确认识 v团体活动 对每个人的意见都采纳 提高全员参与意识 31 第五章亲和图 四 亲和图类型v个人亲和图主要由一人来进行 重点放在数据的组织上 v团队亲和图以数人为一组来进行 重点放在策略方针上 32 第五章亲和图 五 亲和图做法v决定课题 可从以下几方面 对没有掌握好的杂乱无章的事物以求掌握 对还没理清的杂乱思想加以综合整理归纳 对旧观念重新整理归纳 33 第五章亲和图 v收集语言数据 收集方式可从以下方面 直接观察 亲自了解面谈阅读 听取他人描述 亲自查阅文件回忆过去反省考虑法头脑风暴法 34 第五章亲和图 v简明语言卡片化v整理 综合卡片 卡片编组 v编组编写主卡片v制图v口头发表v撰写报告 35 第五章亲和图 如何开设一家受欢迎的快餐店 订餐时间短 多设出售口 送料速度快 服务态度和蔼亲切 着装得体 微笑服务 主动帮助客户 产品代号明确 人员素质要高 英语4 6级 旅游服务专业 大专文凭 食物口味要独特 材料要优质 南北口味 适合各年龄层 工艺制造独特 配方设计 制造加工精细 搭配药材 如何开设一家受欢迎的快餐店 坐堂订餐 六 实例 36 第五章亲和图 七 注意事项 v按各因素之间的相似性分类 v应慢不应急 不适应速战速決的问题和简单的问题 v不应与其他QC手法一起用 37 第五章亲和图 思考题某公司老是发生交期不准事件 屡次受到外部顾客的抱怨 请利用亲和图法寻找原因出自何处 提示目前收集到以下语言数据 1包装错误 2锅炉故障 3机器老旧 4物料延误 5产品色泽太深 6经常停电 7停水 8机器保养不周 9原料贮存变质 10设备操作不当 11人员疲劳 12工作环境差 13人员不足 14人员流动高 15订单日期太近 16订单临时增加 17通知生产太迟 18产品重量不符合 38 第五章亲和图 参考 39 第六章矩阵图 一 定义 从问题事项中 找出成对的因素群 分别排列成行和列 找出其間行与列的关系或相关程度的大小 探讨问题点的一种方法 40 第六章矩阵图 二 适用范围v明確各机能与各单位間的关系 v明確质量要求和原料特性間的关系 v明確质量要求和制程条件間的关系 v明確制程不良与抱怨或制程条件間的关系 41 第六章矩阵图 三 矩阵图特点v在短时間内获得有关构想和资料 v能使因素的关系明确化 掌握整体的构成情形 42 第六章矩阵图 四 矩阵图种类 vL型矩阵图T型矩阵图 43 第六章矩阵图 Y型矩阵图X型矩阵图 44 第六章矩阵图 C型矩阵图P型矩阵图系统矩阵图 45 第六章矩阵图 五 矩阵图做法 v确定事项 v选择因素群 v选择矩阵图类型 v根据事实或经验评价和标记 v资料统计寻找着眼点 46 第六章矩阵图 六 实例 表示有影响 如某纺布工厂制程因素 专案 抱怨现象矩阵图 47 第六章矩阵图 七 注意事项在评价有无关联及关联程度时 要获得全体参与讨论者的同意 不可按多数人表决通过来决定 48 第六章矩阵图 演练各种原材料特性比较矩阵图 最佳 良好 好 稍差 差 49 第七章PDPC法 一 定义 v为了完成某个任務或达到某个目標 在制定行动计划或进行方案设计时 预測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 并相应地提出多种应变计劃的一种方法 v日本国立公害研究所所长近藤次郎博士 在东京大学任教时 适逢东大纷争 1968 1969年 为了解事件最后将如何 于是详细的剖析其前途与进展过程 其使用的方法后来经过系统化后 被称为 过程决定计划图法 50 第七章PDPC法 二 适用范围v方针管理中实施项目的计划拟订 v制程中不良现象的防止及对策拟订 v重大事故预测及防止 v新产品 新技术的开发主题的计划决定 51 第七章PDPC法 四 PDPC法分类 v顺向进行式 类型 v逆向进行式 类型 52 第七章PDPC法 五 PDPC法做法 v确定所要解决的课题 v提出达到理想状态的手段 措施 v对提出的措施 列举出预测的结果及遇到困难时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案 v将各研究措施按紧迫程度 所需工时 实施的可能性及难易程度予以分类 v决定各项措施实施的先后顺序 并用箭条向理想状态方向连接起来 v落实实施负责人及实施期限 v不断修订PDPC图 53 第七章PDPC法 六 实例 防止产品搬运倒置 