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22012 年物理高考试题分类解析年物理高考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考点 13 13 光学光学 1 在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中 某同学经正确操作插好了 4 枚大头针 如图甲所 示 甲 乙 1 在图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2 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 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 保留 3 位 有效数字 3 为了观测光在玻璃不同表面的折射现象 某同学做了两次实验 经正确操作插好了 8 枚大头针 如图乙所示 图中P1和P2是同一入射光线上的 2 枚大头针 其对应出射光线上 的 2 枚大头针是P3和 填 A 或 B 1 1 如图所示 2 1 51 1 48 1 54 3 A 1 完整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2 用量角器测出入射角i与折射角r 根据折射定律n 得出结果 或者利用坐标 sini sinr 纸结合入射角和折射角画两个直角三角形 然后用刻度尺测出所对应的直角边和斜边的长度 进一步计算出正弦值 再代入折射定律公式即可 3 由图可知 由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玻璃砖的右边 经过上表面折射后 再经过右侧 面折射出来 故应该通过A点 2 2 半圆形玻璃砖横截面如图 AB为直径 O点为圆心 在该截面内有a b两束单色 可见光从空气垂直于AB射入玻璃砖 两入射点到O的距离相等 两束光在半圆边界上反射 和折射的情况如图所示 则a b两束光 A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 a光的传播速度较大 B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b光的折射角大 C 若a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 b光也一定能 D 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 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大 2 ACD 完成光路图 如图所示 其中OP OQ分别为a b两光线在玻璃砖内部传播 时的法线 两单色光垂直AB射入玻璃砖的入射点到O的距离相等 由几何关系可知 两光 线在半圆边界上的入射角相等 b光发生了全反射而a光没有发生全反射 说明b光的临界 角较小 则b光具有折射率较大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b光折射角小 频率较大 若a光照射某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 b光也一定能 波长较短 通过 同一双缝干涉装置 b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小 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速度较小等 特点 3 a b两种单色光组成的光束从介质进入空气时 其折射光束如图所示 用a b两 束光 A 先后照射双缝干涉实验装置 在缝后屏上都能出现干涉条纹 由此确定光是 横波 B 先后照射某金属 a光照射时恰能逸出光电子 b光照射时也能逸出光电子 C 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 其界面为平面 若b光不能进 空气 则 a光也不能进入空气 D 从同一介质以相同方向射向空气 其界面为平面 a光的反射角比b光的反射角大 3 C 横波和纵波都能发生干涉现象 A 错误 由图知 a光的折射率较大 则a光的 频率较大 所以若a光照射某金属恰能逸出光电子 则b光照射该金属一定不能逸出光电子 B 错误 a光的折射率较大 则a光的临界角较小 以相同入射角从同一个介质射入空气时 若b光发生全反射 则a光一定发生全反射 C 正确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角等于入射 角 D 错误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 某同学用黄光作为入射光 为了增大干涉条纹的间距 该同学 可以采用的方法有 A 改用红光作为入射 光 B 改用蓝光作为入射光 C 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 D 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4 AC 双缝干涉的条纹间距 x 由黄光改为红光 波长 变大 条纹间距 L d x增大 所以 A 正确 蓝光波长小于黄光波长 条纹间距 x减小 B 错误 增大双缝到 3 屏的距离L 条纹间距 x增大 C 正确 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d 条纹间距 x减小 D 错 误 5 一束单色光经由空气射入玻璃 这束光的 A 速度变慢 波长变短 B 速度不变 波长变短 C 频率增高 波长变长 D 频率不变 波长变长 5 A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 频率不变 C 项错误 由n 可得 速度变 c v 慢 B 项错误 由v f得 波长变短 D 项错误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A 项 6 在 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实验中 实验装置如下图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错误的 