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藏库设计说明书_第1页
冷藏库设计说明书_第2页
冷藏库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冷藏库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冷藏库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目 录录 摘要 3 1 1 设计基本资料设计基本资料 1 1 设计目的 4 1 2 设计题目 4 1 3 设计指标 4 1 4 设计地点室外气象参数 4 1 5 冷藏库室内设计参数 4 2 2 冷藏库热工计算冷藏库热工计算 2 1 冷藏库吨位分配 5 2 2 冷藏库尺寸计算 5 2 3 库房平面设计 6 2 4 围护结构换热系数的确定 6 2 5 确定围护结构绝热层厚度 6 3 3 库房冷负荷的计算库房冷负荷的计算 3 1 围护结构热流量 10 3 2 货物热流量 12 3 3 电机运转热流量 13 3 4 冷间操作热流量 13 3 5 库房冷却设备冷负荷 14 3 6 冷间机械负荷 15 4 4 设备选型设备选型 4 1 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确定 16 4 2 制冷原理的热工计算 17 4 3 压缩机的选择计算 17 2 4 4 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18 4 5 冷风机选择计算 19 4 6 中间冷却器的选择计算 21 4 7 油分离器的选择计算 22 4 8 高压贮液器的选择计算 22 4 9 低压循环贮液器的选择计算 23 4 10 集油器的选择计算 23 4 11 冷却塔的选择计算 23 5 5 库房风系统的布置及水力计算库房风系统的布置及水力计算 5 1 冷却间 1 2 的冷分配布 置 24 5 2 冷冻间 3 4 的冷分配布 置 24 5 3 冷藏间 5 6 7 的冷分配布 置 24 6 6 库房供回液的流量计算库房供回液的流量计算 6 1 氨液密度的计算 26 6 2 供入库房中氨的计算流量 27 7 7 冷却水系统的水力计算冷却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7 1 冷却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28 7 2 冷却水泵的选择计算 28 8 8 氨供回管的水力计算氨供回管的水力计算 8 1 供氨管道的水力计算 29 8 2 回气管的水力计算 30 8 3 机房氨管道的水力计算 30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34 英语原文及译文英语原文及译文 35 3 摘要 分配性冷藏库他们主要建设在大中城市 人口较多的水陆交通枢纽 专门贮藏经 过冷加工的食品 以工调节淡旺季节 保证市场供应 提供外贸出口和做长期贮备之 用 其特点是冷藏容量大并考虑多种食品的贮藏 其冻结能力小仅用于长距离调入冻 结食品在运输过程中软化部分的再冻及当地小批量生鲜食品的冻结 压缩式制冷是根 据制冷原理将压缩机 冷凝器 节流阀和蒸发器 以及为了使制冷效能更高 运行更 安全的辅助设备 如油分离器 贮液器 气液分离器 循环储液桶 集油器 放空气 器 阀件 仪表等 用管道连接组成的一个闭合制冷循环 关键词 压缩 冷藏库 节流 中间完全冷却 ABSTRACT They build the assigning freezer in large and medium cities people s more hubs of communications of land and water is it undergo food of cold working to preserve specially regulate light busy season section guarantee market supply offer foreign export and make with worker stock for a long time use Characteristic its to refrigerate capacity to be heavy considering many kinds of preservation of food it freeze ability to be little to used in at a long distance is it freeze food soften part freeze and local short run catch to freeze fresh food in the course of transporting to call inning only Person who compress refrigeration according to refrigeration principle the compressor condenser choke valve and evaporimeter and for make refrigeration to be efficiency even more high and operating still more safer assisting equipment Such as