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承插式支模架施工工法_第1页
新型承插式支模架施工工法_第2页
新型承插式支模架施工工法_第3页
新型承插式支模架施工工法_第4页
新型承插式支模架施工工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型承插式支模架施工工法新型承插式支模架施工工法 1 前言前言 由于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 楼板内支模体系一般都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撑体系 在结构 荷载作用下 容易出现下滑而导致混凝土结构成型尺寸出现偏差 且扣件紧固比较麻烦 杆件间距不好控制 通过与湖南金峰金属构件有限公司合作之后 决定在中铁建设集团长 沙分公司万科城项目部推广新型支模体系 金湘峰 承插型盘扣式管件合一支模体系 该产品已通过在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检测中心进行的多项节点试验 2 工法特点工法特点 2 1 安全稳定 结构牢固 承插型盘扣式管件合一支模系统力学性能好 具有足够的 力学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 其抗下滑力是碗扣式的 2 倍 是扣件式的 10 倍 工作安全可靠 2 2 操作简单 提高功效 施工时工人仅需要一把铁锤就可以完成装拆 即将降低了 劳动强度 又节省了装拆时间 节点连接无框度 有自锁能力 装拆灵活 简单快捷 工 人容易掌握 2 3 功能多 便于管理 一键连接式可完全替代各种传统支撑系统 可满足工程施工 的各种技术要求 无配件丢 失 损耗 易于现场管理 2 4 成本低 节约资金 以单位平米造价计算可比扣件式脚手架节约 50 左右的成本 3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3 1 建筑模板工程 包括路桥施工 隧道施工 铁路施工 的支撑 3 2 高低楼房建筑用的内墙支撑和船舶修造业的内外脚手架 3 3 装修工程和建筑安装工程等高处作业工作平台 2 4 建筑施工单位流动工棚等 4 工艺原理工艺原理 4 1 一套完整的承插型盘扣式管件合一支模架由底托 立杆 横杆和可调顶杆组成 4 1 1 底托 位于立杆底部 当施工地面不够凭证式 防止立杆下沉并将上不荷载分 算传递至地面 4 1 2 立杆 以 Q235 钢管做主结构 在一定长度的钢管上每隔一定距离焊接上一个 锥扣式插座 底部带五七筒连接杆 4 1 3 横杆 以 Q235 钢管做主结构 在钢管两端焊接锥扣式插头而成 4 1 4 可调顶杆 可调顶杆由丝杆和承插型锥扣盘组成 根据具体施工需要 丝杆上 可能需加装一个或两个承插型锥扣盘 在丝杆距端部 5cm 处焊接一个承插型锥扣式插头 用横杆连接一个整体 控制主立杆端部之上的自由度 使整个内支撑架形成一个几何不变 体 避免立杆自由度多大带来的不安全的问题 4 1 5 斜支撑 在遇到高大支模时需要加装的一种起加固作用的纵向支撑装置 4 1 6 水平支撑 以 Q235 钢管做主结构 起加固作用的横向斜杆 横向杆件与立杆的固定形式是由锥扣式插头和锥扣式插座连接而成 安装方便 架体接头处连接紧固 可调顶托调至设计标高 顶托与梁板主龙骨通过锥扣式插头和锥扣式插座连接牢固 5 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5 1 施工条件 5 1 1 楼面强度满足施工设计强度要求 5 1 2 楼面放线工作已经完成 5 1 3 材料堆放到位 并应尽量散放 避免局部集中荷载过大 5 1 4 外架防护到位 保证楼层周边的安全防护高度满足施工要求 5 1 5 根据施工方案对工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使工人都熟悉施工工艺及在施工中应 注意的问题 5 2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 放纵横向控制主线 放置纵向扫地杆 自角部起依次向两 边竖 第 1 根 立杆 底端与纵向扫地杆连接固定后 装设横向扫地杆并也与立杆固定 固定立杆底端前 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 随即装设第一步纵横向横杆 校正立杆垂直和 横杆水平后插紧连接处的插座 按上一步要求依次向前延伸搭设 直至整层支模架体搭设 完毕 5 3 具体操作步骤 5 3 1 基础处理 先把楼面清理干净 放线到位 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能上 人上材料 严禁过早上材料造成楼面表层混凝土质量破坏 5 3 2 扫地杆放置 根据架体搭设平面布置图 将扫地杆分布放置到搭设位置 便于立杆搭设后及时将扫地杆固定到位 保证架体的初步稳定性 5 3 3 架体搭设 先按照架体搭设平面布置图分布放置立杆下面的模板垫块 然 后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 第 1 根 立杆 底端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 装设横向 扫地杆并也与立杆固定 固定立杆底端前 应吊线确保立杆垂直 确定立杆垂直 扫 地杆水平后 随即装设第一步纵横向横杆 校正立杆垂直和横杆水平后插紧连接处的 插座 扫地杆距地高度不大于 200mm 扫地杆和纵横水平杆的锥扣式插头必须与立杆的 锥扣式插座连接牢固 不得有未插到位 松动和漏插的现象 对局部水平杆及扫地杆 的长度不满足立杆间距的 可配合扣件将横杆与立杆紧固连接 5 3 4 顶托校正 在立杆 扫地杆和纵 横向水平杆搭设到位后 按照方案要求 在立杆顶部放置可调顶托 