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12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12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12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12高中生物 4.1种群的特征同步练习2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第 1 1 节种群的特征节种群的特征 一 选择题 1 下列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A 一块水田里的全部水稻 水草 鱼 虾及其他生物 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C 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菌 D 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 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 2 A 具有出生 性别 年龄 死亡等特征 B 具有出生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等特征 那么 A B 的特征分别属于 A 物种的个体 一条鲤鱼 B 物种的个体 一个鲤鱼种群 C 种群 一条鲤鱼 D 种群 一个鲤鱼种群 3 下面图甲 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 如不考虑其他因素 种群甲和种群 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 衰退型和增长型 B 增长型和衰退型 C 稳定型和衰退型 D 稳定型和增长型 4 下列表示四种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其中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的是 5 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 出生率如图中 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 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A a B b C c D d 6 某中学生物科技小组对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进行调查 得到下列一组数据 2 样方 X1X2X3X4X5X6X7X8 种群密度 株 m2 37 1 5 2498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种群密度为 6 5 株 m2 B 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 C 用这种方法求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密度应完全相同 D 再重新选一次样方 所得结果与这次应相同 7 运用标志重捕法对动物进行野外调查 下列哪一个假设不符合要求 A 被标记的动物在种群中完全混合 B 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 与标记状况 年龄和性别无关 C 被标记的动物物种有明显的群聚现象 D 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 标记物不脱落 8 决定动物种群增长的两个重要因素是 A 出生率和食物供应 B 死亡率和迁入率 C 死亡率和种群占据的地域面积 D 出生率和迁入率 9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 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 2009 年 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 1 329 C 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 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 由于薇甘菊入侵 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10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 破坏了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该害虫 种群密度将 A 明显增加 B 明显减小 C 先增后减 D 相对稳定 二 非选择题 11 标志 记 重捕法 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 生存环境中 捕获一部分个体 M 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 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 根据重 捕中标记个体数 m 占总捕数 n 的比例 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N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 原一种主要害鼠 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 调查样方总面积为 2 hm2 1 hm2 10000 m2 随机布设 100 个鼠笼 放置 1 夜后 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 性别等 进行标记后放归 3 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捕获数 标记数 雌性个体雄性个体 3 只只数数 初 捕 32321418 重 捕 3641818 1 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 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 N 的计算 公式 2 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 hm2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 更难捕捉 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偏 3 综合两次捕获情况 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 为 4 在上述调查的同时 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 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 鼠 平均每 100 m2有 3 6 个洞口 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12 创新探究 试根据下图所示我国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回答 1 图形的左右两边大致对称 表明男女人数基本平衡 出现这一现象的自然生理原因是 2 图中 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3 图中 阶段表明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 原因是 参考答案 1 选 D 解析 种群强调的是一个区域 一个物种 全部个体 A 项明显不符 包含了多 种生物 B 项中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鱼 一般不会由一种鱼组成 C 项中一块朽木上的全部真 菌也不会是单一的真菌 D 项中指的是全部的棉蚜 故选 D 4 2 选 B 解析 出生 性别 年龄 死亡等特征是生物个体所具有的 是生物个体的生命 现象 出生率 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等特征是种群的特征 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 总体表现 3 B 4 选 A 解析 种群密度减小 即为衰退型的年龄组成 老年个体所占比例大而幼年个体 数目较少 5 C 6 A 7 C 8 选 D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 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四个参数是出生率 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其中出生率和迁入率是决定种群增长的变量 死亡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 群下降的变量 迁入和迁出不是最本质的 只有出生率和死亡率才是决定种群增长最重要 的参数 食物供应和领域大小不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 它们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起作 用 故选 D 9 选 C 解析 A 项 人口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说明在人口中老年人个体数多 属于衰 退型 此选项是关于年龄组成的描述 B 项 此选项描述 2009 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状况 出生率是种群数量特征 C 项 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 是由物种本身决定的 属于种群空 间的特征 D 项 此选项描述一种生物入侵导致另一物种的死亡状况 死亡率是种群的数 量特征 10 选 B 解析 考查种群的性别比例特征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用性 引诱剂能够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 破坏了害虫正常的性别比例 使很多雌虫个体不能完成 交配 从而使种群密度明显减小 11 解析 对于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可采用标志重捕法 其公式为种群数量 N 标志个体 数 重捕个体数 重捕标志数 答案 1 N Mn m 2 144 高 3 8 9 或 32 36 4 2 5 1 12 解析 此图是我国人口统计资料的年龄性别结构混合图 是一种复合式的统计直条图 它通过不同的直条长短分别代表男女性别每个年龄段 5 岁为一段 的人口数值 直条越长 代表这一年龄段的人口越多 如果从中间将此图分开 单看一边 则为男 或女 性的年龄 组成图 比较每一个年龄段中代表男女人口数值的直条长短可以发现 明暗直条基本相等 这要从人类性别决定方面着手考虑 人类属于 XY 型的性别决定方式 男性可以产生两种含 X 或 Y 染色体且数量大致相等的精子 女性只产生一种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 两种不同类 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机会相等 受精后 含 XY 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男性 含 XX 染 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女性 结果所生后代男女比例为 1 1 分析图中 所表示的年龄区间 内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随着年龄的减小 直条越来越长 表明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发展的 主要特点是增长型的 即出生率迅速增高 处在一个生育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