the oil separator person who store liquid angry liquid separator circulation store liquid barrel collect oil device person who drop a hint valve piece instrument etc close refrigeration circulation 4 with pipeline one made up to join Keyword Compression Freezer Throttle Complete cooling of the middle 1 设计基本资料 1 1 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工科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对学生在校所学理 论知识的全面总结和综合检验 通过毕业设计初步了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的设计内容 程序和基本原则 了解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培养学生的识图和 制图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查找设计规范和设计手册 初步了解本专业的主要设备 附件及材料 参加 制冷技术 毕业设计的学生 通过设计要求掌握有关冷藏库 有关制冷工艺设计的内容 程序及基本原则和制冷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并提高绘制 设计图纸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联系当前技术发展和环保要求 参照新规 范进行设计 使设计达到技术 经济 运行管理的合理 可行和安全可靠 1 2 设计题目 汕头市东华肉类冷藏库设计 1 3 设计指标 2000 吨分配性冷藏库 1 4 设计地点室外气象参数 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30 室外计算湿度 最冷月平均 84 最热月平均 83 最热月 14 时平均 67 1 5 冷藏库室内设计参数 库房名称相对湿度温度水蒸气分压力 冷却间85 90 0 oC5 2 102 低温冷藏间 95 18 oC1 5 102 冻结间 90 23 oC1 6 102 穿堂 85 26 oC28 4 102 汕头室外 84 30 oC36 102 5 2 冷藏库热工计算 2 1 根据冷藏库设计吨位将其分配如下 冷却库 400 吨 分为二个冷却间 每间吨位 200 吨 冷冻库 400 吨 分为二个冷冻间 每间吨位 200 吨 冷藏库 1200 吨 分为三个冷藏间 每间吨位 400 吨 2 2 冷藏库尺寸计算 根据公式 2 1 1000 1 S V G 式中 G 冷库计算吨位 t V1 冷藏间的公称体积 m3 冷藏间的体积利用系数 s 食品的计算密度 kg m3 根据 冷库设计规范 表 3 0 5 查得冻肉的密度为 s 400 kg m3 根据公式 2 1 得 冷却间根据 冷库设计规范 表 3 0 3 初步估计其 0 5 得到 400 2001000 V V 1000 鉴于建筑上对墙间距以 3 为模数的规定将冷却间的公称体积定为 长 宽 高 18 12 5 6 冷冻间的设计吨位为 200 吨 间同上其公称体积为 长 宽 高 18 12 5 6 冷藏间设计吨位 400 吨 间共 3 间 根据公式 2 1 得 根据 冷库设计规范 表 3 0 3 初步估计其 0 5 得到 V 2000 400 4001000 V 鉴于建筑上对墙间距以 3 为模数的规定将冷却间的公称体积定为长 宽 高 6 30 12 5 6 2 3 库房平面图设计如下 值班室 070605 02010304 机房 配电室 台 站 路 公 冷藏间 冷藏间 冷藏间 冷冻间 冷冻间 冷却间 冷却间 2 4 围护结构换热系数的确定 根据 冷藏库设计 P49 公式 2 1 2 K0 0 6 0 00714 t 千卡 米 2 时 此公式适用于 10 30 的温度范围 2 4 1 冷却间 设计温度 0 室内外温差 t 30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0 0 6 0 00714 30 0 3858 千卡 米 2 时 0 4475 W 2 4 2 冷冻间 设计温度 23 室内外温差 t 5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0 0 6 0 00714 53 0 2216 千卡 米 2 时 0 257 W 2 4 3 冷藏间 设计温度 18 室内外温差 t 48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K0 0 6 0 00714 48 0 2573 千卡 米 2 时 0 2985 W 2 5 确定围护结构绝热层厚度 2 5 1 各个库房外墙的材料确定如下 室外 室内 7 370 厚砖砌墙 0 457 81 0 37 0 1 R W 9 厚二毡三油隔汽层 R2 0 041 沥青膨胀珍珠岩 20 厚砖砌内衬墙双面水泥砂浆抹灰 0 022 93 0 02 0 3 R 2 5 2 根据已定的围护结构系数确定各库房外墙绝热层材料的厚度 根据 