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模拟试题(二)_第1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模拟试题(二)_第2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模拟试题(二)_第3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模拟试题(二)_第4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精品复习资料 模拟试题(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1 美国学者斯科特 登在 控制国家 西方宪政的历史 中写道 社会的全盘 重建是必要的 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 美 国的政治发展 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 相反 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 并完善这种遗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B 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 C 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 议会 负责 D 美 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3 1989 年 美国国会通过 反亵渎国旗法 将焚烧国旗定为非法 布什政府对此 表示支持 可仅仅隔了数小时 国会大厦门口就有人开始焚烧国旗 数月后 联邦最高法 院宣布 反亵渎国旗法 因违宪而作废 裁决书中竟然宣称 美国国旗代表的权力之一 就是焚烧它的权利 这说明了 A 联邦最高法院部分法官可能缺乏爱国精神 B 联邦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审查权 C 美国政府及国会与最高法院缺乏沟通 D 国会通过的法律必须通过联邦法院批准才能生效 解析 本题实际考查美国的政治体制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联邦最高法院具有最高 司法权 故 B 项的说法正确 法官的做法符合宪法规定 与爱国无关 故 A 项错误 C 项 的说法错误 国会和法院之间属于互相制衡的关系 法院只能对违宪法律进行裁决 不能 否定所有的国会立法 故 D 项错误 2 答案 B 4 1851 年 正当伦敦世博会召开 宣布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正以雷霆万钧之力重塑欧 洲乃至全球经济和社会形态时 已经有人在解剖它的病灶 预备提前宣判它的死刑了 该 事件是指 A 马克思发表 共产党宣言 B 卢梭发表了 社会契约论 C 在中国兴起太平天国运动 D 在法国发生巴黎公社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 19 世纪中期世界主要思想潮流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 1851 年 预备提前宣判它 资本主义 的死刑 和所学史实可知 此事件应该指的是 1848 年 2 月马克思发表 共产党宣言 它宣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无产阶级革命推 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开始成为一种社会思潮 而且迅速蔓延 所以正确选项是 A 项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中世界的欧洲 上帝和教会主宰了一切 文艺复兴猛烈 抨击教会独裁统治 提倡人文主义 第一次对这种认识形成了重大冲击 故选 B 项 答案 B 7 有人说哥伦布的抱负和思想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 也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 时代的兴起 以下最能反映 中世纪的衰落 的根本表现是 A 美洲的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 美洲的发现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C 美洲的发现冲击了西欧教会的威信 3 D 美洲的发现有利于不同文化的汇合和民族融合 解析 把握关键词 根本表现 可判断应选择生产力 经济方面的内容 即 B 项 答案 B 8 有人说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追求的是 物质财富 而郑和下西洋则追求 精神财 富 如果把二者结合在一起 就称得上完美的航行了 对这句话的错误理解是 A 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是一种掠夺 B 郑和下西洋是宣扬国威的政治行为 C 强调两次航行都顺应了历史潮流 D 指出了两次航行的弊端 解析 郑和下西洋重点在于宣扬国威 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因此 C 项错误 答案 C A 14 世纪 B 15 世纪 C 16 世纪 D 17 世纪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 16 世纪是西班牙 葡萄牙的崛起时期 荷兰在 17 世纪建立了商业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 所以正确选项是 D 项 答案 D 11 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 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 不赞同 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 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 但必须等待统治 者对申诉的回应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 并被用于压迫和 奴役人民时 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4 B 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 两人对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 前者蔑视公民权利 后者主张 主权在民 解析 两人都属于启蒙运动的代表 两人都倡导自由 但康德主张不能推翻妨碍自由 的统治者 只能通过申诉方式获得 而卢梭则主张把妨碍自由 剥夺人民权利的统治者推 倒 由此可以看出 两人获得自由方式的主张不同 答案 B 12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 1857 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 气革命 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引发了电子革 命 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 由此证明 A 