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第 7 7 讲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一 选择题 1 请君莫畏大炮子 百炮才闻几个死 我所畏者鸦片烟 杀人不计亿万千 不知吃 烟肠胃皆熬煎 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 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B 说明中国人民勇敢 不怕刀枪火炮 C 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 因吸烟 中国死亡亿万千人 2 1832 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派 阿美士德 号对上海进行侦察和测绘 鸦片战争后英 国通过一个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开放上海 该条约是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 3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 伟大的中国革命 中说 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 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 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的上述观 点 A 提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 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 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4 据统计 19 世纪 40 年代下半期 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 对英国 的贸易总额由 3 100 万元下降到 1 600 万元 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 93 艘下降到 70 艘 上 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广东人民抵制洋货 B 南京条约 开放五口通商 C 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 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5 2012 届广东潮州华侨中学高三第一次综合测试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 败的严峻性 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 作为中国的近代 与中世纪的分界线 是显而易见的 材料中的 它 是指 A 鸦片战争 B 中日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 D 抗日战争 6 雨果曾经说过 它汇集了一个民族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 这 是一个震撼人心的 尚不为人熟知的杰作 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亚 洲文明的倩影 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 奇迹现已不复存在 与哪次侵华战争有关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2012 届广东惠州博罗中学月考 罗荣渠在 现代化新论 一书中说 在此以后 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 生产 销售 金融各个领域 直接改变了原有的 小农 手工业生产方式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 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2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8 1887 年 黄遵宪花了 12 年的时间终于写成了 日本国志 但国内知道的人并不 多 若干年后 总理衙门章京袁昶痛心地对黄遵宪说 你的书如果早一点让大家看到 价值可以抵得二万万两银子 他说这番话应该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2012 届广东中山一中高三第二次统测 1896 年 李鸿章在德国 亲自前往俾斯麦 家乡 与赋闲在家的俾斯麦会谈 下列对这张历史照片的背景解读 最有可能正确的是 A 甲午战争以后 李鸿章出访德国购置军火 并拜访俾斯麦 学习强国之道 B 李鸿章签署 马关条约 后 为国人所不容 暂避欧洲 游历诸国 C 甲午战败后 李鸿章游历欧洲 为中国的戊戌变法寻找帮助 D 李鸿章为了推动德国参与俄国领导的 干涉还辽 亲自拜访俾斯麦 10 2012 届广东中山一中高三第二次统测 国史中会经常碰到 近代化 一词 百度 词条对此解释 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 政治上的民主化 法制化 经济上的 工业化 商品化 思想上的理性化 科学化 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立国之道 尚礼义不尚权谋 根本之图在人心 不在技艺 男练义和团 女练红 灯照 砍倒电线杆 扒了火车道 今为机器之世 多机器则强 少机器则弱 立宪政 体 取决公论 上下议院 实为行政之本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 B C D 11 列宁说 试问 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 这次遭到英国人 法国人 德国人 俄国人 日本人等疯狂镇压的暴动 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 盖掠夺政策的人 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 英国人 法国人 疯狂镇压 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中日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一部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 外国公使认为现任的山东巡抚人很好 不像他的 前任府台 老是同我们作对 从此任接手以后 我们的铁路已经扩长了好几百里 还肯把 潍县城外一块地方借给我们的军队做操场 这部小说可能以下列哪个事件作为背景 A 1842 年 南京条约 签订后 B 1860 年 北京条约 签订后 C 1895 年 马关条约 签订后 D 1901 年 辛丑条约 签订后 二 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 世纪中叶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 明治 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 兴办工业企业 19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 在各种因素 作用下 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 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 大陆政策 企图吞并中国 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 1887 年 参谋本部制定了 清国征 讨方略 日本一面扩军 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到中 朝活动 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 和中国辽东半岛 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 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沈予 日本大陆政策史 材料二 甲午前夕英国的阿摩士庄厂 将 世界最快 时速二十三海里的四千吨巡 洋舰 奉献给这位中国 宰相 英人知道李鸿章是内行 非买不可 鸿章也自知非买不 3 可 举朝只有一个行家 余子碌碌 众口铄金 他就买不成了 结果这条船被日本买去 就变成后来日本的 吉野 号 其后把我北洋舰队冲得落花流水者 即此姝也 快舰买不成了 至少快炮也该多买几尊吧 朝鲜局势吃紧 李鸿章循部下之请 要海 军衙门拨款 60 万 购快炮二十尊 以替代各主要舰艇上之慢炮 而户 海两处 竟一毛不 拔 李氏不得已 乃自海军日常粮饷给养之中 挤出 20 万两 聊购次等快炮 12 尊 以 平舰上官兵之积愤 唐德刚 晚清七十年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梁启超说 盖 19 世纪下半世纪以来 各国之战争 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 此观点适用于对中日甲午战争的分析 请具体说明理由 2 面对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的残酷现实 梁启超批判说中国是 以一人而敌一 国 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3 指出中日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和东北亚国际格局的影响 