冷库设计规范 公式 4 4 2 得 nn n w a ddd a Rd 11 2 2 1 1 0 冷却间总热阻 2 235 W 4475 0 11 0 0 K R 绝热层厚度 8 1 041 0 022 0 457 0 23 1 235 2 052 0 1 d 0 08m 取其厚度为 80 冷冻间总热阻 3 89 W 257 0 11 0 0 K R 绝热层厚度 8 1 041 0 022 0 457 0 23 1 89 3 052 0 1 d 0 166m 取其厚度为 170 冷藏间总热阻 3 35 W 2985 0 11 0 0 K R 绝热层厚度 8 1 041 0 022 0 457 0 23 1 35 3 052 0 1 d 0 138m 取其厚度为 140 根据 冷库设计规范 公式 4 4 7 得 8 w g dg R tt ttb R 1 min 式中 Rmin 围护结构最小总热阻 W tg 围护结构高温侧的气温 td 围护结 t1 围护结构高温侧空气的露点温度 b 热阻的修正系数 取 b 1 0 查表知高温侧空气的露点温度为 t1 27 1 围护结构最小总热阻 W 043 0 1 2730 301 min d t R 各库房内的温度不同 将冷却间 冷冻间 冷藏间的库内温度 td 0 18 23 依次带入上式得到各库房的最小热阻 冷却间 Rmin 0 4448 W 冷冻间 Rmin 0 786 W 冷藏间 Rmin 0 7117 W 而计算得到的个房间的热阻 冷却间 R0 2 235 W 冷冻间 R0 3 89 W 冷藏间 R0 3 35 W 均大于最小热阻 所选墙体材料及厚度合适 2 5 3 库房地坪材料的选择计算 地坪采用地下埋设自然通风管道给地坪保温 地上 地下 80 厚钢筋混凝土护面层随打随抹平 15 厚 1 3 水泥砂浆护毡层 一毡二油 50 厚 150 素混凝土预制块干铺 350 厚砂垫层 在垫层中埋 250 水泥通风管 中距 1000 1300 9 8 8 7 7 6 5 5 4 4 3 2 2 1 1 1 dd R dd R dd a R n 58 0 35 0 55 1 05 0 041 0 93 0 015 0 069 0 2 0 026 0 93 0 015 0 15 1 08 0 8 1 3 81 W 0 26 W 81 3 11 R K 2 5 4 库房楼板材料的选择计算 室外 室内 60 厚 200 钢筋混凝土粘结层 20 厚 1 3 水泥砂浆护毡层 一毡二油隔汽层 200 厚软木层 20 厚 1 2 5 水泥砂浆找平 240 厚混凝土楼板 nw a ddd R dd a R 11 6 6 5 5 4 4 3 2 2 1 1 8 1 55 1 24 0 93 0 02 0 069 0 2 0 026 0 93 0 02 0 55 1 06 0 23 1 3 33 W 3 W 33 3 11 R K 2 5 5 库房内墙材料的选择计算 高温 低温 刷大白浆两道 热沥青粘瓜米石粉 15 厚 1 2 水泥砂浆 1 米 1 米分缝 一毡二油隔汽层 120 厚软木绝热层 10 20 厚 1 2 5 水泥砂浆抹灰 120 厚砖墙 每 3 米加钢筋混凝土柱用钢筋拉结 20 厚 1 2 水泥砂浆抹灰刷大白浆两道 nw a dddd R d a R 11 6 6 5 5 4 4 3 3 2 1 1 8 1 93 0 02 0 81 0 12 0 93 0 02 0 069 0 12 0 026 0 58 0 015 0 23 1 2 15 W 0 47 W 15 2 11 R K 3 库房冷负荷计算 3 1 围护结构热流量 按照下式计算 nwww aAK 1 式中 维护结构热流量 W 1 维护结构传热系数 W m2 w K 维护结构传热面积 m2 w A 维护结构两侧温差修正系数 a 维护结构外侧的计算温度 w 维护结构内侧的计算温度 n 3 1 1 维护结构传热面积计算应该符合下列规定 w A 1屋面 地面和外墙的长 宽度应该自外墙外表面至外墙外表面或外墙外表面 至内墙中或内墙中至内墙中计算 2楼板和内墙长 宽度应自外墙内表面至外墙内表面或外墙内表面至内墙中或 内墙中至内墙中计算 3外墙的高度 地下室或底层 应自地坪的隔热层下表面至上层楼面计算 11 4内墙的高度 地下室或底层和中间层 应自该层地面 楼面至上层楼面计算 顶层应自该层楼面至顶部隔热层下表面计算 3 1 2 维护结构热流量计算表如下 冷库围护结构耗冷量计算表 序号 库房名称及库 温 围护结 构名称 室外 计算 温度 tw 计算面积 K0 w 库内外温差 tw tn nQ1 W 备注 北外墙12 24 6 07 74 30 0 45 1 10 1097 18 东外墙18 48 6 07 112 17 0 45 1 10 1656 52 南外墙12 24 3 07 37 58 0 45 1 10 554 92 南内墙12 24 3 00 36 72 0 45 1 00 492 97 地坪18 00 12 00 216 00 0 26 0 60 1010 88 屋顶18 00 12 00 216 00 0 30 1 30 2527 20 1 冷却间 01 0 合计合计 30 00 30 00 7339 66 北外墙12 00 6 07 72 84 0 45 1 10 1075 66 南外墙12 00 3 07 36 84 0 45 1 10 544 03 南内墙12 00 3 00 36 00 0 45 1 00 483 30 地坪18 00 12 00 216 00 0 26 0 60 1010 88 屋顶18 00 12 00 216 00 0 30 1 30 2527 