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 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力学理论 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 1863 年赫胥黎发表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创立 人猿同祖论 否定 上帝造人说 故 B 项符合材料所述时间及意义 答案 B 14 19 世纪中叶 达尔文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 第一次 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 发展作出了唯物的 规律性的解释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 传播进化论 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 5 A 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 B 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C 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 开始了民主 科学对民众的启蒙 答案 D 16 关于下列四幅图片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都是在民族危亡的背景下发生的 B 都是为了救亡图存 6 C 都体现了求民主 反专制的进步潮流 D 最终都没能挽救民族危机 解析 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 体现不出反专制 求民主的特点 洪秀全建立的太 平天国也不是民主政权 故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17 晚清人李慈铭在 越缦堂日记 中有这样一段话 二十七日戊子记 闻圆明 园为夷人劫掠后 奸民乘之 攘夺余物 至挽车以运之 上方珍秘 散无孑遗 以下各项 中 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 李慈铭否定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B 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C 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料 D 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19 上海 申报 的一则新闻报道中写道 赣匪因石城兴国失守 知残局不能再支 朱 毛彭等股约八万放弃云都 瑞金老巢西窜 这份报道应该发布于 A 国民大革命时期 B 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被迫进行长征 该事件应该是 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这时期又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时期 故选 B 项 答案 B 20 中共中央军委会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 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 是 占领 7 新安镇 台儿庄 临沂等地 从北面威胁徐州 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 台儿庄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 占领新安镇 台儿庄 临沂 威胁徐州 等关键信息 这些 地点都位于淮海战役的作战区域之内 答案 C 21 右图是漫画作品 修墙 这堵墙上的文字是 封建专制制度 有一位头戴顶戴花 翎 留着长辫的官员把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 西方先进技术 粘在墙上 并说 这样修 补好 就安全了 这幅漫画揭示的是 A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B 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C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D 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由漫画及题干信息可知 清朝官员企图用西方先进科技来 挽救封建专制统治 实际是在揭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答案 B 22 下表为 1943 年关内与东北地区重要工业品产量比较表 它反映出的实质是 A 东北煤 铁等资源丰富 8 B 东北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C 国民政府大力扶持下 东北工业呈现良好态势 D 日本掠夺性开发 东北殖民地经济的特征日渐显露 解析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 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在抗日战 争时期 日本在东北掠夺战略物资的比重明显高于关内 体现出日本在战争时期以战养战 的方针 答案 D 24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 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并不是人权与 自由的启蒙意识 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是指 A 明末清初的 工商皆本 意识 B 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 C 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 主张 D 新文化运动的 民主与科学 思想 解析 萧功秦认为 由于民族危机而激发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明末清初的 工 商皆本 意识与题目中的民族危机无关 故排除 A 项 B C D 三项都与民族危机有关 魏源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出现于鸦片战争时期 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 主张出现 在 19 世纪 60 年代 新文化运动的 民主与科学 思想出现在 1915 年以后 故 B 项符合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 答案 B 25 在 黑暗的中国 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火炬 如同窃来天火的 普罗米修斯 9 率先在一片荒原上披荆斩棘地开出一条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对以上评价当之无愧的人 材料一 哥伦布认为 是上帝给了他独一无二的天恩 让他去完成托付给他的使命 他 所做的一切都是上帝安排的 林壁属 哥伦布西航思想的形成 南非黑人大主教图图 他在一九八四年的一次集会上说 白人传教士刚到非洲时 