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安徽卷解析版)_第1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安徽卷解析版)_第2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安徽卷解析版)_第3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安徽卷解析版)_第4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安徽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2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 安徽卷 解析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理试题 安徽卷 解析 版 版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第 卷第 1 至第 2 页 第 卷第 3 页至第 4 页 全卷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答题前 务必在试题卷 答题卡规定填写自己的姓名 座位号 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 贴的条形码中姓名 座位号与本人姓名 座位号是否一致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 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 答第 卷时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 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第 卷时 必须使用 0 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 要求字体工整 笔迹 清晰 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 确认后再用 0 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 笔描清楚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书写的答案无效 在试题卷 草稿纸 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 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与互斥 则AB P ABP AP B 如果事件与相互独立 则AB P ABP A P B 如果与是事件 且 则AB 0P B P AB P A B P B 第 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5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 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复数满足 则 z 2 5zii z A22i B22i Ci Di 解析 选D 55 2 2 522 2 2 2 i ziizizii iii 2 下列函数中 不满足 的是 2 2 fxf x A f xx B f xxx C f xx D f xx 解析 选C 与均满足 得 满足条件 f xkx f xk x 2 2 fxf x A B D 2 3 如图所示 程序框图 算法流程图 的输出结果是 A3 B4 C D 解析 选B x1248 y 1234 4 公比为等比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 且 则 3 2 n a 311 16a a A4 B5 C D 解析 选B 29 31177167216 1616432log5a aaaaaqa 5 甲 乙两人在一次射击比赛中各射靶 5 次 两人成绩的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则 甲的成绩的平均数小于乙的成绩的平均数 甲的成绩的中位数等于乙的成绩的中 A B 位数 甲的成绩的方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方差 甲的成绩的极差小于乙的成绩的极差 C D 解析 选 C 11 45678 6 5 369 6 55 xx 乙甲 3 甲的成绩的方差为 乙的成绩的方差为 22 1 22 12 2 5 22 1 1331 2 4 5 6 设平面与平面相交于直线 直线在平面内 直线在平面内 且 ma b bm 则 是 的 ab 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 A B 充要条件 即不充分不必要条件 C D 解析 选A 如果 则与条件相同 bmbba amab bm 7 的展开式的常数项是 25 2 1 2 1 x x A3 B2 C D 解析 选D 第一个因式取 第二个因式取 得 2 x 2 1 x 14 5 1 1 5C 第一个因式取 第二个因式取得 展开式的常数项是2 5 1 5 2 1 2 5 2 3 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将向量按逆时针旋转后 得向量 0 0 6 8 OPOP 3 4 OQ 则点的坐标是 Q A 7 2 2 B 7 2 2 C 4 6 2 D 4 6 2 解析 选A 方法一 设 34 10cos 10sin cos sin 55 OP 则 33 10cos 10sin 7 2 2 44 OQ 方法二 将向量按逆时针旋转后得 6 8 OP 3 2 8 6 OM 则 1 7 2 2 2 OQOPOM 4 9 过抛物线的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两点 点是原点 若 2 4yx F A BO3AF 则的面积为 AOB A 2 2 B2 C 3 2 2 D2 2 解析 选C 设及 则点到准线的距离为 0 AFx BFm A 1l x 3 得 又 1 323coscos 3 23 2cos 1 cos2 mmm 的面积为AOB 1132 23 2 sin1 3 22232 SOFAB 10 6 位同学在毕业聚会活动中进行纪念品的交换 任意两位同学之间最多交换一次 进行交换 的两位同学互赠一份纪念品 已知 6 位同学之间共进行了 13 次交换 则收到份纪4 念品 的同学人数为 或 或 或 或 A13 B14 C23 D24 解析 选D 2 6 1315 132C 设仅有甲与乙 丙没交换纪念品 则收到份纪念品的同学人数为人42 设仅有甲与乙 丙与丁没交换纪念品 则收到份纪念品的同学人数为人44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共 100 分 考生注意事项 请用 0 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5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25 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1 若满足约束条件 则的取值范围为 x y 0 23 23 x xy xy xy 解析 的取值范围为xy 3 0 约束条件对应边际及内的区域 ABC 3 0 3 0 1 1 2 ABC 则 3 0 txy 12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解析 表面积是 92 5 该几何体是底面是直角梯形 高为的直四棱柱4 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22 1 2 25 4 2544 52 492 2 S 13 在极坐标系中 