1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40 年 3 月 英国对华棉织品出口商 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 维卡在致英 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信中说 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 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 家所受的侮辱 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 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 完成两国 关系的改善 随着关系的改善 我们输出 棉织品 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摘自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二 下图是 19 世纪末一位爱国志士绘制的 时局图 材料三 瓦德西说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 皆无此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 之一 故瓜分一事 实为下策 请回答 1 根据所学知识 指出材料一中莫克 维卡所说的 当前局势 指什么 为什么 他认为 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2 材料二反映了中国社会面临怎样的现状 说明了什么 3 根据所学知识 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 故瓜分一事 实为下策 列强又采取 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 结果怎样 4 第第 8 8 讲讲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 一 选择题 1 2011 年广东肇庆一模文综 右图为 天朝田亩制度 书摘 从 有田同耕 有饭 同食 有衣同穿 有银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等语 可知太平天国的理想境地 是 A 共产与民主 B 共产与平等 C 平等与自由 D 民主与科学 2 2011 年山东济南调研 160 年前的南方民谣唱道 天字旗号飘得远 四方兄弟到 金田 四方兄弟到金田 斩龙除妖声震天 这说明 太平天国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 太平天国矛头直指清政府 太平天国的宣传 组织方式落后 斩龙除妖 体现了太平天国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 A B C D 3 孙中山曾自称为 洪秀全第二 并认为洪秀全为 反清英雄第一人 下列各项中 最能体现孙中山对洪秀全事业的继承和发展的是 A 从 天国 到民国 B 从 天朝田亩制度 到 平均地权 C 从宗教理论到三民主义 D 从推翻清王朝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 中国推翻专制以后应该走什么道路 开明专制化呢 还是民主政治 既然要 流血就干脆流一次血 不要再流第二次了 1906 年孙中山的演说 孙中山主张建立 A 议会民主政体 B 君主立宪政体 C 议会君主政体 D 君主专制政体 5 2011 年广东湛江一模文综 今年 2011 年 是辛亥革命爆发 100 周年 北京 南 京 武汉 广州 中山都想申请纪念活动主办权 其中南京的理由是 A 辛亥革命在南京爆发 B 在南京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C 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 并颁布 临时约法 D 三民主义在南京提出 6 2011 年海南单科 一般认为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其主要依据是 辛 亥革命 A 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 5 C 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 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7 2012 届广东梅岗中学高三第三次测试 20 世纪初期 中国某政府在建立时曾把下 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 东亚开化中华早 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国荣 光 锦绣河山普照 这个政府 揖美追欧 的表现有 实行三权分立 实行内阁责任制 实行 耕者有其田 鼓励发展工商业 A B C D 8 某宪法规定 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 举权 确立行政 立法 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主权属于全体人民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 完全照搬美国宪法 D 具有民主平等思想 9 有人认为 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 实为一部 帝王专制史 而现代的中华通 史 则是一部 民主政治史 从 过去 到 现代 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选项中的 A 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10 1913 年 某身着日式服装的革命党人途遇一老农 老农询问其国籍 某称 予中 华民国人也 老农 忽作惊状 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 当被告知亦为中华民国人 时 老农茫然惶然 连声说 我非革命党 我非中华民国人 这表明 A 国内民众的反日情绪强烈 B 革命党人处于不合法状态 C 辛亥革命对农村影响有限 D 农民阶级不支持辛亥革命 11 凤凰网 救赎中国 专题中 在叙述某一历史事件时 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 动荡了 第二部分 传播了 第三部分 愤怒了 第四部分 爆发了 该历史事件是 A 维新变法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2 五四精神反映了五四运动不同于此前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新意 一是启蒙与救 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 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 三是刻苦耐劳精神与进取创新精 神的统一 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的首要任务是 A 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 成就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 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 彻底地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二 非选择题 13 近代以来 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 其对中华文 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 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 剑桥中国晚清史 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两种说法 第一种将辛亥革命理解为 1911 年秋至 1912 年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 第二种把辛亥革命理解为 20 世纪社会革命中的 1900 1913 年阶段 请回答 1 第一种说法主要是从哪一方面审视辛亥革命 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 结合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革对第二种说法加以说明 3 运用上述视角认识五四运动的影响 6 14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若有人问五四运动的精神是什么 大概的答词必然是爱国救国 五四特有 的精神是 一 直接行动 二 牺牲的精神 陈独秀 材料二 五四运动有三种真精神 是学生牺牲的精神 是社会制裁的精神 是民族自 觉的精神 学生牺牲的精神万岁 社会制裁的精神万岁 民族自觉的精神万岁 罗家伦 材料三 我认为五四学人的精神中最重要的两点 是具有强烈民族主义诉求的爱国精 神和对自由民主的不懈追求 但在发扬爱国精神的时候应该谨防盲目排外的民族主义思潮 的出现 警惕狭隘的民族主义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大国 应该具有大国心 态 应当具有宽广发展的眼光 因此我们应当在不忘历史的基础上爱国 分清哪些是国外 对我国的敌视 哪些是我们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陋习 杨凤城 请回答 1 根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五四精神的基本内容 2 