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祝县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按照新一轮新农村试点建设规划提出的“一年抓建设、两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四年上台阶”目标,今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继续坚持“试点先行、点面结合、量力而行、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以5个市级试点村为重点,15个县级试点村为补充,以试点项目为平台,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不断加大试点建设投入,在增收产业培育、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村容村貌整治、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农村建设进展良好。现将今年以来全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总结如下:一、新农村建设总体情况今年以来,我县紧紧抓住国家支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时机,以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为主线,以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为突破口,持续做大做强高原夏菜、人参果、红提葡萄、食用菌和草畜五大产业,着力构建产业发展、基础配套、科技服务和政策支持四大体系,呈现出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大幅增长、特色农业效益大幅增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的发展态势,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今年预计全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83元,比上年增长12%,为“十一五”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一)围绕增效增收目标,调结构扩规模,努力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今年特色农业生产基地达到29.5万亩,其中高原绿色蔬菜8万亩,较上年增加11.4%,千亩以上的绿色蔬菜示范村发展到21个,示范面积6.2万亩,全年累计生产各类大田蔬菜1.52亿公斤,实现产值2.65亿元,平均亩产值3307元;建立马铃薯生产基地7.5万亩,其中推广全膜垄作栽培5.5万亩,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点12个;优质油菜生产面积达到6万亩,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29.79万亩,示范推广大田节水新技术3万亩;新建日光温室2110.3亩,建成示范点10个,其中50亩以上连片示范点9个,全县日光温室规模达到1.28万亩,预计可生产各类果蔬产品3650万公斤,实现产值1.17亿元;粮、经比例由上年的52.1:47.9调整为49.5:50.5,特色农业占到种植业总产值的77%左右。当年新建养畜暖棚1700亩,全县养畜暖棚规模达到1.92万座,舍饲规模养殖户发展到1.1万户,养殖示范村、养殖小区达到73个。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6.31万头、出栏4.1万头、出栏率34.1%,羊养殖量达到131.84万只、出栏43.25万只、出栏率48.8%,预计实现畜牧业增加值2.13亿元。(二)围绕农村基本建设,抓项目强筋骨,不断夯实农牧区发展基础。牢固树立“基础优先”理念,以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涉农项目为载体,坚持整合投入抓基础,有效推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今年开工建设岔华段河道治理、松山牧草节水灌溉工程、人畜饮水、日光温室管道配套等水利工程,衬砌干渠、斗渠75km,铺设管道165公里,田间配套0.5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3万亩,改善和恢复灌溉面积0.5万亩,新增梯田0.3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0.5万亩;解决了1万人的饮水困难,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47%。二是加快草原生态建设步伐。结合退牧还草工程建设,完成草原承包到户150万亩,全县累计建成草原围栏455万亩,完成草原补播改良135万亩,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草原退化的局面逐步得到遏制。三是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完成35千伏输变电工程四项,新建改造线路25.13公里,10千伏线路41.98公里,0.4千伏线路3.22公里,新建改造配变13台/2556千伏安。新争取的农网改造升级项目于11月底全面开工建设,明年中旬完工,农网工程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优化了全县电网结构,提高区域电网供电能力。四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新建通达、通畅工程公路12条76.4公里,通乡油路88.15公里,旅游专线公路13.1公里。积极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争取天祝县客运中心建设项目,项目可行性报告已通过评审。