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地理 实战演练专题系列二 宇宙中的地球(2)_第1页
2012高考地理 实战演练专题系列二 宇宙中的地球(2)_第2页
2012高考地理 实战演练专题系列二 宇宙中的地球(2)_第3页
2012高考地理 实战演练专题系列二 宇宙中的地球(2)_第4页
2012高考地理 实战演练专题系列二 宇宙中的地球(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 读右图 回答 20 21 题 1 若该图表示某一天两个不同地方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 则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一定位于低纬地区 B m 可能昼短夜长 C n 可能位于低纬地区 D n 一定昼短夜长 解析 读图可知 m n 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均为 70 且昼夜不 等长 据此推测两地距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 20 并分居 于直射点的两侧 而且该日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上 再根据 m 的昼比 n 更长些 推测 m 一定 位于直射点所在半球的较高纬度地区 故判定 m 地应该昼长夜短 n 地有可能位于低纬地 区 故选 C 答案 C 2 若该图表示某一地点两个不同日期的太阳高度日变化图 则可以判定 A m n 日期可能相差半年 B 该地 m 日的昼长一定等于 n 日的夜长 C 从 m 到 n 该地一定昼逐渐变短 D m 不可能是国庆节 解析 由该地两个不同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70 推测该地一定位于南北纬 23 5 之 间 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速度可以判定 10 月 1 号太阳大约直射在南纬 2 附近 此时该 地正午太阳高度数值在 84 5 90 之间 故判定日期 m 或 n 都不可能是国庆节 故选 D 答案 D 假定在北极点放置一个傅科摆 初始时摆沿 90 w 和 90 E 线摆动如下图 完成 10 11 题 70 12 地方时 太阳高度 nm 用心 爱心 专心 2 3 三个小时以后此摆的摆动动方向是 A 沿 45 E 135 W 摆动 B 沿 45 W 135 E 摆动 C 沿 90 E 90 w 摆动 D 沿 O 180 经线摆动 答案 A 解析 地球自转角速度是每小时 15 度 经历三小时 地球自西向东转过 45 度 则傅科摆 向西转过 45 度 4 下图是傅科摆所证明的地理现象 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 阴影部分为堆积物 的 情况正确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D 解析 傅科摆证明地球自转现象 地球自转产生地砖偏向力 导致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 左岸堆积 而南半球反之 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完成 12 13 题 5 图中 A 点通过地心对应的地面上的点此日的日出地方时为 A 4 时 30 分 B 5 时 30 分 C 6 时 30 分 D 7 时 30 分 答案 D 解析 据图看得出 A 点所在纬线昼弧和夜弧比例计算得 A 点夜长 9 小时 则通过地心与其 对应的点昼长为 9 小时 日出时间则为 7 30 6 假设 A 点东西两侧日期不同 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 0 时 30 分 B 1 时 30 分 C 22 时 30 分 D 23 时 30 分 答案 A 解析 A 点所在经线为两日期分界线 而且不是零点时刻所在经线 则理论上必为 180 度 经线 图中得知 A 点昼长 15 小时 且在晨线上 则为日出时间 即 4 30 则东经 120 度经 线地方时为 0 30 即北京时间为 0 30 下图中 a 表示纬线 EF 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 读图回答 14 16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3 7 若 E 的地方时为 8 时 30 分 则纬线 a 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 北半球 4 月 B 北半球 8 月 C 南半球 2 月 D 南半球 5 月 答案 D 解析 E 点在晨昏线上 时间为 8 时 30 分 则该时间为日出时间 由此推出 E 点昼长为 7 小时 昼长少于 12 小时 说明太阳直射点不在该半球 假设 a 点为北半球 则太阳直射南 半球 时间应为 3 月 21 日之前至 9 月 23 日之后 同理 假设 a 点在南半球 则太阳直射北 半球 即日期应为 3 月 21 日之后至 9 月 23 日之前 四个选项中只有 D 符合 8 若 E F 两点重合时 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A 纬线 a 位于高纬度 B 纬线 a 位于中纬度 C 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D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答案 B 解析 E F 两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交点 当两交点重合 说明晨昏线和纬线刚好相切 交 点即为切点 这一情况只能出现在北回归线以北或者南回归线以南的高纬度地区 当该纬线 是回归线时 极圈内就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9 若 a 的纬度为 60 EF 之间的纬线距离约为 10000 千米 则该日 A 地球的公转速度为一年中最快 B 全球气压带 风带移至最北 C 我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D 