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检测题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河南省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检测题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河南省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检测题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河南省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检测题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河南省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检测题 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南省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河南省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商鞅变法 检测题检测题 一 选择题 1 郭沫若认为 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的阶段 能说明 的史实是 A 春秋诸侯争霸 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 战国初 各国纷纷变法 废除奴隶制 D 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 商鞅变法的措施激化阶级矛盾的是 连坐法的推行 轻罪重罚 户赋 劳役沉重 重农抑商 A B C D 3 太史公自序 载 春秋之中 弑君三十六 亡国五十二 诸侯奔走 不得保其社稷者 不可胜数 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诸侯争霸使诸侯国数目减少 B 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和人口互相残杀 C 新兴地主武装夺权 奴隶制崩溃 D 诸侯弃国逃跑 井田制瓦解 4 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战国变法与春秋改革相比 最主要的区别是 A 社会转型期不同 B 富国强兵的目的不同 C 战国侧重于政治改革 D 产生的直接影响不同 5 战国时期 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 治理国家应当 食有劳而禄有功 使有能而赏必 行 罚必当 夺淫民之禄 以来四方之士 这一主张的实行 打击了 A 奴隶主贵族 B 商人 C 新兴地主 D 农民 6 商鞅 为田开阡陌封疆 对生产关系的变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 促进了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 B 使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模式 C 小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 D 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私有制 7 商鞅变法中 废井田 开阡陌 的措施主要适应了哪些阶级或阶层的要求 新兴地主阶级 自耕农阶级 奴隶主阶级 商人阶层 A B C D 8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2 A 废井田 开阡陌 B 实行县制 C 奖励耕战 废除贵族特权 D 限制工商业者活动 9 下图是 1975 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郊的秦杜虎符 上有铭文为 兵甲之符 右在君 左在杜 凡兴兵被甲 用兵五十人以上 必会君符 乃敢行之 燔之事 虽毋会符 行殴 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秦国商鞅变法 A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D 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10 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 A 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 B 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 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C 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 D 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 11 吕氏春秋 载 公作则迟 有所匿其力也 分地则速 无所匿其力也 这则材料 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春秋时期铁器和耕牛的作用 B 春秋时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 C 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D 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12 战国时 荀子游访秦国后 在 强国篇 中谈到 秦民风淳朴 官吏忠于职守 士大 夫效忠公室 朝廷办事效率高 故四世 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 有胜 非幸也 数也 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 A 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 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 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 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 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 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13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 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 但是 商鞅虽死 秦法 不 3 败 上述现象说明 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变法者多数没有好结果 商鞅实行严苛的法律自食其果 A B C D 14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 犹孟贲之与怯夫 以重力相压 犹乌获之与婴儿 夫战孟贲 乌获之士 以攻不服之弱国 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 必无幸矣 注 孟贲 乌 获均为勇 猛的力士 统一六国前的秦国 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秦人素来骠悍 B 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 C 秦国士兵过于霸道 D 变法使秦国军事强大 15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 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 废分封 行郡县 统一度量衡 重农抑商 燔诗书而明法令 A B C D 16 商鞅变法法令规定 戮力本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 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 举以 为收孥 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 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 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 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 D 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17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 并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进步 主要原因 A 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B 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C 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 强化了基层管理的户籍什伍制 18 商鞅变法奖励军功 建二十等爵制 使得 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 军功定尊卑 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中央集权 建立起来 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进爵的机会 A B C D 19 公元前 338 年 孝公死 惠王代后 人说惠王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 左右太亲者身 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莫言大王之法 是商君反为主 大王更为臣也 战 国策 秦策一 文中的 人 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4 A 没落贵族 B 立功将士 C 新兴地主 D 富裕农民 20 战国时期战争连绵不断 但社会经济却得到相当大的发展 其根本原因是 A 封建制度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 各诸侯国为争霸注重生产 C 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 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减轻 二 非选择题 21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 人们从商周的青铜器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 兵器和工具 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 生产水平 文字 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 观察下列商 鞅变法时期的几幅图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铁制农具 图二 奖励耕织 图三 商鞅铜方升 1 从图一和图二中的牛耕图中你能吸取哪些历史信息 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6 分 2 据图二中的牛耕图 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 你认为这种观点是 否正确 为什么 6 分 3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请你给商鞅变法一个合理的评价 8 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 集小 郡 乡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 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 居五年 秦人富强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新法 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 于私斗 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5 材料三 初 商君相秦 用法严酷 尝临渭论囚 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 材料四 董仲舒说上曰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 其求易共 使民不过三日 其力易足 至秦则不然 用商鞅之法 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 民得买卖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 亡立锥之地 田租口赋 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或耕豪民之四 见税什伍 汉书 食货志 请回答 1 简述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6 分 2 根据材料三 四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弊端 4 分 3 虽然商鞅变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到强烈的反对但还是成功了 试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 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6 分 23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公元前 6 世纪 梭伦在雅典实行改革 公元前 4 世纪 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 可以说 这是东西方不同国度在几乎相同历史时期实行的变法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梭伦的诗歌 其一 你们这些财物山积 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 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 压制 它 使它平静 其二 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 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 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 着优势 其三 我制定法律 无分贵贱 一视同仁 岳麓书社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P15 6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决裂阡陌 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 地广 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秦策 材料三 1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 不同等级的人待遇不同 2 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 员 3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 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 奖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四 1 设立 20 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 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 的爵位 立有军功的平民 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 2 全国划为 41 县 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 领取国家的俸禄 可以随时任免 调职 3 凡从事 本业 者 免除本身的徭役 而追逐 末业 者 入官为奴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梭伦怎样的改革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 简述梭伦改革的最重大的 成果 4 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商鞅变法之后 秦无敌于天下 的原因 3 分 3 两次变法都涉及 法治 两者内涵是否相同 各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 分 4 根据材料三 四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3 分 7 5 上述材料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差异 3 分 6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产生了 什么不同影响 5 分 参考答案 1 5CAACA 6 10DAABA 11 15DCCDD 16 20BAAAA 21 1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 正确 因为当时通过商鞅 为田开阡陌封疆 废除了井田制度 以法律形式承认 土地私有 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 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 3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 它不仅推动了秦国社会的发展 而且对 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2 1 废除分封制 推行郡县制 废除井田制 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统一度 量衡 2 刑法严酷 赋税沉重 3 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 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加强了中央集权 发展了封建经济 富国强兵的措施符合当时争霸战争的需求 得到了 秦孝公的赏识 学生若有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23 1 思路 抑制奴隶主贵族的势力 改革中力求公平 公正 以法治理国家 成果 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 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3 分 8 2 原因 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