(三)围绕群众居住条件,建新房抓整治,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以60周年县庆为契机,结合省上危旧房改造项目,积极整合易地搬迁、游牧民定居、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残疾人建房、农村沼气、整村推进等项目,按照居民区布局统一化、住宅外观民族化、内部现代化、居住舒适化、民族特色化和零散户向连片区集中、地质灾害区向连片区集中、低洼处住户向连片区集中、50户以上的村庄集中改造的“四化五集中”要求,制定下发了天祝县国道及景区景点沿线农村住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实施方案,加大道路沿线、重点村镇住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力度,截止目前,全县共改造完成2750户,占计划任务3000户的91.7%,其中在国道沿线华藏寺、打柴沟、石门、安远、抓喜秀龙5个乡镇集中改造682户,累计整合投入资金1046.1万元。充分调动农牧民群众自己投入的积极性,鼓励有条件的群众进行标准化小康住宅建设,年内新建和改造小康住宅1071户。以“一池三改”为重点,争取农村户用沼气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沼气建设项目,规划投资1404.89万元,将户用沼气池与改圈、改厨、改厕同步实施,浇注沼气池1960户,完成“三改”1500户,发放太阳灶856台、放节柴灶1438台,在节约能源的同时,有效地方便了群众生活。(四)围绕惠民政策落实,增投入强措施,努力激发新农村建设发展活力。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民族政策优惠,受益程度和范围进一步扩大,今年全县共落实国家支农惠农补贴19项7140.29万元。为加快增收步伐,进一步加大投入支持力度,县上出关于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特色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若干扶持政策的意见,重点支持发展高原夏菜、人参果、红提葡萄、食用菌、马铃薯和以规模舍饲养殖为主的特色畜牧业,止目前落实各项扶持资金3405.5万元,其中县财政注入农村妇女创业小额担保基金1520万元,已放贷4456户1.449亿元,落实旱作农业马铃薯籽种专项补助266万元,落实草畜产业发展资金204.33万元,安排特色农业专项基金105万元。同时,在特色农产品销售、产品认证、宣传推介及信贷、保险、土地流转等方面也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这些激励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牧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为农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围绕农村民生事业,抓统筹促协调,努力构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牧民创业就业做为解决民生问题的总抓手,以设施农业、旱作农业新技术普及培训为重点,长年坚持开展培训,全年共培训农牧民12.3万余人(次),骨干培训9509人(次),有效提升了农牧业的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建立能长期固定吸纳务工人员的劳务输出基地53个,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25万人,其中有组织输转3.2万人,开展劳务技能培训0.35万人次,全年创劳务收入4.37亿元。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县职教中心共招生规模达到844人。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牧民15.52万人,参合率达到95.2%。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农村患者1708人次,发放救助金272.2万元,代缴参合金1432人4.3万元。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目前全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92229人,参保率为89%,农村60岁以上人员养老金发放率达100%。着力提高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完成赛什斯镇、西大滩乡中心卫生院和15所村卫生室建设,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新机制初步形成,全县农村计划生育率达95.28%,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至5.11。完成县城“雪炭工程”体育馆和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并配备相应的文化设备,新建农家书屋100个,建立了7个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分站和172个行政村村级服务点,基本实现了全县农村信息化工程服务网络全覆盖。 二、试点村建设情况在今年的试点建设中,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乡村两级和试点村群众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县上采取“谁干得好支持谁”的以奖代补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各试点村的建设积极性。在补助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各项目村在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围绕试点村年度建设规划,通过筹措预拨启动资金、群众自筹、银行贷款、材料赊欠、垫付工程款和义务工投劳等办法,加快项目建设进度,10月底前各试点村全部完成建设项目。