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狼牙山五壮士.doc_第1页
圆狼牙山五壮士.doc_第2页
圆狼牙山五壮士.doc_第3页
圆狼牙山五壮士.doc_第4页
圆狼牙山五壮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狼牙山五壮士学习目标1课前自学课文, 能正确读出“寇、葛、吼、抡、绷、崎、岖、尸、斩、嗖”的读音。能正确读写 “龙王庙、长葛、吼叫、进犯、转移、掩护、任务、崎岖、尸体、坠落、雹子、仇恨、眺望、豪迈、满腔怒火、横七竖八、斩钉截铁、居高临下、粉身碎骨、昂首挺胸、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等词语。 2.、 在认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将课文读正确,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将课文读流利。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指导,学生要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3、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教育。5、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习重点: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上,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教育。学习难点: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评价方案1、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学生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100%的学生读准词语读音,100%的学生听写相关词语。2、目标2朗读课文,第一课是解决正确流利的目标。通过指名读字词、小组结合读课文,使大部分的学生达到读的正确、通顺、流利。第二课时在深入读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由读、教师范读、读悟结合、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大部分的学生能读出感情。教师监督、学生互背,使大部分学生能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3、目标3让学生交流、补充、教师点拨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目标4让学生画句、朗读、讨论、交流、展示、教师指导的方式使大部分的学生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教育。5、目标5指名发言、教师观察,使大部分的学生能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疑难问题(不理解的词句)教师准备带有重点词句的相关课件教学预设:第一课时一、引入课文,激发兴趣谁听过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他们都叫什么名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听“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二、范读课文,初识文意老师范读,学生听、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三、学生自学生字、词1.按生字表记准字音,记清字形。2.通读课文,结合课文理解新词词义。不理解的查字典解决。3.按下面的提纲给课文分段。(投影打出)(1)接受任务。(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3)把敌人引上绝路。(4)顶峰歼敌。(5)英勇跳崖。四、检查掌握情况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字音。如“悬”(xun)、晋(jn)。2.字形:说说哪个易错。如:“悬”上半部是“县”,里面两横。注意区分:“寇”与“冠”、“晋”与“普”、“尸”与“户”。3.词义:提出不理解的,大家讨论,查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斩钉截铁:斩,砍;截,割断;形容说话做事果断不犹豫。晋察冀:晋,山西简称。察,察哈尔地区。冀,河北简称。4.指名读课文,按提纲说分段。五、读熟课文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预习检测1、展示词语师: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大家积累了哪些词语,掌握了哪些词语呢?请展示给同学们。生:说出自己积累的词语。生:写出自己掌握的词语。指名演板,查找错误,订正错误。2、说说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师:导入同学们,通过预习和搜集资料,你对这篇课文有哪些了解?请说出自己的想法。生:各抒己见。二、默读课文,理清顺序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师:教师加以指导,学生概括能力太差。生:用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每一自然段的内容。师:将意思相同的内容合并为一部分。生: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第二自然段为第二部分 第三自然段为第三部分第四、五自然段为第四部分第六至九自然段为第五部分生:记叙的顺序可概括为: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三、重点品读,感受形象师:找出自己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生:句子相同的学生,相互交流。师:结合实际情况加以引导。重点指导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的句子。抓住典型语句让学生反复朗读,说出五壮士的英雄形象。 生:英勇顽强 勇于牺牲 仇恨敌人 忠于党和人民师:根据实际情况,重点指导顶峰歼敌的朗读、背诵。生:以填空形式试背。五位壮士屹立在( ),眺望着( )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 )”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 ),像( ),第一个( )。战士们也( ),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 )的口号声:“( )”“(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 )的声音!这声音( ),( )。四、回顾内容,领悟方法。师出示填空:课文按 记叙。可以通过 、 、 多种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点与中心思想的内容 ,其余内容 。有多个人物时既 ,又 。师:根据学生实际,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说出一些表达方法。生:朗读句子。板书设计: 狼牙山五壮士 接受任务(略写) 痛击敌人(详写) 引上绝路(略写) 顶峰歼敌(详写) 跳下悬崖(详写)23难忘的一课学习目标1课前自学课文, 能正确读出“闽、诸”的读音。能正确读出 “停泊、港口、真挚、崇高、敬意、统治、准许、礼堂、浓厚”等词语。 2.、 在认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将课文读正确,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将课文读流利。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指导,学生要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5、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习重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学习难点: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评价方案1、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学生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100%的学生读准词语读音,100%的学生听写相关词语。2、目标2朗读课文,第一课是解决正确流利的目标。通过指名读字词、小组结合读课文,使大部分的学生达到读的正确、通顺、流利。