填选项前的字母 A 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沿遮光筒轴线照在屏中心时 应放上单缝和双缝 B 测量某条干涉亮纹位置时 应使测微目镜分划板中心刻线与该亮纹的中心对齐 C 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可用测微目镜测出n条亮纹间的距离a 求出相邻两条亮纹间距 x a n 1 测量某亮纹位置时 手轮上的示数如图 其示数为 mm 6 A 1 970 实验中应先使光源 遮光筒的轴线在同一水平线上 然后放上单缝和双缝再依次调 节单缝和双缝的高度 手轮上的读数 固定尺的读数 可动尺的读数 即为 1 5 mm 47 0 0 01 mm 1 970 mm 7 一玻璃立方体中心有一点状光源 今在立方体的部分表面镀上不透明薄膜 以致从 光源发出的光线只经过一次折射不能透出立方体 已知该玻璃的折射率为 求镀膜的面积 2 与立方体表面积之比的最小值 7 答案 4 4 如图 考虑从玻璃立方体中心O点发出的一条光线 假设它斜射到玻璃立方体上表面 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有 nsin sin 式中 n是玻璃的折射率 入射角等于 是折射角 现假设A点是上表面面积最小的不透明薄膜边缘上的一点 由题意 在A点刚好发生全 反射 故 A 2 设线段OA在立方体上表面的投影长为RA 由几何关系有 sin A RA RA2 a 2 2 式中a为玻璃立方体的边长 由 式得 RA a 2n2 1 由题给数据得 RA a 2 由题意 上表面所镀的面积最小的不透明薄膜应是半径为RA的圆 所求的镀膜面积S 与玻璃立方体的表面积S之比为 S S 6 RA2 6a2 由 式得 S S 4 8 1 如图所示 白炽灯的右侧依次平行放置偏振片P和Q A点位于P Q 之间 B点位于Q右侧 旋转偏振片P A B两点光的强度变化情况是 A A B均不变 B A B均有变化 C A不变 B有变化 D A有变化 B不变 2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实验中 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两个大头 针A B 在另一侧再竖直插两个大头针C D 在插入第四个大头针D时 要使它 图是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痕迹 其中直线a a 是描 在纸上的玻璃砖的两个边 根据该图可算得玻璃的折射率 5 n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地震时 震源会同时产生两种波 一种是传播速度约为 3 5 km s 的S波 另一种是 传播速度约为 7 0 km s 的P波 一次地震发生时 某地震监测点记录到首次到达的P波比 首次到达的S波早3 min 假定地震波沿直线传播 震源的振动周期为 1 2 s 求震源与监测 点之间的距离x 和S 波的波长 8 1 C 2 挡住C及A B 的像 1 8 1 6 1 9 都算对 3 4 2 km 1 旋转偏振片P A处得到的是始终强度相同的偏振光 偏振光再经过 偏振片 在B处的光强随着P转动而变化 当Q的透振方向与经过P的偏振光 的振动方向垂直时 B处的光强为 0 2 插在D点的大头针必须挡住C及A B的像 这样才保证沿A B的光 线经过C D 作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以入射点O为圆心作圆 交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于 E F 从E F作法线的垂线交法线于G H 用刻度尺量出EG FH的长 由公式n sini sinr 求出折射率 EG EO FH FO EG FH 3 设P波的传播时间为t 则x vPt x vS t t 解得x t 代入数据得x 1260 km vPvS vP vS 由 vST 解得 4 2 km 9 如图所示 一玻璃球体的半径为R O为球心 AB为直径 来自B点的光线BM在 M点射出 出射光线平行于AB 另一光线BN恰好在N点发生全反射 已知 ABM 30 求 玻璃的折射率 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 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 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 Part A Let's try Let's tal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蔬菜分拣知识培训课件
- 2.7电路中的开关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 第3阶段 出谜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四册河北大学版(第2版)
-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课件
- 小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蒸菜馆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全国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2026学年地质版(2024)小学体育与健康二年级全一册《当心动物伤到你》教学设计
- 国土空间规划概述课件
- 教师和学校的故事征文
- 消费者心理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部编六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教案
- 炮塔铣床数显表使用说明书
- 乒乓球体育课教案1
- 自然灾害与防治
- 先进制造技术第1章
- 用地性质分类表代码
- 中班语言绘本《点》课件
- 浙江省地方课程《人自然社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