止目前5个市级试点村共完成投资4301.7万元,其中整合资金2125.6万元、群众自筹2176.1万元,县上预拨配套资金30万元。累计建成养殖小区8个,新建养殖暖棚367座;新建日光温室185 座;建成饲草料基地 4160 亩、种植高原夏菜5000亩;新建改建小康住宅建设476户,发展沼气户450户,改厨改厕80户;新建改建村委会 2个、休闲广场1 处;自来水入户 200户,建设村组道路和巷道修整硬化 5.2公里。(一)华藏寺镇红大村。红大村作为我县易地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试点村之一,该村以易地搬迁项目为依托,通过建设村民集中区、发展设施农业产业区、渠路电讯和村级公益设施综合配套、村容村貌美化亮化等为重点的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初具雏形。今年以来,新建成日光温室 105 座,种植大田无公害蔬菜3000多亩,发展舍饲规模养殖户56户,养殖规模达3400多头只,预计今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000元,较去年增加350元;硬化道路3.3公里,完成棚区机耕道修建8公里,绿化主干道1.84公里;完成日光温室区管道、渠道灌溉和排洪工程以及住宅区人饮工程,铺设人饮管道10公里,修建防洪堤1.84公里,建成三位一体沼气池260座;新修建住宅100套,平整居民区场地500亩,建成占地1.6万平方米的中心广场一处。截止目前,完成总投资821.85万元,其中国投资金487.85万元、群众自筹334万元。通过建设,一是该村以日光温室、高原夏菜为主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累计建成日光温室210多座,年种植大田无公害蔬菜3000多亩,建成养殖小区3个,年可新增产值800多万元,极大的提高了群众收入。二是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大力配套实施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农村电网、小型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使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而且使农民生活习惯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三是群众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围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配套完成学校、村委会、卫生所建设,积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使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群众生活条件逐步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二)华藏寺镇周家窑村。华藏寺镇周家窑村地处庄浪河下游,金强河北岸,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交通通讯便利。是我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镇民营企业和规模养殖重点村之一,今年结合新农村试点建设,该村又被列入全县村容村貌整治及农村危旧房改造试点项目村,通过集中改造和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极大变化。目前,该村已完成新农村住宅改造、改建195户;完成400户自来水入户工程,新打抗旱机井3眼;修建渠道2.3公里,防洪坝2公里,疏通河道1.5公里;砼硬化村组道路2公里,建设完成167.76平方米的村委会,新建沼气池260座,修建田间道1.5公里;累计建成日光温室121座,舍饲暖棚67座,建成养殖小区2个;种植高原无公害蔬菜5000亩,推广示范防雹网789亩。今年该村农牧民收入预计达到3100元,较上年增加320元。止目前,该村已累计整合投入资金1354.7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354.7万元,整合资金522.6万元,群众自筹772.1万元。通过今年的集中建设,一是农牧民收入待续增加。该村依托发展特色农业的相对优势,着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在发展大田蔬菜产业及果蔬日光温室等现代设施农业上做文章,推动特色农业向 “一村一品”为方向,使该村的种植业结构、比例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截止目前,该村累计建成果蔬日光温室300多座,种植大田无公害蔬菜达到5000多亩,年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极大的增加了农牧民群众的收入,成为了农牧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二是集中整治改善人居环境。结合国道沿线住宅改造及村容村貌整治项目对农村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综合实施改房、改路、改水、改厕、改圈、改院、改灶、改面貌、改观念,先后完成197户农宅改造,村容村貌逐步得到美化亮化。三是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该村两年来参合率均达到97%,2010年新农保参保率达到90%,切实解决了看病难、养老难的问题,完善了社会救助制度,促进了乡风村风文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三)炭山岭镇炭山岭村。