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2010年高一地理 《6.4 城市化》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_第1页
河南焦作2010年高一地理 《6.4 城市化》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_第2页
河南焦作2010年高一地理 《6.4 城市化》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_第3页
河南焦作2010年高一地理 《6.4 城市化》教案 人教大纲版必修下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6 46 4 城市化城市化 目标 1 理解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2 了解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3 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特点和原因 重点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 特点和原因 难点 分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教法 列表对比法 综合分析法 课时 1 板书 一 含义 1 概念 农村 城市 农村 城市 2 意义 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 城市化可以缩小城乡差距 3 标志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城市用地规模扩 大 二 进程 阶段水平速度表现 18 世纪中期 1750 年 前 很低 1 2 缓慢 18 世纪中期 20 世纪初 期 居中 1900 1 3 3 加速小城镇发展迅速 大城市发展缓慢 20 世纪后 尤其是二 战后 很高 1990 4 1 迅猛大城市发展迅速 小城镇发展缓慢 大城市发 展速度远远超过小城镇 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规模不断扩大 开始出现特大城市 开始出 现城市群和城市带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三 差异 内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起步早 18 世纪中期 晚 二战后 速度慢快 水平高 70 低 33 阶段后期 逆城市化 前期 城市化 人口迁移地区转变 2 评价较合理 不合理 畸形城市化 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复习提问 以煤矿 石油 铁矿为基础建立了哪些矿业城市 各举两例说明 城市的三沿线分布是指城市分布的哪三种类型 作为政治中心而新建的外国首都主要有哪几个 靠军事原因建立起来的军事城市主要有哪一个 靠宗教原因建立起来的宗教城市主要有哪几个 2 导入新课 前两堂我们主要学习了城市区位因素知识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城市化知识 城市化 知识包括 6 4 和 6 5 两节课文 这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 6 4 节 城市化 二 学生自学 三 检查自学 1 含义 概念 意义 标志 2 进程 水平 速度 表现 3 差异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四 教师精讲 1 含义 概念 城市化的概念体现了城市的两个发展过程 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体现了城市由 小到大的发展过程 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体现了城市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这两种 城市化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 意义 城市化水平体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包含两方面内容 即城市化水平既可以体现社会 发展水平又可以体现经济发展水平 原因 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经济发展水平是因为城 市化和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双向关系 即城市发展可以带动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 某区 域的经济发展又可以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社会发展水平是因为城市 化可以缩小城乡差距 使城乡居民之间在劳动方式 生活方式 人均收入 文化教育和价 值观念等方面逐渐趋向同化 表现 城市化水平高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就高 城市化水 平低 社会经济发展水就低 标志 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有主要三方面 即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城市 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 前两个标志与城市人口有关 第三个标志与城市用地有关 而且 在三个标志中 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 标志 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用地规模则可以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 2 进程 18 世纪中期 1750 年 前 由于世界经济水平非常落后 因此城市化水平很 低 城市化速度非常缓慢 这主要表现在从城市起源到 1750 年之前 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 3 当中 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只发展到 1 2 几乎等于没有发展 18 世纪中期 20 世纪初期 由于欧美各国相继实现了产业革命 世界城市化 水平开始提高 城市化速度开始加速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说明这个事实 数据 在 19 世 纪的 100 年里 世界人口数量增加了 70 而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增加了 340 即城市人口 增长速度是总人口增长速度的 5 倍左右 1900 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由第一阶段的 1 2 增 加到 13 3 表现 小城镇发展迅速 大城市发展缓慢 开始出现少数大城市 如英国 伦敦 美国纽约 印度加尔格达 我国上海等 20 世纪后 尤其是二战后 世界城市化的水平 速度 规模 范围均达到 空前程度 因此城市化水平很高 城市化速度非常迅猛 我们也可以从两方面说明这个事 实 数据 读图 6 17 对城市人口来说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数量都在增加 这 说明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在迅速增加 对农村人口来说 发展中国家的数量在增加 发达国 家的数量却在减少 这说明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比发展中国家高 从总体上而言 世 界城市人口比重在不断上升 到 1990 年上升到了 41 表现 大城市发展迅速 小城镇 发展缓慢 大城市发展远远超过小城镇 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规模不断扩大 开始出现 特大城市 包括 100 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和 1000 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 美国纽约 墨西哥 墨西哥城 巴西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 日本东京 我国上海等 开始出现城市群和城市带 如美国三大城市带 日本太平洋沿岸 德国鲁尔区 我国长江沿岸等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 扩大 读图 6 18 通过对比三幅小图可以看出 上海市的用地规模在迅速扩大 3 差异 起步 发达国家早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于 18 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 相对较早 主要原因 是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以英国为例 课文中列举了三个世界之最和两个城市人 口比重数据 即 工业化最早 城市化最早 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最早 1851 年 1800 年城市人口比重达到 20 19 世纪末期城市人口比重达到 75 发展中国家晚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于二战后 比发达国家要晚得多 二战前 发展中国家由于受发达国家的殖民统治 经济水平非常落后 因此城市化水平很低 城市 化速度很慢 二战后 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独立 经济开始迅速发展 因此城市化也相应 开始起步 速度 比较 目前 发达国家城市化速度慢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主要原因是发 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 借鉴了发达国家的一些城市化经验 表现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年增长率高达 4 68 1950 1960 年 这种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的最高速度 1975 年 发展中国家的城 市人口数量开始超过发达国家 目前 世界城市人口有 60 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水平 发达国家高 原因 工业革命尤其是新技术革命 大大提高了发达国家的农业劳 动生产率 使大量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大量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表现 读图 6 19 日本 美国 英国 法国 荷兰 加拿大六个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在 1990 年 均超过了 75 有的甚至达到 90 看课文 发达国家在 1925 年前后城市化达到高潮 到 20 世纪 70 年代 城市人口比重平均达到 70 左右 发展中国家低 原因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虽然速度很快 但是由于起步晚 发 展时间短 因此城市化水平还很低 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表现 1990 年发展中国家的 城市人口比重平均只有 33 我国目前的城市人口比重更低 仅 30 左右 比发展中国家的 平均水平还低 4 阶段 发达国家后期阶段 逆城市化 出现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 发展时间长 水 平高 目前已经进入了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城市发展的典型特点是出现逆城市化 如英国 美国 西欧各国 日本 北欧各国先后发生了逆城市化现象 表现 大量城市人口向农 村迁移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中小城镇迅速发展 农村人口数量增加 原因 长期的城 市化使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出现一系列城市化问题 如环境质量下降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 差 就业困难等 人们为了追求高质量的生活 便向环境较优越的小城镇和农村迁移 发展中国家前期阶段 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 发展时间短 水平低 目前仍然处于城市化的前期阶段 城市发展的特点仍然表现为正常的城市化 即大量农村 人口向城市迁移 大量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这与发达国家后期阶段的逆城市化形成 了鲜明的对比 评价 发达国家好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比较合理 合理性主要表现 在两方面 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大中小城市的发展程度相协调 发展中国家差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并不合理 不合理性主要 表现在畸形城市化 畸形城市化的含义主要有两方面 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与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提高 并不是由于社会经 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而相应产生的 而主要是因为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人口增长过快 农 村劳动力过剩等不良原因造成的 也就是说其城市化水平远远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少数发展中国家大中小城市的发展程度不相 协调 因为这些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发展过快 中小城市发展十分缓慢 人口过度集中 于少数几个大城市 如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集中了全国 16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