北半球中纬度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答案 C 解析 E F 两点间隔 10000km 说明正好为赤道上昼长 距离 范围的一半 说明昼弧 夜弧 均为 180 左右 即日期为 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 太阳直射赤道 我国各地正午日影朝北 当然是正常的了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图 4 中的 MP MQ 为晨昏线 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 21 22 题 10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 20 S 60 E B 20 N 120 EC 20 S 0 D 20 N 180 答案 A 解析 MP MQ 为晨昏线 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表明 M 西经 120 所在经线为 0 点 南纬 70 以南出现了极昼 说明直射南纬 20 11 此日可能在 A 11 月 B 1 月 C 5 月 D 7 月 答案 B 解析 此日太阳直射南纬 20 接近南回归线 12 月 22 日 12 右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该日 P 点太阳高度变化情况的是 A A 线B B 线C C 线D D 线 答案 C 解析 P 点子夜太阳高度为 0 正午太阳高度大于 23 26 天宫一号 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 于 2011 年 9 月 29 日 21 时 16 分 3 秒在酒泉卫星 发射中心发射 结合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 5 6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5 13 当 天宫一号 升空时 太阳直射点位于 A a 和 c 之间 B b 和 a 之间 C d 和 e 之间 D e 和 f 之间 解析 从图中信息可知 长箭头为直射点日运动轨迹 表明地球自转方向与之相反 当太 阳直射点位于 a 时 为 12 月 22 日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bf 时 为 9 月 23 日 当太阳直射点 位于 e 时 为 6 月 22 日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cd 时 为 3 月 21 日 答案 B 14 天宫一号 成功发射时 与黄山不在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A 1 18 B 1 12 C 1 6 D 1 3 解析 天宫一号 成功发射时 此时 180 经线的地方时大约是 1 时 16 分 3 秒 则新的 一天约占全球的 1 18 用 1 时 16 分 3 秒除以 24 小时 答案 A 右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 点以西是东半球 点与 两点间的最 短距离约是 3330KM 回答 11 12 题 15 图中 点的经度和地方时是 A 160 E 和 6 00 B 20 W 和 6 00 用心 爱心 专心 6 C 20 W 和 18 00 D 160 E 和 18 00 解析 图中虚线是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的晨昏线 可以判断该晨昏线为晨线 越往北 昼越短 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 地方时为 6 点 其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也为 6 点 点以 西是东半球 表明 所在的经线为 160 E 位于赤道上 点与 两点间的最短距 离约是 3330KM 表明 与 经度差为 30 答案 A 16 图中 点的昼长约为 A 8 小时B 16 小时 C 6 小时D 12 小时 解析 位于晨线与 所在的经线的交点上 表明日出时刻为 8 点 昼长为 8 小时 答案 A 下图示意某日极昼圏 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圏 内的太阳高度分布 读图完成 19 20 题 17 此日 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A 1O0S B 20 S C 10 N D 20 N 解析 出现极昼的纬度数与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 从图中可以看出 北纬 70 及其以北出 现了极昼 因此太阳直射 20 N 答案 D 18 极昼圏以内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 A 部分地区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减 B 部分地区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增 C 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增 D 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减 解析 正午太阳高度是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的 因此极昼圈内的正午太阳高度是从极 昼圈上向极点递减 答案 D 下面是两城市 11 月至次年 1 月每月 20 日白昼时数表 据表回答 22 23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7 19 地 6 月 20 日的日出时刻约为当地地方时 A 3 50 B 5 30 C 6 42 D 9 34 解析 根据 地昼长 再结合所学知识 20 地区的昼长最大值为 13 时 13 分 说明该地 可能位于 20 S 附近 而 地位于 40 N 