第二课时在深入读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由读、教师范读、读悟结合、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大部分的学生能读出感情。教师监督、学生互背,使大部分学生能背诵第三、四自然段。3、目标3让学生交流、补充、教师点拨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目标4让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教师指导的方式使大部分的学生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5、目标5指名发言、教师观察,使大部分的学生能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疑难问题(不理解的词句)教师准备带有重点词句的相关课件教学预设:第一课时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引入课文 审题:难忘的一课。设问: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二、检查自学情况1.字音:指名拼读,直读生字,注意纠正。2.字形:说说易错的字,易错的地方。如:“葛”注意笔顺,与“蔼”区别。“崇”与“祟”的区别。3.词义:结合课文理解。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5.指名读课文,回答刚才的问题。说一说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船员在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上了一节令他终生难忘的语文课。)二、 品读课文,领悟感情请同学们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那么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你划出来,并读一读。读讲第一次出现 1.指名读出这句话出现的地方。 2.问:老师是怎样写的?(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是怎样体会的?说明什么?“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自然段),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读讲第二次出现1.自己朗读第二次出现的地方。2.问: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重点理解:“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4.“我”这时有什么的感受?(感动)5.进行感情朗读训练。按刚才学法学习第三次出现1.指名读。2.思考:“我”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激动”?3.“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4.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问:“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5.朗读训练。四、朗读全文,总结提高1.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中心思想)(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为了突出中心。) 3.朗读三次出现的“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所在的句子,体会思想感情。五、总结深化“一国两制”的政策使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作业设计:课内:抄写词语、组词、理解课文后填空课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我是中国人一笔一画地写,一遍一遍地读(火热真挚)我爱中国大声整齐继续更起劲(很有感情)原来都是日本伟人现在都是中国伟人(眼睛湿润)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谊24最后一分钟教学目标1课前自学课文, 能正确读出“叩、刹、硝、髓、铸”的读音。能正确读出 “叩问、旗帜、旗杆、脊梁、刹那、硝烟、骨髓、伤痕、痛苦、礼炮、扎根、”等词语。 2.、 在认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将课文读正确,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将课文读流利。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老师加以指导,学生要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5、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是个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评价方案1、目标1字词的学习,课堂上通过学生读词、读文的方式进行了解和重点指导,要求100%的学生读准词语读音。2、目标2朗读课文,第一课是解决正确流利的目标。通过指名读字词、小组结合读课文,使大部分的学生达到读的正确、通顺、流利。第二课时在深入读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由读、教师范读、读悟结合、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大部分的学生能读出感情。3、目标3让学生交流、补充、教师点拨的方式大部分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4、目标4让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教师指导的方式使大部分的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5、目标5指名发言、教师观察,使大部分的学生能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疑难问题(不理解的词句)教师准备带有重点词句的相关课件教学预设: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1997年7月1日.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最后一分钟.初读感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讨论交流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相互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体会诗歌内容读第1节,想一想: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读第4节,想一想:“第一朵紫荆”是什么?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急切、盼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总结升华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布置作业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回顾拓展七学习目标1.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2.通过习作和口语交际,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3.进一步提高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课前准备整理本组学习过程中收集的资料,阅读一两篇课外读物.第一、二课时习作谈话导入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民族的耻辱历史、侵略者们的残虐暴行、人民的沉重苦难、烈士们的光辉事迹,把一幕幕鲜活的、触动人心的中国近代史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想同学们和我一样,很想把读书后的感受写下来,是这样吧?明确要求请同学们默读习作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出示要求:读懂文章内容;写出读后感受;引用相关资料.读悟写作方法转自由读例文圆明园的毁灭,用不同符号画出哪些是课文中的内容,哪些是作者的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