20 2 冷却间 02 0 合计合计 30 00 30 00 5641 08 3 2 3 的冷负荷内墙 0 00 18 00 12 00 216 00 0 47 23 00 1 00 2334 96 北外墙12 00 6 07 72 84 0 30 1 05 1209 98 南外墙12 00 3 07 36 84 0 30 1 05 611 97 南内墙12 00 3 00 36 00 0 30 1 00 569 54 地坪18 00 12 00 216 00 0 26 0 60 1785 89 屋顶18 00 12 00 216 00 0 30 1 20 4121 28 4 冷冻间 03 23 合计合计 30 00 53 00 10633 62 北外墙12 27 6 07 74 48 0 30 1 05 1237 21 西外墙18 54 6 07 112 54 0 30 1 05 1869 42 南外墙12 27 3 07 37 67 0 30 1 05 625 74 南内墙12 27 3 00 36 81 0 30 1 00 582 35 地坪18 00 12 00 216 00 0 26 0 60 1785 89 屋顶18 00 12 00 216 00 0 30 1 20 4121 28 5 冷冻间 04 23 合计合计 30 00 5 3 0 0 10221 89 东外墙30 57 6 07 185 56 0 26 1 05 2403 52 南外墙12 29 6 07 74 57 0 26 1 05 965 89 北外墙12 29 3 07 37 71 0 26 1 05 488 51 6 冷藏间 05 18 北内墙 30 00 12 29 3 00 36 86 0 26 48 00 1 00 454 64 Q1 K0 n tw tn 12 地坪30 00 12 00 360 00 0 26 0 60 2695 68 屋顶30 00 12 00 360 00 0 30 1 20 6220 80 合计合计 13229 05 南外墙12 00 6 07 72 84 0 26 1 05 943 48 北外墙12 00 3 07 36 84 0 26 1 05 477 18 北内墙12 00 3 00 36 00 0 26 1 00 444 10 地坪30 00 12 00 360 00 0 26 0 60 2695 68 屋顶30 00 12 00 360 00 0 30 1 20 6220 80 7 冷藏间 06 18 合计合计 30 00 48 00 10781 24 西外墙30 57 6 07 185 56 0 26 1 05 2403 52 南外墙12 29 6 07 74 57 0 26 1 05 965 89 北外墙12 29 3 07 37 71 0 26 1 05 488 51 北内墙12 29 3 00 36 86 0 26 1 00 454 64 地坪30 00 12 00 360 00 0 26 0 60 2695 68 屋顶30 00 12 00 360 00 0 30 1 20 6220 80 8 冷藏间 07 18 合计合计 30 00 48 00 13229 05 9 围护结构总负 荷 71075 59 3 2 货物热流量 3 2 1 货物热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t hhm 6 3 21 式中 货物热流量 W 冷间的每日进货质量 kg m h1 货物入冷间开始温度时的比焓 kJ kg h2 货物在冷间终止降温时的比焓 kJ kg t 冷加工时间 h 3 2 2 冷间每日进货质量 m 应按如下规定 1冷却间或冻结间应按设计冷加工能力计算 2有从外库调入货物的冷库 其冻结物冷藏间每间每日进货质量应按该间计 算吨位的 5 计算 3 2 3 货物热流量计算表如下 货物耗冷量 Q2 1000 G h1 h2 T 3 6 房间 装载能力 吨 日进出 货量 进库温度 t1 食品比焓 h1 kJ 终止温度 t2 食品比焓 h2 kJ 冷却时 间 T h 冷负荷 Q2 W 13 G 吨 冷却间 1200 00 10 00 35 00 318 00 0 00 212 00 24 00 12268 52 冷却间 2200 00 10 00 35 00 318 00 0 00 212 00 24 00 12268 52 冷冻间 3200 00 10 00 0 00 212 00 18 00 4 60 24 00 24004 63 冷冻间 4200 00 10 00 0 00 212 00 18 00 4 60 24 00 24004 63 冷藏间 5400 00 20 00 18 00 4 60 18 00 4 60 24 00 0 00 冷藏间 6400 00 20 00 18 00 4 60 18 00 4 60 24 00 0 00 冷藏间 7400 00 20 00 18 00 4 60 18 00 4 60 24 00 0 00 合计合计 72546 30 3 3 电机运转热流量 3 3 1 电动机运转热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bPd 1000 式中 电动机运转热流量 W Pd 电动机额定功率 KW 热转化系数 电动机在冷间内时取 1 b 电动机运转时间系数 对空气冷却器陪用的电动机取 1 3 3 2 电动机运转热流量计算表 电动机运转负荷电动机运转负荷 Q 1000 Pd b 房间 风机额定功率 Pd KW 热转化系数 电动机运转时间系数 bQ W 冷却间 