附近 地位于南半球 6 月 20 日昼短夜长 日出 应该在地方时 6 点钟之后 排除 A B 选项 另外该地纬度位于 20 S 昼长接近 12 小时 日出时刻应该在地方时 6 点左右 且在之后 选 C 答案 C 20 在这段时间内 每天 A 地比 地更先看到日出 B 地比 地的公转速度更快 C 地比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更小 D 地比 地昼长和夜长的差值更大 解析 根据上题可知 地比 地纬度更高 昼夜长短和变化幅度更大 答案 D 如右图所示 图中圆圈表示某条纬线 A 点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 据此回答 24 25 题 21 若 A 点的地理坐标为 80 N 150 W 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则国际标准时间为 A 2 时 B 6 时 C 18 时 D 22 时 解析 A 点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 表明 A 点所在的纬线圈出现极昼或极夜 若 A 点的 地理坐标为 80 N 150 W 且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则表明 80 N 及其以北出现极夜 150 W 的地方时为 12 时 答案 D 22 若 A 点的地理坐标为 70 N 30 E 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 B 点位于 80 N 纬线上 则 B 点太阳高度的最小值和北京市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 A 30 70 B 20 20 C 10 20 D 10 70 用心 爱心 专心 8 解析 A 点为晨昏圈与纬线圈的切点 表明 A 点所在的纬线圈出现极昼或极夜 若 A 点的 地理坐标为 70 N 30 E 且此时为北半球的夏半年 则表明 70 N 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30 E 的地方时为 0 时 则 B 点的最小太阳高度为 10 24 时的太阳高度 北京的正午太阳 高度为 90 40 20 70 答案 D 下表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 R 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H 的资料 R 2 小时 26 分24 小时0 小时5 小时 42 分 H43 26 46 52 23 26 46 52 23 当国际标准时间为 10 时 24 分时 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 则 地的地理坐标 可能为 A 42 26 N 156 E B 23 26 N 24 E C 20 S 24 E D 46 34 S 156 E 解析 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 为当地 12 点 则 的经度是 24 E 运用南北回 归线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 最大值为 90 最小值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等于该 地与冬至日的地理纬度的和 可以求得该地的纬度为 20 答案 C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据此回答 20 小题 24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北半球中纬度 B 北半球低纬度 C 南半球中纬度 D 南半球低纬度 解析 地球自转线速度特点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赤道自转线速度为 1670KM H 南北纬 60 的自转线速度大约是赤道的一半 837 KM H 由图中数值可知 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南 半球中纬度 答案 C 用心 爱心 专心 9 下图示意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的光照情况 虚线为晨昏线 读图回答 26 27 题 25 关于图示各点相对方向的判断 正确的是 A P 点位于 Q 点的东南 B Q 点位于 P 点的正西 C R 点位于 P 点的正东 D R 点位于 Q 点的西南 解析 图中虚线为晨昏线 R 为晨昏线与 70 S 的纬线圈的切点 PQ 到 R 的弧长相等 因 此 PQ 位于同一条纬线上 图中是以南极为中心地球自转俯视图 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因此选 B 答案 B 26 图示时刻 A R 点的地方时为 12 时 B P 点的地方时不到 6 时 C Q 点的地方时为 18 时 D Q 点的地方时较 R 点早 解析 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南极地区有极昼出现 因此图中的 70 S 及其以南地区出现 了极昼 R 点的地方时为 0 或 24 时 弧 PR 为晨线 P 点的地方时不到 6 点 弧 RQ 为昏线 Q 点的地方时大于 18 点 答案 B 下图所示为中国天气网某日天气预报的部分截图 据此完成 2 3 题 27 与图中所示信息最接近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立夏 D 冬至 解析 根据今日日出日落时间 可以求得我国昼长为 9 小时 59 分钟 小于 12 小时 表明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我国昼短于夜 为冬季 答案 D 28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 南半球 向北移动 B 北半球 向北移动 C 北半球 向南移动 D 南半球 向南移动 解析 今日与明日均昼短于夜 且明日昼长比今日要短 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往南移动 