他们手里有 圣经 我们黑人手里有土地 传教士说 让我们祈祷吧 于是我们闭目 祈祷 可是当我们睁开眼睛时 发现情况颠倒过来了 我们手里有了 圣经 而他们手里 有了土地 材料二 很少有领导人会像马丁 路德 Martin Luther 那样看上去不适宜承担革命领 导的任务 因为他的运动是在没有党派和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 他的力量来自于他几乎不 了解的一种集体的追随力量 然而 也很少有领导者能像他这样戏剧性地唤起人们的意识 或者像他这样对其所在时代的政治和宗教态度产生如此震撼性的影响 美 詹姆斯 麦格雷戈 伯恩斯 领袖 材料三 达尔文 物种起源 的问世 犹如一颗炸弹落在神学阵地的心脏 自然选择 的理论 给上帝分别创造万物的教义以沉重的打击 正如霍登 W Horton 所指出的那样 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 中古时代的大爬虫的地位 似乎比十字架的地位更重要 张秉伦 汪子春 进化论与神创论在中国的斗争 西方宗教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来 上帝和理性这两个最高的价值观念都通过新的理解 而发展出新的方向 开辟了新的天地 把人世的勤奋创业理解为上帝的召唤 曾有助于资 本主义精神的兴起 把学术工作理解为基督教的天职 也促进了西方近代人文教育与人文 学术的发展 余英时 内在超越之路 1 根据材料一说明宗教在世界近代史上为促进世界整体化起过什么作用 4 分 10 2 材料二中 他的运动 指什么 这一运动的原因有哪些 对西欧现代化起到了什么 作用 6 分 3 达尔文进化论冲击了教会宣扬的 神创说 除此之外 这一理论还产生了什么影 响 根据材料三说明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关系 6 分 解析 本题考查宗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 1 问 要从整体化角度回答宗教的 影 27 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主要表现为中国的近代化 它几乎涉及了近代史的各个领域 阅读 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挑战与开放 条约口岸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 作为强权政治的产物 它对中国的国家主 权构成了侵害 作为一个社会窗口 它又展示了西方近代化事物 杨天宏 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 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 1 条约口岸 的出现始于何时何事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 理由 6 分 材料二 危机与转化 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 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机空前严重 各地此伏彼起的人民 群众的反抗斗争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频繁活动 更使清朝统治者面临灭顶之灾的统治 危机 在形势的逼迫下 清朝政府不得不实行新政 筹备立宪 由此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 11 应 也促使士绅群体向近代化迈出了艰难的步履 贺跃夫 晚清士绅与中国的近代化 中山大学学报 社科版 1993 年第 3 期 2 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概括传统社会中的人群走向近代化的主要环境因素 6 分 材料三 探索与认识 辛亥革命后 民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 实业救国 的口号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 的影响 一种观点认为 实业救国 是直接对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我国民族危机而提出 的 其主流是积极 进步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实业救国 只 是一种幻想 既振兴 不了实业 更不可能救国 3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请结合史实选择适当的角度进行评述 5 分 观点二 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化的特殊产物 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起点和重心 理由 通 商口岸是中国与世界发展潮流的结合点 是中国近代文化与教育事业的中心 便利了西方 思想文化和科技的传入 有利于中国了解世界 上海 广州 天津 武汉等近代中国重要 商业与工业城市均为通商口岸 构成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商口岸刺激了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孕育了中国近代新兴社会阶层 推动了城市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 形成与发展 观点三 略 综合材料观点即可 理由 略 综合观点一 二即可 2 环境因素 民族危机严重 民主革命兴起 清末 新政 和 预备立宪 近代工 业化大生产和其他近代化事业的推动 大众传播媒介 近代教育等 3 同意第一种观点 评述 实业救国 是直接针对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我国民族危 12 机提出的 实业救国 口号的提出 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有助于促进中 华民族的觉醒 实业救国 论不仅表现为理论宣传和创办实业的活动 而且在多次反帝 爱国活动中以各种各样的斗争形式表现出来 如近代史上一再发生的 抵制洋货 使用国 货 运动就是一种典型的表现形式 在 实业救国 热潮的推动下 中国涌现出许多倡导 实业发展的团体和有较大影响的人物 如张謇 周学熙等 他们乐于投资新式工业 使民 族工业在一战期间出现了 短暂的春天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无产阶级队伍壮 大起来 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渡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准备了阶级基础 实业救国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有幻想的成分 这自然也是事实 但绝 不是主流 同意第二种观点 评述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 治 实业救国 只能是空谈 虽然艰难地办起了若干新式工业 但并没有改变中国贫穷 屈辱的面貌 中国民族工业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虽然它 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革命要求 但同时又不能不依赖和妥协于 对方 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