你认为五四精神最核心的内容是什么 试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 有人说五四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渐进过程 是近代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这两个文化体 系碰撞后的产物 五四运动前 两个文化体系的碰撞 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4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你认为当代青年在继承 和弘扬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7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第 7 7 讲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 A 解析 B C 两项说法明显不对 D 项只说出了材料表达的表面意思 只有 A 项 说法符合题意 2 D 解析 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条约是 南京条约 故 D 项正 确 北京条约 和 天津条约 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 共增开 11 处通商口 岸 此时上海已开放 故 A B 两项不正确 辛丑条约 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的 没有开设通商口岸的内容 故 C 项不正确 3 B 解析 鸦片战争是由于英国在世界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 掠夺生产资料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费正清的观点是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的 这样的 观点显然是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实质 故选 B 项 4 B 解析 鸦片战争前 英国货物输入中国地主要是在广州 鸦片战争后 南京条 约 规定五口通商 造成输入广州的货物减少 5 A 解析 注意材料中的 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 是说明中国近代史 的开端 中世纪指封建社会 而这场战争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 是中国近代与封建社 会的分界线 故 A 项正确 6 B 解析 材料中的 杰作 亚洲文明的倩影 指的是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所以 奇迹现已不复存在 7 C 解析 题干体现了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这一现象的出 现是在 马关条约 签订之后 8 C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信息 日本国志 抵得二万万两银子 中日甲午战争后 签订的 马关条约 赔偿日本白银两亿两 可知袁昶所说是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9 A 解析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 为挽救统治危机 清王朝开始进行军事改革 故 A 项最有可能 10 B 解析 项反映了顽守旧思想的士大夫对近代外来思想的排斥 项体现了义 和团等民间组织反抗西方列强的极端思想 故答案为 B 项 11 D 解析 题干的大意可归纳为 多国对中国义和团的镇压 由此可知是指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 12 D 解析 辛丑条约 惩办 首祸诸臣 地方官员不敢反抗外来侵略 故可能 作为小说中所述情节的背景 13 1 理由 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 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 日本通过明治维 新 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中国仍为君主专制 且政治腐败 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 国力 迅速增强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 国力增长迟缓 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 制订了详细 的侵略计划 战争准备充分 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 武器未能及时更新 军队素质低 下 仓促应战 2 在战前及战争期间 日本上下团结 一致对外 清政府腐败无能 内部矛盾重重 全国民众力量也未被动员起来抗击日本侵略者 3 近代中国社会 中日甲午战争的战败使中国损失巨大 民族危机加深 各阶层以不 同方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国际格局 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日本迅速成为东方的帝 国主义强国 朝鲜为日本所控制 俄国抵制日本向中国东北扩张 与法 德共同要求日本 归还辽东半岛给中国 日本取代中国成为东北亚格局的中心 资本主义列强在远东地区的 争夺更加激烈 14 1 当前局势 指林则徐虎门销烟为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提供了借口 8 原因 中国地广人多 有望成为巨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2 现状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说明 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 企图把中国变为各自独占的殖民地 3 原因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沉重地打击了列强在中国的势力 列强看到了中国 人民的伟大力量 方式 由直接控制中国转变为在华扶植代理人 结果 中国战败 签订 了 辛丑条约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第 8 8 讲讲 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 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 1 B 解析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银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 暖 反映的正是共产与平等的理想 2 C 3 D 解析 孙中山 洪秀全的共同主张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这是 继承 从建立 旧的农民政权到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这是 发展 A B C 三项前者反映的是农民阶级 的要求 后者反映的是资产阶级的愿望 4 A 解析 从材料中可知 开明专制化 并不是他的选择 所以有君主参与的政权 都是其反对的对象 排除 B C D 三项 正确答案为 A 项 5 C 解析 辛亥革命爆发于武昌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在广州 三民主义在东 京提出 排除 A B D 三项 答案为 C 项 6 A 解析 判断革命性质的主要依据是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是反帝反 封建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走资本主义道路 7 D 解析 20 世纪初的中国 某政府 就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当时并没有实行 耕者有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状况报告
- 电玩城技术知识培训课件
- 高科技显示课件
- 北京七年级考试新题目及答案
- SBT-100-生命科学试剂-MCE
- Clothiapi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北京安管人员考试题型及答案
- 报关员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广东高考试题及答案
- 历年自考试题及答案
- 秦兵马俑的课件教学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DBJT15-110-2015 广东省建筑防火及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
- 2024年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2030矿山机械行业应收账款管理优化与现金流改善策略
- 2025-2026秋季学年第一学期教导处工作安排表
- 2025山东菏泽郓城县人民医院招聘合同制护理人员6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低血糖知识培训课件
- 银行公司服务礼仪管理规章
- 2025年秋季开学全体教师大会校长讲话:践行“六个学会”做学生生命中的那束光
- 吊装作业安全专项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