炭山岭镇是我县唯一的以工矿贸易为主的工业重镇,同时又是我县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炭山岭村又是炭山岭镇集镇中心所在地,具有一定的区位、资源、商贸、物流和经济发展优势。近几年来,该村充分发挥当地优势,引导群众把主要发展方向放在工矿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和旅游服务业上,第三产业已逐步成为炭山岭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今年以来,该村整合易地搬迁、小城镇建设、整村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村镇道路建设等项目,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新农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截止目前,该村采取“上宅下店”和“旅游服务农家园”两种模式,在石界子河东建设旅游服务农家园式住宅65套,在河西建设二层上层住宅、下层商铺式住房72套,每套补助2.5万元,旅游服务农家园每套补助2万元的办法;采取修建河堤、填埋河滩等治理手段,整理开发多建设用地7亩;采取招商引资方式建设成炭山岭村农贸市场一处,新建和硬化河东公路 1.7 公里,并配套建设通电、通讯等基本设施。止目前,该村已累计整合投入资金1536万元,其中易地搬迁项目资金428 万元,整村推进项目资金72万元,道路专项投资190万元,群众自筹560万元。该村在新农村建设中,一是规划超前科学。聘请有一定资质的规划编制机构,先后编制完成了炭山岭镇总体规划和炭山岭镇控制性详细规划,把新农村建设同小城镇建设进行统一规划,有机结合,使镇区与新农村融合为一体,形成新的集镇中心区域,使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两步进行,同步发展。有力地批准了新农村建设的层次和水平。二是项目整合有力。镇上加大项目整合力度,把新农村建设项目、易地搬迁项目、农村危旧房改造、整村推进、河东公路建设、集贸市场建设等项目整合在一起,统筹规划、整体建设,充分运用项目资金带动民间资金搞建设,既解决了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又促进了新农村建设。三是把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为解决好群众的后顾之忧,使群众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充分考虑炭山岭村三产主导这个实际,在河西新村重点发展商贸流通业和工矿服务业,在河东新村重点建设马牙雪山旅游服务区,有力地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四)抓喜秀龙乡红圪塔村。该村作为我县新牧区试点村,今年以来,重点实施了以农牧户藏式大门、围墙、厕所改造为重点的特色民居改善工程和以优质牧草种植、暖棚育肥养殖、畜种改良为重点的草畜产业建设。今年改造完成牧民住宅藏式改造66户;争取电视村村通工程项目,全村群众都能收看到近40套电视节目;以野牦牛杂交改良和欧拉种羊引进、藏系羊改良为重点,调改良牲畜2000 头只,育肥羔羊2600只,新修和改造畜棚46座,种植优质牧草1000亩,天然草地进行补播2000亩,全村封育草原面积达到12万亩;金代公路完成路基整修工程,并列入明年全县通乡油路建设计划。今年该村累计投入资金130万元,其中整合项目投入60万元,群众自筹30万元。该村在新牧区建设中,始终坚持把富民增收、生态建设和人居条件作为重要抓手,着力提升牧民生活质量。一是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成功开展了野牦牛杂交改良工作和欧拉种羊引进、藏系羊改良工作,引导农牧民群众饲养优良种畜,优化了畜群结构,提高了单畜产值和畜群整体效益,为牧业增效、牧民增收拓宽了渠道。二是加大草原综合治理力度,通过围栏建设和禁休牧改良退化草地,基本实现了草原围栏化,使牧草得以修养生息,载畜能力显著提高。三是大力发展舍饲养殖,转变畜牧生产方式。全村累计建成养殖暖棚246座,养殖规模达到2.1万头只,年出栏规模达到0.72万头只,年人均收入达到3200元。四是努力改善居住环境。通过藏式住宅改造,集中建成了一批藏式特色明显、采暖保暖良好、人居畜圈分离、改厨改厕配套、坚固安全实用、定居放牧两便的牧区小康住宅,牧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五)松山镇黑马圈河村。今年完成小康住宅新建和改建56户(包括藏式大门、院墙、厕所改造);新建畜种改良站2座;建成以甜燕麦为主的饲草料基地1160亩;改造养畜暖棚20 座;建成移动通信塔一座;发放电视卫星接收器66套;修建沼气池60户,修建卫生间(旱厕)80户,土炕和地炕改造62户,安装普及电暖48台(套)。累计完成投资460万元,其中整合项目投入200万元。该村立足于草原退化、草畜矛盾日益突出的实际,把建设六化一率家庭牧场做为新牧区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坚持走草原承包、种草养畜、品种改良、暖棚舍饲”四位一体的生态畜牧业发展路子,做大做强白牦牛、高山细毛羊产业,使该村畜牧业发展迈上了依靠科技、良性发展轨道。目前,该村户均建成1座以上养殖暖棚,大小畜饲养量达到1.84万头只,其中白牦牛养殖量达到0.52万头,围栏封育和改良治理草原12万亩,建成优质牧草种植基地0.8万亩,仔畜成活率提高到97%以上,出栏率提高到35%以上,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到3300元。尤其在小康住宅建设上,因地制宜地采用庭廊封闭、藏式装修、地炕取暖、客居分设等形式,使建造的房屋既经济适用又符合藏民族生产生活习惯,有力地改善了牧民居住条件。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县做为贫困县、山区县和民族县,自然条件严酷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落后、产业发展规模小水平低、县域经济实力不足、地域村情复杂多样、农牧户家庭条件参差不齐,新农村建设较其他县区面临着更多的困难。一是发展条件仍然较差。试点村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防灾能力弱,增收产业发展乏力、农牧民增收困难、农村环境面貌整治难度大等问题比较突出,试点建设进程缓慢。