1101110000 冷却间 2101110000 冷冻间 3121112000 冷冻间 4121112000 冷藏间 5151115000 冷藏间 6151115000 冷藏间 7151115000 合计合计 89000 3 4 冷藏间操作热流量 3 4 1 操作热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14 rr nnwnkk dd n MhhVnn A 24 3 246 3 1 式中 操作热流量 W d 每平方米照明热流量 冷却间 冻结间 冷藏间和冷间内穿堂 可取 2 3W nk 每日开门换气次数 Vn 冷间内净体积 m3 hw 冷间外空气的比焓 kJ kg hn 冷间内空气的比焓 kJ kg M 空气幕效率修正系数 可取 0 5 冷间内空气密度 kg m3 n 每日操作时间系数 按每日操作 3 小时计算 24 3 nr 操作人员数量 r 每个操作人员产生的热流量 W 冷间设计温度高于或等与 5 时 宜取 279W 冷间设计温度低于 5 时 宜取 395W 3 4 2 冷间操作热流量见下表 冷藏间操作热流量 5 d Ad nk Vn 0 5 p h1 h2 3 6 24 nr r 3 24 房间 房间面 积 Ad d W 照明负 荷 50 W 室内体 积 Vn M 3 冷间外 的比焓 h1 kJ 冷间内 的比焓 h2 kJ 空气 密度 m3 开门次 数nk 操作流 量 人 r W 操作人 数nr 操作热 流量 5 冷藏间 5 360 00 2 30 828 00 2016 00 100 50 16 40 1 41 1 00 395 00 6 00 3049 98 冷藏间 6 360 00 2 30 828 00 2016 00 100 50 16 40 1 41 1 00 395 00 6 00 3049 98 冷藏间 7 360 00 2 30 828 00 2016 00 100 50 16 40 1 41 1 00 395 00 6 00 3049 98 合计合计 9149 95 3 5 各个库房冷却设备冷负荷 3 5 1冷间冷却设备负荷计算公式为 4321 P s 15 式中 冷间冷却设备负荷 W s 围护结构热流量 W 1 2 货物热流量 W 3 电动机运转热流量 W 4 操作热流量 W P 货物热流系数 3 5 2 各库房冷却设备负荷见下表 冷间冷却设备负荷 房间 围护结构冷 负荷 1 货物热流量 2 电动机运转热 流量 3 操作热流量 4 货物热流量系 数 P 冷间冷却设备 负荷 s 冷却间 17339 66 12268 52 10000 00 1 333288 74 冷却间 25641 08 12268 52 10000 00 1 331590 15 冷冻间 312636 09 24004 63 12000 00 1 355842 11 冷冻间 49622 02 24004 63 12000 00 1 352828 04 冷藏间 513925 43 0 00 15000 00 3049 98 131975 42 冷藏间 611082 36 0 00 15000 00 3049 98 129132 34 冷藏间 713925 43 0 00 15000 00 3049 98 131975 42 合计266632 22 3 6 冷间机械负荷 3 6 1 冷间机械负荷计算式如下 Rnnnn j 44332211 式中 围护结构热流量 W 1 2 货物热流量 W 3 电动机运转热流量 W 4 操作热流量 W n1 围护结构热流量修正系数 n2 货物流量折减系数 n3 冷间电动机同期运转系数 n4 冷间同期操作系数 R 制冷装置和管道冷耗补偿系数 直接冷却取 1 07 16 3 6 2 货物热流量折减系数 n2应根据冷间的性质确定 冷却物冷藏间宜取 0 3 0 6 冻结物冷藏间宜取 0 5 0 8 冷加工间和其 他冷间宜取 1 3 6 3 冷间机械负荷计算见下表 房间 围护结 构冷负 荷 1 围护结 构热流 量修正 系数 n1 货物热流 量 2 货物流 量折减 系数 n2 电动机运 转热流量 3 冷间电动 机同期运 转系数 n3 操作热 流量 4 冷间同期 操作系数 n4 制冷装 置和管 道冷耗 补偿系 数 R 机械负荷 j 冷却间 1 7339 66 112268 52 0 610000 00 10 51 0726429 83 冷却间 2 5641 08 112268 52 0 610000 00 10 51 0724612 34 冷冻间 3 12636 09 124004 63 0 612000 00 10 51 0741771 59 冷冻间 4 9622 02 124004 63 0 612000 00 10 51 0738546 54 冷藏间 5 13925 43 10 00 0 615000 00 0 53049 98 0 51 0724556 96 冷藏间 6 11082 36 10 00 0 615000 00 0 53049 98 0 51 0721514 86 冷藏间 7 13925 43 10 00 0 615000 00 0 53049 98 0 51 0724556 96 合计201989 07 4 设备选型 4 1 冷凝温度与蒸发温度的确定 4 1 1 冷凝温度的确定 根据 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 P141 表 3 2 选用立式管壳式冷凝器 0 1 2 k k tt t t1 冷却水进口温度 t2 冷却水出口温度 m 冷凝器中平均传热温差 取最小值 17 冷却水温升 t2 