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4sin 6 R 解析 距离是 3 圆的圆心 22 4sin 2 4xy 0 2 C 直线 点到直线 的距离是 30 6 lRxy Cl 02 3 3 2 14 若平面向量满足 则的最小值是 a b 23ab a b A 解析 的最小值是a b A 9 8 22 22 23494 9 444944 8 ababa b aba ba ba ba ba b A AAAA 15 设的内角所对的边为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BC A B C a b c 若 则 若 则 2 abc 3 C 2abc 3 C 若 则 若 则 333 abc 2 C 2ab cab 2 C 若 则 22222 2ab ca b 3 C 解析 正确的是 222 2 21 cos 2223 abcabab abcCC abab 222222 4 1 2cos 2823 abcabab abcCC abab 当时 与矛盾 2 C 22232233 cabca cb cab 333 abc 取满足得 2 1abc 2ab cab 2 C 取满足得 2 1abc 22222 2ab ca b 3 C 三 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 共 75 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解 6 答写在答题卡的制定区域内 16 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函数 2 2 cos 2 sin 24 f xxx I 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f x II 设函数对任意 有 且当时 g xxR 2 g xg x 0 2 x 1 2 g xf x 求函数在上的解析式 g x 0 解析 2 2111 cos 2 sincos2sin2 1 cos2 24222 f xxxxxx 11 sin2 22 x I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f x 2 2 T 2 当时 0 2 x 11 sin2 22 g xf xx 当时 0 2 x 0 22 x 11 sin2 sin2 2222 g xg xxx 当时 2 x 0 2 x 11 sin2 sin2 22 g xg xxx 得 函数在上的解析式为 g x 0 1 sin2 0 22 1 sin2 22 xx g x xx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 某单位招聘面试 每次从试题库随机调用一道试题 若调用的是类型试题 则使A 用后 该试题回库 并增补一道类试题和一道类型试题入 库 此次调题工作结束 若AB 调用 的是类型试题 则使用后该试题回库 此次调题工作结束 试题库中现共有B 7 道nm 试题 其中有道类型试题和道类型试题 以表示两次调题工作完成后 nAmBX 试 题库中类试题的数量 A 求的概率 2Xn 设 求的分布列和均值 数学期望 mn X 解析 I 表示两次调题均为类型试题 概率为2Xn A 1 2 nn mnmn 时 每次调用的是类型试题的概率为mn A 1 2 p 随机变量可取X 1 2n nn 2 1 1 4 P Xnp 1 1 2 1 2 P Xnpp 2 1 2 4 P Xnp Xn1n 2n P 1 4 1 2 1 4 111 1 2 1 424 EXnnnn 答 的概率为2Xn 1 2 nn mnmn 求的均值为X1n 18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平面图形如图 4 所示 其中是矩形 111 ABB AC C 11 BBC C 1 2 4BCBB 2ABAC 现将该平面图形分别沿和折叠 使与所在平 1111 5ABAC BC 11 BCABC 111 ABC 面都 与平面垂直 再分别连接 得到如图 2 所示的空间图形 对此空间图 11 BBC C 111 AA BA CA 形解答 下列问题 8 证明 求的长 1 AABC 1 AA 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1 ABCA 解析 I 取的中点为点 连接 11 BC BC 1 O O 1111 AO OO AO AO 则 面面面ABACAOBC ABC 11 BBC CAO 11 BBC C 同理 面 得 共面 11 AO 11 BBC C 1111 AOAOA O A O 又面 11 OOBC OOAOO BC 111 AOO AAABC 延长到 使 得 11 AOD 1 O DOA 11 O D OAAD OO 面面面面 1 OOBC 111 A BC 11 BBC C 1 OO 111 A BC AD 111 A BC 2222 1 4 2 1 5AAADDA 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11 AOBC AOBCAOA 1 ABCA 在中 11 Rt OO A 2222 1111 422 5A OOOAO 在中 1 Rt OAA 222 11 1 1 5 cos 25 AOAOAA AOA AOAO 9 得 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1 ABCA 5 5 19 本小题满分13 分 K 设 1 0 x x f xaeb a ae I 求在上的最小值 f x 0 II 设曲线在点的切线方程为 求的值 yf x 2 2 f 3 2 yx a b 解析 I 设 则 1 x te t 2 2 22 111a t yatbya atatat 当时 在上是增函数1a 0y 1 yatb at 1t 得 当时 的最小值为1 0 tx f x 1 ab a 当时 01a 1 2yatbb at 当且仅当时 的最小值为 1 1 ln x attexa a f x 2b II 11 xx xx f xaebfxae aeae 由题意得 2 22 2 2 12 2 33 3 131 2 2 22 faeba aee f aeb ae 20 本小题满分 13 分 如图 分别是椭圆 12 0 0 FcF c 22 22 1 0 xy Cab ab 的左 右焦点 过点作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点 1 FxP 过点作直线的垂线交直线于点 2 F 2 PF 2 a x c Q I 若点的坐标为 求椭圆的方程 Q 4 4 C II 证明 直线与椭圆只有一个交点 PQC 10 解析 I 点代入得 11 0 Pc yy 22 22 1 xy ab 2 1 b y a 2 12 0 40 1 4 b a PFQF ccc 又 2 4 a c 222 0 cab a b c 由 得 既椭圆的方程为2 1 3acb C 22 1 43 xy II 设 则 2 2 a Qy c 2 2 1222 0 0 12 b y a PFQFya acc c c 得 2 2 2 PQ b a c a k aa c c 2 222 2 22 222 2 22 2 1 b x xyb a ybxy aba b bx a 过点与椭圆相切的直线斜率PC xcPQ c kyk a 得 直线与椭圆只有一个交点 PQC 21 本小题满分 13 分 数列满足 n x 2 11 0 nnn xxxxc nN I 证明 数列是单调递减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n x0c II 求的取值范围 使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 c n x 解析 I 必要条件 当时 数列是单调递减数列0c 2 1nnnn xxxcx n x 充分条件 数列是单调递减数列 n x 22 12111 0 xxxxccx 得 数列是单调递减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n x0c II 由 I 得 0C 当时 不合题意0c 1 0 n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