答案 D 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日照时数 以小时为单位 下 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8 9 题 29 成都和昆明的日照时数分别约为 A 1200 2000 B 1200 2400 C 1400 2400 D 1400 2000 答案 B 依据图中的等值线图和地形情况可以得出成都应当为 1200 昆明位于高原 应当 是 2400 故答案为 B 30 对于昆明与贵阳的日照时数产生的差异及其主要原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贵阳纬度高 太阳高度角小 故日照时数少 B 昆明地势高 空气稀薄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故日照时数多 C 昆明与贵阳的气候类型不同 且降水比贵阳少 故日照时数多 D 贵阳冬季受锋面影响降水多 故日照时数少 答案 D 贵阳与昆明纬度差别不大 而且都位于高原 故不是纬度和地势的因素 主要是 天气的原因 贵阳受到准静止锋的影响 冬季降水较多 日照时数少 故答案为 D 右图表示夏至日四地昼长时数和正午太阳高度 读图完成 28 30 题 31 图中标注有明显错误的一地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A 地 B 地 C 地 D 地 答案 D 此时为夏至日 昼长为 12 小时该地赤 道 它的正午太阳高度不会达到 90 故 D 错 32 当北京时间为 8 点 45 分时 地正好日出 则 地的地理坐标是 A 60 N 30 E B 45 S 30 W C 60 N 75 E D 13 S 75 W 答案 A 北京时间为 8 点 45 分 而 地日出时 间 12 昼长的二分之一 即 12 18 点 30 分 2 12 9 点 15 分 2 点 45 分 与北京时间相差 6 小时 相差 90 地的经度为 30 E 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53 26 53 26 90 当地纬度 23 26 可以求出当地纬度为 60 N 故答案为 A 3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地纬度相同 经度不同 B 除标注错误的一地外 其余三地一年之中均有太阳直射的机会 C 除该图所示以外 其余时间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均大于 地 D 每年大约有 9 个月时间 地的昼长大于夜长 答案 C 和 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但是昼长不同 如果同一个纬度 不同经度 昼夜长 短也应当相同 故 A 错 图中的 昼长时间为 18 5 小时 纬度比较高 不可能有直射的机 会 依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出 的纬度为 60 N 的纬度为 23 08 S 故 其余时间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都要大于 地 地在夏至日的时候昼夜平分 说明是赤道地 区 全年昼夜平分 故答案为 C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的经纬网 图中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 阴影为黑夜 此时在丙地正好可以 看到日落的景观 读图完成第 7 题 34 若此刻丙地是 17 30 此时有一架飞机从乙地取最短路径飞往甲地 行程用了 2 小时 用心 爱心 专心 12 30 分钟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飞机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 B 飞机先向东南后向东北飞 C 抵达甲地时 当地时间为当日 18 00 D 抵达甲地时 当地时间为当日 20 时 解析 沿最短距离飞行即沿大圆飞行 从乙到甲沿大圆飞行是先向西北 再向西南 起飞 时乙地和甲地的地方时分別是 乙 17 30 乙和丙在同一经线上 地方时一样 甲 15 30 西 一区 比乙 东一区慢 2 小时 飞了 2 小时 30 分 所以在甲的地方时上加上 2 小時 30 分即 得出 18 00 答案 C 右下图为 2011 年某地 1 6 月昼夜长短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 21 23 题 35 5 月 1 日 该地的黎明与黄昏分别为 A 0 时和 24 时左右 B 4 时和 20 时左右 C 3 时和 21 时整 D 4 时和 20 时整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5 月 1 日没有黑夜 因此选 A 答案 A 36 该地有可能位于 A 南非 B 日本 C 挪威 D 墨西哥 解析 四个国家中 只有挪威纬度较高 可能出现极昼 答案 C 37 9 月初 该地的白昼时长约为 A 12 小时 B 16 小时 C 20 小时 D 24 小时 解析 9 月初 该地的白昼应与 4 月中旬的白昼大致相同 因此选 B 用心 爱心 专心 13 答案 B 下图为晨昏线与某条经线的交点 M 的日移动轨迹表示图 读图回答 24 25 题 M 38 假设一日之内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不变 M 点日移动轨迹的实质是 A 赤道 B 某经线圈 C 某纬线圈 D 晨昏圈 解析 采用动态结合的方法看法 M 点的日移动轨迹 首先绘制出某日侧视光照图 如下图 静态思考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 不难发现晨昏线与每一条经线均相交 然后让晨昏线坚持不 动使地球转动起来 如以经线 1 为例 经线 1 会在两个小时后占据经线 2 的位置 再过两个 小时又会占据经线 3 的位置 以此类推 M 点日移动轨迹的实质就是晨昏圈 答案为 D 答案 D 39 若 M 点移动速度最快时 则该经线的地方时是 A 4 时 B 10 时 C 12 时 D 18 时 解析 关于 M 点移动速度的快慢 可笼统地视为上图中 相邻两条经线所夹晨昏线的弧长 大小 由于从经线 1 