54 第七章PDPC法 七 注意事项 v随著新事实的发现或新情況的进展 必需随时改進图形 v和系统图区别v和网络图混淆v错用关联图 55 第七章PDPC法 演練 某维修QCC小组制定保证减少设备停机影响均衡生产的PDPC图来指导小组工作 56 第八章箭条图 一 定义 v透过小组讨论 对某事项或工程的实施进行 建立最佳的日程计劃并管理 使其能顺利完成的一种手法 v1957年 首先是美国杜邦公司推出而发展而成 57 第八章箭条图 二 适用范围v用于新品开发计划和管理 v用于产品改进计划的制订和管理 v试生产阶段计划制订和管理 v量产阶段计划制订和管理 v工厂迁移计划及管理 v工程安装 修缮计划和管理 v各种事务的统筹 58 第八章箭条图 三 箭条图的特点v各项工作能不能如期完成 对整体计划能否如期完成的影响关系 表现得相当清楚 v若各项工作提早或延后完工的话 对整个计划的最终完成日期 有多少改变 立即可以得到量化 v对计划的安排有条不紊 59 第八章箭条图 四 箭条图做法 v明确主题v确定必要的作业和 或 日程v按先后排列各作业v考虑同步作業 排列相应位置v连接各作业点 标准日程v计算作业点和日程v画出要经线 60 第八章箭条图 五 实例 现在有一个部件 它有两个部分组成 由四个工序完成 为了节省时间 加工管子和加工盘子可以同时开始 将以上的工艺过程用箭条图表示如下 如果用A表示加工管子 B表示加工盘子 C表示钻孔 D表示焊接 则每个工序之间的关系可以列表和绘图如下 61 第八章箭条图 实例 62 第八章箭条图 六 注意事项 v有结束才有开始v要考虑到并行操作 不多花时间v一个作业只能用一个箭头v顺序一般从左向右v不得有回路 63 第八章箭条图 思考 现在有一个工程项目需要统筹施工计划 其中各作业如表所示 请画出箭条图 并指出要经线 64 第八章箭条图 D外壁工程 E外壁粉饰 65 第九章矩陣数据解析法 一 定义 矩阵图上各元素间的关系如果能用资料定量化表示 就能更准确地整理和分析结果 这种可以用数据表示的矩阵图法 叫做矩阵数据分析法 66 第九章矩陣数据解析法 v资料矩阵分析法的主要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 利用此法可从原始数据获得许多有益的情报 v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將多个变数化爲少数综合变數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 二 主要方法 67 第九章矩陣数据解析法 三 适用范围v新产品开发的企划 v复杂的质量评价 v自市场调查的资料中 要把握顾客所要求的质量 质量功能的开展 v从多量的资料中解析不良要因 牵涉到复杂性要因的工程解析 68 第九章矩陣数据解析法 四 矩阵资料解析法的做法v收集资料v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国演义课件图文
- 2025-2030中国差别化涤纶聚酯切片市场运作模式及投资机会风险剖析报告
- 2025-2030中国小青龙颗粒市场经营风险与投资前景建议研究报告
- 三只小猪说课件
- 三力一度两保障课件
- 安全生产十大定律解读
- 技术精英备战:系统维护面试题库解析
- 公路养护岗位面试实战模拟题与答案解析
- 如何写好演讲稿的作文
- 太平巷幼儿园07-08年一学期电教工作总结
- 检验科生物安全
- 综合应用能力b类试卷及真题答案
- 2025年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职业技能大赛(排水管道工)备考题库(含答案)
- 反渗透超滤计算表
- 2025年乡村全科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 公司违规经营责任追究制度与实施
- 异位肾患者护理查房
- 2025-2030年中国波斯地毯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阴茎癌围手术期护理
- 2025年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