t1 取 2 3 当 t30 时取下限 tk 27 29 2 4 32 冷凝压力 Pk 12 3788 105Pa 4 1 2 蒸发温度的确定 蒸发温度取 33 蒸发压力 P0 1 036 105Pa 压缩比 Pk p0 11 95 8 采用一级中间冷却双级压缩式制冷系统 4 1 3 中间温度的确定 由 实用制冷工程手册 P44查得 tm 0 4tk 0 6t0 3 0 4 37 0 6 33 3 2 4 2 制冷原理的热工计算 4 2 1 原理图如下 中 间 冷 却 器 6 8 7 5 冷凝器 2 9 蒸发器 低压级 压缩机 高压级 压缩机 3 4 4 2 2 根据原理图得到的压焓图如下 18 3 4 2 3 通过 R717 的 P h 图得到 h8 h9 320kJ kg h5 663 kJ kg h4 1953 kJ kg h0 1720 kJ kg 单位制冷量 q0 h0 h9 1720 320 1400 kJ kg 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kg s148 0 1400 38 207 0 0 q MR 4 3 压缩机的选择计算 根据冷间机械负荷 j 202KW 选用 3 台烟台冷冻机总厂 125 系列单机双级制冷压缩机 型号为 S8SF8 12 5 型 其单台制冷量 78KW 低压气缸容积 424m3 h 高压气缸容积 141m3 h 气缸直径 125 4 3 1 压缩机的输气系数 高压级输气系数 查 实用供热手册 P156 435 0 1 1036 0 238 1 085 0 94 0 1085 0 94 0 28 1 1 1 1 2 n p p 低压级输气系数 384 0 1 01 0 1036 0 238 1 085 0 94 0 28 1 1 4 4 冷凝器的选择计算 冷凝器的热负荷 k MR h4 h5 0 148 1953 663 190 9KW 19 冷凝器传热面积的确定 4 63 4750 10 9 190 3 m k K F 根据 制冷辅助设备 P1选用 LNA 40 型立式冷凝器 2 台 单台设计压力 2 0Mp 4 5 蒸发器冷风机的选择计算 4 5 1 蒸发面积的确定 根据 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 P730查得冷风机传热系数 K 取 12 02W 房间 1 设备冷负荷为 33 3KW 蒸发面积 84 3302 12 10 3 33 3 1 m K F 房间 2 设备冷负荷为 31 59KW 蒸发面积 80 3302 12 1059 31 3 2 m K F 房间 3 设备冷负荷为 55 84KW 蒸发面积 7 309 1502 12 1084 55 3 3 m K F 房间 4 设备冷负荷为 52 83KW 蒸发面积 293 1502 12 1083 52 3 4 m K F 房间 5 设备冷负荷为 31 975KW 蒸发面积 266 1002 12 10975 31 3 5 m K F 房间 6 设备冷负荷为 29 13KW 蒸发面积 4 242 1002 12 1013 29 3 6 m K F 房间 7 设备冷负荷为 31 975KW 20 蒸发面积 266 1002 12 10975 31 3 7 m K F 4 5 2 冷风机风量的计算 各房间的风量按 qv 计算 q qv 冷风机的风量 m3 h 库房冷却设备负荷 W q 配风系数 冻结间采用 0 9 1 1 冷却间 冷藏间采用 0 5 0 6m3 w h 各房间风机风量计算 房间 1 qv 0 5 33 3 103 16644 4m3 h 房间 2 qv 0 5 31 59 103 15795m3 h 房间 3 qv 0 9 55 84 103 50257 9 4m3 h 房间 4 qv 0 9 52 83 103 47545 2 4m3 h 房间 5 qv 0 5 31 975 103 15987 7m3 h 房间 6 qv 0 5 29 13 103 14566 2m3 h 房间 7 qv 0 5 31 975 103 15987 7m3 h 4 5 3 风机的选择 根据 系列制冷设备 P5 房间 1 2 均选用 GFL70 型吊顶式冷风机 2 台 参数 蒸发面积 70 冲霜水量 4t h 轴流风机型号 LEF 7 总风量 10000m3 h 全压 270Pa 配套电动机型号 YLZ 4 总功率 2 2kw 房间 3 4 均选用 GFJ170 型吊顶式冷风机 2 台 参数 蒸发面积 170 冲霜水量 4t h 轴流风机型号 LEF 6 总风量 30000m3 h 全压 250Pa 配套电动机型号 YLZ 4 总功率 4 4kw 房间 5 6 7 均选用 GFD100 型吊顶式冷风机 2 台 GFD70 型 1 台 GFD100 型参数 21 蒸发面积 100 冲霜水量 4t h 轴流风机型号 LEF 7 总风量 10000m3 h 全压 420Pa 配套电动机型号 YLZ 4 总功率 2 2kw GFD70 型参数 蒸发面积 70 冲霜水量 4t h 轴流风机型号 LEF 6 总风量 8400m3 h 全压 270Pa 配套电动机型号 YLZ 4 总功率 1 1kw 4 6 中间冷却器的选择计算 4 6 1 中间冷却器直径的确定 m W V W V d zz z 233 0 4 0 141435 0 0188 0 0188 0 3600 4 氨压缩机高压级的输气系数 v 氨压缩机高压级的理论输气量 WZ 中间冷却器内的气体速度不应大于 0 5m s 4 6 2 中间冷却器蛇形管冷却面积 