二是农牧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今年5个市级试点村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26002800元左右,虽较全县平均水平高300500元左右,但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产业规模小、增长幅度小,科技含量低、生产效益低,增收渠道有限、发展空间有限,是制约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三是试点建设投入不足。各试点村均无集体经济积累,群众自身投入能力有限,因无新农村建设项目支撑,市级补助不到位,致使县级财政配套资金无法落实,资金缺口大,原计划项目已全部完成。但资金无法 落实,给项目村实施项目造成极大的被动局面,导致群众情绪不稳定,干部压力大。四是村容村貌改善难度大。受地理环境、经济条件限制和传统生产生活习惯影响,各试点村很难像凉州、民勤等县区那样对农户住宅区进行集中规划,建设标准统一、整齐划一、综合配套服务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或中心村,只能依山随地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新建和改造,公共设施难以配套,村容村貌三天整治、两天复原,“室内现代化、户外脏乱差”的现象较为普遍。五是群众主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是引导,群众是主体,但由于部分群众认识不到位,在新农村建设中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四、明年工作打算一是继续按照天祝县20092012年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大试点村建设力度,多渠道整合资金,着力抓好水电路气房综合配套建设和农村环境面貌综合整治。二是认真总结经验,寻找差距,宣传并推广外地成功经验和做法,拓宽新农村建设思路,抓试点带全局,力求点上见成效、面上有提升、试点有特色。三是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各种行之有效的支农政策,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四是围绕城乡一体化目标,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统筹各方力量,努力争取和实施一批农业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项目,助推新农村建设。测量是工程的眼睛,要求精确零失误,测量中一个数字的差错,一条界限的改动,就可以导致实际工作中不可估量的损失customer qualification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borrower for the loan person, determine whether you meet the loan conditions (standard specification for details of the conditions the fifth chapter 5.1 loans and borrower conditions). 3. agree loan person decides to accept, according to interviews . First,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head office, branches and risk management, operational management should be strengthened on the Bank personal loan monitoring, inspection, management and guidance. Second, related personnel irregularities, according to qilu bank credits operational responsi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for implementation and the qilu bank employee violations of regulations dealing with regulations and other relevan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41T29192025土地储备计划编制指南
- 高考演练政治试卷及答案
- 污水处理知识培训小结课件
- 2025北京体科所考试真题及答案
- 口腔运动训练-洞察与解读
- 污水处理环保知识培训课件
- 污水处理微生物知识培训课件
- 医疗美容咨询师培训考试题
- 铁路客服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兽药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学美育(AIGC版微课版)》课件 项目二 绘画之美
- .新课7 必修第一册Unit4 Loo.king good,feeling good (词汇+课文)(译林版2020)(解析版)2025年初升高英语无忧衔接(通.用版)
- 复发转移性宫颈癌诊疗指南(2025版)解读课件
- 检验科质量标准手册
- 安全注射标准WST856-2025学习解读课件
- 工业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测试试卷及答案
- 急诊科多发创伤抢救流程指南
- 国企食堂承包服务方案(3篇)
- T-CAV 016-2025 T-CAS 1049-2025 二代测序法在灭活疫苗候选株筛选应用的技术要求
- 造林工技师、高级技师参考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