通过调整顶托使主龙骨钢管的标高达到设计标高 放置主 龙骨 保证主龙骨钢管两端的锥扣式插头与立杆的锥扣式插座连接牢固 并保证主龙 骨水平后在主龙骨上放置次龙骨方木或方钢 5 3 5 架体验收 对支模架体进行验收 保证锥扣式插座处全都连接紧固 扫地 杆的设置 立杆及横杆的间距满足交底要求 顶托的标高满足设计标高要求 1 梁高 600mm 梁底模 侧模均用 15 厚木胶板 底模 侧模用 60 80mm 方木做 次龙骨 梁侧模竖肋用 60 80mm 方木 间距 400mm 底模次龙骨沿梁方向通长布置 梁 底模采用 48 3 0 1000mm 钢管做主龙骨 间距 1000mm 主龙骨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支撑 间距 1000 1000mm 支撑钢管下垫 200 200 15 木板 上顶 U 托 梁底采用步步紧卡紧 间距 600mm 2 梁高 600mm 梁底 侧模均用 15 厚木胶板 底模 侧模用 60 80mm 方木做次龙 骨 梁侧模竖肋用 60 80mm 方木 间距 300mm 在梁高的 1 2 处采用 12 对拉螺栓拉结 水 平间距 600mm 底模次龙骨沿梁方向通长布置 梁底模采用 48 3 0mm 1000mm 钢管做主 龙骨 间距 1000mm 主龙骨支撑体系采用钢管支撑 间距 1000 1000mm 支撑钢管下垫 200 200 15 木板 上顶 U 托 梁底采用步步紧卡紧 间距 600mm 梁高大于 800 时 梁底 加设一根立杆 间距 600mm 3 顶板模板用 15 厚木胶板 跨度 3000mm 次龙骨用 40 60 3mm 方钢 间距 300mm 跨度 3000mm 次龙骨采用 60 80 木方 间距 300 板的四周均用 60 80 木方顶角 铺 放主次楞时 尽量利用木胶板的纵向强度 跨度 4m 时按照千分之一起拱 只是中间部分 起拱 四周不起 木胶板模板直接拼缝 保证拼缝严密 板面平整 标高准确 木胶板与 柱子 硬顶 首层地面应夯实 并垫通长脚手板 楼层地面立支柱前也应垫通长脚手板 采用多层支架支模时 支柱应垂直 上下层支柱应在同一竖向中心线上 从边跨一侧开始 安排 先安第一排支柱 再安第二排支柱 依次逐排安装 同时安装主龙骨 支柱与龙骨 间距 根据楼板混凝土重量与施工荷载大小确定支柱间距为 1000 1000mm 扫地杆距地 200mm 距扫地杆 1800mm 处加设一道横 纵向横杆 首层层高为 5 5m 时 距扫地杆 1 6m 设置第一道横 纵向横杆 向上每隔 1 5m 设置一道 共设置 4 道纵 横横杆 最上层一 道纵横水平杆距板顶距离不得大于 80cm U 托外伸长度不得大于 30cm 楼梯模板采用 15 厚木胶板 48 3 0 钢管做主龙骨 间距 1200mm 60 80mm 方木 做次龙骨 间距 200mm 6 6 材料材料 6 6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 6 1 执行标准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JGJ 162 2008162 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002 6 2 工程技术 质保资料做到与实体同步 及时 准确 完整 符合规范及评定标准 的要求 7 7 安全措施安全措施 7 1 模板上架设的电线和使用的电动工具 应采用 36v 的低压电源或采用专用电箱配 漏电保护器 7 2 高空作业时 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内 不得掉落 严禁放在模板或脚 手架上 7 3 高空作业人员严禁攀登模板或脚手架等上下 也不得在高空的墙顶 独立梁及其 模板等上面行走 7 4 模板的预留孔洞等处 应加盖设置安全平网 7 5 装拆模板时 上下应有人接应 随拆随运走 并应把活动部件固定牢固 严禁堆 放在脚手架上和抛落 7 6 装拆模板时 必须采用稳固的登高工具 高度超过 3 5m 时 必须搭设脚手架 装 拆施工时 除操做人员外 下面不得站人 高空作业时 操作人员应挂上安全带 7 7 安装墙 柱模板时 应随时支撑固定 防止倾覆 7 8 预拼装模板的安装 应边就位 边校正 边安设连接件 并加设临时支撑稳固 7 9 预拼装模板垂直吊运时 应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 水平吊运时应设四个吊点 7 10 拆除承重模板时 应先设立临时支撑 防止突然整体坍落 8 8 环保措施环保措施 8 1 进场前做好员工环保教育 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8 2 加强机械管理 改进施工工艺 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 噪声控制符合国家标准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8 3 废旧 淘汰模板的处置 现场按模板损坏程度及大小分别设置回收场地 实现分类 管理 并做出标识 施工现场无垃圾任意堆放现象 废弃模板定时由废旧木材回收单位清 理 损毁较轻或烂边的大块模板将每边切除 150mm 以便再次周转使用或用于二次结构零 星小型构件使用 9 9 经济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 9 1 因为不用扣件连接 大大简化了施工工艺 降低了劳动强度 又节省了装拆时间 装拆时间比碗扣式缩短 2 倍 比扣件式缩短 4 倍 9 2 节点连接无框度 有自锁能力 装拆灵活 简单快捷 工人容易掌握 搭设 拆 除工作效率比碗扣型多功能脚手架高 3 倍左右 能省工 省力 省时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