应按下式计算 冷库设计规范 P42 6 37 zz z z k A 中间温度 tm 4 中间冷却器的热负荷 z MR h5 h8 0 48 640 320 47 4kw 9 15 20 237 lg3 2 037 lg3 2 1 1 zc z c z 式中 1 冷凝温度 z 中间冷却温度 c 中间冷却器蛇形管的出液温度应比中间冷却器温度高 3 5 22 2 3 96 5 9 15500 10 4 47 mAz 4 6 3 中间冷却器的选择 根据计算由 制冷辅助设备 查得选用 ZZQ 700 系列 其中 外径 716mm 接管通径 d1 150 L 1250 Do 700 d2 25 H 3300 d3 32 h1 456 d4 20 a 130 d5 20 b 140 c 60 4 7 油分离器的选择计算 m W V W V d yy y 27 0 3 0 141435 0 0188 0 0188 0 3600 4 选用 YFA 65TL 型填料式油分离器由 冷库设计规范 P43 6 3 9 查得 其主要尺寸及接通管径 d1 65mm Do 412mm H 2365mm h1 1440mm h2332mm 4 8 高压贮液器的选择计算 由 冷库设计规范 P44 6 3 12 查得 mz qvV 取 1 取 70 v 取 0 00169 m3 kg 每小时氨液的总循环量 kg s532148 0 3600 m q m3 s28 1 00169 0 7 0 5321 z V 根据 冷冻空调设备大全 P298选用 ZA 1 5 型 贮液器 壳休尺寸 氨管接口 D 800 mm d1 40mm 23 S 12mm d2 32mm 3000mm d3 20 l L 3970mm 主要尺寸 l1 320mm l4 250mm l2800mm l5 1400mm 4 9 低压循环贮液器的选择计算 冷藏库设计规范 P45 6 3 16 dddddd d nW V nW V d 0188 0 3600 4 带入数据得 其体积 选择上进下出式供液系统 hqqd VVV6 0 5 0 1 选用 ZDX 1 2L 型低压循环贮液器 4 10 集油器的选择计算 根据 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 P204 因为制冷量小于 230KW 手用壳体直径为 159 的集油器 1 台 4 11 冷却塔的选择计算 冷凝器中的热负荷 190 9KW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分别为 32 34 冷却水的循环水量skgM 8 22 218 4 9 190 体积流量hm M V 0228 0 101 8 22 3 3 hm 08 82 3 单台压缩机所需水量为 2 8 m3 h 所以所选冷却塔理论总水量为 90 482 8 m3 h 通过以上计算查得资料选用 BNL2 50 型冷却塔 2 台 其中 单台冷却水量 46 5m3 h 通风装置 风量 27500 风机直径 1200mm 电机功率 1 5KW 接管直径 进 100mm 出 125mm 24 布水管自由水头 0 3m 主要外型及安装尺寸 2260 H2758 11970 H1103 b400 5 库房风系统的布置及水力计算 5 1 冷却间 1 2 的冷分配布置 选用 2 台吊顶式冷风机 单台风量 10000m3 h 库房设计风量 16000m3 h 采用吊顶风机安装喷口低温快递冷却法 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 P677 喷口速度取为 20m s 射流与喷口直径之比为 65 5 2 冷冻间 3 4 的冷分配布置 选用 2 台吊顶式冷风机单台风量 30000m3 h 库房设计风量 库房 3 为 50257 9m3 h 库房 4 为 47545 2m3 h 系统布置图同上 5 3 房间 5 6 7 冷冻物冷藏间 的冷分配布置 风管布置图如下 25 5 3 1 风管的管道计算 库房实际总风量为 16000 m3 h 1 拟定风口平均流速 5m h 设计每个风口流量为 500m3 h 则总共所需风口数个32 500 16000 n 每两个风口间距为 1 8m 则风道总长度为 27m 孔口流量系数取 0 6 每个出风口的面积大约为 2 028 0 53600 500 mf 侧孔静压流速为sm v vj 33 8 6 0 5 侧孔应有静压Pa v p j j 7 41 2 2 133 8 2 2 2 按的原则设定 求出第一侧孔前管道断面 1 的截面面积 A173 1 dj vv 1 d v 设断面 1 处的空气流速则smvd 4 1 73 1 4 33 8 1 1 d j v v 断面 1 动压PaPd6 9 2 2 142 1 断面 1 截面积 断面 1 气压 2 1 11 1 43600 16000 mA PaPq 3 516 9 7 41 1 2 计算 1 2 的阻力 再求出断面处的气 21 ZRl 2121 112 ZRlPPZRlPP jdqq 26 管段 1 2 的摩擦阻力 已知风量 L 15000m3 h 管径应取断面 1 2 的平均直径 得 D2未知 近似的 D1 1 189 作为平均直径查得 Rm1 0 125 5 3 2 各管段尺寸计算表 管段 号 风量 Q m3 h 假定流 速 v1 m s 管道尺寸 a b mm 实际流 速 v m s 动压 Pd Pa 比摩阻 Rm Pa m l m 沿程阻 力 Py Rm l Pa 局 部 阻 力 系 数 局部阻力 Pj Pd Pa 总阻力 P Pa 1 