转到经线 2 再转到经线 3 所需时间相等 均为两小时 又由于经线 1 的地方时为 12 时 经线 4 的地方时为 18 时 经线 7 的地方时为 24 时 结合上述原理便会 用心 爱心 专心 14 发现从 12 时到 18 时 M 点移动的实际距离越来越大 因此速度越来越快 从 18 时到 24 时 M 点移动的实际距离越来越小 速度越来越慢 故地方时为 18 时 M 点移动速度最快 答案为 D 答案 D 图 5 甲为 某日某时刻等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 非阴影部分表示 m 日 阴影部分表示 m 1 日 图 5 乙为 该日 a 地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 10 题 图图 5 5 40 此时 与北京为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 A 多一半 B 一半 C 少一半 D 全部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a 地昼长为 12 小时 表明太阳直射赤道上 3 因为非阴影部分表示 m 日 阴影部分表示 m 1 日 因此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 180 即新的一天和旧的一天各占 一半 答案 B 二 综合题 41 读图甲完成下列各题 14 分 1 如果此刻 北京时间 为九点整 那么图甲中 A 地经度为 2 分 2 若某地的地方时为 11 点 40 分 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66 34 那么该地的地理坐标 可能是 4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15 3 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东半球范围的那一段中 且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为 A 小于 90 B 大于 90 C 等于 90 D 180 2 分 4 假设一飞机从美国某航空母舰 60 W 40N 起飞 每小时 1110 千米的速度向北匀 速飞行 计划沿经线绕地球一周 因故在杭州笕桥军用机场 29 8 N 降落 飞了 小时 取整数 2 分 5 图乙是图甲的极地投影图 请在图乙上画出夜半球及飞机的路径 用箭头表示 并 注明起飞处 E 和降落处 F 4 分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A 点的地方时为 18 点 所以 A 点的经度为 105 W 第二问是 在第一问 此刻 北京时间 为九点整 的前提下计算的 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为昼半球的 部分所跨经度为 75 E 向东到 105 W 属东半球范围只有 75 E 到 160 E 答案 1 105 W 2 160 E 46 52 N 160 E 0 3 A 4 11 5 如图乙 42 比较下面四幅图 注 乙 丙 丁三图中 阴影区为黑夜 回答问题 12 分 1 各图的晨线分别是 甲 经线 乙 弧 丙 弧 丁 弧 4 分 2 一年之中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的日子是 在地球上 晨昏线移动 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2 分 3 赤道上晨昏线相距经度 度 理论上地球白昼和黑夜范围相等 但由于大气散射 太阳光线的结果 地球上 天亮 的范围实际上比黑暗的范围 2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16 4 这四幅图中 北半球昼大于夜的图是 2 分 5 甲图中北京是 月 日 时 丙图中北京是 月 日 时 2 分 解析 第 1 题 由甲图知春分日经线与晨昏线重合 阴影部分为 3 月 21 日 非阴影部分 为 3 月 22 日 所以甲图 60 E 是 0 时 则 150 E 为 6 时为晨线 乙图晨线为 AC 弧 丙图 OA 为晨线 丁图 AB 为晨线 第 2 题 春 秋分时晨昏线和经线重合 晨昏线移动方向和地 球自转方向相反 第 3 题 由于散射作用 实际昼半球大于夜半球 第 4 题 甲图昼夜平 分 乙图南半球昼长夜短 丙图北半球昼长夜短 丁图北半球昼长夜短 第 5 题 甲图中 60 E 为 0 时 则北京为 3 月 22 日 4 时 丙图中 75 E 为 6 月 22 日 12 时 则北京为 6 月 22 日 15 时 答案 1 150 E AC OA AB 2 春分 秋分 相反 3 180 大 4 丙 丁 5 3 22 4 6 22 15 43 读图 图甲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照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12 分 1 根据已知条件在图甲中作 标 出 3 分 用字母 P 标出太阳直射点位置 用虚线表示南北回归线 用虚线表示南北极圈 2 根据图甲 在图乙中画出 3 分 晨昏线 用斜线标出夜半球 用点 Q 在图中标出太阳直射点 3 根据图甲回答 该日昼长达一年最长的地区是 2 分 此时洛杉矶的气候特点是 2 分 此时全球有 大于 小于 等于 1 2 的地区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 2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17 答案 33 1 P 点应该标在 135 E 和北回归线交点上 2 略 3 北半球 炎热干燥 凉 爽干燥 大于 解析 北半球夏至日 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洛杉 矶为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据直射点 135 E 上为正午 12 点计算得北 京时间为 11 点 180 经线上地方时为 15 点 所以全球有大约 1 2 的地区与北京处于同一 日期 44 2012 届江苏省泰兴市高三期中调研考试 下图为世界经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