21500041250 8004 1710 40 161 80 2880 727 4887 776 2 31400041250 8003 899 070 161 80 2840 686 1686 452 3 41300041250 8003 617 820 131 80 2340 645 0055 239 4 51200041250 6304 2310 750 211 80 3780 788 3858 763 5 61100041250 6303 889 030 181 80 2560 686 146 396 6 7100003 81250 6303 527 470 171 80 3060 644 785 086 7 890003 81000 6303 979 450 211 80 3690 767 187 549 8 980003 71000 6303 527 470 181 80 2560 644 7815 037 9 1070003 6800 6303 858 930 231 80 4140 746 617 024 10 1160003 5800 6303 36 560 211 80 360 644 24 56 11 1250003 5800 5003 477 230 221 80 3960 644 635 026 12 1340003 4630 5003 537 470 251 80 450 75 235 68 13 1430003 4500 5003 336 670 261 80 4680 684 545 008 14 1520003 3500 4002 74 630 251 80 450 83 438 06 15 1610003 2320 3202 74 630 381 80 6840 83 7044 388 风管总阻力 P总 92 044Pa 6 库房供回液的流量计算 6 1 氨液密度的计算 设计中供入库房的液体氨的流量为计算得到的氨的流量的 4 倍 而氨液流过蒸发 器后 只有 1 4 的氨液蒸发转化为氨气 回气管中为气液混合物 混合物的密度 计算如下 27 33 情况下饱和氨蒸汽密度为 0 98109kg m3 饱和氨流的密度为 681 442kg m3 所以混合物的密度 981090250442681750 2 250 1 750 511 3 kg m3 6 2 供入库房的计算流量 库房 1 设备冷负荷 33288 74W 冷风机中氨液的流量 skg q Q M o 02378 0 1400 1074 33288 3 1 库房 2 设备冷负荷 31590 11W 冷风机中氨液的流量 skgM 02256 0 1400 1011 31590 3 2 库房 3 设备冷负荷 55842 11W 冷风机中氨液的流量 skgM 039887 0 1400 1011 55842 3 3 库房 4 设备冷负荷 52828 04W 冷风机中氨液的流量 skgM 03773 0 1400 1004 52828 4 3 库房 5 设备冷负荷 31975 42W 冷风机中氨液的流量 skgM 02284 0 1400 1042 31975 5 3 库房 6 设备冷负荷 29132 34W 冷风机中氨液的流量 skgM 0208 0 1400 1034 29132 3 6 库房 7 设备冷负荷 31975 42W 冷风机中氨液的流量 skgM 02284 0 1400 1042 31975 3 7 实际供入各库房的氨液的体积流量分别为 通过公式求得 M V V1 0 5m3 h V2 0 48 m3 h V3 0 843 m3 h V4 0 58 m3 h 28 V5 0 48 m3 h V6 0 44 m3 h V7 0 483 m3 h V总 4 03 m3 h 6 3 库房回气管道的实际流量 V1 0 67m3 h V2 0 63 m3 h V3 1 13 m3 h V4 1 06 m3 h V5 0 63m3 h V6 0 56 m3 h V7 0 63 m3 h V总 5 32 m3 h 7 冷却水系统的水力计算 7 1 冷却水管道的水力计算 7 1 1 冷却水计算系统简图如下 7 1 2 水力计算表如下 冷却水管道水力计算 管段 流量 m3 h 流速 m s 管径 动压 Pa 管长 m Rm Pa m 沿程阻 力 Pa 局部阻 力 Pa 总阻力 Pa 1 22 801 59DN251256 005 001744 000 528720 00 653 129373 12 2 38 401 86DN401726 002 001764 001 803528 00 3106 806634 80 3 48 401 86DN401726 001 001764 000 941764 00 1622 443386 44 4 593 002 10DN1252205 001 00470 001 23470 00 2712 153182 15 5 646 501 65DN1001361 002 00402 000 62804 00843 821647 82 6 746 501 65DN1001361 001 50402 000 26603 00353 86956 86 8 946 502 10DN1001361 001 50402 000 68603 00925 481528 48 9 1093 002 10DN1252205 003 00470 000 261410 00 573 301983 30 10 1193 002 10DN1252205 005 00470 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